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97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9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33 T 961-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961 2015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crape myrtle seedlings 2015 - 03 - 01 发布 2015 - 03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61 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起草 。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乡市农业经济局、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浙江林科院、长兴县佳美苗木园艺场、浙江省森

2、城实 业有限公司、嵊州市景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桐乡市河山天开家庭农场。 本标准起草人:张春桃、何云芳、许远科、陈卓梅、吴乐平、朱小楼、唐光华、沈鸿明、钱亚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961 2015 1 紫薇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薇育苗的术语和定义,播种苗、扦插苗和移植苗的培育,苗木分级、 出圃 、包装、运输、质量检测和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培育供园林绿化的 单干直干 紫薇苗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3、于本文件。 DB33/T 17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 179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播种苗 sowing seedling 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 3.2 芽苗 bud seedling 种子萌发后,生长成具有 2 叶 1 芽,尚未经移植的幼苗。 3.3 扦插苗 Cutting seedling 用插穗扦插培育的苗木。 3.4 移植苗 transplanting seedling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3.5 苗龄 stock age DB33/T 961 2015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扦插)至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

4、 1 个年生长周期作为 1 个苗龄单位。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 1 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圃地的年龄;第 2 个数字表示第 1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 3 个数字表示第 2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如: a) 1-0 表示 1 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b) 0.25-0.75 表示 1 年生移植苗,移植 1 次,原苗圃培育 0.25 年,移植后培育 0.75 年; c) 0.25-0.75-1 表示 2 年生移 植苗,移植 2 次,原苗圃培育 0.25 年,第 1 次移植后培育 0.75 年,第 2 次移植后培育 1 年; d)

5、0.25-0.75-1-1 表示 3 年生移植苗,移植 3 次,第 1 次移植后培育 0.75 年,第 2 次和第 3 次移植后各培育 1 年。 e) 1( 1) -0表示 1 年生扦插苗,未经移植, ( 1) 表示插穗年龄为 1 年生; f) 1( 1) -1表示扦插后培育 2 年的移植苗,移植 1 次,移植后培育 1 年。 ( 1) 表示插穗年龄为 1 年生。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扦插苗扦插时插穗的年龄。 3.6 地径 Basal diameter 当年生苗木地径,是指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杆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 2 年生及 2 年生以上苗木地径,是

6、指距离地面 0.3 m处苗杆的直径。 3.7 米径 Diameter at one meter above ground level 距离地面 1.0 m处 苗杆的直径。 3.8 苗高 Seedling height 自地面至苗木冠顶的距离。 3.9 冠幅 Crown width 树冠的幅度 ,是 树冠外缘垂直投影最宽处的距离,一般分为东西冠幅、南北冠幅 。 3.10 单干直干苗木 Seedlings with a straight stem 只有一个且通直的主杆的苗木。 4 播种苗生产 4.1 种子采集和处理 4.1.1 母树选择 DB33/T 961 2015 3 选择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

7、且枝条粗壮、树冠丰满、结实多、无病虫害的 5 年生以上优株进行采种。在盛花期,按不同花色分别标记。 4.1.2 采种 10 月 下旬至 11 月中下旬,待 蒴果 果皮由青色变为褐色,且即将开裂时,按不同花色分别采种。 4.1.3 种实处理 采摘后,将 蒴果 晾晒 1 天 2 天 ,筛出种子,除去干瘪、腐烂、有病虫害的种子及杂质,阴干。种。子用小布袋装盛,悬挂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干藏。 4.2 播种幼苗培育 4.2.1 圃地选择 宜 选择 交 通方便、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排 灌良好的微酸性壤土 , pH 值 5.5 7.0。不宜选用紫薇连作地作为苗圃 。 4.2.2 整地作床 圃地

