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4086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前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我们所讲的 “文化 ”包括 语言和文字 自然科学和科技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里的 “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由此判断 符合题意;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 “舌尖上的浪费 ”现象令人乍舌:中国人 每年要倒掉

2、1000亿斤粮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 ”已然 成为全社会大力倡导的餐桌美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遏制 “中国式浪费 ”需要每一位公民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弘扬主旋律 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节俭文明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 倡导传统道德,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要求是遏制 “中国式浪费 ”需要每一位公民怎样做,因此 不符合题意,弘扬主旋律和遏制 “中国式浪费 ”无关; “倡导传统道德 ”的说法错误,排除;遏制 “中国式浪费 ”需要培育节俭文明风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 符合题意;答案

3、: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培育文明风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 “出镜 ”。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 失范的痛恨度 “居高不下 ”;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 “道德英雄 ”、无名志愿服务者 等 “最美 ”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 人们对 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 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 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说法错误,道德力属于软实力,不能说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夸大了道德作用; “最美 ”人物纷纷闪亮登场,体现了人们对 尚道德有强烈的 渴求,同时也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需大

4、力加强, 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现实生活中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但许多人一方面斥责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的 “随大流 ”,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应该: 开展法制教育,提升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意识 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德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 ”,是思想道德问题,而不是违反法

5、律的问题,因此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社会公德,而不是开展法制教育, 不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说法错误;答案: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13 年 “感动中国 ”对获奖人陈斌强的颁奖词是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 从文化生活角度,做到材料中表达的 “一代代传承 ”需要 A加强国家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对传统道德功能的理解,全面的继承 C加强文化建

6、设的中心环节,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 D加强对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的把握,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 C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问题,因此直接排除 A选项,加强国家文化建设职能是政治生活角度; B“全面继承 ”的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材料重点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因此 D不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也有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还有守礁二十年的南海卫士等等。在这些道德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

7、,而是抽象的 B民族精 神是各种思想文化的 “主心骨 ” C应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D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和先进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说法错误,应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主心骨 ”,因此 B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的说法错误,因此 D排除;答案: 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历时 6年建成的广东省博物馆,将藏品 16 6万余件(套)及镇馆之宝等免费全面向市民开放,产生巨大社会效应。请你为广东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

8、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广东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文化普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全面向市民开放,这一做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免费开放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答案: B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展文化产业,因此 A不符合题意;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的 说法不符合题意;通过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无法做到大力发展文化普及,因此 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2013年 3月 4日,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

9、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 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 “永远的雷锋 ”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展览内容由 “光辉榜样,时代楷模 ”和 “身边雷锋 ”最美北京人 “两部分组成。这样做是因为 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 健康有益的文化活 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说法错误,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因此

10、说法错误;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体现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大雨系列微电影是融合了时代元素的主旋律作品,依据北京 2012年 “7 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它描写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互助,共抗灾难的感人故事,演绎了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难忘片段,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 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

11、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强调的是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 说法错误,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说法错误,应是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中国佛山二岁女童遭两车碾压而 18路人漠然相视的报道出来后,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片面宣传 “老人倒地扶不得 ”这一社会现象的恶性发酵后果,与媒体的报道、评论以及微博论坛的渲染是有一定关联的。你认为媒体片面报道的 直接原

12、因在于 A优秀文化没有起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 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的材料重点强调了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片面宣传“老人倒地扶不得 ”这一社会现象的恶性发酵后果,说明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因此答案: D正确; A和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优秀文化的作用; BC 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 “喜 ”与 “忧 ”。 2012年 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十二五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3、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是 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重点强调了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符 合题意;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关, 不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

14、的部署,第一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价值导向。这有利于 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而不是物质保证,因此 不符合题意; 消除外来文化影响的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

15、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 ”精神、抗 “非典 ”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民族性 B时代特点 C平等性 D开放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 ”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答案: 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

16、代性。 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本题为反向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 正确, 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 正确, 说错误;因此答案: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截止 2013年底,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累计服务群众已达 13亿人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

