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406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隋书 地理志记载: “汉高祖 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这一段史料说明 ( )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B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汉初 “封建 ”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汉高祖 ”、 “矫秦始皇之失策 ”、 “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汉承秦制 ”,分析材料

2、关键信息,可知,只有 D.汉初 “封建 ”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符合史实和题意。其余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 “汉承秦制 ”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 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是资产 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

3、明显不正确, “议会至上 ”,适用于英国,而不适用于美国,因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彼此独立、彼此制约,形成制衡关系。因此,排除含 的选项。分析,可知, 均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美国 1787年宪法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 ) 居住和租地 领事裁判权 关税自主权 最惠国待遇 A B C D

4、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生回忆所学相关史实,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西方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相关特权。结合所学,解读题干: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是在中国境内的国土上建立的,说明具有居住和租地权;由 “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可说明列强获取了领事裁判权,因此, 项正确; 两项特权题干并没有涉及到,排除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毛泽东 在清平乐 蒋桂战争中写道 “风云突变,军阀重

5、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该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蒋桂战争 ”、 “军阀重开战 ”、 “红旗跃过汀江 ”、 “直下龙岩上杭 ”和 “分田分地真忙 ”等,分析可知,中共红军利用军阀混战时机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故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符合史实,正确答案:选 B;其余 ACD三项不符合历史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1927年 -

6、1937年),排除 AC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 201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区域集团组织,故题干反映的是现代中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活动, B符合题意

7、;题干没有涉及联合国,排除 A; “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说法错误,排除 C; D 项,题干材料无从反映。综上,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生重要外交活动 积极参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 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这表明 (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

8、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根据关键信息 “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 ”、 “进行严厉统治 ”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自始至终就是狭隘的民主政治,是只适用于雅典公民(雅典城邦的成 年男性)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被排斥在民主殿堂之外。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狭隘性 “罗马社会早期,妇女处于男性的绝对统治之下,没有自己能独立支配的财产。但是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女性的独立财产权利。 ”这段话说明 ( ) A妇女在

9、政治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道德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财产继承权符合正义的原则 D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作出正确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罗马社会早期 ”、 “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 ”、 “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罗马法自罗马社会早期起,到罗马共和国后期,一直在不断的完善,结合选项分析,只有 D 符合题意。其余 ABC 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AB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的法律 罗马法律的不断完善 在近代英国历史发

10、展中,一些选区早已衰败,却仍然保留着选派议员的权利,一些新兴工商业城市却没有权 利选出议员。而且,对于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甚至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作出分析、比较,并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不断完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材料所讲的是英国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 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

11、也都没有改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回忆、再现所学,可知,英国 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让新兴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有政治权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 D;其余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8世纪 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 “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 ”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 ( )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 D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 答案: A 试题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相关内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美国若是联合起来 ”、 “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麦迪逊事实上强调的就是国家应该统一发号施令,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即由建国初期松散的 “邦联 ”制,过渡到强有力的 “联邦 ”制。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由邦联制到联邦制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

13、:“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可知,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这是因为 1871年德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所以,正确答案:选。其余 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

14、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 ) 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 B 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 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美苏冷战相关内容。分析选项可知,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C。其余 ABD

15、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表现 新中国某时期规定: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推广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 B “一五 ”计划加快了工业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前完成 D中央号召推广人民公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真一切生产资料

16、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 ”、 “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 “三面红旗 ”中的 “人民公社化运动 ”,体现 “左 ”,超越了当时实际生产力水平。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 系的演变概括为 “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 “界线分明 ”到 “世界变平 ”的标志是 ( ) A不结盟运动 B美、日、欧三足鼎立 C苏联解体

17、D中国开展多边外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关键信息 “界线分明 ”和 “世界变平 ”等,解读题干,题干反映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界线分明是指两极格局;世界变平是指两极格局瓦解。而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

18、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 “那场冲突 ”是指 (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 据材料关键信息 “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 ”、“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 ”等,不难得出,材料中的冲突,指的就是 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而引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古巴导弹危机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

19、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 A火车时代, “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完成,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 A; B项 “战略盟友 ”,说法错误,排除 B; C项表述不符合题干时间 “民国初年 ”。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按美国的三

20、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正确答案: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直到 19世纪初 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 “统而不治 ”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选项:英国君主立宪

21、制下,本身,首相与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而题干强调 19世纪初的首相政治上需要国王和议会的支持,说明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A符合史实,正确。 B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C项 “对国王负责 ”的说法,错误; D与题干无关。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完善与成熟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 “相对大国时代 ”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重新平衡 ”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 “相对大国 ”时代。对 “相对大国时代 ”的准确解读是 ( ) 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22、趋势 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 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 “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重新平衡 ”, “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等,可以看出,所谓的 “相对大国时代 ”就是政治、经济多极化的时代,故, 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出 “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故排除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 “必有大批应举

23、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 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 ”、 “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等,结合 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中表明科举制促进了文化融合, C

24、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其余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作用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 “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 ”文中的 “此制 ”指的是 ( ) A察举制 B封国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 ”、 “地方长官选举不实 ”、 “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 ”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结合

25、所学知识,不难知道,考查的是察举制。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察举制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 A制度 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内容。

26、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从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君权在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的发展趋势。故,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体现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念,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罗马帝国之所以

