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 W09 备案号: 29857-201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7882010( 2013) 印染行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The safety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2010 - 07 - 19 发布 2010 - 10 - 19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788 2010( 2013)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安全基础管理 . 2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2、 4.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3 4.3 安全生产投入 . 3 4.4 安全生产机构与人员 . 4 4.5 安全生产教育 . 4 4.6 事故管理 . 4 4.7 “三同时”管理 . 5 4.8 班组安全管理 . 5 4.9 安全操作规程、 . 5 4.10 相关方安全管理 . 5 4.11 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 5 4.12 应急救援预案 . 5 4.13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 6 5 设备设施 . 6 5.1 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管理 . 6 5.2 印染设备通用装置安全总则 . 6 5.3 烧毛机 . 7 5.4 退浆机、丝光机 . 7 5.5 煮练设备 . 7 5.6 漂白设备 . 7
3、5.7 开幅机 . 8 5.8 卷染机、溢流染机 . 8 5.9 轧染机 . 8 5.10 铜辊印花机 . 8 5.11 平网印花机 . 8 5.12 圆网印花机 . 8 5.13 煮浆、调色设备 . 9 5.14 树脂、涂层整理机 . 9 5.15 拉幅、定型设备 . 9 5.16 预缩机、轧光机及磨、起、刷毛机 . 9 5.17 打包机 . 9 DB33/T 7882010(2013) II 5.18 其他印染相关设备 . 10 5.19 特种设备 . 10 5.20 工业管道 . 10 5.21 工业梯台 . 10 5.22 变配电系统 . 10 5.23 低压电气(固定)线路 . 11
4、 5.24 低 压电气(临时)线路 . 11 5.25 动力(照明)配电箱(柜、板) . 11 5.26 电网接地系统 . 11 5.27 防雷接地装置 . 12 5.28 手持电动工具 . 12 5.29 移动电气设备 . 12 6 染 化料管理 . 12 6.1 危险化学品管理 . 12 6.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 12 6.3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 13 6.4 一般染化料管理 . 13 6.5 废弃 . 13 7 作业环境及职业危害 . 13 7.1 厂区环境 . 13 7.2 车间环境 . 13 7.3 仓库 . 14 7.4 职业危害 . 14 参考文献 . 15 DB33/T
5、788 2010( 2013) III 前 言 本标准 4.1.1、 4.2.2、 4.3.4、 4.4.2、 4.5.1、 4.5.3、 4.5.4、 4.6、 4.12.2、 5.19、 5.27.2、为强制性条款, 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怡创印染有限公司、绍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凯明、秦交忠、钱淼根、周丰、金志祥、王翠云、吴 珂。 DB33/T 788 2010( 2
6、013) 1 印染行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染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境内印染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1部分 :钢直梯 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2部分 :钢斜梯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7、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426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三级 安全教育 厂级 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 3.2 五新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 3.3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3.4 DB33/T 7882010(2013) 2 相关方 关注 企业 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或受其职业安全卫生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如外来施工单位、供货方、合作
8、伙伴等。 3.5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疾病 、财产损失、作业环境 和生态环境 破坏或其组合 的 根源或状态。 3.6 危险源辨识 识别 危险源的存在并 确定 其 性质 的过程。 3.7 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 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8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 。 3.9 电气设备 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器件,例如电机、电器、变压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电器用具。 3.10 安全防护装置 配备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
9、所有附属装置,如防护罩、安全门、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和报警器等。 4 安全基础管理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 4.1.1 企业主要负责人 应 履行 下列 职责 : a) 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组织制定本企业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 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B33/T 788 2010( 2013) 3 d) 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 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
10、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4.1.2 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 ,并应: a) 覆盖企业内所有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 b) 定期对其职责进行检查、考核。 4.1.3 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 ,并应: a) 涵盖企业内各级管理者(含班组长)、从业人员,且与其职能相符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b) 定期对其职责进行检查、考核。 4.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2.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2.2 企业应建立包括以下内容的规章制度: a) 安全生产责任和奖惩; b) 安全生产投入; c) 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d)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e) 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的整改;
11、 f)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g) 相关方安全管理; h) 现场安全管理; i) 防火安全管理; j) 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 k) 设备设施检修; l) 电气安全管理; m)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n) 有毒有害物质管理; o) 危险化学品管理; p) 事故管理。 4.2.3 建立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4.3 安全生产 投入 4.3.1 按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4.3.2 专项费用使用的范围包括: a) 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作业条件; b) 安全设施和装置的添置、维护和改造; c)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d) 职业安全卫生评价和检测; e) 安全
12、教育培训; f) 其他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 4.3.3 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 DB33/T 7882010(2013) 4 4.3.4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4.4 安全生产机构与人员 4.4.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网络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b) 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企业工会应履行安全生 产监督职能; d)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4.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从业人员在 50 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
