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4083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企业进行生产 观看文艺演出 参观历史博物馆 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观看文艺演出、参观历史博物馆、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是政治现象,企业进行生产是经济现象,网上评议政府活动是政治现象,故排除。解答本题,要牢牢把握文化的含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现象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面漫画寓意的有( ) 实现文化创

2、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创新是民族 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揭示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同时说明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创新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否定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而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3、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缘的大山深处的村落,从内地到港澳台,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的强烈欲望,更激起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这表明( ) 饮食文化具有时代性 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舌尖上的中国涉及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说明中华 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同时饮食文化激起民族情感共鸣,表明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强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的继承性,而没有强调文化

4、的时代性,中华文化也不是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 4 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 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国家重视保护古籍,是因

5、为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同时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还因为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古籍并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史书典籍的重要性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到观众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这一活动( ) A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C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D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活动并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故

6、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活动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故入选。 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活动并不能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活动并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重要性 2013年 11月 25日,习近平到沂蒙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是山东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山东发生历 史性巨大转变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现象总是丰富多彩的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7、动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说明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是强调文化现象的形式,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文化,故排除。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力量 2014年 7月 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 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 “情系齐鲁 两岸文化联谊行 ”活动。这体现了( ) 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

8、文化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体现了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体现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加强文化交流会加强两岸文化认同,而不是实现两岸文化的趋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文化认同的影响,但并不是取决于,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北京的 “四合院 ”、上海的 “石库门 ”、广东的 “围村 ”、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 ”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兮兮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 A

9、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去于文化相互借鉴而且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的差异性受到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但并不是由其决定,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中国各地文化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说明各具各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异中有同,并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呈现丰富色彩,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相互借鉴并不是日趋同一、渐趋融合,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

10、区域性 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其中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大地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海南岛的黎族地区却保留至今。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表明( ) 钻木取火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 定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说明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还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民族节日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钻木取火并

11、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福州月 中华情 ”2012央视中秋晚会在福州市华美开演,晚会节目在设置和立意上扣紧一个 “福 ”字, 许多典型的福州符号搬上舞台。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民族之瑰宝,中华之骄傲 D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央视中秋晚会在福州开演,许多典型的福州符号搬上舞台,体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独树一帜、独领

12、风骚无关,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而没有强调中华文化自身的特点,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中医形成的过程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医是医学科学,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动静结合 等中医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这表明( ) 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前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医理念蕴含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中医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选项观

13、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中医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表明中医理念蕴含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思想,中医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不能表明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前沿,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也呈多样性。对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 B各民族文化相互独立 C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渐趋相同 D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是本民族

14、的宝贵财富,并不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各民族文化相互独立并不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C 选项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但并没有渐趋相同,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小伙伴 ”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 “伙伴 ”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 “火伴 ”。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 “火伴 ”被写作“伙伴 ”,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

15、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词汇在古代的意思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生了变化,说明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强调汉字的重要性,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一个词汇的演变并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词汇的演变过程,而不仅仅强调网络文化,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到中国

16、“和 ”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优秀文化能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有共同性 D对传统文 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电视剧成功走出国门的事例说明不同民族之间各具特色,又有共同性,而不是取长补短,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优秀文化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电视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有共同性,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电视剧并不是传统文化,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杜甫是 “大地的

17、诗人 ”,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 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关系,而不是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杜甫关注人民群众,源于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表明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

18、声,从而获得艺术的永恒,故入选。 C 选项观点错误,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并不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杜甫的做法并没有涉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先进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 ”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 1】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 B网 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小题 2】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

19、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而不是有形的,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文化对人影响潜移默化,而不是深远持久,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20、题中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并没有涉及实践活动,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交际工具,与认识活动无关,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交际工具与思维方式无关,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文化影响 人的表现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 ”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 “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 ”,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

21、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 文化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强调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我国长期的生产实践孕育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并没有涉及文化与人的精神力量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实践对文化的影响,而不是文化对实践的影响,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竖大拇指 ”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 “做得好 ”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

22、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A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理解,表明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故入选。 B选项观点错误,特定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但不会决定,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不一定不同,故排除。 D 选项观点错误,各地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

23、的表现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齐鲁文化影响鲁商的成功,反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 调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商业贸易对文化的影响,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文化对经济发展其阻碍作用,故排除。 D选项观

24、点错误,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全方位展示,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2013年 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省建立了山东演出剧院,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发货新建场馆作用,把山东演艺市场培育起来,让更多的百姓走进剧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演出。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通过文化活动对人产生影响,而不是强调文化影响人的

25、特点,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而并不是强调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对人产生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来源 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8月 16日 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

26、交流的友好使者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作为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作为志愿者应该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而不是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 某校召开 “读经典、诵古文、学英模贤达 ”活动筹备会。会议讨论制定了 “读、诵、学 ”活动暨第三届读书节实施方案。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 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 ”的需要,是继 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

