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4657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卷 选择题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使全球经济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之一是:美国棉花 巴基斯坦纱 中国布 意大利印染 法国服装设计 土耳其服装制造 跨国服装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小题 2】在上题的经济生产体系模式中,美国为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海运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2、 如图 “亚欧大陆及其附近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沿图中虚线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沿图中虚线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小题 2】气温年较差的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B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C地表植被覆盖率很低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小题 3】对图中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

3、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丙处附近纬度太高,不利于渔场形成 D丙处位于大西洋北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从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来看 ,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沿图中虚线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沿图中虚线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距离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不正确的是 C。 【小题 2】甲处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受海洋的影响小,是造成气温年较差的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主要原因。甲

4、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很高,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对气温起到的调节的作用。 【小题 3】乙位于欧洲西部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丙位于亚洲的东部,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沿岸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图为 “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 A以畜牧业为主 B以航运业为主 C以长绒棉出口为主 D以石油工业为主 【小题 2】从甲到乙,经历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5、、热带草原带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判断:丙地位于比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该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甲位于地中海沿海,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为热带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示意我国 20082017年人口总量、 GDP总量、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现状及预测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 20102017年我国 A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B人口依然加速增长 C万元 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D能源生产总量增加了 1倍 【小题

6、 2】下列措施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是 加快发展新能源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单位 GDP能耗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图是地球表面某区域, AB和 CD分别为 70 和 70 纬线, AC和 BD为经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若在 A地观察到当地 12时太阳高度为 0 ,则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70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B北京 6时以前日出 C三江平原种麦正忙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小题 2】若 A、 D两点同时出现日出,且 AC和 BD经度差为 90 ,则 B点的地方

7、时是 A 3时 B 6时 C 9时 D 12时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根据在 A地观察到当地 12时太阳高度为 0,则 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 6:00 以后日出,巴西高原草木茂盛。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若 A、 D两点同时出现日出,则 AD同时位于晨线上。 AD纬度数相同 ,则 A的白昼时间等于 D的黑夜时间。根据 AC和 BD经度差为 90,当 A日出地方时为 时, D 点日出地方时为 +6。则( 12-) 2=2( +6),则 =3,则 B点地方时为 +6=9:00。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8、 综合题 ( 26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为 “我国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 材料二 若陆地上的外流河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下游河口处,流速慢了下来,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就形成了河口冲积岛。 ( 1)说明河口冲积岛的主要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10分) ( 2)分析图中古沙洲的演变过程。( 6分) ( 3)说明崇明生态岛(图中 A岛屿)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10分) 答案: (1)主要特点:河口冲积岛位于河流人海口处,由泥沙组成,结构松散,因而在外形轮廓上很不稳定 (2分 );地势平

9、坦,海拔低 (2分 );水网密布 (2分 )。主要外力作用:河流水的沉积作用 (2分 );海水的顶托作用 (2分 )。 (2)在河口地区,由于人海河流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沉积,露出水面,形成古沙洲 (2分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河口的北岸泥沙沉积速度快于南岸 (2分 );泥沙继续沉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与大陆相连 (2分 )。 (3)位于我国东部大陆海岸线中段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 2分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分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雨热同期 (2分 );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土

10、地资源 (2分 );风能、潮汐能开发潜力大等 (2分 ) ( 20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 “保护性耕作法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 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 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 “保护性耕作法 ”实验的地区。在总结 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 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下表为实施 “保护性耕作法 ”前后, 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 1)实施 “保护性耕作法 ”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10分) ( 2) N地推广 “保护性耕

11、作法 ”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6分) ( 3)就保护 M地和 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 点合理化建议。( 4分) 答案:( 1)保持 (或增加 )土壤水分 (2分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分 );减少土壤侵蚀,减轻荒漠化危害 (2 分 );增加大气湿度 (2 分 );减少大气污染等 (2 分 )。 (2)减少耕地的灌溉用水量,减轻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2分 );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增强土壤的抗风蚀能力等 (2分 );保护耕地资源减轻荒漠化的危害等 (2分 )。 (3)合理灌溉,提倡喷灌和滴灌;禁止乱砍滥伐,盲目开垦土地资源;植树种草,防风固沙:严禁在荒

12、地搂发菜,挖甘草等 (答对 2点即可得 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 ( 10分) A旅游地理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 “双遗产 ”,有 “五岳之首 ”、 “中华寿山 ”、 “国山 ”等众多称号,但泰山两次和 “世界地质公园 ”的称号无缘。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后,泰山才正式列入第三批 “世界地质公园 ”名单。 材料二 泰山登山索道图 ( 1)简要分析泰山列入 “世界地质公园 ”名单的重要意义。( 6分) ( 2)读图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登山索道,方便了游客。然而这一工程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4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

13、现象。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 1)读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 4分) (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6分) C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 3月 21日至 22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材料二 图为 “2010年 3月 21日至 22日全国沙尘落区示意图 ”。 ( 1)根据材料二,概述沙尘落区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 6分) ( 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分) 答 案: A【旅游地理】 (1)重

14、要意义:有利于加强对泰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分 );能进一步提高泰山作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业收入 (2 分 );使泰山成为地质科学研究基地和地质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基地,提高泰山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等 (2分 )。 (2)修建登山索道的好处:方便了游客登山,特别有利于体质较弱的儿童和老人使他们也可享受到山川的壮美 (2分 );登山索道的不利之处:对自然景观有破坏作用等 (2分 )。 B【自然灾害与防治】 (1)原因:图中的黄河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下游入 冬时的封河期早于上游河段,初春时的开河期晚于上游河段,从而使下游河道中的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

15、涨 (2分 );图示区域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发生凌汛灾害造成的损失大 (2分 )。 (2)主要工程措施:实施破冰凌工程,疏通河道 (2分 );修筑和加固河堤 (2分 );在上游修建水库,利用水库调节泄流量 (2分 )。 C、【环境保护】 (1)沙尘落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分 )和华北地区 (2分 ):呈片状分布,强度由中部向周围减小 (或沙尘落区中部强度大,周围强度小 )( 2分 )。 (2)有利影 响:促成降水,缓解干旱;沙尘内的大气微粒 (气溶胶 )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而使地球降温,从而抑制全球变暖;有效缓解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 (答对 2点即可得 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