13、员在 50 人以上不足 300 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 1 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上的,应当配备不少于 2 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4.3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 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决策; b) 督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 c) 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规程,开展 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及时整改,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d)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经验; e)
14、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及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 f) 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督促和管理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 g) 参与组织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制订及演练; h) 组织或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向本单位提出报告; i)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要求的贯彻落实。 4.5 安全生产教育 4.5.1 企业主 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或合格证书。 4.5.2 企业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4.5.3 新从业人员
15、入厂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4.5.4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有资质的机构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4.5.5 变换工种、复工和采用 “五新 ”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 4.5.6 外来施工单位的人员应经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6 事故管理 4.6.1 事故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应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b) 发生重伤、死亡(重大、特大) 事故的,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应急救援管理部门。企业在事故发生 1 小时内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并保护现场。 4.6.2 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与整改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事
16、故情况,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b) 根据事故情况,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针对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整改计划或方案,落实整改。 4.6.3 生产安全事故应按 “四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处理,建立事故档案。 DB33/T 788 2010( 2013) 5 4.7 “三同时”管理 4.7.1 依法经批准、核准、备案的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 不应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4.7.2 建设项目设计时应当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4.7.3 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 投资应当 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7.4 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专项竣工验
17、收。 4.8 班组安全管理 4.8.1 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月不少于 1 次。 4.8.2 班组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 1 次,发现违章、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4.8.3 班组应建立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特种作业、违章和事故处理等记录。 4.9 安全操作规程、 4.9.1 应建立健全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9.2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4.9.3 现场应配有醒目的安全操作规程。 4.10 相关方安全管理 4.10.1 企业应与外来施工单 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职责 ,包括: a) 外来施工方应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b) 施工现场应有可靠
18、的安全防范措施。 4.10.2 工程项目、生产经营场所、设备的发包或出租应符合法规和行业规定,包括: a) 承包或租赁方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b) 签订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协议。 4.10.3 企业应与危险化学品供应商签订安全协议。供应商应有国家规定的资质。 4.10.4 对厂区内其他外来人员应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 4.11 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4.11.1 企业应实施包括以下内容的安全监督检查: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 b) 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c) 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情 况; d) 安全隐患整改。 4.11.2 安全监督检查应形成记录。 4.12 应急
19、救援预案 4.12.1 企业应至少每年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工作,重大危险源按 GB 18218 进行辨识,并建立档案,制订控制措施。 4.12.2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包括: a)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围应包括: 1)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事故; 2) 火灾、爆炸重大安全事故; DB33/T 7882010(2013) 6 3) 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 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5) 急性中毒 等事故和其他伤害。 b) 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包括: (1) 相关部门与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协调; (2) 应急处置措
20、施、 医疗救助、应急人员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 (3) 现场检测与评估; (4) 信息发布。 2)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物资保障、队伍保障; 3) 善后处置措施。 4.12.3 应 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更新,包括: a) 每年 应 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培训和演练; b) 预案演练应进行评价,并及时更新预案。 4.13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4.13.1 企业应建立以下安全管理档案: a) 事故档案; b)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档案; c) 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档案; d) 安全检查、隐患及整改档案; e) 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台帐、健康档案; f)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档案; g) 安全生产
21、会议记录档案; h) 其他相适用的档案。 4.13.2 档案内容应 记录齐全,按规定要求保存。 5 设备设施 5.1 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管理 5.1.1 设备、设施、工具应建立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分布状况的台帐。 5.1.2 主要设备设施应建立技术档案,包括: a) 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安装技术文件等资料; b) 安全防护装置资料; c) 大修或改造记录; d) 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e)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1.3 特种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法定资质单位定期检验的合格报告,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应有产品合格证、法定资质单位定期检验的合格报告。 5.1.4 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应定期保 养、维护。 5.1.5 设备应有日常使用状况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 5.2 印染设备通用装置安全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