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409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大意是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

2、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可见材料强调的是 “仁与德 ”,因此属于儒家思想,故 D项正确, AB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 “(宋 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所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而促进了士大夫藏书数量的迅速增加,故 A项正确;科举制度完善与士大夫藏数量的增加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3、B项排除;造纸术在东汉就已经有所突破,与题干时间不符,且印刷术更有利于增加书的数量,故 C项排除;图书成为商品与士大夫藏数量的增加没有必然联系,且材料无法体现,故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汉字的造字及识记特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

4、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汉字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 C项正确; A项中主要原因的说法材料不能得出,故排除;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D项表述错误,字母文字也具有实用性,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作用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

5、题干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戏曲夸张虚拟化的特点,故 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的特点 下面漫画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 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的信息可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庸俗化,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的特

6、点 为弘扬传统文化,衡阳市八中团委拟出一期题为 “走进京剧 ”的墙报。某班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用排除法较好,结合所学可知,昆剧被誉为戏曲之祖,京剧吸收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 “戏剧之祖 ”,故 B项错误;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时期徽班进京后,不是元末初创,也不是康乾京化,故 CD两项错误;故答案:为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 哈雷

7、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 “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所有这 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 ” 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可知该科学家发现了天体的运动规律;从 “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 ”的信息可知该科学家在数学领域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解释了自然界的规律,创立

8、了微积分,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 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 “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 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 16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在 “浅色的桦树林、深色的松树林 ”环境中生活的蛾,其颜色种类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 说明生物物种的种类与生物生存环境之间有密切

9、联系,因此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 D项正确; 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达尔文 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的标题进步与退步来理解漫画信息,进步指的是书写工具在进步,有毛笔变为钢笔在变为计算机,而退步应该指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现在能写一手毛笔字和钢笔字的人数急剧减少,这说明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带来了冲击,故B

10、项正确;书写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书写质量,故 A项错误; 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文字的作用并未减弱,故 D项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 (翻译外国人 “看清朝 ”的文章 )分类表(部分 ),这主要 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 /财政 /商务 87 19.2% 总论 (变法维新主张 )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时务报中

11、翻译的译稿 “列强在中国 ”所占比列最大,说明维新派关注的焦点在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再结合时务报属于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的报刊,可得出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故 B项正确;变法维新主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故 A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经济类虽占比重不如 “列强在中国 ”,因此着重强调得说法错误,故 D项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 “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 了外国。 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 这些学

12、生入同文馆之后, 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洋文学科的增设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社会观念的落后 D大家子弟的谨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 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极其保守,从而导致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故 C项正确; 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

13、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 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 “共同诉求 ”,李鸿章主张机器生产,郑观应主张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章太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旧社会,梁启超主张提高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思想,他们四人

14、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都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 C项正确; A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 D项与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不符,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李鸿章、郑观应、梁启超 陈独秀认为: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守旧 ,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 ”“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答案: D 试题分

15、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 “西洋的法子 ”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 “中国的法子 ”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题干中陈独秀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如果要革新,就需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其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故 D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 “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 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 而至。 ”文中 “”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 答案:

16、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时间 “民国三四年 ”,抓住 “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 ”的信息,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尊孔复古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 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17、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由于竹简和细绢作为书写材料,缣贵而简重,导致人们使用不便,于是蔡伦才改进了造纸术,从中可以 看出人们需要更加便捷的书写材料推动了造纸术的改进,故 C 项正确;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故 A 项错误; B 项与材料信息关联不大,排除;对原料的选择可以降低成本,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造纸术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 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 ”“近世的传统 ”是指 A古

18、希腊罗马思想传统 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 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题干中 “反对近世的传统 ”的含义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与宗教神学体系,故 C项正确; AD项属于 “借助于远古的传统 ”,排除; B项不如 C项更符合启蒙运动斗争的对象,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特点 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

19、甫和主教 B神甫和 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的工作和职务不同,但都是上帝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即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故 D 项正确; A 项理解明显错误;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 “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

20、、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 “仁 ”和 “礼 ”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的信息,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礼乐等级),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 “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能,故 D项正确。 AB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 C项理解不够全面,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孟

21、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 的 “仁政 ”思想 B墨家的 “兼爱 ”思想 C法家的 “刑不避大夫 ”思想 D荀子的 “性恶论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词 “无父无君 ”“尊卑无别 ”,可知该思想冲击了等级秩序,墨家的 “兼爱 ”思想主张同等的爱一切人,爱无差等,故 B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长幼尊卑,故 AD项排除;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与 “无父无君 ”的信息不符,故 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

22、思想(兼爱) 有人说: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君主要绝对服从 “天 ”的意志,这一方面神化了皇权,同时用天的权威限制皇帝私欲,如果君主有错误,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给予儆戒、惩罚,如果君主施行仁政,国泰民安,天就 会以祥瑞来给予鼓励,这符合天人感应的思想,故 B项正确。

23、ACD项与天人感应的思想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天人感应) 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 “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 “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礼 B义 C仁 D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良心、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符合孔子 “仁 ”的学说

24、,故 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 ”,原因在于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道德和性格得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程朱理学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故 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

25、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 “理学(新儒学) 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 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理学(新儒学) 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其代价