27、角度看,强调要 “诵读经典 ”,是因为( ) A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小题 2】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 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A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不是强调文化的发展,

28、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读经典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强调诵读经典,是因为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故入选。 C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只要继承了传统就能发展,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同时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并不是决定作用,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教育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 “虚拟

29、文化资源 ”,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 网络文化。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随着网络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大量涌现,强调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并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而不是检验文化创作,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随着网络发展,网络文化发展,说明社

30、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文化创作的灵感,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 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提倡文学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究辞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文化发展要注意( ) 文化的独立性 文化的传承性 文化的创新性 文化的时代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杜甫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弃其糟粕,说明文化发展要注意文化创新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杜甫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并没有涉及文化的独立性,也没

31、有强调文化的时代性,而是强调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发展 2013年 5月, 2013年度感觉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评审工作完成,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模式创新与示范 ”“黄山市 百村千幢 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等 12个项目获得立项。国家推动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 在( ) 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国家推动文化创新,能够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

32、文化创新并不能扫除民族交流的障碍,更不能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扫除民族文化交流障碍、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北京奥运期间,羌族刺绣、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苏绣、无锡精微绣、藏族唐卡、泉州提线木偶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这体现了( )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得到演示,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体现了传统文化

33、的继承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体现中华文化的多 样性、区域性以及文化的继承性,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继承、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民族节日及习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B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C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D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小题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 “洋节 ”,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冷漠了。

34、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国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民族节日及习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只是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并不能体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不是民族节日,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

35、正确态度,题中事例只涉及中华文化自身,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我国的传统节日受到冷漠,会导致民族文化的萎靡,继而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我国的传统节日受到冷漠,民族文化发展受阻,而不能使我国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故排除。 C选项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对于传统节日冷漠,会导致民族文化逐渐失去民族特色,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故入选。 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会阻碍而不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节日、文化继承 简答题 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

36、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 “四室一场一园 ”(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 “村落文化宫 ”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 “村落文化宫 ”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 “村落文化宫 ”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0分) 答案:(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建立 “村落文化宫 ”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

37、支持。( 2分) ( 2)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村落文化宫建设,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2分) (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宫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2分) (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村落文化宫 ”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分) ( 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村落文化宫 ”建设能够能提升该市的竞争力。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与生活,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38、设的意义。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等价于文化的作用,可以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在综合国力的作用等角度进行知识切入,然后结合村落文化宫,对应上述理论,具体分析文化的作用,组织相关语言,意义类的题目常用的语言形式是有利于的形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特点、文化与 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在综合国力的作用 每年 10月,国庆与重阳节往往不期而遇,今年仍不例外。 材料一:国庆、重阳将至,某市文体新广局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八大群众文化活动惠民。各街道同时开展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迎国庆,

39、度重阳,话双节,谈敬老,处处欢声笑语,一片祥和气氛。 材料二: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 1989 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为庆祝这一节日,有的地方又搞起了百叟宴、千叟宴,又是打电话又是发请贴,把 “守旧 ”和 “复杂 ”全占了。看来重阳节也该 “崇洋 ”,多借鉴国外节日的过法,保住我们自己的节日。 ( 1)结合材料,分析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 4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8分) 答案:( 1)庆祝民

40、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 2) 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 ,推动我国。( 2分)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 2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民族节日,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人们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关于民族节日的重要性,教

41、材有明确理论表述,具体即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 化的认同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创新,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关于文化创新,教材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具体即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推动我国;坚持正确方向。克服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解答本题

42、,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记 忆,准确表述。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节日、文化创新 2014年是法中关系史上特殊的一年,是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0周年。第九届 “中法文化之春 ”艺术节是纪念建交 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 材料一:本届 “中法文化之春 ”艺术节的活动所呈现的艺术类型包括:电影、戏剧、舞蹈、音乐、绘画、摄影、文学、马戏、街头艺术等等。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 “传统文化热 ”,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 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

43、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 “传统文化热 ”的原因。( 7分) 材料二: 3月 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两国特色鲜明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对方人民,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信任,坚持世代友好,积极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实现 “中法梦 ”。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的正确性 。( 6分) 答案:( 1)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我国 “传统文化热 ”是

44、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2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不断创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分)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分) ( 2)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法文化各不相同,但在很多领域值得交流合作。( 2分)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

45、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分) 中法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试题分析: (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传统文化热的原因。解读设问和材料,首先可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进行分析,具体即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 政治具有反作用。我国 “传统文化热 ”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后从传统文化自身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即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不断创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

46、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后借助电视、网络传播传统文化,可以从大众传媒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即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2)本题知识限定不 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中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的正确性。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可以选择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文化交流的意义等角度进行知识切入,然后结合中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具体分析。具体即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法文化各不相同,但在很多领域值得交流合作;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法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大众传媒、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城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