8、在 秋冬 季深 翻 25 cm 30 cm,碎土,捡去 草根、石块 等杂物。耙平做床, 床宽 100 cm 120 cm,床高 20 cm,床间 步道 宽 30 cm 40 cm。 视情况,可在 圃地四周 开 设一条宽 40 cm、深 30 cm环通排水沟。 4.2.3 土壤消毒 播种前 7 天 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可用 70%五氯硝基苯 粉剂,用量 2 g/m2 4 g/m2, 或用 50%辛硫磷 乳油,用量 3 g/m2, 混拌适量细土,撒于 土壤表面 ;或用 45%代森铵水剂 200 倍液 400 倍液浇灌土壤消毒 ;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9、粉剂 600 倍液喷淋床面 。消毒后在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封 3 天 4 天后揭开。 4.2.4 播种 4.2.4.1 播种时间 在 1 月下旬 3 月上旬播种。 4.2.4.2 种子消毒 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 300 倍液浸种消毒 2 小时,取出洗净,阴干后播种。 4.2.4.3 播种方法和播种量 采用条播 , 播种 量 为 8 kg 10 kg/667 m2 (亩) 。 播后用细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覆土 后苗床盖薄草层,然后喷水至土壤层湿润。 4.2.5 播后管理 播后保持土壤层湿润。播种 30 天后, 当幼苗出土 50%左右 时,

10、应在 阴天或傍晚揭去 盖草。 及时 除草 ,发现种子暴露及时覆土 。喷施 0.1% 0.2%磷酸二氢钾 1 次 2 次,间隔 15 天喷一次。喷洒 15%恶霉灵水剂 8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 次 2 次防止苗木病害 。 DB33/T 961 2015 4.3 间苗、补苗和芽苗移栽 4.3.1 间苗、补苗 4.3.1.1 时间 待幼苗基本出齐, 选择早晚或阴天进行 间苗和补苗。 4.3.1.2 方法 当年播种苗 密度 控制在 50 株 /m2 75 株 /m2。在 幼苗 密度过高的地方,间出过密苗和间除病弱苗;在 幼苗

11、 密度过低的地方补苗 。 间苗、补苗时, 不 要 伤 及 其他苗的根系 , 及时浇 定根 水 。 间 出 的 健康 苗 木,可以 用作芽苗移 栽。 4.3.2 芽苗移栽 4.3.2.1 时间 当 播种幼苗 长至 2 叶 1 芽时可选择早晚或阴天进行 芽苗 移栽 。 芽苗移栽 应 分期分批进行 。 4.3.2.2 方法 4.3.2.2.1 移栽 株行距 为 15 cm 20 cm 或者 12 cm 25 cm, 以 16000 株 /667 m2(亩)为宜 。 4.3.2.2.2 随起随移栽。 起苗前,苗床浇透水 ;起 苗 时,轻起轻放;起出后,截短过长的根;移栽深度以苗根不露土为宜。移栽后 浇

12、足定根水 , 10 天 15 天 内 保持苗床湿润;搭棚遮荫。 4.4 播种小苗管理 4.4.1 水分管理 适时浇水,及时排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浇水在早晚进行,浇水要浇透。 4.4.2 松土除草 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度 5 cm以 内 为 宜。除草应 “ 除早、除小、除 了” 。 4.4.3 施肥 小苗当年以施 3 次 4 次追肥为宜,第 1 次施肥在芽苗移栽成活后进行,每 667 m2(亩)用 40%复合肥( 21-6-13,含 S) 7.5 kg; 15 天 20 天后,施第 2 次肥,每 667 m2(亩)用 46%尿素 7.5 kg 10 kg;以后每间隔 30 天 45

13、天后施第 3 次、第 4 次肥 ,第 3 次肥每 667 m2用 46%尿素 15 kg 18 kg,第 4 次肥每 667 m2用 41%复合肥( 12-11-18,含 S) 15 kg 18 kg。宜在雨后地面湿润时撒施,避开烈日, 7 月 8 月高温时应停止施肥,最后一次追肥应在在 9 月中旬前进行。 4.4.4 病虫害防治 小苗期主要有 褐斑病 、 紫薇长斑蚜 等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时,可喷洒农药,具体防治方法 按 附录 A。 4.4.5 整形修剪 生长季节,及 时剪去 花枝和 植株主干下部的侧生枝 。 5 扦插苗生产 DB33/T 961 2015 5 5.1 圃地选择 按 4.2.1

