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一中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其他 奥斯曼帝国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 ) A有力地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 B极大地减轻了埃及农民的负担 C给埃及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使埃及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 答案: C 在镇压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英国承诺不再侵犯印度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特权,不再侵吞其财产。结果 ( ) A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大为放松 B加速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胜利进程 C部分封建王公倒向英国殖民者一分 D使印度上层社会的反英情绪完全平息 答案: C 19世纪末,英法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相似原因是 ( ) A农业技术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 B资
2、本多投于信贷而不投于殖民地 C不重视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应用 D海外殖民地不断缩小 答案: C 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 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答案: D 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 “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 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 ”的是 ( )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答案: A 下侧是 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 “最重要的中国藏品 ”目标,从中可以 推测( )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
3、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答案: C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 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 ”是指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 D 选择题 意大利在 “一战 ”前是同盟国成员,而在战争爆发后却倒向协约国一边参战。意大利的这种剧烈态度变化 ( ) A使德奥集团一开始就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B表明意大利认识到德奥集团发动大战的非正
4、义性 C成为大战有利于协约国的重要转折点 D说明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 答案: D 阅读下列一战中,戴防毒面具的英国士兵照片,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这一事件最早发生在凡尔登战役中 B说明先进武器对一战的结局有着决定作用 C表明一战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巨大 D英国科学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答案: C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国与国之间是极不平衡的。导致这种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 B垄断集中的程度高低 C对新科技成果采用程度的差异 D市场和资金、原料的差异 答案: C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答案: A 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其中,英国在世界各地抢夺原料产地和拓展商品市场,但同一时期的俄国却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扩张领土。导致扩张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地域环境的差异 D国家实力的差异 答案: B 1862年,美国颁布的宅地法规定,每个年满 21岁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 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免费获得无人居住的政府所有土地 160英亩。只要定居和开垦 5年土地就可归其所有。该材料反映
6、的现象是 ( ) A美国政府鼓励西部居民购买土地 B美国政府采取了优惠的土地政策 C美国政府向所有美国公民出售土地 D美国政府利用出卖公地的收入来解决财政困难 答案: B 美国独立战争后,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一度衰落,但在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又得迅速发展和扩大。其促进因素是 ( ) A向西扩张领土 B大量移民的迁入 C工业革命的刺激 D交通条件的改善 答案: A 促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因素是( ) A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B资本主义工业落后 C国内自由劳动力缺乏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答案: D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列强侵略使
7、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阶段 B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C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 D列强的贷款提供了资金 答案: A 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A具有保留国王的局限性 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确立了君主制政体 D使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 答案: D 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这种思想 ( ) A与启蒙思想背道而驰 B为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C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局限性 D否定
8、了英国国王的专制权威 答案: C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相同点是 (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 B反对压迫剥削,要求平等、民主、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法治社会 答案: B 美国独立战争中,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 ) A激烈争夺独立战争的领导权 B相互推卸独立战争的领导责任 C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D分别领导了北方和南方的独立战争 答案: C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 ( ) 美国军民的顽强抗战 美国有武器装备等多方面的优势 华盛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法国等国家的援助 A B C D 答案: C 在推动美国机器制造业发展和机
9、器普及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的是 ( )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B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C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 D拥有得天独厚的国际环境 答案: B 公元前 7世纪晚期,曾一度占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的是 ( ) A斯巴达 B梅加腊 C马其顿王国 D波斯帝国 答案: B 克里米亚战争反映的国际关系问题不包括 ( ) A英法矛盾 B俄奥矛盾 C英俄矛盾 D法俄矛盾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对近东贸易及近东贸易钱币外流的问题的论述中, 认为必须没法阻止商人带钱币到近东去,诱导商人转向生产运销近东的商品,使现在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多些,以期能够相
