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4051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安徽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 1号墓出土铁器 65件,其中农具占 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是战国时期,根据 “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 “出土铁器 65件,其中农具占 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可以得出铁农具

2、在当时已经应用较多,这对于农业精耕细作很有帮助,成套铁农具会更加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铁农具与精耕细作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世纪,其产量约为 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 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金流入,导致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冲击了以固定地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封建势力,加快

3、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 15世纪中期到 17世纪中期称为 “发现的时代 ”,是一个“人 ”被发现和 “世界 ”被发现的时代。导致 “人 ”和 “世界 ”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 “根本原因 ”一般是经济因素或生产力因素,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 B项

4、符合题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 从 1545年到 1800年,大约有 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 226吨白银的 货物,这是 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 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大量中国货物通过世界贸易流入欧洲,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故

5、 B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7世纪 (严格地说是 1580 1670年间 )被称为荷兰的 “黄金时代 ”,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 “在后人看 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成为 “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其主要原因是 (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记忆。 17世纪,荷兰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于世界,故选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

6、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成为 “海上马车夫 ”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 1626年之后叫 “新阿姆斯特丹 ”(New Amsterdam), 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 (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 ) A “无敌舰队 ”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新阿姆斯特丹 ”可知 17世纪上半期该地为荷兰的殖民地。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旨在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 “新阿姆

7、斯特丹 ”后改名为纽 约。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航海条例 在 16世纪 20年代,英国只有约 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 1688年上升到 1/3,而到 1851年则到达 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依靠工资生活 ”是指工人阶级,从数据上看, 17世纪至 19世纪依靠工资生活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 1851年的增长

8、最大,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即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D项正确; 17世纪英国是没有工厂制度的, A项 “工厂日益普及 ”说法错误; 17世纪英国还没开展工业革命, B项说法错误; C项 “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说法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最后 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 “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 A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B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 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 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

9、要,它适应了 19世纪末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需要,是垄断阶段到来的表现,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下列时期引起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产量 1870年 80万吨 1900年 约 2 000万吨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 “万能蒸汽机 ”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表格信息看,石油产量从 1870年到 1900年有了巨大的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使用,有了内燃机,人们发明了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导致石油使用量大增,故选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10、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6 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 256%,工资上涨了 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提供的时间是 16 17世纪,据此可以将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工业革命排除,所以应该选择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未能乘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与世界正常接轨,而是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学界

11、认为阻碍中国 “正常接轨 ”的内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不如西欧国家发展迅速 B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开口通商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进程 D重农抑商和 “闭关 ”“禁海 ”政策的压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表现, B、 C两项只是近代中国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 ”的原因,不能解释 “中国未能 与世界正常接轨 ”,均排除。故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和“海禁 ”政策 汉高祖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

12、榜下捉婿 ”的现象。商人地位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榜下捉婿 ”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笫士子做女婿,坊间便称其 “捉婿 ”,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 “捉婿 ”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了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人地位变化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 A中央集

13、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反映的是由 “限制私有大土地 ”到 “不抑兼并 ”,反映了土地兼并的合法化,这使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地主官僚手中,所以自耕农衰退成为必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2年,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结合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可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该是 C。 考点:古

14、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青花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说明棉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这种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一定是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使得成本降低,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

15、志之一。史记 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战国以来,由于铁器在生产、生活及军事领域广泛使用,社会需求量增大,因此出现了许多从事炼铁行业的富豪。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冶铁业的发展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瓷器开始大

16、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瓷器注重图案的丰富性,并体现出国外风情 ,且数量巨大,说明此时瓷器生产注重国际市场的需要,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的外销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 “名片 ”: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 自然经济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中国的名片都是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品,故能表明 ;所

17、述三种手工业产品都是中国的 “名片 ”,则可以表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故说明 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和反映出 ,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特点 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文中 “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 ”不包括 (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D出现 晓市、夜市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的大商帮,徽商、晋商为代表,所以 C不是 “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 ”的表现,其余选项都是宋代出现的现象,故选 C。 考点