14、执行。 5.2 扦插床准备 5.2.1 整地作床 按 4.2.2执行。 5.2.2 土壤消毒 按 4.2.3执行。 5.3 穗条准备 5.3.1 母树选取 选择 3 年 10 年生,光照充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在花期按不同花色分别做好标记和编号等。 5.3.2 穗条剪取与处理 母树落叶后,分花色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 1 年生硬枝, 20 支一捆,顶端朝下,埋入事先准备好的湿润河沙堆内,河沙湿度以用手捏紧沙能成形而不滴水为宜。扦插前从湿沙中取出枝条,剪成长 10 cm 15 cm、带 2 个 3 个芽的穗条,上剪口剪平,下剪口剪成斜面。将剪成穗段的种条,按花色、粗细分开,每 100 根

15、一捆,浸入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 500溶液中消毒 1 分钟,然后再将其下端浸入100 mg/kg的 ABT生根粉 1号溶液中 2 小时。 5.4 扦插 5.4.1 扦插时间 2 月下旬至 3 月上中旬。 5.4.2 扦插方法 扦插株行距为 10 cm 20 cm,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2 2/3,插完浇透水,搭建拱棚。 5.5 扦插小苗管理 5.5.1 水分管理 保持拱棚内土壤湿润状态。插穗生根后, 选择 傍 晚或阴天 ,揭去薄膜,盖上遮阳网。夏季高温期间,及时灌溉,灌溉应在早晚进行。积水时及时排水。 5.5.2 松土除草 按 4.4.2执行 。 5.5.3 施肥 根系生长较发

16、达,叶片全部展开后,在傍晚或阴天逐渐揭去遮阳网,并叶面喷施 0.1% 0.2%的 46%尿素溶液,隔 20 天喷施第 2 次。喷施 2 次后,可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土壤施肥, 7 月中旬前每 667 m2DB33/T 961 2015 (亩)施 46%尿素 7.5 kg,高温季节停施,最后一次追肥在 9 月中旬前,每 667 m2(亩)施 41%复合肥( 12-11-18,含 S) 15 kg 18 kg。 5.5.4 病虫防治 扦插小苗病虫害种类同播种小苗,防治方法 按 附录 A。 5.5.5 修剪整形 按 4.4.5执行。 6 移植苗生产 6.1 圃地选择 按 4.2.1执行。 6.2 整地作

17、床 圃地在前一年秋冬季施入基肥,每 667 m2(亩) 施腐熟栏肥 1000 kg 1500 kg或腐熟饼肥 100 kg150 kg或 45%复合肥 ( 15-15-15) 50 kg,然后深翻 25 cm 30 cm。早春耙平作床。床宽 130 cm 200 cm,床高 25 cm,步道宽 30 cm 40 cm,应在圃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宽 40 cm 50 cm,深 30 cm 40 cm。 6.3 苗木移植 6.3.1 时间 宜在 落叶后至次年发芽前进行,以 11 月 底 至翌春 3 月 上旬为佳。 6.3.2 方法 1 年生苗裸根移栽,移栽前剪去过长的根; 2 年生及以上苗木需带土球

18、移栽,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 6 倍 8 倍。 6.3.3 移植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确定 移植密度(见表 1)。 表 1 紫薇 苗 木 移植密度 苗龄 移植密度 保留株数 1-0 或 1(1)-0 40 cm 50 cm 37500 株 /hm2 0.25-0.75 1-1 或 1(1)-1 70 cm 80 cm 13390 株 /hm2 0.25-0.75-1 1-2 或 1(1)-2 100 cm 120 cm 8325 株 /hm2 0.25-0.75-2 6.4 移植苗 管理 6.4.1 定杆 DB33/T 961 2015 7 根据培育目标,确定枝下高,枝下高分 100 cm、 120

