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 ”上述材料说明 :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2、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夏商时期 “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而到了西周分封制实行以后,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 ”,可见材料主要说明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故 C项正确; B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A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民国二十八年冬,政府军训部曾编译一书,并附有训令: “查 为长期抗战,消耗敌人兵力,争取主动地位,富有弹性之战法。 适应现阶段之需要,应在敌侧后发动较前规模更大更坚强有力 之打击。惟国
3、军干部对此尚欠普遍与深刻之研究 随令颁发,各部队学校一体研究,俾利实用,而歼敌寇为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富有弹性之战法 ”指游击战 B国民党重视防御阶段的军事培训 C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要斗争方式 D枣宜会战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国民政府认为现阶段的要实行富有弹性之战法,在敌侧后发动较前规模更大更坚强的打击 ”可以看出, “富有弹性之战法 ”指敌后游击战,故 A项正确;民国二十八年是 1939年,此时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故 B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枣宜会战是在 1940年,与题干时
4、间不符,排除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某报纸报道: “(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 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 5 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 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5、,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故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 的成立 俄 格 阿 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着重于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 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
6、在揭露、批判斯大林个人,而不是批判斯大林模式,这实际上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 B项正确, A项错误。C项从属于 B项, D项不是材料主旨信息,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929年,美国的商业银行所放贷款中流入股市的数额居然超过了流入房地产和普通商务投资的数额,出现了公司产品不断积压、股票行情不断看涨的现象,这一现象 A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B刺激了美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C保证了生产的资金需求 D增加了金融的风险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银行所放贷款中流入股市
7、的数额居然超过了流入房地产和普通商务投资的数额 ”“公司产品不断积压、股票行情不断看涨的现象 ”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风险,在结合时间 1929年,可知 D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 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 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 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其实质是: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
8、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队经济的干预,故 B项正确; AC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 D项完全否定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 的新变化 撒切尔主义 1951年 5月美国国会在批评麦克阿瑟时曾说: “假如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去。 ”这一批评透露出美国当权者 A认为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B担忧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后果 C有意拉拢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 D对 “冷战 ”上升到 “热战 ”的担忧 答案: B 试题分析:
9、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假如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去 ”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国会反对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再结合时间 1951年,可知该战争是朝鲜战争,故 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朝鲜战争 据报道, “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优先选择 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基准性货币篮子,不过,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 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 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 ”对这
10、种 “怀念 ”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 B希望强化美元对世界的作用 C要求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D主张提高欧元的世界影响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 ”的信息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仍需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故 A项正确,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强化美元对世 界的作用,这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不属于题干 “怀念 ”情感的含义,故排除; D项与题干信息明显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
11、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 2011年 3月 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第 1973号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 “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 在安理会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 。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 “伙伴关系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2、从题干中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 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 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新时期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项正确,答案:为 C项。新时期中国积极谋求新型大国关系,故 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2008年 10月,针对奥巴马的救市计划 ,美国人斯格里斯创作了指挥有误的漫画,画中人物为著名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据此表明格林斯潘奉行的经济政策是 A混合市场经济
13、B国家全面干预 C社会市场经济 D自由放任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中关键信息:我们没有红绿灯也不会乱套, “没有红绿灯 ”说明格林斯潘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指挥有误,故 D项正确; ABC 三项与漫画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对下图信息解读,分析正确的是: A a处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了投资率的上升 B a处的高投资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b处的高投资率的下降源于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14、 b处表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 a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大跃进以钢为纲,全面越进,因此出现 a处的高投资率,结果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故 B项正确,人民公社运动主要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投资率的上升没有直接关联,故 A项错误; 1960年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处处于文革时期, 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2014年 7月 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 “实现包容
15、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 对于 “金砖国家 ”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 “金砖国家 ”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巴西、印度还不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故 A项错误; 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而且 C的说法错误,排除; “金砖国家 ”成员国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不是区域一体化组织,故 D项错误; “金砖国家 ”是中国发起成立的
16、国际组织,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 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强,故 B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金砖国家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 1929年 -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而 1932年竟高达 90%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20世纪 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 1933年建成的 上述材料表明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
