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4054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题干的大概意思是:分封制下层层分封之后,宗族的分支多了,分散在各处,难以统一,所以才制定宗法制度,用宗法

2、制度来维护各层次的政权。故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符合题意;而 AB两项与题意不相关; C项表述错误,被分封的有同姓亲族,也有功臣和姻亲。综上,均排除 ABC,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宗法制 20世纪 70年代苏联生产的家电新产品质量非常低劣,电视机爆炸的事件经常发生,以至当时人开玩笑说: “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该送给敌人。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苏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B “斯大林模式 ”存在严重弊端 C苏联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科技水平低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3、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考查的是苏联 20世纪 70年的经济相关状况。当时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最为根本的,即 “斯大林模式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对产品质量漠不关心,所以,才导致题干所述现象的出现。故,正确答案:选 B;而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故排除 AC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09年全球经济 “老大 ”美国频频出手, 3月 18日美联储决定要撸起袖子印上万亿美元钞票,来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接着财政部启动万亿美元“有毒资产

4、”收购计划,市场上美元贬值预期升温, 并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世界出现 “连锁反应 ”主要是源自于 (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罗马条约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使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其特点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正是题干信息世界出现 “连锁反应 ”的根源所在,故,正确答案:选 D。 ABC 均不正确。 考点:二战 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

5、建立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关键信息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 ”,先秦时期儒家倡导“仁 ”、 “仁政 ”、 “为政以德 ”、 “民贵君轻 ”等,正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思想,故 A正确。提倡个体解放是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张, 维护平民利益体现了罗马法的特点,故 B、 C错误; D倡导君主专制,与史实不向符合。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6、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感觉即知识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知识即美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看出,是在强调第一次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普罗塔戈拉提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故 A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题意;其余 BCD三项表述错误或不符合题

7、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爆炸 )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 ”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末宋初 B春秋战国 C 商周 D元末明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爆炸 )声如雷霆 ”等,可知,材料上描述的是火药造成的影响,此题考查的是火药用于军事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宋初,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火药 中华文明一直

8、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 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 发展完备了 “天朝 ”对外体制。这一 “对外体制 ”( )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 ”、 “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 ”、 “发展完备了 “天朝 ”对外体制 ”等,可以解读出,此题主要

9、在考查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理解。结合选项,这一“对外体制 ”产生了消极影响,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符合题意。B说法绝对; C说法错误; D与题干表述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孙中山 (1866 1925)在回忆录中说: “28岁那年,我就与 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 ”孙中山 “28岁那年 ”的主要行动是 (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

10、戌变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 “孙中山 (1866 1925)”、 “28岁那年 ”、 “成立起革命团体 ”等,可知,孙中山出生于 1866年, 28岁那年应是 1894年,他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因此, C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她于 1928年

11、写成中国大众一书,对毛泽东著作部分内容做了简介。这本书内容不会包括( ) A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情况 B有关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情况 C遵义会议的情况 D有关湘赣边区的状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28年 ”,美国记者 1928年写成的中国大众 ,可知,书中涉及的内容肯定发生在 1928年以前。结合选项分析: A、 B、 D三项均发生于 19271928年; C遵义会议的情况,发生于 1935年 1月,故 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

12、领域的大师勒内 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 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是 (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 ”、 “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 ”、 “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判断,材料内容体现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故,正确答案:选 C;而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

13、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 ) A西南抗旱第一线共产党员为孤寡老人扛水吃 B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 C访问小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 D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电视艺术诞生于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而 C访问小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电视还未出现,因此,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

1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发展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 “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 ( ) A企业国有政策 B余粮收集制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其余粮食无条件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选 B。

15、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衣食 ”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 的观点是 (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当时崇尚西装 ,只是一时的风气 ,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

16、,中国的服饰仍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故,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 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 会习俗的变化 服饰的变化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 A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B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基督教的

17、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 ”、 “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 ”等,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传播基督教与开辟新航路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宗教只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而非主要目的,故, B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符合题意;而 ACD三项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意思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 (上古篇 )中写道: “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 封建帝国 ,维持了约七百年 ”。与这里的 “封建帝国 ”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皇帝制度 D分封制 答案: D

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维持了约七百年 ”、 “武王、周公 ”等,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封建 ”即 “封邦建国 ”,因此 D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 B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利继承制度; C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制度。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 (公元前 13年 )前后的东海郡 “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 A “推恩令 ”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B

