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797 2015 代替 DB33/T 797 2010 惠明茶生产技术规 程 2015 -11 - 02 发布 2015 - 12 - 02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Huiming tea DB33/T 797 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T 797 2010地理标志产品 惠明茶。本标准与 DB33/T 797 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 主要
2、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原附录 A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 增加了附录 A惠明茶质量要求 ; 增加了附录 B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要求 ; 增加了附录 C惠明茶标准化生技术模式图 ; 调整 原 附录 B“茶园管理”至正文中。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佐淼、刘祝安、袁航、刘建平、张丽芬、潘昌平。DB33/T 797 2015 1 惠明茶生产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惠明 茶的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茶园种植和管理、鲜叶与加工和产品质量 要求。 本标
3、准适用于惠明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H/T 1077 茶 叶加工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 产地 环境条件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4487 确立的及下 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3.1 惠明茶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自然生
4、态条件下,选用本地群体、景白 1 号、景白 2号 及适 制惠明茶的中小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本标准 6.2.3 加工工艺加工制成的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惠明茶质量技术要求,具有惠明茶品质特征的绿茶 。 外形包括卷曲形 、 扁条形 两 种。 4 自然环境 4.1 地理 惠明茶产区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上游,介于东径 11911 11958 ,北纬 2739 2811 之间,地域为浙闽交界洞宫山脉西侧,山系与雁荡山 、 括苍山相壤,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形复杂,海拔悬殊 。 茶园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间。 4.2 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4.3 土
5、壤 DB33/T 797 2015 2 茶园土壤主要为红黄壤及其变种,以石砂土、红壤土、红黄壤土、黄壤、黄泥砂土等为主 ,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 pH 值 4.0 6.5, 有机质含量 1.5%以上 。土层深厚。 4.4 植被 属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以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人工培育的马尾松、杉木林、毛竹、经济林等为主。 5 茶园种植和管理 5.1 品种 选用本地群体、景白 1号、景白 2号 及适制惠明茶的中小叶品种。无性系品种苗木质量要求按 GB 11767规定执行。 5.2 园地选择 茶园应选择保护区范围内海拔300至1100 米 , 土 壤
6、 pH值 4.0 6.5, 土层深度 0.5 m以上,有机质含量 1.5%以上, 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茶园环境的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灌溉水质量按 NY 5020的规定。 5.3 茶园种植 5.3.1 园地开垦 坡度 15以下平缓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 50 cm以上。坡度 15 25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 1.5 m以上 为宜 ,然后全面深耕 50 cm以上。 5.3.2 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时间为 2月中下旬 3月下旬;秋季种植时间为10月中旬 12月中旬。 5.3.3 种植密度 5.3.3.1 单条植行距为 130 cm,丛距为 30 cm 35
7、cm,每丛植苗 1 株 2 株,每 667 m2(亩)植苗数 2000 株 3000 株为宜。 5.3.3.2 双条植大行距为 150 cm,小行距为 35 cm 40 cm,丛距为 30 cm 35 cm,每丛植苗 1 株2 株,每 667 m2(亩)植苗数 3000 株 4000 株为宜。 5.4 茶园管理 5.4.1 土壤管理 维护茶园 生态 ,适时进行耕作、锄草,茶树行间宜用绿肥、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覆盖。 5.4.2 施肥 5.4.2.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配方施肥,科学施肥。 5.4.2.2 施肥 时期 DB33/T 797 2015 3 春茶前施催芽
8、肥,春茶结束后施追肥,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 5.4.2.3 施肥量 5.4.2.3.1 一年生的幼龄茶园, 5 月底 6 月初第一次施肥,结合松土, 每 667 m2(亩)用尿素 2 kg3 kg,撒施后覆土或兑水稀释后浇施,夏秋季再追肥 1 次 2 次。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追肥 3次 5 次,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 5.4.2.3.2 生产茶园每生产 100 kg 干茶应施纯氮 20 kg 30 kg,氮、磷 、钾按 3:1:1 比例配施,其中基肥施肥量占总量的 60%以上。 5.4.3 茶树修剪 5.4.3.1 定型修剪 幼龄茶园进行 3 次 4 次定型修剪 。茶苗定植时,剪除
