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4079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 “毋以妾为妻 ”,其目的是 ( )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毋以妾为妻 ”表明盟约要求各诸侯恪守礼乐等级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故 C项正确; AB两项明显与当时的时代不符,排除;题干强调的是妻妾的等级差别,并不是干涉诸侯婚姻,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

2、,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在北京居住 30余年 (1887 1920年 ),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义和团在北京和外国军队交战的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莫里循在北京居住 30余年 (1887 1920年 )的时间段来分析选项即可,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 1860年,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

3、战争时期,所以 不在 1887 1920年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南京,因此跟他居住的北京在地点上也不符合。故, 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所以选择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 “上 年 月间, 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光绪二十七年 ”“入

4、都 ”的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光绪年间,西方列强攻入北京,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故 D项正确; AB项分别发生在道光和咸丰年间,排除; C项与题干 “入都 ” 的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 “要求 ”是指 ( ) A实施 “以华治华 ”策略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过

5、去的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而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开设工厂的内容突出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新要求,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马关条约 小张看课外书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 ”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 “在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

6、和 “集体亮相 ”的信息可知题干说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其结果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并赐予邓世昌 “壮节公 ”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反割台斗争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是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故 B项正确; A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排除; CD项不符合史实,

7、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清政府准其办工厂的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 ( )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因此题 干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1895年,故 C项正确, AB项错误; D项与题干 “最早 ”的要求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马关条约 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 ( ) A八国联

8、军侵华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鸦片战争 D卢沟桥事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 “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九一八事变,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 九一八事变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马关条

9、约割地赔款,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因此 表述准确,故 C项正确;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 排除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这必然会激起中华民族各阶层的反抗与斗争,故 A项正确; BC两项是重要原因,但不属于根本原因,

10、排除; D项是直接原因,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尽管这些战役大多失败,但是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 B项正确; ACD三项与抗战初期的形势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 争 1942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 “如果没有中国

11、,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 。 ”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D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 ”的信息可以看出,罗斯福认为中国抗战拖住了日本,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12、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迫使中国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 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

13、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察举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汉代实行察举制,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因此 ABC项都符合史实,排除;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清代延续了明朝的内阁制,不设宰相,故 D项明显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废宰相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 “制 ”是指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

14、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两个信息“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和 “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子弟的制度指的是分封制,故 B项正确; AC在商代已经出现,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项是秦朝的制度,西周没有实行郡县制,故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周公把商贵族

15、微子启分封到宋 ”的信息表明西周统治者企图拉拢商贵族, “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表明西周统治者严密监督和控制商贵族,故 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先代贵族、功臣和同姓贵族,平民不在分

16、封的范围,因此项符合题意,答案:为项。 ACD项都属于分封的对象,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记集解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 ( ) A秦 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反映的是皇帝制度下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的特征,故 D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看出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秦朝建立以后玉玺为皇帝独有,故 AB项

17、错误; C项明显错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 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 邓禹传 )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 ) A九品正中制 B世官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信息反映了邓氏家族累世公卿的现象,这与九品中正制下重视门第密切相关,故项正确; CD项选官的标准是德才和考试成绩,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与邓禹所处时代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 度的演

18、变 九品中正制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AB项使贵族子弟垄断了政权,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故排除;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各阶层不论出身,一律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故 C项正确; D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干要求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撇开道德方面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

19、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 “制度 ”包括 ( ) 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行省制度是元朝开创的制度,故 排除;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故 符合题意,故 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20、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这些机构的职能是: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的长官起草了诏令,按程序应该交给门下省审议,故 B项正确; ACD项与唐代政治的运行程序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明史载: “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 )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

21、信息的能力,从 “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可知内阁阁臣参与机务,参与政务,从 “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可知内阁阁臣是皇帝的顾问,故项正确; ABD项中批答章疏 、传达公文、主管文教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是废除宰相制度,加

22、强皇权的需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强化皇权,因此他们都是强化皇权的产物,故 D项正确; A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与题干信息没有关联,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南书房 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 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 “皇权下的民主 ”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 清朝军机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是中书草拟,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议事,在这一体制下,三省分

23、工明确,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其分工体现了民主,但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这又体现了皇权至上,与题干要求 “皇权下的民主 ”相符,故 C项正确; A项三公九卿是秦朝实行的中枢权力机构; B项是汉武帝实行的削弱相权的制度; D项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没有体现出民主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省六部制 综合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 于燕。封弟叔鲜于

24、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请完成: ( 1)上述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以及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 4分) ( 2)根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 “封侯 ”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6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人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8分) ( 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8分) 答案:( 1)分

25、封制 巩固西周国家政权( 4分) ( 2)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6分) 服从周王命令;( 2分)派兵随同周王作战;( 2分)定期朝贡以及提供军赋、力役( 4分) ( 3)材料二说明当时周王权利大,诸侯尚能服从周王。( 4分)材料三说明周王权利衰退,分封制遭到破坏。(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中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等信息可得出分封制;第二小问目的联系所学知识直接可得出巩固西周的统治。 ( 2)第一小问对象依据材料一中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26、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第二小问义务从材料二中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和 “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服从周王命令;派兵随同周王作战;定期朝贡以及提供军赋、力役。 ( 3)从材料二中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和 “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周王权利大,诸侯尚能服从周王;从材料三中 “周室衰微,诸 侯强并弱 ”“政由方伯 ”的信息可得出周王权利衰退,分封制遭到破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7、 材料二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尽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材料三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 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 “上海介四通八 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的开放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8分 ) (2)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

28、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 (8分 )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8分 ) 答案: )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 (4分 )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分 ) (2)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或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4分 )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 (3)消极:使我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积极: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其他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8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获取

29、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趋势,注意观察鸦片战争时期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可概括出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第二小问说明的问题可从 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双半社会程度的加深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 2)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新特点联系所学知识,从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开设工厂的新要求来分析,可得出更注重资本输出;第二小问危害可从列强资本输出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来分析归纳即可。 ( 3)本题注意辩证的分析,积极方面可从通商口岸的开放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传入以及近代城市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消极方面可从破坏我国的经济主权、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