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4137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镇江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镇江市 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高三历史 其他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人物促进历史进程的发展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答案: A 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是 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 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A B C D 答案: B 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

2、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答案: D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答案: B 下列各项与右图同属于一个艺术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向日葵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格尔尼卡 答案: C 12现代西方学者

3、用三个 “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 God)、荣誉( Glory)、 黄金( 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开发土地资源 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B C D 答案: C 11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 1211项奖项,在全部 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 A B C D 答案

4、: B 历史上某古董收藏家的藏品中有青铜爵、哥窑青瓷盏、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瓶。该收藏家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客观的回顾中国 1949年后在 “大国崛起 ”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

5、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 “天时、地利、人和 ”。 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 ( 1)材料一中 “破坏一个旧世界 ”的含义指什么?毛泽东在这方面有什么理论建树?( 2分) ( 2) 19531957 年是

6、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所述的哪个时代?(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方面的相关史实论证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6分) 序号 方 面 举 例 1 政治制度创新 2 经济建设热火朝天 3 外交成就突出 ( 3)请概括 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 “天时 ”因素。( 3分) 答案:( 1)破坏: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1分) 理论建树:形成毛泽东思想(或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分) ( 2)阶段:革命立国时代( 1分) 史实:政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

7、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分两点即可) 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 2分) 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 2分两点即可) ( 3)天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全球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解体;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和扩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代表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

8、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 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 战后国际新秩序 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这说明在美国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 B C D 答案: 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 (早期 )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 ,大小诸侯

9、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 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 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 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 南京 (今河南商丘附近 )去汴河五里,河坝 (畔 ),谓之河市,五代国 (国即北宋 )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 (交通要道 )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 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 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

10、,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 唐朝王建有诗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夜看扬州市 ) 唐代李绅有诗曰: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宿扬州 ) 材料六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 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 (历史必修二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

11、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 (集镇 )形成原因。( 3分) (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2分) ( 3)唐朝后期,扬州有 “天下之盛,扬为首 ”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 的表现。( 3分) ( 4)材料六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 (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 分) 答案:( 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3分) (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 2分) ( 3)表现:成为商业大都会;手工业

12、发达;外商云集;水运发达;夜市繁华。( 3分任答三点) ( 4)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 2 分答两点即可) ( 5)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大洲 20多个国家,美国制造的波音 747飞机,由 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

13、6个国家的 2万家企业制造。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 20多个国家的 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 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

14、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 126页 材料三 2001年 11月 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从 1986年 7月 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 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原则的立场

15、。试结合材料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4分) 答案:( 1)特点: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分) 过程: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瓜分世界狂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分 ) 根源: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 (1分 ) ( 2)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收发达国家 的资金和技术,以发展本国经济。 (2分 )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注意自己的政治、经济安全,坚

16、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分 ) (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要求,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争取加入; (2分 ) 但是,我们又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2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 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

17、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阶段 )。第一步 (阶段 ),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 (阶段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

18、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 “资 ”还是姓 “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 “抓住事物的本质 ”的 ( 4分) (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分) (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 “时势发展的大趋势 ”的。( 2分) (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

19、所产生的 “物质力量 ”。( 3分) 答案:( 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 1分)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 。( 1分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分,答到 2点即可。)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分 )任务:反帝反封建。 (1分 ) 性质:民主革命 (1分 )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分,答到其中 2点即可 )。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

20、现代化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 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 C 2010年是农历的 “虎年 ”。右图是 “虎年 ”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事 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 B C D 答案: A 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

21、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 19世纪 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答案: B 当地时间 2009年 9月 11日,美国总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降低美国市场的轮胎价格 B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规则 C有利于稳定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的发展进程 答案: D 据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载: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22、 ”国语 晋语曰: “同姓不婚,惧不殖生 ”; “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以下对上面 “姓 ”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 具有明血缘的作用 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 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D 1961年 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答案: C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23、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 ,简称为 “和平鸽 ”战略。 “和平鸽 ”战略的基本结构是: “和平鸽 ”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 “和平鸽 ”的头部。 “和平鸽 ”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 B C D 答案: A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自序中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 “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

24、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国民愈不聊生矣!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清政府已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已经结束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辛亥革命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A B C D 答案: D 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 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答

25、案: A 综合题 最近,我市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 “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 “智 ”(智慧)、 “仁 ”(仁德)、 “勇 ”(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 “君子道者三 ”,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 “美德就是知识 ”(或 “道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

26、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 “美德由教育而来 ”。 请回答 : (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 2分)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

27、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 ( 2) 17世纪的中国和 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4分)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后期到 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四种观点。 甲 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 “以夷变夏 ”。 乙 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

28、“器 ”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 “天将器还中国 ”,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 认为乙是在 “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 ”,其意在 “扬己抑人 ”。这种 “西学中源说 ”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 “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 ”,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丁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 号召人们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 ”,提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

29、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丁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4分) (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2分) 答案:( 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知识)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分) ( 2)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 统治。( 2 分)原因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答出两点给 2分) ( 3)甲:反对学习西学。乙:只学习西方的器物 (技术 ),不学其制度。丙: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方 )。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4分) (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 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答出任意一点给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