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617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3 T 2026-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33/T 2026 2017 I DB33 ICS 65.020.20 B 05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2026 2017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04 - 13 实施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fforesting cultivation for loquat seedlings 2017 - 03 - 13 发布 浙江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026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

2、由浙江省 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余杭区花木研究所; 杭州塘中苗木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纪章、华雪芳、徐浩、金国强、华锡南、朱建松。 DB33/T 20262017 3 绿化枇杷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化枇杷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小苗培育、大苗培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起苗与分级,检疫、标签、包装和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绿化枇杷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

3、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 合理 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全冠苗 具有三级以上分枝的自然树冠成品苗。 4 圃地 4.1 圃地选择 圃地应交通方便,水源、电力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土层深 50 cm 以上 的沙壤土、壤土或轻粘土。 pH 5.0 7.5。 4.2 整地作床 4.2.1 整地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秋冬季翻耕,深度 25 cm 以上,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 4.2.2 土壤改良 培育小苗的圃地,土壤瘠薄的要增施有机肥料;土壤偏沙性的除增施有机肥外, 还要混拌粘壤土;土壤偏碱性的应增施有机肥或适量

4、硫磺,或在床面铺撒微酸性黄土。土壤酸碱度调至 5.0 7.5。 4.2.3 土壤消毒 DB33/T 20262017 4 做好床基或整平床面时进行土壤消毒。常用每 667 m2硫酸亚铁粉 15 kg 与干沙 15 kg拌匀后撒入土中,或硫酸铜 100 倍液喷施土壤和每 667 m250%辛硫磷 0.5 kg 加细土 50 kg撒施。 4.2.4 作床 平原地区采用南北向,作高床。山坡地根据坡向、排水方向而定。 床面宽 100 cm 120 cm, 沟宽 30 cm,畦面高 20 cm 30 cm,畦面要平整,中央略高,两侧应拍紧,与地面的夹角一般应小于 45。 4.3 苗圃施肥 4.3.1 基

5、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宜,翻耕前每 667 m2施 用厩肥或堆肥 1200 kg 1800 kg,或腐熟饼肥100 kg 150 kg,均匀撒施,均匀翻耕。 4.3.2 种肥 每 667 m2用钙镁磷肥 15 kg 25 kg 拌种作种肥。亦可每 667 m2用过磷酸钙 40 kg 60 kg于播种前 2 天3 天 混施入表土作面肥。 5 小苗培育 5.1 种子采集和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树冠圆整、无病虫害的 10 年 15 年生的“白沙”、“杨墩”、“宝珠 ”等优良母树采种。在 5 月 10 日 6 月 10 日间果实呈金黄色时采收。种子随采随处理,去除果皮、果肉,洗净种子,选择通风良好

6、的室内摊置阴干,种子堆积厚度 2 cm3 cm。偏干时适当补充水分,保持种核湿润。 5.2 播种 5.2.1 播前处理 选用千粒重 200 g以上的种子,用高锰酸钾 200 倍 500 倍溶液浸种消毒 0.5 h 1 h;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倍溶液浸种 12 h 24 h;捞起后用尼龙薄膜闷盖 2 h,再用清水漂 洗,捞起沥干,薄摊在室内地上阴干 。 5.2.2 播种时间 5 月上旬 6 月上旬为宜。 5.2.3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条幅宽 10 cm,条幅间距 20 cm 30 cm,每 667 m2播种子 60 kg 80 kg,播种要求分布均匀,播后轻压,使半粒种子入土

7、,再用稻草覆盖,以不见床土为准。 5.3 苗期管理 5.3.1 揭草 当幼苗 50%以上出土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及时揭去盖草。 DB33/T 20262017 5 5.3.2 水分管理 及时观察土壤墒情和生长状况,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床面湿润。清理沟渠,排除积水。夏季连续高温干旱,需灌水抗旱。灌水时间在 17 时后进行,采取沟灌法,水位至畦边土壤平。次日 9 时前,排尽沟水。 5.3.3 定苗 在幼苗 “一叶一心”时进行定苗,株距 5 cm 10 cm。 5.3.4 除草 及时人工拔除杂草。 5.3.5 间苗补苗 当 80%以上幼苗达到 5 cm 7 cm、 有两片真叶时,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

