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安徽安庆市望江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载:公元前 546 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 “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 ”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 “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的准确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 “宋国 ”的斡旋下和宋、郑等国 “仆仆于晋、楚之廷 ”说明了诸侯国之间形成了同盟,均足
2、以证明当时分封制度的确受到较大破坏、名存实亡。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破坏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 “三代有道之圣人,非两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两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 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 “民众自治 ”可以长久 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D “三代之政 ”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中郭嵩焘是和李鸿章
3、等人同时代的洋务派官员,他不可能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据题中材料重点突出介绍西方民主政治与中国 “三代之政 ”、 “圣人治国 ”相比的可持续性、优越性,综合判断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 洋务派官员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观察与思考。 冯友兰教授说: “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 中世纪 ”。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殖民主义本身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
4、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 力, “不能论证作者观点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冯友兰教授否定太平天国的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推行神权政治,反对帝国主义与神权无关,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 ”“ 合议即成 ”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5、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 ”等信息说明甲午战后,南京条约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均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定, A、 B、 C均在时间上不合题意;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很多人思想观念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下图所示为 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 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
6、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 “1917年 ”可以直接排除 AD,维新变法失败于 1898年,国民革命开始于 1924年,由图片中的信息 “( 1917年)新知事 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 是旧官僚之行为 ” 可以看出是其所为有尊孔复古的色彩,可排除 C;辛亥革命虽然发生了好几年了,但是仍然有守旧官僚和守旧行为以及守旧思想存在,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900 1901年间,上海地区 “言爱国者 ”,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7、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已经开启了救亡运动的历程,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社会风气相对较为开放,材料强调的是是否废除帝制之争,所以不能确定为都主张废除帝制,结合 “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当时社会主流依然是改良,所以 A、 B、 C错误,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影响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 “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 “武汉群
8、众集会庆祝胜利 ”, “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 “攻克南京 ”、 “北京周边战事连连 ”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 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 “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 “攻克南京 ”可得出应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所取得的攻占武汉、南京和收回汉口、九江等租界的史实, C符合题意;苏联成立于 1922年,晚于辛亥革命( 1911年)和五四运动( 1919年), A、 B在时间上不合题意;全面抗战时期,英、美等国与日本的
9、关系逐渐交恶,与题目中的信息 “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不符 , D错误。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1930 年 6 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当时(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 “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 ”体现了作者认为城市是
10、关键,再依据 “1930年 ”“中共党内有人 ”,综合信息可以得出李立三主张城市中心暴动论,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项与材料不相符合, 1927年中共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B、 C对国情的分析不合史实。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 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
11、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运动是从 1924年至 1927年,而中华苏维埃共国宪法大纲是20世纪 30年代颁布的, A表述有误;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而大纲里规定富农不能享有相关民主政治权利,划为对立阶级力量, B“全面贯彻 ”说法错误;富农等可团结为革命力量的阶级被错误打 击,说明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C说法符合题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正是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表现, D“消除了 ”说法错误。 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
12、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 “左 ”倾错误路线 C发表 “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 ”是指 20世纪 30年代伴随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对峙所代表的阶级矛盾退居次要地位,因此中共积极主动的提出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 C符合题意, A D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不符,八七会议发生在长
13、征之前,七大召开在长征之后; B项解决的是中共内部问题,没有涉及中日关系问题。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 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 )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北方山岭 ”、 “华南的稻田 ”及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可以得出当时中国从南到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 C
14、的表述符合题意。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而国民革命主要在南方发展, A表述不符合题意;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当时没有形成 “统一的指挥 ”, B不符合题意;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当时没有形成 “统一的指挥 ”,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 三次高潮。关于这 “三次高潮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5、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与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而解放战争的领导阶级则是无产阶级, A的表述有误;国民革命的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不一致,排除 B;三个革命的革命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是革命的领导不一致,排除掉 D;三个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 帝反封建,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与解放战争比较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2006 年就 “十
16、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 ”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 咨询答案: 1990( %) 1997( %) 2004( %) 2006( %)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观察数据表格分析认识的能力,依据表格中数据变化可以得出俄罗斯
17、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仍在进行中, 正确;据图表可知不同意见所占比重均不小,这表明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分歧很大, 错误;从图表中可知很多人关注这段历史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开辟了新时期 ”,这些内容构成了昔日苏联大国荣光,故表明俄罗斯人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正确;据图表可知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历史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而非仅仅经济, 错误,故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反思 据史记 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口述
18、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素养的基本了解与认识,材料中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B符合题意; AC 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D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 历史方法论 历史研究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 帝国主义侵略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
19、使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 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 “趋势 ”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 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材料 “将鸦片战争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鸦片战争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的作用,据此分析可知 AB都不是近代化的趋势。 C 项描述错,侵略者是对被侵略者进行侵略破坏的角色,
20、在某些情况下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是从客观角度来讲的。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 的影响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紧扣 “德国 “,分析备选项 A内容表明议会在国家居于中心地位,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B内容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
21、责任内阁形成前的特点。 C与法国相似, “上议院主用世爵 ” 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 “君权仍重 ” 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 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政体的特点 1880年 7月法国政府规定 :“凡 1880年 7月 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中法国政
22、府赦免政治犯,既包含激进的公社战士,也包含落后的君主派,联系法国法国的政治状况,法国 1875年宪法颁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为了巩固这仅以一票优势获得通过的来之不易的共和制,需要通过缓和法国的社会矛盾求得法国的安定团结。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 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
23、了宗法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缘于秦朝的 “大一统 ”, A的表述不合史实;祖先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即已产生,早于秦始皇确立的皇权至上的原则, C不合史实;宗法制度衰落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 “秦汉以后 ”,排除 D;由题目中的信息 “皇帝 祭天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百姓 祭拜 祖先 ”反映了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
24、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 ”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 、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 “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 ”反映的是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据此可知材料主要阐述的是科举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
25、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 “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因此可以说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制,内阁虽然不是正式行政机构,但是辅助皇帝,故选 C。 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
