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 10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渴望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2、 ”寓意是指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幼年不能独立行走用四肢,中青年独立,老年用拐杖搀扶,这则寓言深刻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和思考,所以答案:选 A, AB C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 “他以神一般的力量, 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 朗克 答案: B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 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材料符合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理论 万有引力的观点,ACD不符合事实,排除。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
3、科学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经典力学 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答案: A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其中魏源著有海国图志。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孔子改制考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
4、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故应选择 C。 AB与西方没有丝毫联系,故可以排除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是遭批判的对象 ,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变法 孔子改制考 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直接关系? A陈独秀 B孙中山 C鲁迅 D李大钊 答案: B 试题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说明,旧文化的三从四德靠不住,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科学),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上面的内容和新文化运动有关, ACD都是新文化
5、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排除。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因此选择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影响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革命纲领 C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 了解。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
6、范。因此 B错误,故选 B。说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都是正确的。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新三民主义 读下图,为使 “星星之火 ”发展为 “燎原之势 ”,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 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 道路理论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迅速,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因此选择 B。
7、 ACD不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理论重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1985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 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 80年代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
8、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世界战争与国内问题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的关于国际局势的论断,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 C。 A、 B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 D项与史实相悖。 考点:当代世界的多极化化趋势 当今国际局势 和平与发展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 “大家欢迎我是
9、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 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成就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所阐述的主旨。人们欢迎爱因斯坦是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人们不理解爱因斯坦是因为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甚至与常理有着尖锐的冲突。但相对论在物理学上却非常合理并为实验所证明。所以此题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相对论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 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
10、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答案: C 试题: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雅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根据题意应该选择 C。 考点 :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书画艺术 文人画 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次序应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
11、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文体特征可以知道 是隶书,在 小篆之后出现, 是甲骨文,在商朝出现 出现最晚,因此选择 D。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汉字 演变规律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 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西方海 外殖民的助跑器 指南针 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史实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原因,排除 ,
12、因此选择 A.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关键信息: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题干儒家强调的是统治理念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故 B项正确; A项是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C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无从体现;题干没有强调礼、义和信的先后重要性,故 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与儒家思想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
13、实践的政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试题: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 “战国时期 ”、 “注重实践 ”(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 ”(法不阿贵)、 “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 ”(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法家思想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 “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
14、伦理抵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时学生一是要注意时间:魏晋时期,一是要理解此人提出 “父子之亲 ”、 “君臣之义 ”、 “夫妇之和 ”、“朋友之信 ”这些主张属于儒家思想,题干反映了佛儒矛盾。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 “三教合一 ”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
15、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答案: A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三教图是清朝丁云鹏的作品,反映了自唐宋以来 “三教合一 ”的潮流。 B反映的表层意思,不是实质问题。 C“冲突激烈 ”不符合题意, D 错误,因此选择 A. 考点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 “某人 ”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 “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 “排击孔子,别立褒
16、贬 ”符合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特征,即李贽评判道学家的伪善,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观念,李贽的这一思想特征被称作 “离经叛道 ”,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人思想观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强调人性 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倡导人的发现和 “解放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是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古希腊时期是奴隶制阶段,因此 不是它们的共同点。故选 D。但是,他们都主张人文主义,强
17、调人的价值,人的解放,突出人性,要求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 是它们的共同点。 考点:文艺复兴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比较 15世纪学者奇诺说: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 B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 “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
18、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仅仅依靠圣经得救。故选 C。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 A,很明显也可以排除 B, D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发展 宗教改革 因信称义 综合题 ( 13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 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
19、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 (今苏州城西南 )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 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瓦子 ”又名
20、“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 2分) (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4 分) ( 3)材料二中的 “花、雅两部 ”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6分) (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分 ) 答案:( 1)娱乐演艺场所。( 2分) (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4分) (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 6分) (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2分) 试题:( 1)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
21、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材料反映了宋代娱乐演艺场所的热闹繁华,根据材料可知 “瓦肆 ”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再现。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 “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 ”例蓄花、雅 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反应了商业繁荣和清代戏曲繁多之间的关系。结合所所学知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刺激了戏曲的发展。 ( 3)本题该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一问注意材料
22、中 “花、雅两部 ”的别称, “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 ”, “花、雅两部 ”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京剧的形成。第二问依据材料概括。“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 “父诫其子,兄勉其弟 ”,材料 四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第( 4)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说明历史学家开始运用社会史观的理论研究历史,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大。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戏曲艺术 京剧的形成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种思
23、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 1) 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受启 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 ( 3分)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
24、影响。( 4分)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 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11月12日) ( 3)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 “与时俱进 ”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6分) 答案:( 1)变革 : 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戊戌 变法。( 3分) ( 2) “分权与制衡 ”
25、(即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2分)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分) ( 3)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4分)主客观原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2分) 试题:( 1)本题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个主题命题,中外历史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分 析回答, 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戊戌变法 ,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解答本题要题干
26、中注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2) “要保障公共自由,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 根据材料可知,其政治思想是分权与制衡。结合时代特点,可以分析这种思想是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并且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 3)本题要注意题干中时间的限制和 “与时俱进 ”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进行了革命理 论的创新,形成新三民主义,在实践上,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主要从孙中山自身追求民主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新的依靠力
27、量密切相关。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影响;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分权制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辛亥革命 新三民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3分) 材料一: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二: 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三 回答: ( 1)材料一认为 “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 ”。他们的发明或发现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分) (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哪些重大影响?( 6分) ( 3)材料三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3分) 答案:( 11分)(
28、1)瓦特改良研制成 “万能蒸汽机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大规模的生产越来越多使人类社会进入 “蒸汽时代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 进入电气时代。( 4分) ( 2)蒸汽机车和电车、汽车的出现,使人类交通运输事业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电车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电灯、电影等电器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6分) ( 3)积极:促进了新的城市形成,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城市变得日益重要;消极:污染环境更加严重,影响
29、了可持续性发展。( 3分) 试题:( 1)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 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 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汽时代。 ( 2)本题材料提供的是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发明,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汽车的发明 ,这些都改变了交通的条件,还要联系电灯、电影等电器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电报、电话的出现,通讯工具的发明进一步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可知,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兴起,经济繁荣。从高耸的烟囱可以分析,大量使用煤炭资源,带来了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