8、除去弱苗、病苗;空缺处补苗 , 所补的苗应带土移栽。 5.3.6 追肥 6月中下旬到 8月下旬,少量多次施尿素,一般每 15天一次,每次 3 kg 5 kg/667 m2,做到先淡后浓,期间注意灌溉保持苗床湿润。 9 月初施复合肥 10 kg/667 m2, 9 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 5.3.7 遮阳 7 月中旬至 8 月底覆盖单层 75%遮阳网,日覆夜揭。 5.3.8 防冻 -5低温降临前夕, 1年 2年生幼苗嫩梢嫩叶注意防冻,可用硼酸 800 倍喷施叶面,并在次 年春季加强护理;受冻程度严重的另择粗壮直立新梢作为主枝。 5.3.9 防风 夏秋季台风来临前,大苗用竹竿等材料支撑加固。被台风刮

9、倒而根系未裸露的苗,及时扶起并用竹竿、木桩绑扎支撑;刮倒且根系裸露的苗,及时扶起后+ 在苗基部覆土并用竹竿、木桩绑扎支撑。 5.3.10 起苗 小苗不带土,用泥浆沾根,防风吹日晒。 6 大苗培育 6.1 苗木选择 宜选择表皮绿色、主干通直、分枝高、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 1 年 2 年生苗。 6.2 移栽时间 2 月中旬 4 月中旬阴天或多云天气时。 DB33/T 20262017 6 6.3 定植方法 种植前先剪去过长的根。按植株按株行距 0.5 m 0.5 m 定植 。种植时要浅而直,使苗根颈部保持与土面平,踩实泥土后浇透水。 6.4 密度控制 定植后 2 年 3 年,按株行距 1

10、 m 1 m 疏苗留株。定植后 4 年 5 年,按株行距 2 m2 m 疏苗留株。定植后 6 年7 年,按株行距 4 m 4 m 疏苗留株。 6.5 根系控制 每次疏苗时对留床苗都应断根处理,米径 4 cm 5 cm 苗在土球半径 15 cm 20 cm 处断根;米径 6 cm 10 cm 苗在土球半径 20 cm 30 cm 处断根;米径 11 cm 15 cm 苗在土球半径 30 cm 40 cm 处断根。断根方法为整个土球环形一次性切断粗根,断根后覆土填灌夹缝。 6.6 施肥 6.6.1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 667 m2施用经过充分堆制或沤制腐熟的厩肥或堆肥 1200 kg180

11、0 kg,或饼肥 100 kg 150 kg,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避免苗木根系直接与基肥接触。 6.6.2 追肥 苗木速生前、中期,施尿素为主;速生后期,施磷、钾肥为主。 每年分别在 3 月、 6 月和 9 月上旬,施尿素或 15:15:15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次 20 kg25 kg /667 m 2;未 施 15:15:15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每年 9 月上旬施过磷酸钙 1 次,50 kg/667 m2; 每年 9 月上旬施氯化钾 1 次, 30 kg/667 m2。 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可混合使用,但必须现混现用。采取土面撒施或开沟条施,施肥后覆土 1 cm。 6.7 水分管理

12、同 5.3.2 6.8 除草 及时除草,人工拔除或放养鸡、鹅。 7 整形修剪 7.1 培育期修剪 定植后第三年在 6 月修剪,选留一个直立粗壮的主枝,剪去枯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内膛枝、下垂枝、逆向枝;米径为 5 cm6 cm 时,在 2 月截去主干 3 m以上的枝叶;米径为 7 cm 8 cm 时截去一级分枝 80 cm 以上部分;米径为 9 cm 10 cm 粗时截去二级分枝 50 cm以上部分。以此类推,逐步培育成三级及以上分枝的半圆球型全冠大苗。 7.2 出圃修剪 DB33/T 20262017 7 大苗出圃时,土球包扎完成后,除需方要求全冠苗外,剪去树冠中间的枯枝、过密

