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4794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1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1 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810 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 技术 规范 2013 - 06 - 04 发布 2013 -07 - 01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810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河南省畜牧局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许喜兰、王国杰、郭际、江舰艇、李艳玲、赵学召、 石彦召。 DB41/T 8102013 1 蜜蜂病虫害防治 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预防 要求、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蜜蜂病虫害防治

2、 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168 2003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134 2008 无公害食品 蜂蜜 NY 51372002 无 公害食品 蜂花粉 NY 5139 2002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3 防治原则 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按地形地貌特征选择场址,制定蜂场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 行。加强蜂场管理,定期对蜂箱

3、、蜂具消毒,清理蜂场卫生,防止病菌滋生, 选用抗病蜂种,提高饲喂管理水平,维持强势蜂群,提高蜂群抗病能力。 蜂病一旦发生, 应采取两三种 农 药轮流交替 使用 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4 预防要求 4.1 蜂场选择 4.1.1 蜂场应 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温度适 宜、远离噪声、交通方便的地带,应离铁路、公路主干道、大型公共场所 500m 以上。 4.1.2 定地蜂场周围 5000m 内,一年中 应 有面积大 、主要蜜源三种 以上 蜜粉源植物和种类较多花期不一的辅助蜜粉源植物。 4.1.3 应 避开 藜芦、夹竹桃、毛莨、杜鹃、苦皮藤、曼陀罗等 有毒蜜、粉源植物。 4.1.4 蜂 场应选在远离

4、 有 污染的化工区、矿区、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经常喷施农药的果园和菜地,直线距离在 3000m 以上。 4.1.5 蜂场应距离糖厂及生产含糖量高的食品工厂 3000m 以上。 4.1.6 蜂场应避开路灯、诱虫灯等强光源照射。 4.1.7 蜂场附近应有供蜜蜂采集的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027 要求。 4.1.8 蜂场周围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DB41/T 8102013 2 4.2 蜂场管理 4.2.1 蜂场应 保持 清洁卫生,及时铲除蜂场内 的杂草,防止滋生害虫和霉菌,在蜜蜂传染病发生期间,及时清理蜂尸和杂物,并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地面撒生石灰

5、消毒 。 4.2.2 饲喂蜂群的蜂 蜜、糖浆、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应经灭菌处理 。 4.2.3 蜂箱和蜂具 应 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淘汰霉变、被虫蛀咬和传染病发生后的巢脾。 4.2.4 饲喂 蜜蜂 禁止使用病原体污染后的蜂蜜、蜂花粉喂蜂 ,蜂蜜、蜂花粉 等饲料 应符合 NY 5134-2008和 NY 5137 2002 要求 。 4.2.5 蜂场库房墙壁和地面应易于消毒处理,产品和生产工具应 分类摆放。 4.2.6 蜂场应远离疫病发生区,且不从疫病发生区购 蜂。 4.2.7 对蜂群做全面检查,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物,保持箱体清洁。 4.2.8 建立蜜蜂饲养档案,记录完整养蜂日志。 4.2.9

6、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按照本 规范 要求制 定 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制度。 4.3 饲养管理 4.3.1 引进和选育抗病蜂种。 4.3.2 多造新脾,淘汰老脾。提倡使用塑料巢础 ,有条件的一年更换一次巢脾,一个巢脾使用最好不超过 2 年。 4.3.3 夏、秋季蜜粉源较多时,采取 强群平分、原箱分群、补强和合并交尾群、三群或多群分出一群等人工 强制分群,无王群介入产卵蜂王或处女王台,同时适当调整蜜粉脾的数量,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4.3.4 应选择在春季 三月中 、下 旬 进行 开繁、秋季断仔 应在 8 月底 至 9 月初 。 4.3.5 繁殖越冬蜂应在 9 月中、下旬 最后一个蜜源前期进行。 4.