19、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 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D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该题考查西汉的地方管理制度。西汉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的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度,侯国是分封制的结果,郡下包括县、邑、侯国,说明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即 D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题意;故,正确 ABC答案:选 D;而 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承秦制 西汉 “郡国并行 ”制 有人说: “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20、(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史实,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在传承中创新 ” ,结合所学知识,选项分析 A. 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不符合题意 “在传承中创新 ”; B. 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不属于政治智慧范畴; C. 共和制度建立起来,说法错误,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D. 议会制度逐步完善,符合题干的要求。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导游带领一

21、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起初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取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 领事裁判权 ;后来 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再现所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 息,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出自 1858年的天津条约 ; 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出自 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 各

22、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出自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出自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所以,符合历史事实发先后生顺序的是 ,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华 列强侵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台基厂街改名为 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 ),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

23、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题目中涉及的是北京的东交民巷,这是在辛丑条约里面的内容,该条约是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901年签订的,所以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选 C;而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药发表于 1919年 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 “二十多岁 ”、 “驼背少爷 ”,还是年长的 “花白胡子 ”都对夏瑜在狱

24、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 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等,可知,一般民众对革命者都采取 “鄙夷 ”的态度,说明民众尚未觉醒,鲁迅最主要用意在于:还需唤醒民众觉醒,故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符合题意;而 BC 二项表述有一定合理性,但体现不了 “最主要用意 ”; 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A。 考

25、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美国学者亨 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 “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 单极多极 的世界格局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此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特征。可知,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霸权

26、遭到多种力量的抵制。所以, “单极多极 ”的混合格局实际上就是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故 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增强,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多极化格局,排除 A、 B,D项说法明显错误。综上,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 “忽逢桃花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 B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 “世外桃源 ”当时

27、只能是虚构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借助文学艺术的形式考查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在无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农民也就是勉强度日,选项 A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曲解了 “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这一特点,根本不可能出现富足的情况,只是基本满足。故, 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深远意义在于 ( ) A积累

28、了生产经验 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C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D扩大了耕作面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精耕细作体现了人们在生产中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对后世来说,其生产经验是最重要的,从而产生的意义也就最为深远, A符合题意;而 A、 B、 C三项的表述,主要体现了精耕细作这一耕作方式对当时社会的意义,不能体现题干要求 “最深远意义 ”。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 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的变化 精耕细作 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29、。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史实,并作出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明清时期的中国尽管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仍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大背景下,新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力量微 弱,也就不可能改变世界格局。 B、 C两项政策是由 A项决定的; D项与题意不相关;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综合题 22分 )在漫长历史进

30、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近代的英国两院议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 2:英国通过 “光荣革命 ”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 材料 3: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 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

31、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 据材料 1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 (2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3分 ) 根据所学知识,概述 “光荣革命 ”后至 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 (7分 ) 材料 3中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是指什么? (3分 )这种 “错位 ”

32、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4分 ) 答案: )途径: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 (2分 ) 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3分 )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 “统而不治 ”;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7分 )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3分 )这种 “错位 ”分别带来的影响: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3分 ) (4)国情决定民

33、主政治模式;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4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 1相关信息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 这些著作流传下来 ”等,可概括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家的著作流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为后世创造的民主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 制、比例代表制等。 (2)根据所学知识, 1688年 “光荣革命 ”后至 19世纪中期前,英国以其独特、微妙的方式,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具体体现在: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

34、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 “统而不治 ”;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3)根据材料 3关键信息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可知,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是指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结合材 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这种 “错位 ”给德国和世界,分别带来的影响是: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4)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可以吸收他国经验,借鉴他国模式,但不能够全盘吸收和完全照搬,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

35、史时期,其具体国情还不一样。因此,国家在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务必立足本国国情,适当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及模式,与时俱进,做到适当创新和发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变 雅典民主政治;欧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欧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0分 )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南都繁会图,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

36、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 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材料 2:有图片描述了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南

37、都繁会图又被称为 “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具有极 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 10分) 与材料 1相比,材料 2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 10分) 答案: (1)可以了解明朝时期的城市面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3分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传统的伦理道德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的作用。(每点 2分,最高 7分 ) (2)变化

38、:近代商业、邮电事业发展;出现西式建筑;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 4分)原因:上海处于沿海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如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等。(每点 2分,最高 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 1关键信息 “生动地描绘了明永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 ”、 “两岸建筑有 ”、 “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 ”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可以了解明朝时期的城市面貌; 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 们的衣食住行等。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没有完成社会转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

39、在: 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及八股取士制度等。 (2)根据材料 2,对比材料 1,概括指出,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近代商业、邮电事业发展; 出现西式建筑; 外来宗教的传播以及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等。出现这些新变化,究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归纳: 上海处于沿海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 放的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近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

