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4104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理想政治模式的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政治模式的理解、区分与掌握情况,“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都存在个体继承和个体主观决断的情况,有家族利益、个人好恶成分存于其中,而 “禅让制 ”具有一定公选民主性,所以是我国古代社会的 “理想政治模式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社会政治模式 .禅让制 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A是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

2、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根源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交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注意题目的限定条件 “最大政治影响 ”,实际上以上四项均为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但综观历史发展的进程,其最大影响还是对希腊民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当然这一影响最大方面肯定是政治层面的,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西方文明的起源 .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 ” ,这表明地理环境对希腊

3、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巨大。三面临海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当然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通过海外贸易推动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西方文明的起源 .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 “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伯利克里时期的统治掌握情况。公元前 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 “黄金时代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

4、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但这时的民主政治只是 “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所以答案:只能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 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 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点的主要体现。雅典民主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些民主的原则到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四个选项中, B项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C项是审判机构,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陪审法庭审议; D项是罗马的贵族议事机构;在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民主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故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力机构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国寡民指国家小,人民少。出自先秦 李耳老子: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小国寡民是雅典城邦的特点,如果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话, “直接民主 ”是搞不了的,所以它只能是 “小国寡民的城邦 ”,故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答 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男性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

7、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由其特点的具体内容可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 C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开历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其创立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恩格斯称为 “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 ”。然而,由剥削阶级本性所决定,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是残缺不全的,雅典的民主政治把妇女、外邦

8、公民和奴隶排除在外,只对雅典城邦公民开放,所以它是奴隶主阶级和有产者的民主。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终身制、世袭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男性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

9、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A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B雅典公民克里昂 C公民克里昂的妻子 D贵族布达拉斯的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把妇女、外邦公民和奴隶排除在外,只对雅典城邦公民开放,所以它是奴隶主阶级和有产者的民主,是体现奴隶主阶层的意志,为奴隶之阶层服务的,也就是说在古希腊外邦人、妇女、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10、: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后反悔,将妻子 “休 ”回 “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B宣布 “休妻 ”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当时的罗马帝国,未成年男子、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是被剥夺了公民权的,所以他们认为自由人是 “优秀的 ”,奴隶是 “恶人 ”。被休女子是奴隶,所以法庭将会不予理睬,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 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 3 世纪中期前的一位青年,假如你的债务

11、无法追还,你会以什么法律来进行诉讼(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452451 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公元前 450 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题文中 “公元前 3 世纪中期前 ”已经有十二铜表法了,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政治制度 十二铜表法 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 ) 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

12、全 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 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 “万民法 ”。所以说演变的原因是因为 “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 ”,故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政治制度 .万民法 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答案: B 试题分

13、析: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 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这些法律都是由统治阶级制定和颁布的,肯定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即奴隶制阶级。故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根本目的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 B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C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D海外殖民扩张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4、各项。古希腊多山,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所以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的说法不合实际,而三面环水、港湾众多,便于航 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使其海军强大,上述因素又决定了古希腊具有殖民扩张的特点,形成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所以 A 选项是不包括的。 考点:西方文明的起源 .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 “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山峦海洋 B河流山川 C河流森林 D山川森林 答案: A 试题分析: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希腊形成了城邦国家

15、。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山峦、海洋,故答案:选 A。 考点:西方文明的起源 .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 “翁仲 ”误写成 “仲翁 ”,乾隆批之以诗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进行挖苦。诗中 “判通 ”是 “通判 ”的故意颠倒, “通判 ”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通判是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也是 “通判州事 ”或 “知事通判 ”的简称。通判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可以说是兼行政与

16、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 负责监督,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监察制度 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 “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 B越绝书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 C左传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 D礼记 “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以为礼 ”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涉及到两个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是对 “禅让制与世袭制度 ”的理解与区分;二是对国语、越绝书、左传、礼记等古代著作的理解。在清楚哪些古代著作主要是对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模式进行阐述的,问