26、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从中可以看出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故 D项正确; A项与题干 “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 续 ”的信息不符,排除;理学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而不是说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故 B项错误;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故 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 C权力分立,相互制约 D恢复礼制,设立

27、宰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认为,明代之所以政治败坏,原因在于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因此黄宗羲主张 “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即分散君权,实行众治,故 A项正确;实行立宪、权力分立,相互制约、恢复礼制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BC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此后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 ,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

28、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骤变奠定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在二百六七十年前 ”可知其思想产生于明清之际;再抓住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 ”的信息,可知该思想成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该思想具有民主色彩,故 D项正确, AC 项错误; B项不符合事实,梁启超 、谭嗣同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

29、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当城邦福西亚面临侵略时,福西亚人带上所有的人民航行到西方,建立新的城邦 ”,从中可以看出福西亚人重视所有人的生命,把人的生命、尊严放在突出的位置,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 C 项正确; AB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的特点(人文主义

30、精神) “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 ”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 A言辞和结论大胆、惊世骇俗 B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 C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 “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 ”,从中可以看出智者们分追求功利,再结合 “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 ”“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 ”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智者们忽视道德,故 D项正确; AB

31、C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 智者运动的 特点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苏格拉底主张不断的反省自己,追求生命的价值,故 D项正确;题干表明苏格拉底在探讨人本身,故 A项错误; B项表述不如 D项全面,故排除; 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想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

32、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 ”“礼 ”“中庸 ”,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 “哲学王 ”,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仁、礼、中庸 ”的思想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提出来的,理想国是针对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提出来的,他们的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并力求建立和谐社会,故 D项正确;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没有出现社会转型,仍是奴隶社会,故 A项错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

33、利益与他们提出的新思想没有关系,不属于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故 B项错误;题干中这些思想属于其政治主张,其目的并非在于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故 C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 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理想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 “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

34、仰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说明其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能与教会决裂,故 B项正确;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故 A项错误; 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8

35、分)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 ”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社会根源。 (4分 )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 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 “义 ”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

36、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 “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 (4分 ) ( 3)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 有何相同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10分 ) 答案:( 1)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4分) ( 2)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

37、;倡导诚信。( 6分,任答 3点给 4分) ( 3)相同之处: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2分) 积极作用:西方的人文主义推动了商品经济、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社会根源根据一定时期 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城邦政治经济的特点来分析,可得出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

38、关心、互相爱护 ”可概括出主张和谐、倡导仁爱;从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可概括出提倡礼治;从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可概括出重视道义;从“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 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可概括出倡导诚信。 ( 3)第一小问相同点抓住材料一中 “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的信息和材料二中古代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可得出都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第二小问西方人文主义的积极影响可联系文艺复兴的影响来

39、分析,从思想解放、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等角度来归纳;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的积极作用从其主张 “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来分析,可得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规 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古代中国的人文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主题材料一:从 “夷务 ”到 “洋务 ” 传统文化认为 “中国 ”是 “天朝上国 ”,周围各国如 “夷 ”,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

40、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 “夷 ”的称呼,如 “英夷 ”、 “法夷 ”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 “夷务 ”。19世纪 60年代起, “天朝 ”与 “夷 ”的对称变为 “中国 ”与 “西洋各国 ”“泰西各国 ”的对称, “夷务 ”也就演变为 “洋务 ”。 ( 1)依据主题材料一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主题材料二:从 “淫巧 ”到 “长技 ”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 “奇技淫巧 ”,皆 “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19世纪 40 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

41、之士提出 “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 2)据主题材料二分析,人们对西学的 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8分) 主题材料三:从 “臣民 ”到 “国民 ”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 “臣民 ”“子民 ”相称。进入 20世纪, “国民 ”“权力 ”话语逐渐取代了 “臣民 ”“子民 ”话语。 ( 3)根据主题材料三,结合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前 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6分) ( 4)全球史观认为,自 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

42、逆之则亡。 ”指出三方面主题变化与 “世界潮流 ”的关系。( 4分) 答案:( 1)统治者抛弃 “天朝上国 ”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4分) ( 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 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6分,任答 3点给 6分) (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6分) ( 4)关系:从 “夷务 ”到 “洋务

43、”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 ”到 “长技 ”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 “臣民 ”到 “国民 ”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4分,任答 2点给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材料一中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 ”和 “19世纪 60年代起, 天朝 与夷 的对称变为 中国 与 西洋各国 泰西各国 的对称, 夷务 也就演变为 洋务 ”的信息,联系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可归纳出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向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 2)第 一小问变化抓住材料二中 “鸦片战

44、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 ”和 “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的信息可概括出由排斥到接受;第二小问原因可联系 19世纪 40到 6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来分析,可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林魏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东渐等角度来归纳。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 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民主意识增强的角度来筛选史实,可得出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 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

45、解放。 ( 4)首先理解好 “世界潮流 ”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进而在分析三方面主题变化与它的联系即可,从 “夷务 ”到 “洋务 ”反映了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反映了中国从闭关锁国的状态走向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从“淫巧 ”到 “长技 ”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开始学习工业文明的成果;从 “臣民 ”到 “国民 ”反映了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体现了世 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