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4091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代表了一国的经济主权和政府信用。但并不意味着国家能够决定 A纸币的发行量 B纸币的购买力大小 C纸币的流通范围 D纸币的面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纸币的发行时间、纸币的面值,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B符合题意,应选; A、 C、 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 2013年 10月 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会因其高价

2、格遭遇 “叫好不叫座 ”的尴尬局面。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 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 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 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高能效家电生产技术要求高,耗费的劳动时间长,价值量大,故其价格高, A正确;供求影响价格,但不能起决定作用,不是根本原因, BC与题意不符; D是从商品的相关商品角度的分析,也不是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决定价格。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

3、,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高档商品成为普通商品,是 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AB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价格降低,从而使得高档商品进入普通百姓家, C正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 D错误;

4、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如果高档耐用品在 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如果生活必需品在 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单个交换过程看, Q点处于等价交换, M、 N点处于 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农副产品在 M、 N、 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档耐用品在 N点价格跌落,其需求量增大而它的替代产品需求量减少故不选 。生活必需品在 M点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减少而它的互补产品需求量也减少故不选 。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涨落不会背离价值太远故 选。所谓需求弹性指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有所变动时,市场对该产

5、品或服务的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动的状况。农副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 ,故 农副产品在 M、 N、 Q 点需求弹性均不大,正确。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及需求弹性等知识点。 下面是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有关情况的变化图。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 C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 D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可知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6、,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 对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根据价格影响需求的理论,不同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下列图示中(横轴 Q为需求量,纵轴 P为价格)能够反映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会引起消费量的下降, 价格下降,会刺激消费量的增加。但是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需求量影响较大,价格降低,人们对高档耐用消费需求量会增加,反之会减少,根据图示,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 “蒜你狠 ”“姜你军 ”“糖高宗 ”到 “向钱葱 ”,农产品价格上涨关系着农民增收,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7、,也坑了许多农民。什么涨,种什么,到了产出的时候,价格却落到成本以下,这使得农民欲哭无泪。上述现象的成因在于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产品产出率不高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年农产品价格高导致下年供过于求 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作物的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 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错误,材料中主要强调了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和我 国的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无关; 正确,价格调节生产,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同时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导致需求的大幅变化,这样也导致农业价格的变动,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

8、济发展了,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说明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最根本的还是发展经济,但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不是根本举措,故排除 A。 B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收入是提高消费的基础,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从而降低商品价格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举措之一,但不是根本举措。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高商品质

9、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但不是根本上决定。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 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和阅读书籍属于家庭消费中的 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活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消费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购买和阅读书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是为了促进个人发展而进行的消费,故属于发展资料消费, D正确;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 2013年

10、 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2.6%,其中食品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 1.5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 2013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对我国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相应增加了百姓的生活成本。这说明 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 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高温天气对我国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影响较大,体现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错误,供求关系不能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

11、格; 正确,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正确,因为价格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推动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 表明人们的非食品类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逐渐增大 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恩格尔 系数将继续减小 表明我国居民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表明人们生存资料的消费支出日渐萎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降低,恩格尔系数变小,这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的结果;

12、正确; 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居民不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与题意无关,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结构 2013年中秋节,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类简装月饼。 “瘦身 ”后的月饼物美价廉,颇受消费者青睐。这表明 A攀比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 B物价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D求实心理影响消费者消费 答案: D 试题分析:瘦了 “身 ”的月饼价廉物美,颇受消费者青睐,这表明消费者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 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攀比心理, A不符合题意,物价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 B不符合题意, C与题目没有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当前我国私家车数量剧增,其中一部分人是受到

13、了 “人家有,我也得有;我没有,创造条件也得有 ”的观念的影响。这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C 试题分析:消费心理影响到了消费行为。 “人家有,我也得有;我没有,创造条件也得有 ”的观念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错误的,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 在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平均每笔消费高达 203.04英镑,而对于奢侈品,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更是惊人。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一种

14、 “小富即奢 ”心理。对于这些消费者,正确的消费心态应该是 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避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坚持量入为出,减少消费 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A B C D 答案: A 试 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许多消费者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属于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应该坚持适度理性消费, 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消费者应该坚持量入为出,但不是减少消费,求异心理不能一味克服,过分奇异不可取,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消费原则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现象 ”也引爆一场图书销售大战,其代表作蛙这本标价

15、20元的小说,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 19元、20元、 25.65元 一路飙升, “促销价格 ”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这反映了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价格 D消费需求决定价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 “促销价格 ”是蛙这本书的卖价,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波动。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本题中该书供不应求,导致价格 上涨,故 B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某国 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 5次, 2013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待售商品总量增加 10%,商品价格

16、水平下降 4%,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增加 3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该国 2013年的货币流通次数应为 A 6次 B 5次 C 4次 D 3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流通中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总量 *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假设待售商品总量为 10,价格水平为 10,则2009年流通中的货币量 =10*10/5=20; 2010年货币流通次数 =10*( 1+10%)*10*( 1-4%) /20*( 1+32%) =4次;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

17、制使用的 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与符合题 意要求,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故可以入选;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家不能决定,故 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纸币发行规律。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呈现井喷式高速增长态势,原因是信用卡具有 集存款、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 简化收款手续 节省交易费用 方便购物消费 增强消费安全 A B C D

18、 答案: A 试题分析:信用卡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故本题选 A 项。 考点:本题考查信用卡知识点。 如果现在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 690元人民币,而过去 100元单位外币能兑换 700元人民币,这说明外汇汇率,人民币 A升高、升值 B跌落、升值 C升高、贬值 D跌落、贬值 答案: B 试 题分析:外汇是用于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材料中过去100元单位外币