9、离地 15 cm 20 cm 以上的主枝 ;第二年春茶打顶采摘后,剪去 离地 30 cm 35 cm 以上的枝条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 10 cm 15 cm 处修剪;第三年春茶采摘后,在离地 45 cm 50 cm 处修剪。 5.4.3.2 轻修剪 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保持树势,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春茶采摘结束后在上年剪口上提高 3 cm5 cm 处修剪。 5.4.3.3 重修剪 宜在春茶后进行,用整枝剪或重修剪机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 1/3 或 1/2。 5.4.3.4 台刈 宜在春茶后进行,用台刈机或锋利刀将老茶树离地 5 cm 10 cm 地上部分全部刈去。 5.4.4 病虫害防治
10、 5.4.4.1 防治原则 采取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相结合,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好防治工作。 5.4.4.2 生态调控 采用种植和保护园区树木及其他植被,维护和修复茶园生态环境。及时分批采摘,合理修剪疏枝。春、夏、秋每季采茶结束后,茶园进行除草、浅耕,秋季结合深挖施基肥清除病虫残枝。及时分批采摘,合理修剪疏枝。 5.4.4.3 理化诱控 5.4.4.3.1 进行灯光、色板诱杀。 20 W 太阳能灯每间隔 20010 m2( 30 亩)26680 m2( 40 亩)安装一盏,信息素色板每 667 m2(亩)插置 20 片 30 片 。 5.4.4.3.2 冬季摘
11、除茶毛虫、 黑 毒蛾越冬卵快和清理各种病叶,茶季人工捕捉幼虫。 5.4.4.4 生物防治 DB33/T 797 2015 4 保护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等)。 5.4.4.5 科学用药 按 GB 4285 和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茶园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参照附录 A。 6 鲜叶与加工 6.1 采摘 6.1.1 采摘标准 本地群体及中小叶品种采摘标准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景白 1号、景白 2号 采摘标准为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 芽叶完整 ,色泽鲜绿 ,匀净。用于同
12、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6.1.2 采摘时间 2月下旬 10月 上旬 。 6.1.3 采摘方法 采用提手采法,轻采轻放,及时集叶,保持鲜叶新鲜。 6.1.4 鲜叶装运 应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盛具装盛,不应紧压。鲜 叶运送应及时,防止发热、机械损伤和混入有毒、有害及非茶物质。 6.2 加工 6.2.1 加工环境与设备 加工环境与设备应符合 GH/T 1077的规定。 6.2.2 鲜叶质量 6.2.2.1 鲜叶 分为特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嫩度在一芽二叶以上的芽叶;鲜叶质量要求芽叶完整,嫩度匀净。 表 1 鲜叶质量要求 级别 质量要求 特 级 单芽、一
13、芽一叶 初展 为主 一 级 一芽一叶 初展 为主,少量一芽一叶 二 级 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初展 为主 三 级 一芽二叶 为主 6.2.3 加工工艺 DB33/T 797 2015 5 6.2.3.1 卷曲形惠明茶工艺为 鲜叶 摊放杀青捻揉 做形干燥提香成品。 6.2.3.2 扁条形惠明茶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辉锅提香成品。 7 产品质量 7.1 基本要求 具有惠明茶的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劣变。不应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7.2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参见附录 B。 8 惠明茶 标准化生产技术 模式图 惠明茶 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 图 参见附录 C。 DB33/T 797 2015
14、 6 附录 A ( 资料 性 附录) 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要求 A.1 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见表A.1 。 表 A.1 茶 树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 标和防治适期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茶 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 头。 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 80%以上。 茶尺蠖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 7 头以上。 1 龄至 2 龄幼虫期喷茶虫蠖病毒制剂, 3 龄期前喷植物源农药或化学农药。 茶毛虫 每百丛茶树有卵快 5 个以上。 3 龄期前幼虫期。 黑 刺粉虱 2 头 /叶 3 头 /叶。 卵孵
15、化盛末期。 茶橙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 头 4 头或指数值 6 8。 6 月至 9 月,发生高峰期前。 茶炭疽病 茶树嫩叶初见病斑 5 月下旬 6 月上旬, 8 月下旬 9 月上旬,在新梢(芽)叶期喷雾防治。 A.2 茶树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农药 茶树宜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详见表 A.2。 表 A.2 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农药 品种 病虫害种类 防治药剂 667 (亩)使用量 安全间隔期(天) 年最多使用次数 茶小绿叶蝉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 45 mL 10 1 150g/L 茚虫威乳油 20 mL 7 1 240g/L 虫螨腈悬浮剂 30 m
16、L 10 1 茶尺蠖 2.5%溴氰菊酯乳油 20 mL 5 1 2.5%氯氰菊 酯乳油 20 mL 7 1 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 45 mL 10 1 茶核苏云金 100 mL 150 mL 3 1 0.6%苦参碱水剂 60 mL 75 mL 7 1 5.3%联苯甲维盐微乳剂 30 mL 7 1 茶毛虫 茶毛核苏云金 100 mL 150 mL 3 1 5.3%联苯甲维盐微乳剂 30 mL 7 1 黑刺粉虱 2.5%溴氰菊酯乳油 20 mL 5 1 25g/L 联苯菊酯乳油 40 mL 7 1 茶橙瘿螨 99%矿物油乳油 500 mL 7 1 0.5%藜芦碱可溶液 100 mL 5 1 茶炭
