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4139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1届安徽省淮南九中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选择题 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 T2噬菌体相似 C在生物膜系统中,核糖体不是只分布在内质网上 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答案: C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B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C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D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来研究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答案: C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的 DNA复制示意图。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

2、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 DNA分子复制约需 30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16s。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 乙 ”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 DNA分子复制场所不同 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半,是由于该 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 C把甲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 15N 的 DNA占 10 0% D如果甲中碱基 A占 20%,那么其子代 DNA中碱基 G的比例为 30% 答案: B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 a控制,基因型 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 Aa 的为小花瓣, aa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 r控制,基因型为 RR和

3、 Rr的花瓣是红色, 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 因型为 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 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 6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 AaRr所占的比例为 1/3 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 R的基因频率为 2/3 答案: B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右图调节机制的是 A代谢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活性 B血糖浓度上升后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 D膀胱逼尿肌收缩会刺激其进一步收缩,使尿排空 答案: D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

4、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 C 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 mol m-2 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右图。请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和 。 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 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 21%

5、的 O2环境,一段时间后, 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 由图可知,大麦植株处于不同 CO2浓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 O2量为 时最高;随着含 O2 量增加,光合速率会 。 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 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 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 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 NaHCO3溶液(维持 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 O 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 。 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

6、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 1株玉米幼苗 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 4%O2和 50%O2,丙组 作为对照。 在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 ; b 。 答案: 植物类型(或:植物种类) CO2浓度 O2浓度 大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且玉米能利用低浓度 CO2进行光 合作用,大麦不能(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明显下降(逐渐降低) (本题每空 2分) 透明且密闭 充入相同体积的 2

7、1%O2 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 讨论: 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进行平行重复实验(或每组需用多株 玉米幼苗进行实验) ( 12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 答: ( 1)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 。 (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 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 疫细胞的活动。 ( 3)维持机体

8、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 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是通过 _ 途径实现的。 ( 4)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_。 ( 5)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 15分)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 1和突变品系 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F1自交得 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F1表现 F2表现 突变品系 1野生型 有豌豆素

9、 3/4有豌豆素, 1/4无豌豆 素 突变品系 2野生型 无豌豆素 1/4有豌豆素, 3/4无豌豆素 突变品系 1突变品系 2 无豌豆素 3/16有豌豆素, 13/16无豌豆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 A 对 a 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 B、 b 中,显性基因 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 1、突变品系 2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第 组的 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 、 组的 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为鉴别第 组 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

10、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 现有纯种亲本 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 F1中, (有 /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进一步研究得知 ,基因 A是通过控制酶 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 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 ,但基因 B能抑制基因 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答案: 排除轴突中原有 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神经纤维上 增强 60 mm/ms(结果没有单位的不给分) 小 突触 AAbb aabb AABB 7 5/9 AABB 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或有豌

11、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的植株之比为 1 3) AABb 没有 见图 综合题 中新社 2010年 10月 25日报道,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过程 中常用 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 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 图中过程 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对代孕雌

12、猴作 处理。 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下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请回答: 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 A一直打开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C定时拧松 D一直拧紧 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 。 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接种方法。 答案: 显微注射 培养液的 pH 胚胎移植 同期发情 胚胎分割 对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 3分 ,每空 1分) C C2H5OH +O2 CH3COOH+ H2O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