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15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 选择题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C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综合开发 B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 航运价值不大 C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 D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激化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答案: A 关于开发利用和治理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B荆江分洪工程,对长江的防洪和航运起了良好作用 C长江流域的植树造林,重点在干支流的上

2、游地区 D长江流域的水库只能建在上游 答案: D 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所以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荆江分洪工程,对长江的防洪和航运起了良好作用;长江流域的植树造林,重点在干支流的上游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长江流域的水库在中下游的支流上也可以修建。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 “绿色壁垒 ”,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 19-20题。 【小题 1】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原因是 国家政

3、策倾斜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土地租金低廉 气候条件优越 A B C D 【小题 2】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 “绿色壁垒 ”的原因是 质检设备落后 大量喷洒农药 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 21-23题 。 【小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温暖的气候 D煤炭资源 【小题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 B

4、政府的支持 C铁路交通 D劳动力 【小题 3】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A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线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答案: B 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

5、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答案: C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26 27题。 【小题 1】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小题 2】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

6、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 30、75、 100、 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据此回答 28-29题。 【小题 1】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象应拍自播种 A 30天后 B 75天后 C 100天后 D 140天后 【小题 2】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回答 30题。 【小题 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红外线 X 光 可见光 紫外线 A B C

7、 D 答案: 【小题 1】 D 读下图回答 15-16题。 【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 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径流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小题 2】自 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 2002年洞庭湖开始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D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森林被称为 “地球的肺

8、 ”,湿地被称为 “地球的肾 ”。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答案: D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答案: D 以下区域划分是按地理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是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答案: B 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

9、一产业 A B C D 答案: A 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工业从无到有。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传统农业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工业化阶段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 D 下图表示某区

10、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下图,完成第 5题。 【小题 1】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答案: 【小题 1】 B 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 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C纬度高、一年一熟 D湿地多、单产高 答案: A 本题考查商品粮建设的区位条件。我国东部三江平原地区,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所以商品粮高。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 “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 78 题。 【小题 1】 “红色荒漠 ”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

11、化作用 【小题 2】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下图表示 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读下图回答第 9题。 【小题 1】可与 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答案: 【小题 1】 A 第一产业值所占比重或从业人员比重大,其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或就业人口比重大,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 第三产业产值或就业人口比重较大,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

12、20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 1011 题。 【小题 1】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小题 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 地区生产成本低于 国 B 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C 地区经济发展超过 国 D 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 166.48万 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 12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 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来源

13、 :Z|xx|k.Com54.12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 km2)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小题 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答案: 【小题 1】 C 综合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10年,成绩令人瞩目:西部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跨世纪的四

14、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2分) ( 1)目前甲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_、 _。( 2分) ( 2)丙图中气候类型与乙图中城市气候类型 _(相同、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于_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2分) (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_; _。(分) ( 4)列举四大工程名称 _, _,_, _。( 4分) (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分) 答案: ( 1)石油,天然气( 2分) ( 2)不同,水分

15、( 2分) ( 3) 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地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2分) ( 4)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4分) ( 5)缓解该区能源不足;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促进该区经济发展。(任答两条 2分) ( 1)根据图示:甲地区为新疆,目前 新疆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 2)根据气候资料图,丙图为温带季风气候;而乙图中的城市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气候类型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是西气东输;自然带的东西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 (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将长江上游的

16、水电输送到华东地区。长江上游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 4)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 5)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 工程是双赢工程,对上海的影响主要有:缓解该区能源不足;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促进该区经济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 6分) ( 1)图中 地区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 地区荒漠化的主 要人为原因是 _ 。( 2分) ( 2)防止 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_ 。( 1分) ( 3)要治理 地区的酸雨污染,一定要控制该地区 _的排放

17、总量。(分 ) ( 4) 1978年国家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状况开始实施的 _生态建设工程,使许多地方的荒漠化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 _。( 2分) 答案: ( 1)深居内陆、干旱少雨;过度放牧( 2分) ( 2)恢复自然植被( 1分) ( 3)二氧化硫( 1分) ( 4) “三北 ”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 2分) ( 1)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根据图示:图中 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干旱少雨; 地区位于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 ( 2)根据图示: 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防止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生物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

18、( 3)我国主要为硫酸型酸雨,要治理酸雨污染,一定要控制该地区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 ( 4)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 1978年国家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状况开始实施的 “三北 ”防护林体系生态建设工程,使许多地方的荒漠化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防风固沙。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_,这种生产的好处主要有 _; _。( 3分) ( 2) A农业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原因是 _; _。( 3分)

19、( 3) C是 _带,该农作物喜温、喜 光、喜湿,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分) 答案: (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3分) ( 2)乳畜业 纬度高,气候冷湿,生长期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临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 3分) ( 3)玉米带( 1分) ( 1)本题考查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这种生产的好处主要是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 2) A位于美国五大湖附近,五大湖附近纬度高,气 候冷湿,生长期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20、;临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所以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 3)根据图示: C是美国的玉米带,该农作物喜温、喜光、喜湿,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属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 9分) 和鲁尔区一样,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产量仍占全国重要地位。 1990年以来东北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 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 2分) A机械工业 B钢

21、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化学工业 ( 2)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业在全国有显著优势,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分) ( 3)结合德国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3分) 答案: ( 1)(每空 1分,共 4分) ( 2)丰富的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任答两条 2分) (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工业结构单一;体制落后;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就业矛盾突出;资源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环境污染等。(任答三条 3分) 20世纪 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 “珠三角 ”形成了 “前店后厂 ”工业分布格局。 90年代中后期,这种

22、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共 6分) (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 “前店后厂 ”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4 分) ( 2) 90年代以来, “珠三角 ”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导致 “前店后厂 ” 格局逐渐改变的原因。( 2分) 答案: ( 1) 原因:香港经济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优势( 2分); 80年代,珠三角经济较落后,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因而香港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北移,珠三角成为产品的加工基地,为香港输出产品,形成 “前店后厂 ”的格局。( 2分) ( 2) 90 年代后, “珠三角 ”地区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放宽、灵活,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产业不断升级调整,劳动密集型企 业外迁,格局逐渐改变( 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