7、3.6 蜜蜂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蜂场防疫消毒,确保饮用水清洁,大流蜜期应贮备部分蜂蜜、花粉为 蜂粮,转地放蜂时应在蜂箱内保持 2 张 3 张蜜粉脾。 4.3.7 根据蜂场所在地气候特点进行箱内或箱外保温 :冬季外界气温降到 0以后, 在蜂箱两侧填充棉花或草类等保温物,箱上用棉垫覆盖,蜂箱周围堆积杂草或麦秆,保持箱底温度在 0 4,相对湿度 75%左右,天气回暖后,逐步去除保温物; 进入夏季后, 室外温度达到 27.5后, 蜂箱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搭凉棚、草苫等遮阴降温,不定期对蜂箱四周进行洒水,蜂场内放置充足的喂水装置,饲喂蜜蜂 0.1%食盐水。 4.3.8 适时补饲或奖饲, 要用优质

8、的成熟蜂蜜和优质白糖配制的糖浆补饲或 奖饲 , 低温阴雨天气要给蜂群 进行 巢门喂水 。 4.3.9 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 4.3.10 蜂箱内应长期稳定 在 6 脾 7 脾蜂 , 大 于 7 脾可 按照蜂群状况 2 箱 3 箱蜂分一箱蜂, 小 于 6 脾应 进行合并 弱 群 , 做 到蜂多与脾,确保 蜂群有充足的哺育力。 5 防治方法 5.1 隔离 5.1.1 发现传染病应立即将发病蜂群隔离及时隔断病源, 防止病害传播蔓延。有病蜂群,彻底换箱换脾,迁往蜂群活动区以外隔离治疗,重病群或重病脾应考虑烧毁,并消毒与病群接触过的蜂具、巢脾。同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部门。 DB41/T 8102013

9、 3 5.1.2 病群应选择距蜂场 3000m 以外、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隔离治疗,管理病蜂的蜂具及所产生的蜂产品等 不得带回健康蜂场。蜜蜂致病原属国内首次发现的传染病害或烈性传染病,应予以焚烧,然后进行深埋处理。 5.1.3 疑似病群另选距蜂场 3000m 以上场地进行隔离观察,也可预防性施药。 5.1.4 对于假定健康蜂群应进行观察,必要时转移到其它地方。 5.1.5 隔离病群在没有病蜂 出现、隔离期超过该传染病潜伏期两倍以上的时间后,经全面消毒,解除隔离,如果经过传染后的蜂群十分衰弱、失去经济价值,又有带菌(毒)危险的应该焚烧,然后进行深埋处理。 5.2 消毒 5.2.1

10、机械消毒方法: 清扫铲刮、洗涤和通风等。 5.2.2 物理消毒方法: 日晒、烘烧、灼烧、煮沸等。 5.2.3 化学消毒方法 : 参见附 录 A。 5.2.4 综合消毒方法:机械 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配合使用。 5.3 传染性 病害的治疗 5.3.1 按 NY 5139-2002、 GB/T 19168-2003 的要求使用药物,严格控制药品种类和剂量。 5.3.2 大流蜜前一个月停止蜂群用药。 5.3.3 使用过药物的蜂群,大流蜜初期应彻底清除巢内存蜜。 5.3.4 蜜蜂主要传染病、原虫病及常用药物,参 见 附 录 B 中 的 表 B.1、表 B.2、表 B.3。 5.4 寄生螨的 防

11、治 5.4.1 使用国家允许的杀螨剂 螨扑、灭螨一号、速杀螨、螨净等, 最好几种杀螨剂交替使用。 5.4.2 采用 化学防治 并结合 扣王断子、 割除雄蜂脾等生物学防治措施综合治螨。 5.4.3 为保证螨寄生率常年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即花期前螨寄生率为 3%(不超过 5%),每年用药次数 1 次 3 次为宜。用药应距离大流蜜期 1 个月。 5.4.4 大、小蜂螨寄生率 或 寄生密度测定 按式( 1)和式( 2) 寄生率( %) 数)检查蜂数(或检查蜂房 数)有螨蜂数(或有螨蜂房 100 (1)寄生密度 螨 /蜂(房) 数)检查蜂数(或检查蜂房 大蜂螨总数 (2)5.4.5 大蜂螨 防治 5.4

12、.5.1 断子期使用杀螨剂 1 号、绝螨精等水剂,按说明加溶剂稀释,置于手动喷雾器中或两罐雾化器中喷雾治疗。 5.4.5.2 繁殖期 施 用螨 扑(氟胺氰菊酯条、氟氯苯氰菊酯条) 或将巢房内的螨与蜂体上的螨分离 ,分别防治。 5.4.5.3 建筑雄蜂巢脾 ,引诱蜂螨产卵 ,抽出雄蜂巢脾集中处理烧毁, 以减少蜂螨寄生率。 5.4.6 小蜂螨 防治 DB41/T 8102013 4 5.4.6.1 用 升华硫粉均匀涂抹在封盖子脾表面,每隔 7d 10d 1 次,连续 2 次 3 次,也可结合取蜜进行 治疗小蜂螨。 5.4.6.2 升 华硫和杀螨剂加水混合,刷抹脾面治疗小蜂螨。 5.4.6.3 采用

