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429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对图示的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信息直接分析、计算即可。注意净迁移人口是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的综合。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2、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 对应的功能区是 ( )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区位特征分析:图中 位于城市边缘,临近河流,宜布局港口码头;图中 位于郊区,地形平坦,且临近河流,宜建城郊农 业区;图中 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市场条件最优,最宜建中心商务区;图中 位于该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空气新鲜,宜建住宅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该题的关键

3、是认真读图、仔细分析,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联系功能区布局的原则进行思考。 在图中,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上,正确的是 A CE 阶段城市化问题较为突出 B E F表示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 C DE 出现的现象多见于发展中国家 D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AB 阶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 CE 阶段为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问题较为突出, A正确; EF 阶段,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状况,出现逆城市化, B项错误;图示 DE 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多见于发达国家, C错误;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发展迅速,应处于 CE 阶段,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

4、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的差异,并能结合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状 况分析即可。 下图图 为 “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图 为 “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图 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 ,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小题 2】图 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 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5、【小题 1】 图中地价升高,一般是交通通达度提高的结果,不可能是城市规模变小的结果。 【小题 2】 图反映城乡过渡带快速扩大,而城市核心区增长很慢;说明城市发展很快,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过程 考点:本题组考查城市地租变化原因,以及对城市化现象的掌握;同时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掌握两类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特征,注意结合图示信息分析。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立体农业 灌溉农业 茶叶园艺农业 热带作物种植业 B

6、 热带作物种植业 茶叶园艺农业 灌溉农业 立体农业 C 茶叶园艺农业 立体农业 灌溉农业 热带作物种植业 D 灌溉农业 热带作物种植业 立体农业 茶叶园艺农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立体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地形;影响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水源;影响茶叶园艺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土壤;影响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导因素为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 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影响材料中反映的农业生产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即可判断,注意把握材料中各个农业生产类型的基本特征。 下图为某三个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示意图,读图判断 A图中城市 等级最高, 等级最低 B城市

7、 所在地区人口环境容量最大 C图中城市 比 等级更高 D城市 服务种类最齐全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业中心服务人口越多,等级越高;一般城市等级越高,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服务种类越齐全。由此可以判断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我国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拥有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大酒庄,读下图,回答第题。 宁夏在 “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 “葡萄酒都 ”的战略目标,与山东相比,在宁夏兴建酒庄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A

8、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B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高 C培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光照条件好,葡萄质量较优 答案: D 试题分析: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故葡萄质量较优。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并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下图为 “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 ”。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

9、批发区 【小题 2】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小题 3】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乙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甲位于郊区, 依山傍水,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丙位于河流与道路交会处,地租低,交通便利,可建设仓储批发区。 【小题 2】丁处位于郊区,不适宜市场导向型的印刷厂布局,也不利于服装厂的布局;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水质差,不适合自来水厂布局;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布局大气污

10、染较重的化肥厂。 【小题 3】直接根据图示信息,图中戊地没有道路连通,交通不便。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主干考点的考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抓住 “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城市 ”即可判断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掌握影响各个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区位因素即可判断。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 【小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小题 2】阶段 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交通不便 地价上涨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 A B C D 答案:

11、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看,阶段 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初期阶段。 【小题 2】阶段 中,城市不断发展,出现了城市化问题,如地价高、污染严重等,使一些城市中心人口不断向郊区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基本发展过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逆城市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注意读图比较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PPE怪圈 ”是指贫困 (Poverty) 、人口 (Population) 和环境 (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

12、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 a、 b、 c、 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 “PPE怪圈 ”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 据题干信息,贫困、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往往是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根源。图中显示 b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可能会出现由于人口高增长导致对生态压力过大现象,从而陷于题中所说的怪圈之中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信息,判断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贫困、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可判断。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题

13、。 【小题 1】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小题 2】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功能区布局,工业区位于居民区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布局才是合理的,根据图中指向标及居民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关系,只有当地盛行偏北风时此布局才是合理的。 【小题 2】新建的居住地也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的未利用地。 考点:本题组考查工业区的布局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工 业区和居住区的布局与盛行风

14、向、河流的关系;并结合土地利用和指向标等信息综合分析。 读下面 “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 ”,回答题。 在 A、 B、 C、 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相对应的是 A. 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 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济效益是决定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花卉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故应布局于离城市最近的 A区位,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养乳牛的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则应布局于离城市较近的 B区位,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D位于丘陵地区,适宜种植果树,既保持水土,又可获得经济效益; C离城市较

15、远,地价低,面积大,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农业生产的区位布局的基本要求,注意结合经济因素、地形条件、河流、土地面积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读 “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 1】 1995 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 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小题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从

16、图中来看,该省的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既有上升也有下降,故机械增长率是有所变化的,但迁入率始终高于迁出率,故判断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故答案: D正确。 【小题 2】该省人口迁入比迁出多,故判断应为我国东部沿海省区。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为 2011年广东省高考文综真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迁出率和迁入率的变化和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人口净迁移应为迁入率和迁出率综合分析。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