19、 cm、 150 cm等,剪除枝下高以下全部侧枝。 6.4.2 灌溉和排水 在 苗 木生长 期间 ,久旱时 应 进行灌溉。灌溉 应 在早、晚进行。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并对苗床清沟培土。 6.4.3 松土 、培土和 除草 松土每年应不少于 1 次,松土 宜 结合人工除草 进行 ,或在降雨和灌溉后 以 及土壤板结的情况下进行 ,深度以不损伤苗根为原则。培土结合铲步道和清理排水沟进行,每年 2 次 3 次。除草 应“除早、除小、除了”, 除草 以 人工除草 为主 。 6.4.4 施 肥 全年追肥 3 次 4 次 , 水施或干施 。 4 月中下旬 、 5 月 底各 施 一次,每次施 46%尿素

20、 15 kg /667 m2(亩) 20 kg/667 m2(亩); 6月下旬或 7月上旬、 9月 上旬各 施 一次,每次施 45%复合肥 ( 15-15-15)15 kg/667 m2(亩) 25 kg/667 m2(亩) 。 底肥,一般 两 年施一次,在冬季落叶后进行, 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般 1000 kg/667 m2(亩) 1500 kg /667m2(亩) 。 6.4.5 病虫害防治 6.4.5.1 原则 以“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为原则 。发生病虫害 时 ,要及时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6.4.5.2 病害 防治 紫薇常见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防治

21、方法 按 附录 A。 6.4.5.3 虫害 防治 紫薇 常见 虫 害主要 有紫薇长斑蚜、黄刺蛾、天牛、紫薇绒蚧 等, 防治方法 按 附录 A。 6.4.6 整形修剪 在生长季节, 保留 不同方位 4 个 5 个强壮 侧 芽 (枝) 作 第一级分 枝培养 。冬季 剪去病虫枝、内膛枝、细弱枝、交叉枝、徒长枝、枯枝、逆向枝及基部长出的萌芽枝 。 7 苗木出圃和分级 7.1 起苗 应在苗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起苗前 1 天 3 天 ,苗圃地应 适当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 1 年生苗木可裸根起苗 。 2 年生及以上 苗 木 出圃 应 带土球,土球大小为 米 径的 8 倍 10 倍。 起 苗要做到不损伤顶

22、芽,不折断苗干,不破损树皮。 7.2 苗木分级 7.2.1 苗木分级应在庇荫背风处,分级后要做好等级标志。 DB33/T 961 2015 7.2.2 合格苗木综合控制条件为:无检疫 性病虫害,色泽正常、苗干通直、冠形 丰满 、根系完整或土球完好、无各种机械损伤。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合格苗木分级苗和级苗。质量分级标准见表 2。 表 2 紫薇 苗 木 质量等级 苗 木 种 类 苗 龄 苗木等级 级苗 级苗 苗高 ( cm) 地径 (cm) 米 径 (cm) 苗高 ( cm) 地径 (cm) 米 径 (cm) 扦插苗 1(1)-0 80 0.7 50 80 0.5 0.7 播种苗

23、 1-0 100 0.8 50 100 0.5 0.8 移 植 苗 0.25-0.75 80 0.8 50 80 0.5 0.8 1(1)-1 200 2.0 150 200 1.5 2.0 1-1 ( 0.25-0.75-1) 1(1)-2 2.0 1.5 2.0 1-2 0.25-0.75-2 7.3 包装和运输 1 年生裸根苗按等级用草绳捆 扎 包装 , 1 捆 50 株 。 2 天 内运 达 的苗木,用塑料袋包裹根部; 2 天以上运 达 的苗木,先在成捆苗木根部蘸泥浆或保湿剂,再用塑料袋包裹。 2 年生 及以上 苗 木 用草绳捆 扎土球或用 草垫 包裹土球 包装 , 按等级分堆 放置 ,分堆标记 。每捆、每堆苗上 挂 上 标签,注明等级、株数、花色、生 产 单位 、 生产地点、 出圃日期、执行标准等 内容 。运输时采取覆盖防晒和 防 风等措施 ,并注意通风透气。 8 苗木质量检测 按 DB33/T 177的相关要求执行。 9 苗木档案管理 按 DB33/T 179的相关要求执行。 10 标准化 生产 模式图 紫薇育苗标准化 生产 模式图参见附录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