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4048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赵翼廿二史 记写道:汉初诸臣,只有张良出身名门, “韩相之子也 ”。萧何、曹参等人属于小官僚,其他的如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等人“皆白徒 ”,樊哙当时只是屠夫而已。但是后来,这些人 “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种状况说明了 A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B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 C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答案: A 试题:汉初诸臣,只有张良出身名门,。萧何、曹参等人属于小官僚,其他的如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等人 “皆白徒 ”,樊哙当时只是屠夫而已。但是后来,这些

2、人 “致身将相 “,材料说明汉初官僚出现布衣将相的现象,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被打破,贵族制度进一步解体。因此选择 A。 BC错误, D和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的演进 1932年,荣氏兄弟成为 “面粉大王 ”和 “棉纱大王 ”,这主要得益于 A合理的社会制度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政府的经济政策 D提倡国货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 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些列的政策发展经济,推行国民经济十年发展计划,在这样的环境中,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选 A。 B项错误,当时的国内环境并非和平,而是经历了中原大战等战争; A项明显错误

3、,当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项并非主要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 (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 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 “过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大 礼 ”“恭迎娶 ”)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来宾

4、贺词,各种答谢。 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 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 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答案: A 试题: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新的思想和习俗开始传入中国,包括婚丧礼仪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念上追求平等、简单,但是体现不出政治因素来。从婚礼的仪式上实现了简化,但是没有完全西华,排除 B.从错误,排除 ,从订婚到证婚人到信任各盖印章,可以看出新式婚姻具有法制性和契约性,因此选择A.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婚俗的变化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5、 A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B结束了中 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可知其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思想文化意义。其他的说法与题目的核心观点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延安 13年与改革开放 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 “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A确定 “和平 ”“民主 ”方针

6、、确立 “依法治国 ”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 D 试题:根据时间限制,延安 13年是 19361949 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 30年是 19782008 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对应的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因此选择 D.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1944年,

7、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 “国际清算联盟 ”。联盟采取透支方式提供信贷 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对这一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反映出英国在二战结束前经济实力得到恢复 B英国的意图是要同美国分享二战后的国际金融领导权 C “国际清算联盟 ”相 当于二战后成立的 “关贸总协定 ” D在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并未得到体现 答案: B 试题:考查战后世界经济。 A二战后英国等西欧国家经济衰落,排除。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实际上要和美国争夺国际的金融霸权地位,因此选择 B.“国际清算同盟 ”是金融组织, “关贸总协定 ”是贸易组织,不是一个

8、概念。 C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D错误。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英国金融时报 2010年 12月 12日报道, WTO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 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这说明 A世贸组织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活动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确立 C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答案: A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 “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国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

9、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活动,选择 A。 BC错误, D和题意无关。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世界贸易组织 宗旨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 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8642” 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将年均增长 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 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 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 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这一发展趋势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D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材料中 “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说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亚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增加亚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所以 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目前已经实现与将来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多极化趋势 1962年,焦裕禄同志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第二年他领导人民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 丘、根治盐碱的除 “三害 ”斗争高潮。这旨在 A推动农业集体化 B贯彻 “八字方针 ” C推动农业合作化 D完成 “二五计划 ”

11、答案: B 试题:题干的核心信息是,时间点上 1963年,历史事件,是重视农业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无关,排除 AC.结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造成的损害,可知和中央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有关,因此选择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国民经济调整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 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 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搞活企业

1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首钢领导则认为,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说明企业想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故本题选择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谢 尔(前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曾指出: “在 九国 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这句话说明了 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A B C D 答案: D

13、 试题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增。材料表明西欧各国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反映出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但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并没有超过美国, 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 中西合璧是 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 B C D

14、答案: D 试题: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撞时,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又会融合。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而当时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冲突中又会融合。近代中国人们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 项并不能体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因此选择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 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

15、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D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32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 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都发生在 17世纪; D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于 18世纪上半期,而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18世纪 60年代,根据时间也可以排除 A、 B、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1832年议会改革 自国家产生以来, “如何治国 ”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

16、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这里管子主要强调 A君主的才能 B人才的任用 C制度的建没 D创新的意识 答案: C 试题: “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这里管子主要强调法制对于国家治理建设的作用,也就是重视制度的建设。因此选择 C, A错误。 BD和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自西周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以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利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17、A家庭主要成员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 B嫡长子的权力日趋衰落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日趋解体 答案: C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 “理性选择 ”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 “重农抑商 ”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 ”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重农抑商 ”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导致的 C “重农抑商 ”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 “重农抑商 ”政策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重农抑商 ”政策在历史上不同

18、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绊 脚石,因此 A、 C说法有误。 “重农抑商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时统治者为维护自然经济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在自然经济未占主导地位前并未推行,故 D项说法有误, B说法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 B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手工

