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4617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既能传递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等速的 答案: D 基因型为 Dd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D、 d分开发生在(不考虑交叉互换) ( ) A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D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答案: B 下列生物学调查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 A用 3H标记的尿嘧

2、啶核糖核苷酸研究 DNA的复制 B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均应选择在患病家系中展开 C利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D利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 “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 )答案: A 用纯合的高秆抗锈病水稻(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水稻( ddtt)( D、 d 和T、 t 独立遗传)进行育种获得纯合矮秆抗锈病水稻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1再自交得到 F2,然后再选育;另一种方法是用 F1

3、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 5/8、 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占 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 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的 答案: C 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 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 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 约纳特 3人共同荣获 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其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B蛔虫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蓝藻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通常情况下,真核细胞中一条 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答案: D 综合题 生物技术实践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 、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 不同而实现分离。 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抗菌特性。抗菌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和 。 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

5、,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 ,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和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 进行 处理。 答案: 电荷(带电情况) 迁移速度 碳源 氮源 数量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 灭菌 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 究而获得 “诺贝尔奖 ”。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科学家愿意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 2)摩尔根利用 x 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之所以能获得白眼果蝇是因为发生了 。 ( 3)下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的

6、示意图。该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 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若只考虑 D( d )和 A ( a )基因,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得到Fl,然后将 F1中所有基因型为 A_dd 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 aadd 的雄果蝇混养,让其随机交配,则理论上 F2中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图 2 ( 4)一个基因型 为 AaXWY 的雄果蝇产生了一个 AXW的精子,那么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 B、残翅 b) ,且雌雄果蝇均有长翅和残翅的类型。若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

7、现型应为 。( 6)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但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 35 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 25 ),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 “表型模拟 ”。这种模拟的表现型在正常温度下能否遗传?为什么? 。 答案:( 1) 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 相对性状明显(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如成本低,容易培养,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 ( 2)基因突变 ( 3) 1 2/3 ( 4) AXWw、 aY、 aY ( 5)残翅雌蝇与长翅 雄蝇 ( 6)不能,因为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 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 O

8、2的变化量( 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 ”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光照适宜时,水深 2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 O2约为 g。 ( 2)水深 3m时,产生 ATP的结构有 。若将植物从 2m处移到 3m处时, C3的含量将 。 ( 3)图乙装置中,若实验中每隔 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 ( 4)在 “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 ”实验中,自变量是 。 答案:( 1) 3 ( 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增加 ( 3)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 O2减少 ( 4)光

9、照强度(或试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 “激素 受体复合物 ”,这一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 2)被激活的 “激素 受体复合物 ”能引起内质网释放 Ca2+, 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 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在此过程中,体积明显增大的的细胞器是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 3)此外,

10、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 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答案:( 1)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 2)主动运输 液泡 高尔基体 ( 3)RNA聚合 ( 4)两重性 下面左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 “” 表示碳流动方向,右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左图中 (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是以 形式进行的。 ( 2)左图中若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增重 80kg

11、,需至少消耗生产者 kg。 ( 3)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 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 4)右图中,在 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 t1t2时期之间,种群数量将 (不变 /增大 /减小)。 ( 5)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牧民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经常导致虫害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 。 答案:( 1) E 有机物 ( 2) 10000 ( 3)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4)增长 增大 ( 5) 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 选择逐代增强 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原有

12、营养结构( 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现代生物科技 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 1)克隆牛 G 的培育过程与试管牛 E 的培育过程相比特有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这两种繁殖动物的方式相比,实质性的区别为前者是 ,后者是 。 ( 2)进行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对供 、受体母牛进行选择,并用激素进行 处理。一般还需用 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 3)受精卵体外培养所需的培养液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

13、,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 等物质。 ( 4)科学家将外源基因插入上图的受精卵中,常用的方法是 。在检 测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技术,根 据是否显示出杂交带进行鉴定。由于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受精 卵的 DNA中,因而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牛,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的插入而导致早期胚胎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 。 ( 5)良种母牛 B的胚胎能在受体母牛 D的子宫内存活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 6) 培育出的克隆牛 G的基因来源于 。 ( 7)为大量获得试管牛 E,可于 时期将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后移植。 答案:( 1)核移植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 2)同期发情 促性腺 ( 3)动物血清 ( 4)显微注射 DNA分子杂交 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 5)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6)母牛 B的细胞质基因和母牛 C的细胞核基因 ( 7)桑椹胚或囊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