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4422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客观反映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其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D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答案: B 如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B a劳动力、 b市场、 c原料、劳动力 C a劳动力、 b政策、 c原料、劳动力 D a市场、 b政策、 c交通

2、【小题 2】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 ) A为接近原料产地 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 C为接近消费市场 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小题 3】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 ( ) 推动经济全球化 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问扩散 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2001年 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

3、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答案: C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答案: C 本题考查荒漠化问题。荒漠化包括所有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多亿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目前我国西北

4、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大风频繁 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过度放牧 A B C D 【小题 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 C土地生产力丧失 D砍伐树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读我国新疆 (土地面积 166 48 万 km。 )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小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类活动的

5、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库、稻田是湿地 B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C高山上没有湿地 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答案: C 本题考查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米的水域。水库、稻田属于湿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ABD叙述都是正确的。青藏高原有我国主要的高原湖泊群,说明高山上

6、也有湿地。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2010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下面属于湿地的作用的是 ( ) 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 “聚宝盆 ” 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 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 调节气候 提供大量木材 A B C D 答案: C 湿地、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选项中的地理事物都属于湿地的是 ( ) 纳木错 滩涂 黄河 渤海 水稻田 A B C D 【小题 2】

7、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 6 2 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 95以上。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 A防止土地荒漠化 B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C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D减少拉萨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小题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 )

8、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 游乐场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 B田纳西河流域只开发了水电 C田纳西河流域利用丰富廉价的电力吸引了耗电量大的纺织工业、服务业 D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由于未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 A 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

9、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通航里程不长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A B C D 答案: B 读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小题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10、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小题 2】上海把名牌 “白猫 ”洗涤产品移到重庆万县生产,这对双方的好处是 ( ) 吸纳移民就业,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 对发达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优势 当地引进技术并利用产品

11、声誉打开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各取所长,互惠互助,体现了全国对库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持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如图表示 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 (图甲 )和就业结构 (图乙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 ) A B C D 【小题 2】与 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 )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乡村地域以农业

12、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第三产业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的发展会对乡村地域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答案: C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 ( ) A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B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C趋于平均 D从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答案: B 秦岭 -淮河 -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秦岭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 -淮

13、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 -淮河以南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B 区域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在区域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 ) 区域内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顿 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 区域经济发展达到空前规模 A B C D 【小题 2】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大多数城市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大多数城市处于区域成长阶段 少数城市处于转型阶段 我国没有处于再生阶段的工业城市 A B C D 【小题 3】在 “再生阶段 ”,加工制造业 ( )

14、 A以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为主 B以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 C以技术密集型为主 D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 不平衡 平衡 的总体发展趋势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 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 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其区域是相对封闭的 A B C D 答案: A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

15、,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对于匹兹堡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国防的需求 B五大湖廉价的水运 C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 D苏必利尔湖附近丰富的铁矿 【小题 2】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和高效益的工业基地 B东北工业基地的特色工业是石化工业、大型机

16、械制造业、纺织工业、汽车制造业、森林工业等 C东北工业基地的地缘优势是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又邻近韩国、日本 D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政策问题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 ) A吉林、辽宁、浙江 东北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 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 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 中部经济地带 答案: D 下列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要素排序正确的是 ( ) A面积大小:中部 西部 东部 B人口多少:东部 西部 中部 C省区数量:东部 中部 西部 D发展水平:东部 中部 西部 答案: D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

17、,正确的是 ( ) A 4个经济特区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南岛经济特区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B 5个经济特区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11 个内陆省会城市 C 4个经济特区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 D 4个经济特区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浦东新区 海南岛经济特区 答案: C 读 “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完成问题。 【小题 1】如果用图例 A代表第一产业的比重,那么 ( ) 图甲表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 图例 B代表第三产业的比重 图甲、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

18、降低 A B C D 【小题 2】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 A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 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以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综合题 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努力。 (1)按三大产业划分, “九五 ”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部

19、门,以第 产业为主, “十五 ”期间新增加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第 产业。 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同年的统计数据高出约 ,其原因是上海市具有 (至少答两点 )等优势。 (2)上海市 “十一五 ”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 ( ) 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信息产业等 C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 (3)举例说明 2010年 “世博会 ”的举办,对上海市 “十一五 ”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 (1)二 三 10 商贸繁荣;市场需求大;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 (任答两点 ) (2)B (3)第一产业:

20、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第二产 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旅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 8 分)据了解,我国的水资源 “既患寡又患不均 ”,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富裕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我国在 20世纪 50年代就有了 “南水北调 ”的战略设想。从那时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东、中、西三线调水的规划方案 (如下图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从江苏扬州的江都提水,经京杭运河到天津;中线从 水库提水,流往 水库。再引水至 地区;西线从 江

21、、 江、 河将水引入黄河,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1)三峡 丹江口 华北(京津) 金沙 雅砻 大渡 西北 ( 2) D ( 8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发展快的原因是 。 (2)A地沙漠的名称是 ,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 (3)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 (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等 (2)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3)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4)营造 “三北 ”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