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4183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同步]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同步 2014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 3.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这一过程不涉及到 A用适当的酶对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进行切割并拼接 B把重组后的 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进行扩增 C检测重组 DNA分子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表达出相应的性状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生结构上的改变 答案: D 科学家用灭活的病毒把骨髓瘤细胞与 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灭活病毒的作用是 A病毒比较小,可钻入细胞内 B灭活的病毒已完全死亡,死亡的病毒可以让细胞聚集 C灭活的病毒已失去传染活性,对各种动物细胞不造成破坏,但所保留的融合

2、活性,使不同的动物细胞进行融合 D灭活的病毒带有目的基因,通过融合可以让杂合细胞带有目的基因 答案: C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发酵罐中培养 B小鼠的腹腔繁殖 C培养成组织移植到动物体内 D牛的体腔培养 答案: C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 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A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B中心法则 C基因分离定律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A (多选)基因工程的 “四步曲 ”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用鸟枪法分离出抗病毒基因 B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 C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

3、细胞 D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答案: ABD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 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答案: B 填空题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物质,人血液中每升只能提取 0 05 mg干扰素,因而其价格昂贵,平民百姓用不起。但美国有一家公司用遗传工程方法合成了价格低廉、药性一样的干扰素,其具体做法是: (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能指导干扰素合成的 _,并使之与一种叫质粒的 DNA结合,

4、然后移植到酵母菌内,从而让酵母素来_。 ( 2)酵母菌能用 _方式繁殖,速度很快,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生产 _。利用这种方法不仅产量高,并且成本较低。 ( 3)科学家陈炬在这方向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嫁接到了烟草的 DNA分子上,其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_。 ( 4)烟草具有了抗病毒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 _,由此可见,烟草和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是 _,从进化的角度来考虑,证明了人和植物的起源 _。 答案: )干扰素 合干扰素 (2)出芽生殖 干扰素 (3)都是脱氧核苷酸组成 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4) 干扰素 相同的 相同的 综合题 1979年,科学家将鼠体内的能够产

5、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 1)图中 2 5 3 7表示通过 _的途径,获得_的过程。 ( 2)图中 3代表 _,在它的作用下将 _和_切成 _末端。 ( 3)经 9 _的作用将 7 6 “缝合 ”形成 8_DNA分子。 8往往含有 _基因,以便将来检测。 ( 4)图中 10表示将 _的过程,为使此过程顺利进行,一般须将 11用 _处理,以增大 11细胞壁的 _。 ( 5) 11表示 8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 _。 ( 6)如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现了胰岛素,说明 _。 答案:( 1)从供体细胞的 DNA中直 接分离基因

6、目的基因 ( 2)限制性内切酶 质粒 目的基因 可互补配对的黏性 ( 3) DNA连接酶 重组 标记 ( 4)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CaCl2 通透性 ( 5)复制 ( 6)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过程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 “化疗 ”。 “化疗 ”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 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褐米尔斯坦,将 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 术转移到肿瘤细胞中去,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7、致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突破。 ( 1) “化疗 ”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 _,达到终止 _的目的。 ( 2) B 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 _分子中,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指挥抗体合成。 ( 3)经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大量增殖过程中通过 _方式,产生大量_供医学应用。 答案:( 1) DNA复制 肿瘤细胞分裂 ( 2) DNA ( 3)基因表达或 “DNA(基因) RNA 蛋白质(性状) ” 杂交瘤细胞株(或单一抗体)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1)目前对糖尿病 型的治疗,大多采取激素疗法,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胰

8、高血糖素 D性激素 ( 2)糖尿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_受到损伤引起的。 ( 3)这种治疗用的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 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将人类胰岛基因拼接岛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类胰岛素。上述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是在 _上进行的。 ( 4)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的过程中,胰岛素基因必需与运载体 质粒结合后才能进入大肠杆菌体内,并且在细菌内增殖。质粒从分子结构看,它是一种_。它的增殖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_。 答案:( 1) B ( 2)胰岛 B细胞 ( 3) 核糖体 ( 4)环状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 现

9、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 2n 48),基因型分别为 aaBB和 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 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 aa或 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 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乙两组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 _和 _。 (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 _去除细胞壁。 (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_。 ( 4)细胞融合后诱

10、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_。 ( 5)在大于 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 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 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 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_,基因型是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 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_。 答案:( 1) aB Ab ( 2)纤维素酶(答果胶酶也得分) ( 3)聚乙二醇(答灭活的病毒也对) ( 4)愈伤组织 ( 5) 2 甲、乙两品种 48 AaBb 7 16 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原因是什么? ( 2)图中 为 _过程,常用 _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 _遗传特性,既能 _又能 _。 ( 3)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 _。 答案:( 1)不能。原因是没有抗原注入到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 B淋 巴细胞。( 2)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 双亲 分泌抗体 无限增殖 ( 3)制备单克隆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