26、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 “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内阁首辅 “俨然汉唐宰辅 ”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排除 A;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 C、 D。 B表述符合事实,是两者的相同之处,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
27、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宰相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 “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 军 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的表述符合题意。 A说法不符合题意;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表述有误; C信息与题材料无关。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柏拉图
28、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 5040人,他特别指出: “共同体的领地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 ”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 ) 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B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C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 D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以得出柏拉图的构思既要保证 “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 ”,又要能够保证 “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 ”,即该构思既能保证国家独立 ,又能够保证人的权利。可见 ,该构思是
29、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B的表述符合题意。 AD是导致所说的城邦人数不宜过多的主要依据,但不能作为人口过少的主要依据,材料强调 “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 ”说明当时雅典还不提倡殖民扩张, C表述有误。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人口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
30、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 民主的实现,即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的表述符合题意; A、 B、 C材料未体现。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 大步。这里的 “原则 ”主要指( ) 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 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C扩大民主政治范围和途径 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要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 “梭伦改革的
31、原则 ”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的原则在于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这为以后建立和扩大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 可知该法( )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
32、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物品交易的条件,可看出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D符合题意。 A、 C项虽然也正确但并非材料反映的主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中反映出来的 “条件 ”, B与题意无关,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征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 1644年)一书中说: “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 , 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 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 A大资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
33、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题时紧扣 “1644年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644年,此时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据此分析结合材料可以判断出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 “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 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
34、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紧扣 “1832年 ”,材料中 “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 ”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因为 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 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 A与题干中所述政治变化不符, B与史实不符, D材料无从体现,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1781 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 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
35、 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 200万美元。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要求各州上缴总计 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 200万美元 ”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 B符合题意, A项说法不正确,邦联政府是当时各州意志的体现,所以 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州的分离倾向,所以 D项不正确。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 立 邦联政府 美国学者斯科特 戈登在控制国家 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 “社
36、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 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和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具有一致性,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 A符合题意。由已学知识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包括
37、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等,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行使的是行政权,因此 B表述有误;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 C不合史实;英国是通过制度创新责任内阁制加强政府的权力, D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英美两国政体差异 综合题 ( 20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 在中国延续了 1300多年,至 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
38、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 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 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 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
39、,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 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 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3分) (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5分) (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5分) ( 4)在近代,科举制 “西国莫不慕之 ”,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7分) 答案:( 1
40、)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 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试题分析:第( 1)问
4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多年,至 1905年被宣布废除 ”反映了科举制延续时间长;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 ”反映了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 “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反映了科举制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概况能力,材料二主要说明科举 制自身优势明显,被西方国家借鉴;材料三文字内容显示科举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依据所学内容不难得出科举制还有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与评析的能力,依据材料四
42、“此其选之精也 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不难看出梁启超对科举制褒贬皆有的观点,即科举制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是其所长;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存在严重弊端;依据材料来源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不难判断出梁 启超倡议改科举、培养实用人才、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科举选官能在西方盛行其原因在于西方充分借鉴了科举制的优点,即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而科举制在中国近代的废除则因为其长期以来集聚的大量弊端,即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和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在
43、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下难逃被废止的命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 孝文帝 “反腐 ”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 “使者 ”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 “财产与收入不符 ”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 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 1978 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
44、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 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 “公示高官国外财产 ”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 “官员财产公示 ”之争 ( 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 2分)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 2分)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45、2分) ( 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 2分)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 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6分) (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 2分)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 1)阻力:皇亲国戚、权臣贪官。( 2分) 制度:监察制度。( 2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 2分) ( 2)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主权在民。( 2分) 前提:英国 19世纪议会的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代议制民
46、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2分) 原因: 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 6分) 来源 :学科网 ZXXK ( 3)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 2分) 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国民党官僚集团的利益。(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的能力,孝文帝“反腐 ”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 “使 者 ”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 “财产与收入不符 ”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据此分析可知第一小问的阻力应从财产
47、公示制度会对那些群体不利角度入手分析;第二小问制度则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第三小问需要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去分析归纳即可。 第( 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英美等国通过立法的手段来推行财产公示制度的历史现象,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道德改革法、 “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 ”,综合信息可 知第一小问的原则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前提依据材料二的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民主化角度分析;第三小问原因应从 1787年始美国代议制民主发展、完善的角度入手分析,列举相关史实与意义。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你里,依据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分析目的与原因。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48年 8月是处于解放战争的反攻阶段,决战的前夕,国民党因统治腐败在军事上节节失败,故目的应从军事危机与政治危机两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