17、疽病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5 mL 100 mL 14 1 250g/L 吡唑醚菌酯乳油 5 mL 21 1 注:表中的药剂为推荐使用药剂,该药剂国家禁用或停用时,推荐药剂同时废止。 DB33/T 797 2015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质量要求 B.1 要求 B.1.1 感 官 品质 B.1.1.1 品质指标 惠明茶各级品质指标应符合标准实物样,标准实物样每二年换样一次,标准实物样的制备应符合GB/T 18795 的规定。 B.1.1.2 感 官 品质特征 B.1.1.2.1 卷曲形惠明茶感官品质特征见表 B.1。 表 B.1 卷曲形惠明茶的感官品 质特征 项 目 级 别
18、特 级 1 级 2 级 3 级 外形 条 形 条索紧细稍弯曲 条索紧细稍弯曲 条索 紧结弯曲 条索 尚紧结 色 泽 绿 润 绿 润 尚 绿 润 深 绿 整 碎 匀 整 匀 齐 匀 称 尚 匀 称 净 度 匀 净 洁 净 洁 净 尚 洁 净 内 质 汤 色 清澈明亮 黄绿明亮 黄 绿 黄 绿 香 气 嫩香持久 浓 纯 纯 正 纯 和 滋 味 鲜 爽 醇 爽 醇 厚 醇 正 叶 底 嫩绿 明亮 绿 明 亮 绿 明 亮 黄绿 明亮 B.1.1.2.2 扁条形惠明茶的感官品质特征 B.2。 表 B.2 扁条形惠明茶的感官品质特征 项 目 级 别 特 级 1 级 2 级 3 级 外 形 条 形 扁 平
19、直 扁 平 直 尚扁平直 尚 扁 直 色 泽 翠 绿 嫩 绿 绿 润 深 绿 整 碎 匀 整 匀 齐 匀 称 尚 匀 称 净 度 匀 净 洁 净 洁 净 尚 洁 净 表 B.2(续 ) 项目 级 别 特 级 1 级 2 级 3 级 汤 色 嫩绿鲜明 黄绿明亮 绿 明 亮 黄 绿 DB33/T 797 2015 8 内 质 香 气 嫩香持久 香高持久 浓 纯 纯 正 滋 味 鲜醇回甘 鲜 醇 醇 厚 醇 正 叶 底 嫩绿成朵 嫩绿 明亮 绿 明 亮 黄绿 明亮 B.1.2 理化指标 B.1.2.1 惠明茶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B.3的 规定。 表 B.3 惠明茶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
20、% 7.0 水浸出物 /% 38.0 氨基酸( %) 2.5 茶多酚( %) 16 总灰分 /% 7.0 粉末 /% 1.0 B.1.3 卫生指标 B.1.3.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的规定。 B.1.3.2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的规定。 B.2 检测方法 B.2.1 感官审评 按 GB/T 14887、 GB/T 23776规定 。 B.2.2 理化指标 B.2.2.1 取样 按 GB/T 8302 的 规定执行。 B.2.2.2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的测定 按 GB/T 8303规定执行。 B.2.2.3 水分 按 GB/T 8304规定的方法测定。 B.2.
21、2.4 水浸出物 按 GB/T 8305规定的方法测定 。 B.2.2.5 茶多酚 DB33/T 797 2015 9 按GB/T 83l3规定的方法测定 。 B.2.2.6 游离氨基酸 按GB/T 83l4规定的方法测定 。 B.2.2.7 总灰分 按 GB/T 8306 规定的方法测定 。 B.2.2.8 粉末 按 GB/T 83ll 规定的方法测定 。 B.2.3 质量安全指标 B.2.3.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的规定。 B.2.3.2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的 规定。 B.3 判定规则 B.3.1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次产品为合格
22、品。 B.3.2 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或卫生指 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品。 B.3.3 除卫生指标外,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感观指标不符合规定级别的,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复验,复验中感观指标、理化指标不合格的,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品。 B.3.4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次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B.4 标志、标签、包装 B.4.1 标志、标签 B.4.1.1 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B.4.1.2 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
23、B/T 191的规定。 B.4.1.3 惠明茶销售的包装 标签应符合 GB 7718的规定。 B.4.2 包装 B.4.2.1 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毒、对产品品质无影响。 B.4.2.2 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 GH/T 1070的规定。 B.4.2.3 包装应牢固、防潮、防碎、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 B.5 运输、贮存 B.5.1 运输 B.5.1.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 DB33/T 797 2015 10 B.5.1.2 运输中应稳固,应防潮、防淋、防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和混运。 B.5.2 贮存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仓库中或冷藏,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 DB33/T 797 2015 11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惠明茶 标准化生产 技 术模式图 惠明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 C.1。 B C图 C.1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