13、幽闭蜂王 9d,或更换蜂王,在此期间应用药物治疗,可将蜂螨杀灭。 5.5 非传染性 病害 的 防治 5.5.1 遗传因子或 饲养条件破坏引起的 病害。 5.5.1.1 遗传因子或饲养条件破坏引起的病害主要有: 卵干枯病、僵死幼虫病、佝偻病 。 5.5.1.2 防 治 方法 : 应 及时更换或淘汰病群中的蜂王,选择生活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合并弱群,紧缩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早春作好蜂群内外的保温,盛夏保持巢内通风,遮荫;补 充饲喂蛋白质饲料,增强群势,提高抗逆能力,应用药物治螨防病时,应 严格 控制 用药时间和药量。 5.5.2 有毒植物引起的蜜蜂中毒 5.5.2.1 引起蜜蜂中毒的植物 引起蜜蜂

14、中毒的植物 见表 1。 引起蜜蜂花粉、花蜜中毒的植物 植物名称 有毒成分 藜芦、夹竹桃、毛莨、杜鹃、苦皮藤、曼陀罗 生物碱、糖苷、毒蛋白、多肽、胺类、草酸盐或多糖等。 甘露蜜 糊精、无机盐 枣花 生物碱、钾含量过高 5.5.2.2 藜芦、夹竹桃、毛莨、杜鹃、苦皮藤、曼陀罗中毒 的 防治 5.5.2.2.1 选择具有良好蜜粉源 的 场地放蜂 ,不要去有毒植物蜜源场地 放蜂。 5.5.2.2.2 发生花粉花蜜中毒 ,应及时地从发病蜂群取出有毒的蜜脾和粉脾 ,并喂以酸性饲料如米醋 ,柠檬酸等蜜水或用姜半两加水 0.5kg 煮沸后加糖 250g 喂蜂解毒。 5.5.2.2.3 定地养蜂场 应 种植一些

15、与有毒植物同时开花的蜜源植物 ,以避免蜜蜂去采集有毒的蜜粉源。 5.5.2.3 甘露蜜 中毒 的防治 5.5.2.3.1 外界蜜源结束后,应留足蜂群的越冬饲料。 5.5.2.3.2 越冬蜂群应转移至没有松树、柏树的地方,避免蜜蜂采集甘露蜜。 5.5.2.3.3 取出蜂箱内已采集的甘露蜜,及时给蜂群补充新鲜蜂蜜。 5.5.2.3.4 甘露蜜中毒后,应对蜜蜂采取药物治疗,氯霉素 2 片、四环素 1 片、复方维生素 B20 片、食母生 50 片,将以上药物研碎后加 1kg 蜜水,搅匀后喂蜂,每天 1 次 2 次,连喂 2d 3d。 5.5.2.4 枣花中毒的 防治 5.5.2.4.1 枣花蜜采集期,

16、每天在框梁和蜂路上洒一点 2%淡盐水,同时在蜂场内增设喂水器,饲喂 2%淡盐水。 DB41/T 8102013 5 5.5.2.4.2 用甘草水或生姜水、蜂蜜配成蜜水,或在蜜水中加入 0.1%的柠檬酸或醋酸,饲喂蜂群,可减轻发病。 5.5.2.4.3 进入枣花场地前,应及时对蜂群补充花粉。 5.5.3 化学中毒的 防治 5.5.3.1 经常了解蜂场所在地所施农药种类和施药时间,对蜂群毒性大时,应尽早撤离;毒性较小时,暂 闭巢门 1d 2d,同时打开蜂箱通气窗。 5.5.3.2 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中毒时, 应 在 20%糖浆中加 0.1%食用碱喂蜂。 5.5.3.3 发现蜂群有中毒现象,及时从蜂

