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4402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如图 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 “第二行星家园 ”。 “第二行星家园 ”的 “自转轴 ”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 1 2题。 【小题 1】和地球相比, “第二行星家园 ”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大 【小题 2】在 “第二行星家园 ”上 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存在大气 “热力环流 ”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可见地球从西方 “升起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2、C 【小题 1】 A 3月 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 9 O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物资严重缺乏,诸多企业停产。美国 “苹果 ”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图 1O表示 “苹果 ”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 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据此回答17 18题。 【小题 1】 图 10显示了 ipad2生产的 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分散现象 【小题 2】受本次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 A提高产品价格 B提高运输能力 C扩大海外产能 D创新生产技术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图 9为冀晋鲁豫苏皖平均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历年变化图。据此回

3、答 1516题。 【小题 1】 1989年,该地区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日照时数增加 B上游水库关闸 C沙尘天气增加 D实施人工降水 【小题 2】为了减轻连续无降水天气对该地区粮食生产影响,下列措施应该优先考虑的是 A改进灌溉技术 B削减耕种面积 C调整播种时间 D改良作物品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A 人口抚养比为儿童人口( O 14岁)和老年人口( 65岁及 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 15 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为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之比。一般来说,人口就业比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即出现 “人口红利 ”;反之,可能出现 “人口负债 ”。图 8反映我国人口

4、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据此回答 13 14题。 【小题 1】下列年份 “人口红利 ”较明显的是 A 1965 B 1980 C 1995 D 2010 【小题 2】 “人口负债 ”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计生政策放宽 退休年龄提高 消费总体需求扩大 医疗支出增加 劳动力过剩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A 图 7为南半球某地区图,图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等压线,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 R2、 R3,为天然河流, L地剖面可见某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1 12题。 【小题 1】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人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小题

5、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L地为 “向斜成谷 ” B R1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 R2西流补给 R3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D 图 6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 7月和 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 9 10题。 【小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 1月比 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 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 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小题 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示:该河 7月宽度

6、大,河流的流量大。所以 7月的水循环较为活跃; 7月南半球为冬季,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该地纬度为 36S,该地雨热不同期,可能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月输沙量小。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河流在凸岸表现为堆积。甲、丁为凸岸,丁地河段宽,流速慢,河流堆积作用显著。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 24N, 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 “零排放 ”的城市。表 1为马斯达尔( 1977 2007年)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7 8题。 【小 题 1】下列获取电力的方式中,目前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太阳能发电

7、 B垃圾发电 C地热发电 D风能发电 【小题 2】下列关于马斯达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月季风带来降水 B属于地中海气候 C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D八月受东南信风影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C 图 4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 N为北极, S为南极, P为 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 5表示四地旗杆或桅杆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回答5 6题。 【小题 1】若从该日开始 P点向北极点移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B北京日出越米越晚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由快剑慢 【小题 2】当 P点地方时为 6月 22日 9点时,图 5中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B

8、乙 C丙 D丁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D 图 2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 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 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 3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 3 4题。 【小题 1】若 a形成化石, b形成图 3 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占有甲的全部 B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 【小题 2】图 3所示的区域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植被根系比较发达 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双选题 (图 14为 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图15为新西兰

9、位置图。读图回答 25 26题。 【小题 1】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低压系统活跃 B东北信风较强 C东南信风较强 D监测预报失准 【小题 2】澳人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机械化水平高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1】 AC 图 13 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 A、 B、 c 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 a、 b、 c、 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 23 24题。 【小题 1】 A、 B、 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A C 海陆间循环 B

10、B 海陆间循环 C B 陆地内循环 D C 陆地内循环 【小题 2】若乙为水汽输送, a、 b、 c、 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A a 四川盆地地多夜雨 B b 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C c 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 d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BC 【小题 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分类;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判断, C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于外力作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 AD选项。 【小题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根据图示判读:甲为降水

11、,丁为径流,丙为蒸发。四川盆地地多夜雨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对应错误;云贵高原多地下河是径 流对岩石圈的影响,对应正确;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对应正确;长江三角洲是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应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BC选项。 据统计, 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 9076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 62 5。图 12 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09 年农民工流向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2l 22题。 【小题 1】 2009年,农民工主要流向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沿海地区 【小题 2】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A降低生活成本 B加快产业