27、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及选项,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它根本目的是为保护贵族的利益而颁布的。故,排除含 的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希腊民主政治;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 陈旭麓先生指出: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材料中所说的

28、后一种 “爱国主义 ”的典型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解读题干材料:以 “中世纪 ”(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可知,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悖。太平天国运动更侧重反封建(反清政府),与材料中 “爱国主义 ”关系不大,排除 A;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与 “中世纪 ”的特征 “落后性 ”不符,排除 BD。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

29、团运动 从 1895年 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 ) 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 ”、 “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 ”、 “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 ”等,

30、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题干材料所要强调的中心意思,就是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CD三项表述与题干意思无关,排除 BCD。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军民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1925年 1月 ,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 “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 ,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 ,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 ,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 ( ) A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 C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主义错误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

31、息,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 ”、 “取得领导的地位 ”等,结合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相关内容,分析选项: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不符合史实,排除; C.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具有 夸大性,排除; D,表述错误且与题干意思不相符合。综上,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第一次合作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发展经济首先强调的是农业和轻工业,而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却转变为突出强调 “中心环节是重工业。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 B苏联模式的影响 C世界冷战局面的制约 D过

32、渡时期的结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回忆、再现相关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 “一穷二白 ”的国家,即经济落后,国家贫穷,重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国际上,美苏争霸等。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A.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符合题意。 B.苏联模式的影响,说法有一定道理,我们是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但,这不是题干 “主要原因 ”,只能说成是影响因素或者外部因素。 CD与题 干内容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

33、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3年 1月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 9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4年宪法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社会性质的

34、转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B与题干无关; 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是在 1997年。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 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 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发 ” 材料反映当时雅典 (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公民行政随意无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

35、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 ”、 “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题干强调的中心意思,即雅典民主 政治的局限性。分析选项, A与题干无关; C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是对材料的曲解,强调的中心并非 “公民的整体素养 ”而是 “行政随意无序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

36、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 目的是为了 (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本题考查罗马法律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 ”、 “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 ”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罗马法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的直接目的,完善程序法相

37、关规定,就是为了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正确答案:选 B。其余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直接目的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的法律 罗马程序法 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与新思维 ”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 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 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 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 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 答 案: A 试题分析:

38、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关内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进入 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 “ 口袋里的欧洲 ”。 “口袋里的欧洲 ”是指 ( ) A移动电话 B欧共体 C欧元 D欧盟宪法 答案:

39、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 “口袋里的欧洲 ”指的就是欧元。欧元的诞生与流通,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项明显错误; BD项都是在 21世纪之前出现的,即分别 1967年、 1993年。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综合题 ( 10分)清朝和 “光荣革命 ”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 “内阁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

40、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是 “赞理机务,表率百僚 ”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 “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 ”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 ”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 于国王控制之外。到 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

41、: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 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 “统而不治 ”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 近代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 “内阁 ”进行比较。( 10分) 答案:比较:二者都是国家的权利中枢,但性质、运作方式地位及与君主关系等是不同的。( 2分) 清代内阁

42、是帝制时代的权力机构,只是名义上的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集权统治的。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内阁首相执掌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是国家政务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不受国王控制,代表执政党的利益,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 8分) 试 题分析: 根据材料一、二关键信息 “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 ”、 “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 ”等及材料二关键信息 “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 ”、 “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 ”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的 “内阁 ”有着本质的

43、不同,可以这样解读:( 1)明清时期的内阁,是专制皇权时代的权力机构,只是名义上的行政机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从属于君权,是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 2)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权机构,是英国政治的权利中枢,不 受国王控制,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体现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时期的内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等,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 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

44、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英。据科学史专家统计,从 1850年之 1890年的 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 106项,法国占 65项,美国占 33项,而德国占 202项,一直持续到 20世纪前半期。 美国崛起与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 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 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德、日的非和平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最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最终导

45、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机器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 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国。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 1)根据材料一比较美国与德国崛起进程中的异同点。( 6分) ( 2)从上面图表中分别提取这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答案:( 1)同:发展科学技术。( 2分) 异:美国:和平发展,不是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而是与英国合作逐渐取代英国,崛起进程没有中断过,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发展自己。

46、( 2分)德国:非和平崛起,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崛起进程中断。( 2分) ( 2)苏联 :信息:从 19601980 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 2分) 说明: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日益僵化);争夺世界霸权,加紧军备竞赛。( 4) 美国:信息:从 19601975 年,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19751980 年,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显著回升。(或 20世纪 6080 年代,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分) 说明:前期出于美苏争 霸、越南战争、西欧和日本的竞争,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美国经济

47、下滑;后期美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新增长。( 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 “德、日的非和平崛起模式 ”、 “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 ”、 “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 “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美国与德国在崛起进程中的异同点,具体体现在: A.相同之处:两国都注重发展科学技术。 B.不同之处: 美国:是和平发展战略。即不是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而是与英国 合作逐渐取代英国,崛起进程未中断; 德国:是非和平崛起战略。即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崛起进程中断。 ( 2)根据材料二图表关键信息 “1960年 ”到 “1980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苏冷战时期相关内容。美苏在冷战时期,自 20世纪 60年代至 80年代,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结合图表柱状统计图,可以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