17、域的矛盾消失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了经济危机,再从 “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 ”“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的信息可得出苏联利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广泛引进西方技术来进行经济建设,故 B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下表(编自朱荫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年份 1873年 1893年 1903年 1910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18、数量 286.6万元 2842.3万元 8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 2.6% 15.6% 26.8% 39.1%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 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表格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73 1910年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不断上升,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项正确, A项错误; BD项与表格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
19、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在苏北农村流传的民谣: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筛麦子,磨面面 ”“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的特点,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0、小农经济 据统计: 1618 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 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 137种 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B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618 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并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 A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 C项错误;从题干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商品大量出口,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可得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
21、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柏拉图在演说中说,那些在民主政体中掌权的正是那些 “懒惰而浪费之徒 ”,他们象雄蜂一样, “其中最强悍的部分,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其余的坐在讲坛后面,熙熙攘攘、嘁嘁喳喳地抢了讲话,不让人家开口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观点是: A雅典民主政治没有必要 B雅典的民主保证了公民的平等 C雅典的民主难以执行 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 ”“不让人家开口 ”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并不能实现所有公民的民主,故 D 项正确, B 项错误; AC 项在柏拉图的演说中没有
22、体现,故 A 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特留份制度为罗马法学家首创。特留份是指家长在处分自己的财产时必须给一定范围近亲特别遗留之份额,以限制遗嘱权的滥用,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由此可见,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提倡自由、张扬个性 B平分财产、缩小差距 C限制特权、发扬民主 D和谐家庭、稳定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特留份制度的含义以及 “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 ”的信息, 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可以和谐家庭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故 D项正确; AC
23、项明显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平分财产的信息与特留份制度的含义不符,故 B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特留份制度 “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屏障而制订的计划。那时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开始了人类近代化的起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
24、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屏障而制订的计划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中世纪后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 ”的信息说明欧洲正在酝酿开辟新航路,故 A项正确, BC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 航路的开辟的背景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其目的是: A扫除英国国教的天主教残余 B把国王置于议会之上 C进一步确认议会主权的原则 D顺应宗教改革的潮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
25、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清教运动要求扫除英国国教的天主教残余, A 项与王位继承法无关,故排除;王位继承法明显是扩大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王权,故项错误;这一规定主要强调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这显然是维护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故 D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王位继承法 马克 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 原则民主 与程序民主 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 ”这段材料反映了美国: A照搬了英国、法国的 民主模式 B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C
26、吸收了以前的民主成果 D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可以看出美国民主吸收了英法政治民主的成果,故 C项正确;项中照搬不符合史实,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主旨是分析美国的民主能够做到 原则民主 与 程序民主 的原因,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确立的因素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 与大革命中说: “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
27、,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其主要阐述的是 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 民主和自由的矛盾 主张人民自行起来革命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 “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 ”可以看出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了很多弊端,故 正确;从 “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 ”可以看出他主张
28、由君主来完成革命,故 正确, 错误; “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可以看出他认为民主和自由存在矛盾,故 正确;因此答案:为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 确立 托克维尔的思想 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创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工厂制 B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C呼应机器制造商的要求 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推广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 联动式蒸汽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9、用排除法较好,工厂制是第一工业革命的影响,而 182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工厂制在这之前已经出现 ,故 A 项错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 1840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在 1785年已经投入使用,故 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 1825 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洲广泛开展,这样会拉动经济系统的消费价值,故 C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 张卫良在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 “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
30、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 ”这表明: 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B产业资本崛起需要商业资本的推动 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 ”,可以看出商业资本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故 B项正确;ACD项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影响 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察宪政官员回国 “奏请官员剪发之折,
31、两宫深滋不悦 ”。 1910年清政府下达了一道谕旨, “凡我臣民,均准自由剪发 ”。清廷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A近代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传统的习俗理念被颠覆 D民众心理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故 B项错误;传统的习俗理念有些变化,但还没有被颠覆,故 C项错误;民众心理发生本质变化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清政府对剪辫子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趋势,故 A 项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晚清社会习俗的变化 简答题 阅读材料,
32、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节内容后所做的读书笔记的部分内容。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 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开启了思想的近代化。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4、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 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 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 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笔记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以及理