40、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10分 ) 会党是自清代开始存在的一种民间秘密社会团体。它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拉拢、联络的对象,其原因有三:一是会党的反清思想与革命派殊途同归。天地会产生于满汉民族矛盾 中,由明朝遗老在康熙、雍正年间初创,以 “反清复明 ”为宗旨,至乾隆时势力大盛。随着历史的发展, “复明 ”观念逐渐淡薄, “反清 ”成为辛亥革命前会党的主要思想。共同的斗争目标成为两者结合的基础。二是会党力量强大,团结互助,会员遍布大江南

41、北各省。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理论时,忽视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巨大作用,其宣传仅局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导致 “劝者谆谆,听者终归藐藐,其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或十余人而已 ”,革命力量极其弱小。而 “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 ”,且会党人数众多,成员多 “骠悍之徒 ”,内部组织严密。三是会党的主要成员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常常酝酿自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败导致人心浮动,利用会党发动起义就成为孙中山等人的首要选择。但是,会党成份复杂,成员涉及各阶层,除贫苦农民外,还有小商贩、雇工、匠人、穷苦落第知识分子、衙役、士兵乃至殷实户、流氓、地痞等,团体散漫,纪律松弛

42、,个别会员公然在茶楼酒肆谈论革命细节,泄漏起义秘密,加之饷械不足,训练缺乏,致使各次起义 “发难易,成功难 ”。从 1908年起,革命党人将发动群众起义的重点转向新军。新军士兵参加会党的人数极多,一般占总数七成左右 ,如武昌起义时,湖北新军中不少士兵甚至部分下级军官就属会党中华山成员。所以联络新军仍然是以会党为媒介进行的。由于有与会党先前合作的基础,所以革命派在新军中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新军的革命积极性、自觉性大大提高。因此,当起义总指挥部被破坏、领导核心成员被杀害、革命形势万分危急时,新军各标营的革命党人和会党同仇敌忾,纷纷自动秘密串联,共同集议,相约起义。可以说,正是新军和会党

43、英勇顽强的斗争挽救了革命,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结合材料,写一篇关于会党和辛亥革命关系的小论文。(要求:字数 180字左右,论点 明确,论证合理。) 答案:(仅供参考,其余言之成理、成文的答案:均可按照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答案: 题目:浅论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正文:会党是中国近代一种从事特殊宗教、社会或政治活动的,具有秘密宗旨和礼仪的,抗衡于政府的秘密团体。会党的出现既是清代民族矛盾的产物,也是清代社会矛盾的产物,它一般带有 “反清复明 ”的色彩,是破产劳动者互助的团体。因此,会党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起着双重作用,即既起积极作用,又起消极作用。本文就会党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

44、,即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展开以下浅 论: 会党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有以下几方面: 会党组织群众,不断发动斗争,为辛亥革命的迅速胜利创造群众条件。 从年到 1910年间,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发生了近千次,据统计,这些斗争多是会党这类秘密社会发动的。群众自发反抗斗争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加紧联络会党和酝酿起义,这就促使革命迅速走向高潮。所以说,如果没有会党不断组织群众斗争,辛亥革命要迅速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会党积极参加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从 1895 年到 1911 年几乎每次武装起义都离不开会党力量。像南 方的广州起义、惠州起义、萍浏

45、醴起义、潮洲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是以会党为主力军,这些起义虽先后失败,但对动摇、削弱清王朝的统治,扩大革命势力的影响,促使国人迅速觉醒起了重要作用。 会党在武昌起义、各省独立、最后推翻清王朝的决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会党和新军是辛亥革命的两支基本队伍,在推翻清王朝的决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会党的作用来看表现为:在武昌起义前夕,四川哥老会在保路运动中, “众哥弟振臂一呼,四方响应 ”,保路同志军起义的胜利,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省独立,建立 革命政权过程中,会党起了重大作用。如武昌起义一爆发,湖北鄂北襄樊一带江湖会立即起义响应;陕西成了 “会党世界

46、”。其他各省也都发生了规模大小不同的会党和农民起义,直接推动了各地的独立。 综上,会党的出现既是清代民族矛盾的产物,也是清代社会矛盾的产物。会党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起着双重作用,即既起积极作用,又起消极作用,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评分标准: 一等 (7 10分 )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4 7 分 ) 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 明确; 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4 0分 ) 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未引用史实; 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观点评述(论)题(历史小论文),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要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做到有理有据; 第二,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 第三,评述(论)的过程,要言之成理、成文。 考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会党与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