18、: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的发展 “徽商 ”在明清时期的商业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其经营行业之多、范围之广、积累财富之巨,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徽商很爱读书,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即便在路途中也时时忘不了读书。爱读书给徽商带来的影响有 ( ) 便于提高文化素养,汲取历史上的商业经验智慧 使徽州人经商形成风 气,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徽商势力的强大,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增强了其经商的理性认识,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读书对徽商的影响主要是使他们成为儒商,所以会提高徽商的文化素质,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来经商,使得

19、经商过程充满理性精神,善于反思和总结,同时也可以据此提高徽商的影响力,但是不能体现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视,故排除 ,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徽商 综合题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 (部分 )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材料二 (王景

20、 )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 (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三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 R 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

21、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分 ) (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 ( 3)材料三中 “经济体制 ”指什么?( 2分) “大工业 ”“打破这种平衡 ”给中国社会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 ) 答案:(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4分 )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4分) (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8分) (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2、 2分)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试题分析:( 1)表现:由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可以概括出来,根据 “铁农具 ”、“耧车 ”、 “翻车 ”、 “筒车、曲辕犁 ”、 “踏犁 ”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根据 “牛耕 ”、 “选种、育秧 ”等信息可以概括出改进耕作技术;根据 “都江堰、郑国渠 ”可以归纳出兴修农 田水利;根据 “测知二十四节气 ”、 “十二气历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重视农时;根据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农政全书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总结推广农业经验。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精耕细作的原因可以从土地数量多少、古代农

23、业经营形式以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角度去思考得出结论即可。 ( 2)这一题需要结合所给的材料二寻找有效信息回答,由 “教用犁耕 ”可以推知是铁犁牛耕;由 “芍陂 ”、 “修起芜废 ”可以推知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由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 ”等可以推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受制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 3)根据材料三中的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可知其中的 “经济体制 ”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由材料可以看出 “大工业 ”“打破这种平衡 ”是指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的

24、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基本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共十八大 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

25、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 “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二 1848 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187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 。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 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

26、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 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 18世纪后期到 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 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 20世纪中期到 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 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6分 ) (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4分 ) ( 3)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8分 ) ( 4)

27、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2分 ) 答案:( 1)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 “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等。( 6分) ( 2)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 4分) ( 3)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4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 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4分) ( 4)启示:在城市化进程

28、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 ( 2分) 试题分析:( 1)原因:题目要求 “据材料一分析 ”,由材料一中的 “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 “自由放任 ”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可以直接得出三个原因。 ( 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的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 ”、 “本上建立起了完整 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等信息可以得出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根据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

29、基本权利 ”、 “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 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等信息可以得出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 ( 3)趋势:从材料三的曲线图可以看出,英国工业化过程之中,环境状况的变化有两个发展趋势,一个是指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另一 个是指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原因:根据时间来看,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是指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随着高新技术产

30、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 4)启示:根据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环境状况的变化可以得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英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可以得出政府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 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与环境状况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与环境境保护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 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

31、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材料二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袤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 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 奏稿卷二十四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海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8分 ) ( 2)中英两国海权思想的实

32、践在 19世纪产生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试分析其原因。 (12分 ) 答案:( 1)背景:英国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西欧国家海 外扩张的时代。( 2分) 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面临统治危机。( 2分) 目的:英国 争夺商业霸权。( 2分) 中国 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2分) ( 2)结果:英国 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地位( 2分) 中国 甲午战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分) 原因: 英国 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的海权思想先进适应了海洋时代的到来。( 4分)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日益腐朽;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 李鸿章消极的海权思想。( 4分)

33、试题分析:( 1)背景:英国 根据材料一中的 “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 ”可以推知是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西欧国家海外扩张的时代。中国 根据材料二中的 “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 ”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失败,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英国 由材料一中的 “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可知英国的目的是争夺商业霸权。中国 由材料二中的 “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 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

34、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 ”可知中国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 2)结果:根据上述中英两国对于海权的目的,再结合所学 19世纪的相关史实,可以知道英国最终确立起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最终因为甲午战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和海权思想几个角度比较说明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