17、箱中取出污染的蜜、粉脾,予以销毁。 5.6 天敌的防治 5.6.1 大、小蜡螟 5.6.1.1 应及时更新繁殖巢脾,造新脾,换老脾,旧脾及时化蜡。 5.6.1.2 饲养强群,保持蜂多于脾,蜂不漏脾。 5.6.1.3 蜂箱应摆成前高后低。 5.6.2 胡蜂 5.6.2.1 降低巢门高度至 7mm 以 下、增加巢门宽度,防止胡蜂进巢。 5.6.2.2 当发现有胡蜂危害时,可用薄板扑杀。 5.6.2.3 将 1g“毁巢灵”药粉装入带盖的广口瓶内,用捕虫网逮住胡蜂后,将其装进瓶子,任其振翅敷药粉于身上,几秒后放飞,带 药归巢,则起到毒杀其他个体的作用。已知胡蜂巢穴时,可在夜间用蘸有敌敌畏等农药的布条工

18、棉花塞入巢穴,杀死胡蜂。 5.6.3 蚂蚁 5.6.3.1 蜂箱不放在枯草上 ,清除蜂场周围的烂木和杂草。 5.6.3.2 将蜂箱置于木桩上 ,在木桩周围涂上凡士林、沥青等黏性物,可防止蚂蚁上蜂箱。 5.6.4 蟾蜍 铲除蜂场周围的杂草 ,垫高蜂箱 ,使蟾蜍无法接近巢门捕捉蜜蜂。 5.6.5 蜘蛛 5.6.5.1 应及时清除 蜂场附近蛛网。 5.6.5.2 在嫩荆条多老荆条少的地方放蜂。 DB41/T 8102013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见表 A.1。 表 A.1 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名称 常 用浓度( %) 作用时间 配制 作用范

19、围 使用方法 备注 84 消毒液 0.4%作用 10min用于细菌污染物。 5%作用 90min用于病毒污染物。 水溶液 细菌 芽孢 病毒 真菌 蜂箱和蜂具洗涤,巢脾浸泡;金属物品洗涤时间不宜过长。 日用百货店有售、避光贮存 漂白粉 5% 10%作用 30min 120min 水溶液 细菌 芽孢 病毒 真菌 蜂箱洗涤,巢脾和蜂具浸泡1h 2h,金属物品洗涤时间不宜过长。 水源消毒: 1m3河水、井水加漂白粉 6g 10g, 30 min 后可以饮用。 食用碱 ( Na2CO3) 3% 5%水溶液作用 30min 120min。 水溶液 细菌 病毒 真菌 蜂箱洗涤,巢脾( 2h)、蜂具和衣物浸泡

20、 30min 60min,越冬室、仓库墙壁、地面喷洒。 石灰乳 10% 20%水溶液。 1 份生石灰加水 1 份制成消石灰,再加水配成 10% 20%悬液。 细菌 芽孢 病毒 真菌 10% 20%水溶液粉刷越冬室、工作室、仓库墙壁和地面。 现配消石灰粉,撒布蜂场地面。 现配现用 饱和食盐水 36%水溶液作用 4h 以上。 水溶液 细菌 真菌 孢子虫 阿米巴 巢虫 蜂箱、巢脾、蜂具和浸泡 4h以上。 冰醋酸 98% 80%熏蒸 1d 5d 每箱 20mL25mL 蜂螨 孢子虫 阿米巴 蜡螟的幼虫和卵 每只蜂箱用 80% 98%冰醋酸20mL 25mL,洒在布条上,每个装好欲消毒巢脾的继箱挂一片。

21、将箱体摞好、糊好缝,盖好箱盖熏蒸 24h。气温低于 18,要熏蒸 3d5d。 DB41/T 8102013 7 表 A.2 化学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续) 名称 常用浓度( %) 作用时间 配制 作用范围 使用方法 备注 福尔马林 2% 4%福尔马林水溶液。 1 份福尔马林加水 9 份 18份。 细菌 芽孢 病毒 孢子虫 阿米巴 2% 4%福尔 马林水溶液喷洒越冬室、工作室、仓库墙壁和地面;也可 1g/m3 3g/m3 加热熏蒸。 4%福尔马林水溶液浸泡蜂箱、巢脾和蜂具 12h。 注意密闭 福尔马林 原液熏蒸 每只继箱用量:福尔马林15mL,热水 5mL和 高锰酸钾 10g。 细菌 芽孢 病毒

