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428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生物卷 选择题 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下是有关核糖体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甲流病毒的成分相似 B.核糖体是各种酶的合成场所 C.核糖体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D.在真核细胞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核仁 答案: B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 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

2、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进行的 答案: D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是新物种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B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是共同进化;正确。 B马与驴交配产生的骡不可育,不属于新物种;错误。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不能交流;正确。 D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也可以通过多倍体育种;具有地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正确。 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 A形成渴觉,发出喝

3、水的命令 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 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 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冲动 答案: A 2010年担任世博会安保工作的保安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 激素均增多 答案: D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病毒主要攻击 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 D A HIV病毒主要攻击 T淋巴细胞

4、,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错误。 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错误。 C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错误。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正确。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 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 e的局部放大图像 C图乙中 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 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图乙中的 X所示神经为传入神经 答案: C “非典 ”的病原体 SARS病毒是 RNA病毒。据报道, SARS疫苗的研究己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5、下列关于 SARS病毒及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 5种碱基 8 种核苷酸 B接种 SARS疫苗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因为接种了 SARS抗体 C可用含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 SARS病毒 D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是 SARS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答案: D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答案: C 下列

6、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人工密植的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夺阳光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答案: B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 D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错误。 B群落演替过

7、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错误。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错误。 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正确。 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I、 、 、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 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是初级消费者 B E2为分解者所释放的总能量 C能量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答案: C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 “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 ”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下列有关

8、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 A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它最可能由普通细菌通过哪种变异形成(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C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可以在拟核区转录出 mRNA B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答案: D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

9、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癌细胞是一种失控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 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 A B C D 答案: A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水稻提供 14CO2, 14C在水稻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大致为14CO2 14C3 14C6H12O6 B用 32P、 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蛋白质,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C给水稻叶片提供 C18O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 18O 的乳酸 D小白鼠吸入 1

10、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 18O 答案: D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类型的实验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来源 :学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C细

11、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B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mRNA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需要 RNA聚合酶催化 B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图中所示最终合成的四条多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D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可以由少量的 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答案: C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青霉素 环丙沙星 红霉素 利福平 抗菌机理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细菌 DNA解旋酶的活性 能与核糖体结合,阻止其与mRNA结合 抑制 RNA聚合酶

12、的活性 A 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 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 和 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 、 和 过程 答案: D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d-深紫色, Pm-中紫色, 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 (几近白色 )。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 PdPmPlPvl。假使一只基因组合浅紫色企鹅 (Pl Pvl)和一只基因组合深紫色企鹅 (PdP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为( ) A 2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色 B 1中紫色: 1浅紫色 C 1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色: 1很浅紫色 D 1

13、深紫色: 1中紫色 答案: D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 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9 3 4、 12 3 1和 15 1,那么 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 1 1 2, 1 2 1和 3 1 B 3 1, 4 1和 1 3 C 1 1 2, 2 1 1和 3 1 D 3 1, 3 1和 1 4 答案: C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 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 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以下现象,即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 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第 1次

14、 B第 2次 C第 3次 D第 4次 答案: B 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 XO 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儿的 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 1条 答案: D 综合题 I、( 5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 1)若甲模式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的分泌,进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又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15、 (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 方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 (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 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 II、( 8分)为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 骤: 取两只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小白鼠,标记为甲组、乙组,并测定体温; 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鼠的下丘脑,乙组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把甲组鼠置于 10 环境中,乙组鼠置于 30 环境中作为对照;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小时,每隔

16、 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甲组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若甲 、乙两组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 a. ; b. ; ( 2)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以下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催化反应的速率 )。则符合甲组鼠生理状况的是 ;符合乙组鼠生理状况的是 。答案:(本题两部分,共 13分) I、( 5分)(每空 1分 ) (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调节 ( 2

17、)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3)单向传递(递质由突 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II、( 8分)(每空 2分) ( 1) a、 应增加两组小白鼠的数量,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 b、 甲乙两组小白鼠应置于 相同的较低温度(比如 10 )环境中;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2) BD AC ( 10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品种是纯合体,通过自花授粉繁殖后代。下图是小麦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以矮秆易感病( ddrr)和高秆抗病( 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 F1自交产生 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

18、,选 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 。 (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小麦,可选图中 (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此育种方式的关键技术环节是 和 。 ( 3)科学工作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 (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 来源 :学 &科 &网 ( 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小麦是 植株,其特点是 。 ( 5)图中 (填字母)所表示 的育种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答案:( 10分)(每空 1分) ( 1) 3/16 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19、 ( 2) EFG 花药离体培养 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 3) CD 基因重组 ( 4)单倍体 植 株弱小、高度不育 ( 5) AB ( 10分)一位喜欢钓鱼的同学,一次从湖中钓到两条无鳞的草鱼,他想确定一下这种特殊的表现型是否有遗传基础,于是做了一系列实验。当他将无鳞鱼和纯合体野生型鱼杂交(即亲代杂交), F1代有两种表现型,有鳞鱼(野生型)占 50%,另外 50%的鱼在两侧各有一列鳞片(单列鳞); 这位学生又将单列鳞片的鱼进行互交, 后代 F2出现 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 (鳞片不规则覆盖于一部分表皮上 ),它们的比例是 6:3:2:1。 ( 1)根据题意,控制该鱼鳞性状

20、的等位基因有 对;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 ; ( 2) F2代中可能造成致死的基因型有 ; A、 AABB AaBB aaBB B、 AABB Aabb AAbb C、 AABB aaBB aaBb D、 AABB AABb AAbb ( 3)请写出由亲代( P)杂交得到 F1可能的遗传图解;(用字母 A、 a、 B、 b表示) 答案:( 10分)(每空 2分) ( 1) 2对 同一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 2) AD ( 3) P aaBb(无鳞鱼) AAbb(野生型 ) 配子 aB ab Ab F1 AaBb(单列鳞 ) Aabb(野生型) 或者: P Aabb(无鳞鱼) aaBB

21、 (野生型 ) 配子 Ab ab aB F1 AaBb(单列鳞 ) aaBb(野生型) (两个遗传图解应都写出,只写一个得 2分,全对得 4分) ( 9分)景天科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这类植物的 CO2的固定也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机制。如图表示该植物叶绿体 中固定和还原 CO2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B、 C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a、 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 ; 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 ; ( 2)此类植物夜晚能吸收 CO2,却不能合成( CH2O),其原因是 ;从图中可知,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CO2主要由 提供的;除此以外还可

22、以由 产生并提供,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 ,产生 CO2的总反应式为 。 答案:( 9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 1) C5(五碳化合物)、 C3(三碳化合物)、 H(必须按顺序填写)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的薄膜 ( 2)光反应不能正 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 ATP、 H C4 (四碳化合物) 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 线粒体 酶 C6H12O6+6H2O+6O26CO 2+12H2O+能量( 2分) ( 8分)目前公认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政府决定,到 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CO2排放比 2005

23、年下降 40 45 。 2009年 11月首届 “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 ”在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碳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比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与生物圈碳循环相关的问题: (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 2)图甲中成分 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 。写出图甲中缺少的过程: (用箭头和图中物质、字母表示 )。 ( 3)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 20年间 CO2浓度的变化。分析图乙中每年冬季的 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形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甲中 ;每年夏季 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 。 ( 4)下列做法中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是 (填序号 ) 。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5)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 “叶绿素太阳能电池 ”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 阶段。 答案:( 8分)(每空 1分) (1)光合 呼吸 (2)吸收大气中的 CO2 ACO 2 (3) 过程大大减少,并且 过程增加 下降 (4) (5)光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