33、由需观点正确,并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可对笔记进行增、删、合并或者结构调整;只要建议合理、结合笔记、紧扣太平天国运动即可酌情给分。( 12分) 答案:示例:(答案: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 建议:增加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内容。 理由: 1、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天朝田亩制度实为农民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背道而驰,是历史的倒退。 试题 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注意修改建议和理由需要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即可,可对笔记进行增、删、合并或者结构调整。观察笔记内容可以看出其内容都
34、是突出了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功绩,没有全面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因此建议可以补充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内容,理由可从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违背历史的潮流等角度来说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综合题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近代以 来中国人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1834年,新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到达广州,要求中国打破行商制度,实现自由贸易,建立政府之间的日常对等关系。清朝地方官员以律劳卑未经批准迳入广州和所送信件格式是 “公函 ”而非 “禀 ”,
35、内文用了 “平行款式 ”等 “错误 ”为由,勒令律劳卑立即离开广州。律劳卑拒绝离开,谴责广州地方当局容许行商停止贸易是 “无知和顽愚的 ”,会 “使得依靠贸易为生的中国人吃亏 ”,并召来英舰向中国示威。 梁启超: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 以后始也 ”。 材料二 一切民 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外国资产阶级的腐败制度和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
36、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 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史观角度概括 18341894 年 “天朝梦碎 ”的历史必然性。( 4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 4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背景方面简要说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实现 “中国梦 ”伟大理想
37、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政府为此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 6分) 答案: ( 1) 西方文明的冲击;( 2分) 学习西方文明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失败。( 2分) ( 2)落差:第一段材料主张学习一切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第二段材料却表明,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2 分)因素:两极格局下,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 “遏制和孤立 ”中国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2分) ( 3)有利条件: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分) 政治措施: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依法治国;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
38、一。( 2分) 经济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文明史观的含义,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部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文明史观角度来分析 “天朝梦碎 ”的历史必然性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外因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失败来说明即可。 ( 2)第一小问考查学生比较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一段中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和第二段中 “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 ”的信息可得出第一段材料主张学习一
39、切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第二段材料却表明,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第二小问原因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来思考,抓住中苏、中美关系来分析,可得出两极格局下,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 “遏制和孤立 ”中国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 3)第一小问考 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时间 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政治方面从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依法治国;一国两制等方面归纳,经济方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
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来归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西方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 势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他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材料二 西欧近代社会转型的真正启动也不是在原来工业文明发展较早,社会变革程度一度领先的地中海沿岸国家,而是从当时并不起眼,偏居欧洲大陆西北边的岛国 英国首先开
41、始的, 并引发了世界现代化潮流。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 麦迪森在世界经济 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 年至 1820 年,中国的 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 22 3增长到 32 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 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 19世纪的前 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 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 50,是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 (3分 ) 2、简析英国率先启
42、动近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条件。 (3分 ) 3、比 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两国发展差异转变的主要因素。 (6分 ) 答案:( 1)因素: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任答 3点,每点 1分,共 3分 ) ( 2)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英国殖民帝国崛起;圈地运动;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任答 3点,每点 1分,共 3分 ) ( 3)状况: 1700年至 1820年中国领先世界, 1820年后 英
43、国成为 “世界工厂 ”。(2分 )因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4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即可,可从经济上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等角度来归纳即可。 ( 2)本题考查英国崛起的原因和条件,注意审题:经济方面,联系英国崛起的史实来筛选经济方面的因素即可,如新航 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殖民扩
44、张和掠夺使英国殖民帝国崛起;圈地运动;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等。 ( 3)第一小问状况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 “从 1700 年至 1820 年,中国的 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 ”和 “在 19世纪的前 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 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 ”可得出 1700年至 1820年中国领先世界, 1820年后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第二小问原因抓住时间限制,从两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来分析即可,如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 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
45、命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 英国的崛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 “开元通宝 ”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1933年 4月 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
46、弃金本位; 1934 年 1月 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 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三 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 “币制改革 ”,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 (4分 ) (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在货币发行政策上采取的具体措施。 (2分 ) (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三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4分 ) ( 4) 1987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
47、套人民币,新增面额 50 元、 100 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 (1)原因: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分 ) 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 (2分 ) ( 2)措施:禁止黄金出口 (放弃金本位制 );增发货币 (美元贬值 )(2分 ) (3)国际: 19291933 年国际经济大危机;日本大举侵华 (2分,每个要点 1分 ) 国内: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推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内币制混乱,不利经济发展;国共内战 (2分,每个要点 1分 ) (4)原因: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增加;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便于流通;应对通货膨胀 (2分,每个要点 1分 )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