22、 孢子虫 阿米巴 福尔马林和热水加入容器,放入摞好的箱体中,蜂箱间用纸糊好,再加入高锰酸钾立即盖好,密闭 12h。 室内消毒( 每立方米) : 30mL福尔马林、 30mL 水和 18g 高锰酸钾。 注意密闭 硫磺 (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 粉剂熏蒸 24h 以上, 2g/蜂箱 5g/蜂箱。 蜂螨 螟蛾 巢虫 真菌 5 个蜂箱为一体,每个继箱 8张巢脾,巢箱中放一瓷容器。使用时,将燃烧的木炭放入容器内,立即将硫磺撒在木炭上,密闭蜂箱,熏蒸 12h以上。 由于该药对卵、蛹无效,每隔 7d 要重复一次。连续重复 2 次 3 次。 注 1: 根据消毒药的类型与本蜂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消毒药。 注 2

23、: 无论使用何种化学消毒剂,以浸泡和洗涤形式处理的,消毒过后用清水将药品洗涤干净,巢脾用分蜜机摇出巢中水分;熏蒸消毒的蜂具等,应在流通空气中放置 72h 以上。 注 3: 巢脾上如有花粉等存在,其消毒的浸泡时间, 可视药品作用时间而适当延长,以达到消毒确实的目的。 DB41/T 8102013 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蜜蜂主要传染病、原虫病及常用药物 蜜蜂主要传染病、原虫病及常用药物见表 B.1。 表 B.1 蜜蜂细菌性传染病及其防治 类别 病 名 病 原 危 害 常用药物( 10 框蜂每次用量) 幼虫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 幼虫芽孢杆菌 G 封盖后幼虫死亡 250 mL 1:1 的糖水中

24、加入红霉素(或用金霉素原粉) 0.2g,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 7 次为一疗程。 欧洲幼虫腐臭病 蜂房蜜蜂球菌 G 2 日 3 日龄幼虫死亡 成蜂病 蜜蜂败血病 蜜蜂败血杆菌 G 成蜂死亡解体 10g 40g 菊花、大青叶或穿心莲等中草药水煎,配成 1kg 1:1 的糖水,喷雾或饲喂 , 隔日一次,连用 5 次7 次为一疗程。 蜜蜂副伤寒 副伤寒杆菌 G 成蜂腹泻、死亡 蜜蜂螺原体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见表 B.2。 表 B.2 蜜蜂螺原体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 类 别 病 名 病 原 危 害 常用药物( 10 框蜂每次用量) 成蜂 螺原体病 蜜蜂螺原体病 蜜蜂螺原体 成蜂死亡 250mL

25、 1:1 的糖水中加入红霉素 0.2g或 25%糖水喷脾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 ,连用 5 次 7 次为一疗程,生产期间严格执行休药期 1 个月的规定。 幼虫 病毒病 囊状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毒 封盖后幼虫死亡 15g 50g 贯众、金银花或板蓝根等抗病毒的中草药水煎,配成 1 kg 1:1的糖水 , 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 7 次为一疗程。 蛹病毒病 蜜蜂蛹病 蛹病毒 蛹死亡 成蜂病 慢性麻痹病 急性麻痹病 云翅病毒病 克什米尔病毒病等 慢性麻痹病病毒 急性麻痹病病毒 云翅病毒病病毒 克什米尔病毒病病毒 成蜂死亡 与囊状幼虫病和蜜蜂蛹病用药相同 DB41/T 8102013 9 蜜蜂

26、真菌病和原虫病及其防治见表 B.3。 表 B.3 蜜蜂真菌病和原虫病及其防治 类别 病 名 病 原 危 害 常用药物( 10 框蜂每次用量) 幼虫 真菌病 白垩病 蜂球囊菌 幼虫呈石灰质状 大黄苏打片 1 片溶于 250mL 1:1 的糖水中,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 5 次 7 次为一疗程。 黄曲霉病 黄曲霉菌 幼虫呈石子状,成蜂死亡 蜂王 真菌病 蜂王卵巢黑变病 黑色素沉积真菌 蜂王生殖系统变黑 成蜂 原虫病 孢子虫病 蜜蜂微孢子虫 成蜂下痢死亡 250mL 糖浆中加入 1mL 食醋,喷雾或饲喂, 2d 3d 一次,连用 4 次 5 次为 一疗程。 阿米巴原虫病 马氏管变形虫 成蜂下痢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