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4142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9-2010内江市威远县自强中学高二下期末政治试卷与答案 单选题 在古画鉴定方面,我国有一位著名的鉴定大师,人称 “徐半尺 ”,意思是说他每次鉴定,常常画轴展开半尺就可以鉴定出真伪。据此回答 12题。 1、看半尺就能辨别真伪,它体现出的哲理是 ( ) A、古画鉴定只需展开半尺 B、生活的积累是古画鉴定的基础 C、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2、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只有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C、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认识就是为了要掌握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D

2、、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事物的前提 答案: -2D A 下列属于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是 ( ) A人之生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类生产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愉快,增进身心健康 答案: A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改造主观世界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永恒课题,只有把好了理想信念这个 “总开关 ”,才能顺利通过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友关。据此回答 1819题。 18、改造主观世界之所以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因为 ( ) 、改造了主观世界也就是改造了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能促使人的自身不断完善 、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促进客观世界的发

3、展 、客观世界的发展依赖于主观世界的改造 A、 B、 C、 D、 19、之所以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因为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的目的 是获得理性认识 C、主观因素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地效果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答案: -19C D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 ( )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B C D

4、答案: C 正确的理论只能靠实践来检验、来证明,这是因 为 ( ) A认识不能证明自身是否正确 B客观事物不能证明认识是否正确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答案: D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国有 13亿人口,循环经济参与意识的强弱和参与能力的高低将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积羽沉舟,如果 13亿人都不注意节约资源,我们的资源储备将无法承载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舟 ;滴水成河,如果 13亿人都大行节约,杜绝浪费,它所汇集的资源将有力地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据此回答 1314题。 1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价值观对人们认

5、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决定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4、从价值观角度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喂基础 B、办事情要去的成功,必须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C、必须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意识,增强循环经济参与能力 D、必须树立科学价值观,正确发挥科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答案: -14C D 中国古代有神话故事 “夸父逐日 ”,讲的是神人夸父不惜生命追赶太阳。 “夸父逐日 ”的故事其合理性从哲 学上启示我们 ( ) A要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 B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C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D要树立科学的理想 答案:

6、 C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 ;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温家宝总理在 “两会 ”上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了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两句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 (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 D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答案: D 目前,被许多人称为 “电子海洛因 ”的 “网瘾

7、 ”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一大障碍。从认识论角度看,着启示我们 ( ) A要远离网络,坚决杜绝青少年上网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D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真理和科学理论 答 案: C 集体主义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所起的作用有 ( ) 、促使各种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要求各利益主体着眼大局 、有利于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 、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A B C D 答案: D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又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

8、上述材料表明 ( ) A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B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C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D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答案: D “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心慢者,有外谦而内无至诚者。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B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反映和表现本质 C真象和假象混为一体,无从辨认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答案: B 下列说法能体现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A B

9、C D 答案: A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 “三贴近 ”体现了: ( ) 实践第一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人为本的观点 认识推动实践发展观点 A B C D 答案: C 2009年 6月 13日,被称为 “公益智库 ”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国家教育部提交了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考改革问题引起人们关注主要是由于 ( ) 原高考制度与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原高考方案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原高考制度是旧事物,不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需要政府

10、与人民共同推动 高考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而在如何改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有差异性 A B C D 答案: A 综合题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它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可 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像其它任何指标一样, GDP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 20世纪 70年代人们开始了绿色 GDP核算的研究。 绿色 GDP是在现有 GDP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扣除 ;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 GDP由于能提示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 GDP固有的缺陷,成为科学

11、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分析说明从 GDP指标到绿色 GDP核算体系,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8分 ) 答 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实践的需要,人们发现了 GDP这一经济总量指标对经济活动评价的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 GDP指标的局限性,开始对绿色 GDP的研究 ,深化对 GDP的认识。 (4分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绿色 GDP克服了 GDP固有的缺陷,采用这一指标,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4分 ) 人类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造成了可怕的后果。进

12、入 21世纪,环保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积极调 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实现由 “征服和改造 ”向 “协调和保护 ”的转变。 运用唯物史观简要分析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变的原因。 (12分 ) 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迫使人们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并积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4分 )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落后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是因为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

13、的关系。这种转变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分 ) (3)、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既遵循了自然规律,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挥和人的全面发展。 (4分 ) 面对严峻的 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等。 根据材料,对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举措做出价值评价。 (12分 ) 答案: (1)、我国政府制定

14、和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体现。 (2)、我国政府采取的扩大就业的举措是正确的价值选择,因为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3)、我国政府采取扩大就业的举措坚持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尊重和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4)、我国政府采取扩大就业的举措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每点 3分 )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为此,我国政府组织科技工作者进行了 50年的野外勘察和测量,收集掌握了大量的有效数据,并在分析、比较 50多

15、种方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 目前,首批开工项目基本完工。按照规划,工程建成后, 东线、中线、西线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中国水资源 “四纵三横、南北调配、东西互济 ”的新的中华 “水网 ”,长江、黄河儿女不仅可以同饮一江水,工程带来的巨大效益也将实现 “南北双赢 ”。 由此可见,感性认识越丰富,理性认识越正确。试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8分 ) 答案: 科学发展观是 “十一五 ”规划的灵魂,强调把发展作为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要认 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为什么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10分 ) 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分 ) 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分 )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2分 )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2分 )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好地位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