17、享工程已覆盖 99%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建成 65万家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 4年完成 “十二五 ”目标。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及各种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 说法错误;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大众文化,而不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18、服务体系建设, 不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3年 6月 27日 -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 20年 ”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 “中国通 ”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 的 “秘密武器 ”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文化的趋同 ”的说法错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9、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不包括语言,因此 C说法错误;题中重点强调了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 “秘密武器 ”,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答案: 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近段时期,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 “最美司机 ”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托举哥 ”周冲 这些事寻常但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这样做的 文化生活 依据是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无形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因此 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优秀的文化为人 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说法错误;题中各级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报道,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荣获首批十大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 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完成下题。 【小题 1】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蕴含着丰富

21、的历史文化底蕴 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 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 B C D 【小题 2】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题中的海口骑楼始建于 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说明了海口骑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地域文化的

22、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的说法错误, 排除;答案: A正确。 【小题 2】试题分析: 禁止利用的说法错误,排除;在保护骑楼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讲古楼保护的更好,因此 正确, 不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建筑。 2013年 12月 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 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算盘的学习要求。对珠算文化进行申遗、传承和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23、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时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不符合题意;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的说法错误, 排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 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 “空竹 ”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 “空竹 ”对话 “琵琶 ”,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 化具有一致性 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答案: B 试

24、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材料强调了 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震撼了西方评委,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B正确;材料仅仅谈到了中国杂技舞空竹,并没有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A不符合题意; C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 “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 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

25、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而不是发展教育, 说法错误;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 孔子第 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带领台湾儒学专家董金裕等,在山东图书馆报告厅与家乡父老一起畅谈当代儒学发展。你认为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 重视思想对

26、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 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孔子和儒家思想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符合题意;思想对社会发展会起到影响的作用,但不会起决定作用,因此 不符合题意; “全面继承 ”的说法错误,应是批判继承, 说法错误;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中华

27、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表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即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 符合题意;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符合题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

28、和国家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不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简答题 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 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些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有些人的观点的认识。( 12分)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

29、活动 ,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4分) 虽然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 4分) 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人的发展。个人要提高辨别各种不同文化的能力,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4分)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但作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30、;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的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31、国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回答:、 ( 1)从文化的作用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12 分) ( 2)从文化创新途径角度,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 答案:( 1)( 12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促进全国和谐发展。( 4 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4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

3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 4 分) ( 2) 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 1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 2分) 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博采众长( 2分) 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2分) 试题分析:( 1)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的作用,落脚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因此本题主要回答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 为简单。可以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

33、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 2)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文化创新的途径包括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稍作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 崛起的中国需要精神旗帜,当代中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中国梦,而文化强国战略正是托举起这个梦想的大舞台。随着中 华文化的旗帜在世界的舞台上高高飘扬,文化强国的梦想正孕育出我们民族新的希望。某校高三学生开设了 “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 ”的主题探究互动。以下是各小组展示搜集到的材料。 小组一:不久前,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

34、诺夫称,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去年招收的 90名新生中,有 30名把中文作为了专业方向。外国学者对中华文化兴趣盎然,选择汉语作为专业方向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这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中文热、中国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个侧面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小组二:去年,中国作家莫言捧得了世界文学领域最高奖;中 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谱写了中国杂技的历史新篇;国产影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博弈国外大片,泰 濉反丛炝艘孕 蟮钠狈科婕 兑痪潘亩 贰 栋茁乖 芬踩盟 堑墓壑谌菏 鹆舜竽粗浮诤裰氐闹谢 幕 滞林 希 丛读鞒拇 澄幕 悍芙 母锩 幕 娑费薜拿褡迕窦湮幕 幌嗷杂常 餐 嘀 乓桓雒览龅闹泄 巍

35、br小组三:文化强国的梦想并不是少部分人编织的,而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叠加。去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文化单位为城乡百姓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文化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有望被纳入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小组四: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多个省区市提出 “文化大省 ”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率先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 “双百亿 ”的文化企业成为行业领军。文化产业的日益强大,让我们的软实力硬气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分别阐释各小组选材的理

36、论依据,并总结其各自有关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措施。( 16分) 答案: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的软实力。( 4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4分)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文化投入,改善文化设施,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文 化促进经济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4分) 试题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落脚点是文化强国助推中国梦的措施。可以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分别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