13、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内膛枝、下垂枝、逆向枝。 8 病虫害防治 8.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物理防治、人工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 8.2 农药施用严格执行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规 定。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 1。 表 1 主要病虫防治表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 叶斑病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1200 倍喷雾,连喷2次以上 4月至6月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80 0 倍喷雾,连喷2次以上 炭疽病 70 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500 倍喷雾,连喷2次以上 4月至6月 瘤 蛾 10 氯氰菊酯 1000 倍20

14、00 倍喷雾 5月上旬、6月中旬、 8月上旬 天 牛 80敌敌畏乳油 500倍800倍喷雾;50倍液蘸药棉签从枝干排粪孔塞入虫道后用泥土封口 5月至8月 螨 虫 73克螨特乳油 1500 倍2000 倍喷雾 5月至7月中旬 9 起苗与分级 9.1 起苗 最佳起苗季节在 9月 10月,其次在 2月 4月。起苗应做到随起、随运。中、大苗米径与土球的比例为 :米径 6 cm 10 cm 的中苗 1:7 8,米径 11 cm 15 cm 的大苗 1:6 7。 9.2 质量分级 见附录 A。 10 检疫、标签、包装和运输 10.1 检疫 苗圃每年都要进行产地检疫。苗木调运时做好调运检疫。 10.2 标签

15、 每批苗木都应挂有标签,标明苗产地、数量、质量等级、植物检疫证书编号、苗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编号、起苗日期、生产者或经营者名称、地址等。 DB33/T 20262017 8 10.3 包装 短途运输的苗木,都要用草绳包扎土球;远程运输的再外加麻布包扎土球。 10.4 运输 10.4.1 运输时盖上雨布,做到防风、防晒、防雨淋。 10.4.2 远程运输时,应加强检查,并对土球淋水保湿,防止 苗木脱水枯干或发热烧苗。 11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见附录 B。 DB33/T 20262017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绿化枇杷苗质量等级要求 A.1 一年生 绿化 枇杷苗质量 一年生绿化

16、枇杷苗质量等级应符合表 A.1 的要求。 表 A.1 一年生 绿化 枇杷苗质量等级要求 级别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侧根数) 芽叶 一级 0.8 30 10 芽健壮无损伤,叶片完整 二级 0.6-0.8 20 6-10 芽健壮、叶片完整 A.2 二年生 绿化 枇杷苗质量 二年生 绿化枇杷苗质量等级应符合表 A.2的要求。 表 A.2 二年生 绿化 枇杷苗质量等级要求 级别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侧 根数) 芽叶 一级 1.3 80 15 芽健壮无损伤,叶片完整 二级 1.0-1.3 60 10-15 芽健壮、叶片完整 A.3 绿化 枇杷大苗质量 绿化 枇杷大苗质量等级应符合表 A.3的要求。 表 A.3 绿化 枇杷全冠苗质量等级要求 级别 米径 cm 苗高 m 根系 土 球 形态 一级 6 15 2 5 发达、须根多 米径与土球的比例为: 1:6 8 ,包扎完好,圆整厚实,不松散,不破碎,不干燥 四级以上分枝,枝叶完整、树冠圆整、形态优美 二级 6 15 2 5 发达、须根多 三级分枝,枝叶完整、树冠圆整、形态 较好 三级 6 15 2 5 发达、须根较多 三级分枝,枝叶完整,树冠自然,形态一般 DB33/T 2026 2017 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绿 化 枇杷苗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图 B.1 绿 化 枇杷苗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