17、题就解决了。而在 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礼记的 “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阐述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的,所以答案:只能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社会政治模式 .禅让制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反映了( ) A统治者迷信鬼神 B统治者相信天命 C统治者能表达天意 D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答案: D 试题分析:夏商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初中期,刚刚由 “家天下 ”取代 “公天下 ”,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往往对自己的统治披上一层神秘色彩,说成是 “天的意志 ”,通过占卜方式更加重了这一神秘性。当然在科技落后的时代

18、,这也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社会政治模式 .夏商时期的王权加强 孔子说: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夏商的制度区别很大 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C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殷商的礼仪制度是在夏朝的基础上有所损益而来,周朝的制度是在商朝的制度上损益而来,这就是说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弄清意思后,再来看这段话表述的朝代以及朝代之间制度沿袭的关系,而材料中孔子说: “周因于殷礼 ” ,所以说是商周之间的沿袭继承关系,答案:

19、是 D。 考点:中国传统文 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史书中记载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所反映的是( )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实行 D推行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意思是封立亲戚(周王室的同族)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所以,这句话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指出了实行分封的方法和目的。题目中四个选项, A选项是一种社会形态; C选项是起于隋唐的政治制度; D选项是起于秦朝的政治制度,所以只有 B选项的“分封制 ”时间是周朝,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周朝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说文解字载:

20、“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答案: A 试题分析: “宗,尊祖庙也 ”,意思是 “宗 ”的本义就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对祖先进行祭祀、祭拜,这充分说明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关系来维系的,故答案:选择A项。地域、信仰、出身均与题文本身关系不大,所以 B、 C、 D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社会政治模式 .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C嫡长子继承制 D宗族内分大宗和小宗 答案: C 试题分析: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21、,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然而它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家 ”和 “国 ”密切结合。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的政治模式 . 宗法制 下列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有 ( ) 周王失去天下 共主的地位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发生 有的诸侯国打着 “尊王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周末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

22、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存在的重要条件。然而,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隶制的消亡。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诸侯国打着 “尊王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由此可知,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模式 .宗法制 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执掌群臣奏章 管理军事 下达皇帝诏令 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

23、三公,秩中二千石 。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而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所以,题文中列举的事项 、 、 是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故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郡县制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 “谏官 ”又称 “谏臣 ”,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

24、;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可知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A不对,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可见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B不对,唐代以谏官制约君主的权力; C不对,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应是向皇帝负责。故正确选项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 “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答案: D 试题分析: “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 说明这个官员是具有监察的职能,然而监察的范围是郡国,据此可判断是刺史,因为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

25、制,将全国划分为 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监察制度 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 ) A交皇帝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因此关于军事方面的运作程序是中书 门下 尚书 兵部,内阁是明朝时期形成。故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朝中

26、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 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 A行政管理 B访贫问苦 C监察官吏 D缉捕侦查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雄飞的观点,要达到 “纪纲举、天下治 ”的关键在于天子要对下面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官吏加强监察。所以,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故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官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元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27、加强 监察制度 在旧唐书中曾记载唐朝后期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这种情况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理解。由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地方权力过大,危急到中央权力,题文已经交代了这是唐朝后期的情况,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藩镇割据 综合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28、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音仇,意同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 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三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 “仲父 ”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四 请回答: (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2分) (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6分) ( 3)材料三

29、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图片三分析,明代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分) ( 4)据材料四回答: 图一、图二反映的分别是中国古代中央的什么政治制度?其最根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5分) 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分) 答案:( 1)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2分) ( 2)制度:郡县制。 (3分 ) 原因: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3分) ( 3)问题:丞相位高权重。( 2 分)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 权进一步加强。( 2分) 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30、( 1分) ( 4) 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3分)特征:皇权至上。( 2分) 皇帝:设立于清雍正帝时期。( 2分)作用:使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当然,读懂材料并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材料题的关键因素。 ( 1)材料一的内容:(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周公辅助)周武王把很多同宗亲属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然而后来由于(血缘)关系疏远,(他们)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各个诸侯国更 是相互侵略,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这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走向瓦解的现象,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所以,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 2

