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4621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卷 其他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 B C D 答案: B 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 “十一五 ”时期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B C D 答案: B 费孝通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 ”“各美其美 ”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 “美人之美 ”是指 A要夸奖其他民族文化 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答案: B 单选题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小孩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孝经等在内的古文。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笼统地提倡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B C D 答案: B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

3、宫,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和自然交流,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体现了封建主义落后的思想 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 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答案: D 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族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为国花。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反映了 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

4、 答案: B 2007年 6月 28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 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开平碉楼与村落 ”作为 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被表决通过,中国南方的这片村落一时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各国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A B C D 答案: C 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 交流的友好使者 A B C

5、 D 答案: D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说春联是由 “桃符 ”演变而来的。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代替,形成了对联这一新形式,挂桃符也演变成贴春联的习俗。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答案: A 一位中学生说,学习 “八荣八耻 ”,不但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认识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生 C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

6、D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 答案: 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 “百家争鸣 ”,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奉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答案: B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其核心就是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我国重视提升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有利于 A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形成以文化贸易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 D

7、提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南京市将 “厚德载物、同进文明 ”等四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的内容;常州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 “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 ” 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 “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 ”,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 “文化竞争力 ”,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资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 “全面小康 ”。 (

8、 1)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 的什么道理?( 10分) ( 2) 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 “文化竞争力 ”。( 16分) 答案:( 1) 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 5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 5分) ( 2)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

9、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全面的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 4分)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城市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4 分)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的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分)

10、中国现代化进程最困难的也许不是把农村转化为城市、把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而是把小农文化转变为城市文明。有的大城市目标是现代化大都市,在文化上却依然像一个 “大村庄 ”。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势力太强大,随时都可能回潮,很容易还念起 “康乾盛世 ”或汉武大帝,以至于现在 “反封建 ”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希望在于既保持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又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创 新。 ( 1)在小农文化转为城市文明的进程中,为什么 “反封建 ”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 10分) ( 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搞好文化创新?( 16分) 答案:( 1)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11、“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6分) 小农文化中渗透着的较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严重影响了现代文明的进程,必须加以剔除。因此,在小农文化转变为城市文明的进程中,“反封建 ”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 4分) (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 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分)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剔除其糟粕,发展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 4分)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大胆借鉴外国工业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经验和成果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 分)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拒绝接收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的错误倾向。(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