10、应地打击运销自己的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贸易,并减少钱币的流出。 引自法国财政总监柯尔柏致呼叶的信 材料二 要豪华家庭购置多于他们所需要的厨房用具,以增加其快乐,那是荒谬的。同样,要一个国家输入或保有多于它所需 要的金银,以增加国富,也是荒谬的。 出资购买那不必要那么多的金银,也必然会减少用于衣食住和用于维护人民生计的财富。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就会建立起来。每一个人只要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就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来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11、。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入错误。 引自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材料三 J M 凯因斯在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51936 年)和其他著作中, 认为:投资对利率变动与未来收益的预期反应灵敏,是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动态因素。这就表明政府采取谨慎而适当的行动是能够恢复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改变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府就能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通过金融倾向政策以控制利率,政府就间接影响民间投资的水平。 引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凯恩斯经济学 【小题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简要归纳柯尔柏、亚当 斯密、凯恩斯的基本观点。( 6分)(不能摘抄材料原句) 【小题 2】结合材料二、三
12、所处的时代特征, 指出他们对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经济运作的关系方面观点的异同。( 6分) 答案: 【小题 1】柯尔柏:推行重商主义,他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出口,使金银流入法国。亚当 斯密:金银的流入量不宜过大;他反对封建特权,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凯恩斯:政府要用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来干预经济,保证充分就业。( 6分) 【小题 2】他们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以改革和调整来加强资本主义。( 2分)亚当 斯密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强调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主义政策,不承担经济管理和调控的职能。( 2分)凯恩斯生活在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不能适应,需要国家加强对经
13、济的干预,他强调国家应制订正确的政策来恢复经济。(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率美国军舰)在 1853年进行的建交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引自美国帕尔默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欧美诸国, 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 lio)为中心, 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
14、督下,从 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 1890年的 3000人左右。然则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 不到 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引自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谓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小题 1】据材料一,指出 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
15、2分) 【 小题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重要改革措施及其学习西方的特点。( 9分) 【小题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 2分) 答案: 【小题 1】美国打开日本国门,西方列强侵入,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2分) 【小题 2】改革措施: A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2分) B经济改革:进行地税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3分) C实行 征兵制,加紧侵略扩张。( 1分) D文明开化:且西方资本主义文
16、化改造封建文化;培养新式人才。( 2分) 特点:反对极端西化和极端自由化。( 1分) 【小题 3】目标: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 1分) 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钦定宪法,规定)国王人身不可侵犯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上议院与下议院)共同行使之。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 决 凡经任何一院或国王否决的法律草案,不能在同样会议上重新提出 。 引自德国史文献 材料二 普鲁士资产阶级建立了进步党,他们在议会讨论军费
17、预算时进行反对,使预算未获通过。 1861年,新即位的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时,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违背宪法规定,无视议会决议,强制进行兵制改革和使用军费开支,从而与议会中以进步党为代表的反对派发生了尖锐冲突,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的 “宪法纠纷 ”。直到萨多瓦战役那一天,议会进行改选,拥护俾斯麦的保守派获得 多数,进步党失去优势。 引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小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 1850年的普鲁士宪法上述内容有何特点?( 2分)其说明了什么?( 2分) 【小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做法哪些方面
18、不合宪法?( 5分) 【小题 3】你如何看待评价在 “宪法纠纷 ”中俾斯麦的胜利?( 6分) 答案: 【小题 1】初步具有代议制度的形式,但专制主义的色彩仍很浓厚。( 2分)说明:普鲁士正在由封建君主政体向立宪君主制度转化。( 2分) 【小题 2】宪法规定凡议院否决法案不得重提,而威廉一世却多次重提 被否决的预算。( 2分)规定财政预算的批准权在国王和议院,议会否决后,俾斯麦却无视宪法规定而强行实行。( 2分) 【小题 3】俾斯麦改革是执行 “铁血政策 ”完成德国统一必需的,因而具有进步性。( 3分)但他以强制手段推行,又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软弱。( 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
19、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单位:亿马克)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年 145 33 8 15 21 12 8 1870年 374 91 8 45 42 34 材料二 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 1851年为 1/4; 1861年为 1/3;1871年达到了 3/5。 材料三 (英国)煤产量从 1850年的 4900万吨增至 1870年的 1.1亿吨。铸铁产量由 1840 年的 140 万吨增至 1860 年的 380 万吨。钢产量 1870 年达到 22 万吨。动力机械由 1840年的 35万匹马力增至 1870年的 90万匹马力 1850187
20、0年的棉花消耗量由 5.88亿镑增加到 11亿镑。 以上材料均引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小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8501870 年各国贸易发展的特点。( 2分) 【小题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分) 【小题 3】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英国生产和贸易发展状况的认识。( 5分) 答案: 【小题 1】各国贸易均迅猛增长。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遥遥领先。( 2分) 【小题 2】英国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经济对外扩张明显加强。( 2 分)外贸的发展促使英国工业生产出现新的高涨。( 1分) 【小题 3】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是英国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其反映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分)国际市场的开拓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 1分)英国的发展在当时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