19、能兑换 700元人民币,现在可以兑换 690元人民币,意味着相同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的相关知识 对救灾物资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B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是用于交换。救灾物品不是用于交换的,不是商品。 A和 D错误,救灾物质不是用于交换,不是商品。 B不符合题意,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不

20、是判断商品的标准。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及其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_决定的 A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不可能有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因为市场上的个别劳动时间千差万别。同时供求关系不可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越大。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对于纸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纸币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纸币没有价值而货币有

21、价值 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所有职能 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则是由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的,是一种价值符号。所以纸币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没有价值而货币有价值,同时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是有规律的。 正确,选 B。 错误,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和纸币的关系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就是说 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纸币的面值(如 1元、 10元、

22、 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纸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但是要遵循发行规律,同时纸币的面值由国家规定,但是国家不能规定纸币的市场购买力, 是错误的;所以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 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作为国家,应该这样发行纸币 A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可以多发行纸币让人 们去消费 B为了让纸币的购买力增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国家可以少发行纸 币 C国家发行纸币发行量应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

23、币量绝对一致 D国家发行纸币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误,纸币的发行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 B错误,国家发行的纸币过少则会引起通货紧缩; C错误,国家发行纸币发行量应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不可能绝对一致的; D正确,正确的遵循了纸币的发行规律。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 从价值尺度定义看,纸币 A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为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 B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通常就是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C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为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使用价值 D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为纸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答案: B 试

24、题分析:价值尺度是货币用自身的价值去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的职能。纸币产生以后,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通常就是把流通中的纸币当成为货币,选 B。 A是对价值尺度的执行标准的错误理解; C错误,纸币不是商品,但是有使用价值; D错误,纸币并不是观念中的货币。 考点: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会造成 纸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减少 市场物价有可能上涨 金属货币价值量下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有规律的,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会造成

25、物价上涨,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所以选 B。 错误,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 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货币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不能实现 “这一跳跃 ”意味着 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 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 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 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如果商品交换实现不了,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无法实现商品的价值,摔坏的只能是商品所有者; B项观点错误,生产者无法获得货币,但是摔坏的不是货币;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商品生产者

26、要想顺利的实现商品交换,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实现不了这一跳跃,价值无法实现; D选项观点错误,与消费者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交换的实现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 “主流 ”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 Q币、 网易的 POPO币等。据估计,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每年 15%至 20%的速度增长。这些虚拟货币 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交换来的 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 D不是货币 ,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货币的本质,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 Q 币、网易的

27、POPO币等,它们只是代替货币行使某些职能,它们并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不能同所有的商品进行交换,故 D符合题意, AC观点错误, B观点错误,它们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故答案:应选 D。 考点: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这说明 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般等价物实质就是货币 商品交换改变了货币的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里面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货币既然是一种商品,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同时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

28、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价值,选 D。 错误,颠倒了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关系; 错误,商品交换并没有改变货币的形式。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从银行取出工资,并购买所需的商品,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职能为 A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材料中在银行的工资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选 A。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 综合题 ( 10分)

29、材料一 2013年 11月 20日,美国时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发布声明,宣布将于 2014年初辞职。他声称,美国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美国这一立场十分清楚,而且不会改变。最近两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已升值 5%以上,而中国两年来一直面临高通胀的压力。 材料二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我国传统加工贸易企业也受到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人民币升值和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上升,从而削弱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下滑,需求受到影响,我国

30、产品出口困难。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世界金融危机又可能会促使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在增强,意味着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上升,从而削弱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这样的话,会促使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 ( 20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进口原油价格高涨使得国内炼油企业成本不断提高。最常用的 93号汽油 5年内涨幅达105.3%。油价多

31、次提高,一般的家庭汽车仅油钱每月就至少多支出 300 500元,使得多数家庭的养车成本提高了 45% 65%。 ( 1)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成品油价格上调的依据。( 6分) ( 2)试分析成品油价格上调的积极影响。( 6分) ( 3)高油价必然会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请你为人们的出行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8分) 答案:( 1) 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上调成品油的价格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要求。 同时也反映了成品油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93号汽油的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炼油业的成本提高需求增加了,使得价 格不断调整,体现了成品油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2) 有利于提高能源生

32、产企业的积极性,保障成品油的供应; 有利于鼓励其他能源的生产,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和居民树立节约意识,促进节能减排。 ( 3) 日常上下班尽量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提倡步行; 短途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出行; 必须使用汽车的居民应选择使用小排量汽车或混合动力车; 在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学习和掌握一些节油的小窍门。(回答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产品有价格上调的原因。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价格的因素有两个,即价值决定价格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所以考生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炼油业的成本提高,以及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

33、即可。 ( 2)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的变动会使商品生产者调节市场规模,会使商品生产者调整产品结构。油价的不断上涨,有利于提高能源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其他能源的生产,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和居民树立节约意识,促进节能减排。 ( 3)本题要求学生提出建议。 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可以从日常上下班尽量使用自行车、电动车, 提倡步行;短途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出行等角度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 ( 10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 ”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还有 1

34、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而受讲面子、比阔气的消费陋习的影响,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 2 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央号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的必要性。 答案:( 1)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2)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正确的科学理性消费观,是在坚持一种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有利于养成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在经济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多个知识点。学生可从理性消费与适度消费 、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