19、业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明清时期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现象的普遍出现和所学史实,反映了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B。材料不能体现生产关系的变化,故 AD不正确。 C错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制瓷业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 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相同,即都承认天理是万物的本源,追求天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0、,但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必须摒弃欲望才能够实现对天理的感悟,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只是陆王心学的主张, D项只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说文解字 序载: “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 八曰隶书。 ”汉书 艺文志亦载: “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 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D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隶书不属于篆书字体; B不对,材料无从体现,而且与事实不符; C不对,隶

21、书产生于秦代; “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 ”可知 D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 文字和书法 隶书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一条规定,经济活动中缔结的契约, “其所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这一条款的规定 A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B维护了平民应有的立法权 C适应帝国内各民族间贸易发展 D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对经济活动的规定,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故选 A。 B、 C 两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适应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故 D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新格拉纳达是西

22、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到 18世纪,其黄金产量约为 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C贸易发达,成为 世界市场中心 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商路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 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工业发

23、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C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 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只能反映英国自身的情况,不能表明其世界地位, BC两项错误;从图中看, 1500-1800年, 300年的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一倍多一些,增长速度较缓慢; 1800-1900年, 100年的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3倍多,增长速度迅速,分析其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A项正确, 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经济的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4、人文主义 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 14世纪开始复兴,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强调人文主义宗教观; 17、 18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题干中的四场运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而且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故选 D。 BC项只是属于宗教改革运动; A项是符合启蒙运动的作用。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 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

25、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国国情 D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德意志本国的国情出发,照顾到统治阶级内不同阶层的利益,通过协调各方关系,最终将国家统治的基础固定下来,实质上是为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简答题 (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 1825

26、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 “国门洞开 ” 1849年 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完全征服印度 拿破仑三世时期 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 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特征。(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当时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 6分) 答案:特征: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附庸的世界市场形成( 2分);实行自由贸易,取消贸易壁垒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 2分)。 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殖

27、民扩张的加剧,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6分) 试题:第一问关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征,可依据材料中的条约内容及对哪个国家有利可得出由资本主义国家队主导,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 结论。世界市场形成条件可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世界市场形成需要的条件主要有:交通、生产力的提高、世界的经济联系紧密等条件。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综合题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 “政治文化 ”,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 “祖宗之法 ”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 “政治文化

28、”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 当遵承,不敢逾越。 ”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 “祖宗之法 ”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祖宗之法 ”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 “祖宗之法 ”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 ,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 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 ,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 “祖宗之法 ”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 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

29、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

30、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 。( 8分)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 “祖宗之法 ”的政治 取向?(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 4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 ”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2分)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 “祖宗之法 ”的看法。( 4分)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2分) 答案:( 1)说明: 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

31、:宋朝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 2分)造成 “三冗 ”局面。( 2分) 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 2分)重文轻武。( 2分) 认识:有利宋朝统治的稳固;造成宋朝政治 保守和僵化。( 4分)(从正反两方面答出即可得分) ( 2)特点:和平渐进方式;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 4分) 表现:议会制、选举制、代议制、任期制。( 2分)(答出两点即可) ( 3)看法:康有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2分) 评论:论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维新

32、变法作了理论准备;抨击了顽固派 “祖宗之法 ”的陈腐观念。( 2分)(每点 1分,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宋代政治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宋朝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 “三冗 ”局面。 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设立 “二府三司 ”,分割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重文轻武。 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长治久安。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克服统治危机,北宋走向衰落。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考查宋代推行这样的政治取向对宋王朝的统治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

33、识,这有利宋朝统治的稳固,但造成宋朝政治保守和僵化。 ( 2)无论是说明 “渐进性 ”还 是 “灵活性 ”,都要结合英国民主政治的相关事实进行答题。可结合材料内容对应的总结答案:,回答问题即可。以选举权的扩大为例,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由以上材料可知,英国民主政治变革的特点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的。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通过立法的

34、方式确立 民主政治。 “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 “,主要是美国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创新。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 “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 ”可得出其认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史的必然。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康有为的这些观点论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变法作了理论准备并减少变法的阻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北宋中央集权的 加强 影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民主

35、改革;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变法 孔子改制考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中华文化史(上) 材料二 有人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一 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 “退却年代 ”。 材 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36、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分析材料一中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 ”主要原因。 ( 2分)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4分) ( 2)材料二提及的 “退却年代 ”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 3分) 列宁称这种 “退却 ”让苏俄(联) “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3)材料三中,后一种 “改变组织方式 ”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1)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2分) 影响:受到城市

37、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 4分) ( 2)表现:农业:粮食税;工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3 分)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分) ( 3)为城市发 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积累了所需的原料、资金。( 4分) 试题: (1)农业提供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条件下,它是人们维持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统治者剥削剩余产品的主要来源。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军事的目的

38、,造成了城乡经济联系的单向性。影响主要从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两个方面分析。 ( 2)首先明确材料中对应的五个时代的具体时期。 “退却时代 ”,相对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了,题干的要求是回答新经济政策的集体内容。列宁称这种 “退却 ”让苏俄(联) “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 ”,主要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对苏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一种的组织形式是,毛泽东在全国开展 “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一种组织形式,对应的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题主要考虑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自然经济 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