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482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 3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搭配正确的是 A面包制作 原料产地 B软件开发 技术力量 C橡胶种植 土壤 D甜菜制糖 廉价劳动力 答案: B 本题考查工业的主导因素和不同的指向性工业。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面包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橡胶为热带作物,甜菜主要种植在纬度高

2、的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 18 20题: 【小题 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小题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小题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

3、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从非洲迁往西亚,随着西亚石油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题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从湖南流往广东,由经济落后的省份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小题 3】乙地有较高的工资待遇、乙地的环境优美、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等都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 我国 “十一黄金周 ”,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答案: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 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

4、人口迁出地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20世纪 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 B C D 答案: C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D 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 答案: A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答案: B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26-28题。

5、 【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 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 12 ,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 1 000米 B 2 000米 C 3 000米 D 4 000米 【小题 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C 读图,完成以下 29-30题 【小题 1】图中河流 a、 b、 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小题 2】图中 c处最有

6、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图中河流 a处位于河流的上游,主要的流水作用是侵蚀;河流 b处位于河流的中游,主要的流水作用是搬运;河流 c处位于河流的下游,主要的流水作用是堆积。 【小题 2】图中 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三角洲平原。 下列四幅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 A 德国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B 俄罗斯 德国 美国 日本 C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德国 D 日本 美国 德国 俄罗斯 答案: B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经济因素

7、是一个重要因素。下图是城市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416 题。 【小题 1】 表示城市某三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曲线, 代表的分别是 A工业商业工业 B住宅商业工业 C商业住宅工业 D商业工业住宅 【小题 2】城市的住宅区主要集中的区域是 A O-A B A-B C B-C D B-D 【小题 3】城市各功能区中,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的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商业付租能力随距离中心的远近变化最大,工业变化最小。所以 为商业的付租能力, 为住宅的付租能力, 为工业的付

8、租能力。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住宅区主要集中的区域是住宅付租能力最高的区域 A-B。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各功能区中,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商业区往往布局在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充足 B交通便利 C商品经济发达 D气候条件多样 答案: C 商品经济发达,市场体系完善,才能促使农业进行分工再分工,从而形成专业化生产。所以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经济发达。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下列产业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的是 A大型百货商场 B钢铁工业 C甘

9、蔗制糖厂 D石油开采 答案: A 大型百货商场需要接近于最大的消费人群。钢铁工业和甘蔗制糖厂需要原料丰富;石油开采位于石油资源储存丰富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 A增加生产成本 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 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 答案: C 下列城市的兴衰,与京杭运河的修建有密切关系的是 A上海 B石家庄 C郑州 D扬州 答案: D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位于我国上海的宝钢集团是我国大型联合企业

10、,年产钢铁超过 3000万吨。下列关于宝钢布局条件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廉价的劳动力 B方便的海洋运输 C雄厚的技术基础 D巨大的消费市场 答案: A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的发展变化。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环境等;减弱因素:原料,劳动力的数量。宝山钢铁为临海型工业布局,主要区位有方便的海洋运输,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该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 7 9回答: 【小题 1】 1992年至 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 16.7 B 14.3 C 0.9 D 1.2 【小题 2】 1991

11、年至 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小题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D 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

12、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美国老年人口的往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 100个女性所相应男性人口数量。读图并回答 11 13题: 【小题 1】曲线 表示俄罗斯(原苏联)性别比,造成 1950年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 A战争 B移民 C疾病 D国家政策 【小题 2】曲线 代表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曲线,造成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

13、迁入 C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D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小题 3】曲线 峰值出现时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人口老龄化 男女比例失调 社会秩序混乱 缺乏劳动力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B 综合题 ( 18分)该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的 “人口死亡率 ”和 “人口出生率 ”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国一般属于 国家, 国一般属于 国家;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 国属于 模式, 国属于 模式。 ( 2)从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看,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 ( 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

14、的影响是: : 。 : 。 (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 : 。 ( 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是 ,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完成要通过 来实现。 答案: ( 1)发展中 发达 传统型 现代型( 4分) ( 2)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严重( 2分) ( 3) :人口增长迅速,导致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分) :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也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3分) ( 4)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2分)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15、( 2分) ( 5)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下降( 2分) 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 “原始型 ”、 “传统型 ”、 “过渡型 ”、 “现代型 ”四种模式,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为:原始低增长阶、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了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国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 国一般属于发达国家;从人口增长模式看, 国属于传统型模式, 国属于现代型模式。 ( 2)从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看,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

16、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 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人口增长迅速,导致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人口的老龄化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也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 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是死亡率下降,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完成要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实现。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 增长;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 ( 9分)读 “未来人口、资源、环境 ”关系

17、图,回答下面问题。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分别是 。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答案:( 9分) ( 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3分) ( 2)人口曲线( 1分) 为什么: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2分) (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图 9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 %)图(左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右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 ,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

18、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 9+2) ”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运用材料一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3分) (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 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6分) ( 3)分析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4分) 答案:( 1)沪、苏、津、粤( 1分)。 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2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2分) ( 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2分)。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 2分)。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 加。( 2分) ( 3) 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户籍制度的改革 . (任答 2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