17、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答案: A 试题分析:直接读图可知,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接近 50%, A项正确;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北京市的少儿人口抚养比 小于广东, C错误;江苏省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北京。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和读图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为 2009年广东高考真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直接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即可,注意图例。 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答案: D 试题分析:直接从图示可以看出,春节期间城市人口大幅度下降,应为民工返乡过节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读图综合分析

18、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和图示基本信息: “城市人口巨大变化 ”即可结合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判断。 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 2008年 11月 28日 2009年 3月 8日)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某市发现自 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该市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再生产属于 “高一高 低 ”模式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长快 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小题 2】关于该市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 B老年人口比重过小,劳力过剩 C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D鼓励生育,大

19、量接纳海外移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自 1990年以来 ,该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 ,并在 1992年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 “低 低 低 ”模式 ,故 A错;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且出现负增长 ,但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说明是由外来人口不断增加造成的 ,故 B项正确。 【小题 2】目前该市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一地的人口数量应考虑人口自然增长

20、率和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注意结合不同地区的主要人口问题判断对应的人口政策。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题。 【小题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小题 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 1)阶段 B( 2)阶段 C( 3)阶段 D( 4)阶段 【小题 3】第( 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

21、分析: 【小题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生活条件改善;营养状况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等。 【小题 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高低高 ”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生率不断下降,而死亡率已经维持较低的水平,故( 3)阶段符合。 【小题 3】第( 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低低低 ”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而逐渐出现人口老龄化,故使死亡率略有上升。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并掌握两类国家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差异和主要的人口问题,注意抓住题干基

22、本要求。 1996 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 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 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 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 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数据可知, 1996 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比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慢,且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高,说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故 D项正确。 1996 2006年,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应下降;我国城镇化水平并没有超过发达

23、国家;由 2006年我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 1.58倍可知,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并结合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土地面积变化与城市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注意计算过程。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 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小题 2】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 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知,自西南

24、向东北纬度越高油菜的生长发育越晚,因此,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小题 2】图中 a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高原上热量不足,河谷地区因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可以种植油菜。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油菜生长阶段的差异与纬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主要的影响影响,并能结合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分析即可。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题。 【小题 1】关于季风水田农业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

25、高 D是精耕细作的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小题 2】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判断,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主要的作物为水稻;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高,商品率低;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 D项正确。 【小题 2】乙图中的农业生产为 “基塘农业 ”,属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并重的混合农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

26、识的落实。 读下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 业分别对应 A ABCDE B ABCED C ABEDC D BADCE 【小题 2】关于 A和 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大; B地多为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B A地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商品率高; B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 C A地机械化水平高; B地机械化水平低 D A地夏季高温多雨,但是洪涝灾害频繁; B地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

27、要分布区判断, A位于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地区,故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 B地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故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 C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 D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 E位于欧洲西部,为世界著名的乳畜业分布地区。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 A地为季风水田农业,以家庭生产为主,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区,故旱涝灾害多发;而 B地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水热条件较充足,土壤较肥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28、的分布和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注意结合世界区域的自 然地理特征分析。 填空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每空 1分,共 9分) ( 1) 1950年至 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_、 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 2)与 F城相比, 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 3)图 2的 、 两线中,反映 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_线。这说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_,其原因是存在 _、 _等社会经济问题。 答案:(

29、 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 2)公路 ( 3)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 (或交通拥挤 ) 地价上涨 (或经济效益下降 ) 试题分析:( 1)城市化发展过程看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群、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方面分析,注意从图示判断。衡量城市 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直接根据图示 E城的交通条件不断发展,而促进了城市规模的发展。( 3)根据图示的图例, G城市在 1950年时即为特大城市,即城市人口规模超过 100万,比较 两线的城市人口规模可判断 线符合。根据

30、 线,在 1980年之后, G城市的人口数量有色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的特征,其原因可从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系列 “城市病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与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掌握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交通发展对城 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13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 “北粮南运 ”、 “中粮西运 ”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31、。( 7分)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丙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社会原因是:( 6分) 答案:( 1)(每空 1分,共 7分) 地区 气候类型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温带季风气候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源不足 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热水充足 ( 2) 人多地少; 城市化占用土地; 农业结构调整。(共 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甲、乙、丙分布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是该地区

32、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但由于所处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是限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乙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而水分条件不足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条件,而由于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市场 、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受南方地区城市化影响,导致了南方部分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故其商品率基

33、地的地位不断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综合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能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 读 “局部地区图 ”,完成下列问题。( 8分) ( 1)图 7中 C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 型是 ;图 8中 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 类型是 ;( 2分) ( 2)图 8中 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区位条件( 6分) 答案:( 1)混合农业( 1分) ( 2)季风水田农业。( 1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 C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 达令盆地,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生产地区; D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雨热同期,为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地区。( 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 条件可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科技、政策、劳动力和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与 D地区的实际相结合。 考点:本题考查中外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并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分析,注意与该地区的实际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