31、)从材料的内容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可以看出:秦始皇认识到分封制造成了割据争霸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行 “废分封,立郡县 ”,推行郡县制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 3)明朝以前, “相权 ”与 “王权 ”之争历代皆有之,皇帝稍微懦弱一点权利必定到丞相手中了,皇帝既要利用丞相来统领各项大小事物,又 要让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谈何容易,所以到了明朝干脆将丞相一职废除,这样更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 4)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是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其中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亦是重点。三省六部制是在三

32、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论是三公九卿制还是三省六部制都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充分体现了古代先人们的聪明与才智,其共同特征都是体现皇权至上。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 “军机房 ”、 “总理处 ”,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 (1729年 ),初名 “军机房 ”,不久改称 “办理军机处 ”,乾隆以后省去 “办理 ”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 ”了。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周朝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

33、强 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 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 “求知己 ”。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 “温卷 ”。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 “某人上谒 ”者。 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 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

34、初试称之为 “乡试 ”。 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 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 “殿试 ”,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 即为 “天子门生 ”。 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 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 “封弥 ”(注:糊名)、 “誊录 ”。 据学者统计,唐代 290年,共取士 6603人。 两宋 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 43000人之多,当时的 135位宰相中, 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 “正奏名 ”与 “特奏名 ”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 “正奏名 ”;因多次落地且年高

35、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 “特奏名 ”。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 录取数的 45%左右。)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2分) ( 2)概括材料

36、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 4分) ( 3)据材料三,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2分) (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6分) (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4分) 答案:(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2分) ( 2)现象:考生向主考投呈作品(或投卷),以博得主考的赞赏。( 2分) 不利影响:请托之风盛行,主考与中举者形成特殊关系,导致政治腐败。( 2分) ( 3)严格考试程序,对科举取士过程控制日趋严密,强化对考生和考官双方的防范,以求 公平。( 2分) ( 4)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

37、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3分)体现“公平 ”、 “择优 ”的机制原则;提高官僚队伍素质,促进官僚体制完善,加强皇权专制。( 3分) ( 5)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当然,读懂材料并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材料题的关键因素。 ( 1)两汉时期,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的管理选拔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 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在汉末也出现了。选官制度与用人政策是我国历代封建政府巩固统

38、治的措施之一,在封建社会也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之一。 ( 2)此小问涉及到内容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古代读书人,参加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考试制度,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但是,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就出现了材料二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不利影响。 ( 3)宋代的选官制度,当时并没有八股选士的说法,其官吏的选任,沿用唐代的科举制度,

39、但宋代由于经济上的发展和门阀制度的衰落,科举考试向庶族地主及中小地主知识分子广泛开放。对于士大夫,正如陈傅良在答林宗简所说的 “家不尚族谱,身不重乡贯 ”,只要文章、诗赋合格,就可录取,这是扩大统治阶级基础的重要措施。但是,考试的程序更为严格,对科举取士过程控制日趋严密,强化对考生和考 官双方的防范,例如,实行誊抄的 “朱卷 ”等,以求公平。 ( 4)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许多“论者 ”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

40、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从材料一与材料三的内容来看,科举考试,尤其是宋代的 “三级考试制度 ”更有利于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徇私舞弊的发生;扩大人才、官员的来源,提高从政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 体现 “公平 ”、 “择优 ”的机制原则。 ( 5)科举制度虽已废除百年,离我们远去,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仍值得借鉴、承继。在无法限制不正当权力的时候,只有严格考试才最为公平,为 “底层 ”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可能,虽然弊端明显,但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最不缺的就是 “人 ”,所以要想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目前主要途径仍然是考试,因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体现出 “客观公平的理念 ”,才能保证和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古代中国 的政治制度 唐朝时期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 .三级考试制度的出现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