12、升级 C改善投资环境 D提高农民工待遇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BD 【小题 1】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目前影响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材料和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2009年,农民工主要是流向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AD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人口流动。根据图中显示, 2009年流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比上年下降 8.9%,而中西部流入农民工比上年增加,说明中西部吸引了一部分农民工。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农民工待遇。所以本题选择 BD选项。 图 11为部分学者构想的 “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 ”工程线路(

13、图中虚线)示意图。据此回答 19 20题。 【小题 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A带动机械工业发展 B主要采用管道输水 C全程实现自流输水 D尽量连通沿线径流 【小题 2】其建设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力,对沿线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改变气候类型 B破坏地表植被 C诱发地质灾害 D降低地卜水位 答案:【小题 1】 AB 【小题 1】 BC 综合题 图 16为亚洲部分地区某自然要素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方向,读图同答下列问题。( 12分) ( 1) A、 B、 C三地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依次是。 ABC 自然景观的过渡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2分) ( 2)乙海区洋流的方向和北半球 (气旋

14、或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相似,其中洋流 a的性质 为,甲岛附近世界著名的渔场为渔场。( 3分) ( 3) D、 E两地 7月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冈是:。甲岛冬季多雪,形成图示降雪量分布状况 的原因是。( 5分) ( 4)下列关于该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 RS技术帮助研究人员 进行空间定位 B GPS技术实现人范围动态监测 C GIS技术分析冰川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D地理信息技术是唯一的研究手段 答案:( 1) ABC( 1分)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 1分) ( 2)反气旋( 1分) 暖流( 1分) 北海道渔场( 1分) ( 3) D 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

15、风带北移( 1 分),吹湿润的西南季风( 1 分 ) E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 1分) 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 1分)在岛屿西侧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 大( 1分) ( 4) C( 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 17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图 18为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含水 层的水量。 2008年天津全市耗水量 1 5 37亿立方米,而天津本地地表供水量仅约 5 5亿立方米。 材料三 图 19为天津 2008年主要河流汛期水质分布图。( 类最优, 类次之,以此

16、类推) ( 1)京沪高铁部分线路采用 “高架 ”方式铺设,其目的是:。( 3分) ( 2)京沪高铁沿线经过的城市中,经济活动服务范围最广的是:。沿线城市中,天津两站 (高铁 站)位于原天津站(普铁站)西北约 4.5千米处,其意义是:。( 4分) ( 3)据图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 4分) ( 4)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3分) 答案:( 1)节约用地,保护沿线环境,增加线路安全性,减少其他交通线路对其影响(任答 3点得 3分) ( 2)上海( 1分) 分散旧站运输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带动天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城市合

17、理布局的需要(任答 3点给 3分) ( 3)临天津港和交通枢纽北京,水陆交通方便;人口稠 密,市场广阔;原有京津唐工业区,产业配套设施完善;靠近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优势。(任答 4点得 4分) ( 4)冬季港口封冻或有浮冰( 1分),淡水资源缺乏( 1分),水质较差( 1分)等。 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 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 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 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

18、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 1) I类型侵蚀主要为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对此,可以 采取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 4分) ( 2) 类型侵蚀主要为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 5分) (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 “煤 铁 钢 ”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降低(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 益。( 5分) 答案: A海洋地理( 10分) 图 22为我国南海某岛屿景观图,图 23为甲烷水合物(地质历史时期天然气和海水形成的水合物),即 “可燃冰 ”的全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 1)图 22中景观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该岛屿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有。( 6分) ( 2) “可燃冰 ”和图 22景观形成的远古地理环境均属于海洋资源丰富区, “可燃冰 ”分布的 海底地形主要是。( 2分) ( 3)图 23中, A、 B、 c海区波浪能最丰富的是,该海区的洋流从成因上看属于。( 2分) 答案: D环境保护( 10分) 阅读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 7月 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 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 图 26为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 1)河流所属的生态系统被称为 “地球之肾 ”。控制本次河流发生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 。( 4分) ( 2)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 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对吗 。理由是:。( 3分) ( 3)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活动,协调 “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 ”与 “生物圈耐受极限 ”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约束企业必须朝生产的方向发展。( 3分 )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