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4800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75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DB41 T 818-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818 2013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n rainwater harvesting engineering in urban area 2013 - 09 - 05 发布 2013 - 11 - 05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818 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划 3 4.1 基本资料 3 4.2 一般规定 3 4.3 规划内容 3 5 工程设计 5 5.1 设计基本资料 5 5.2 雨水利用形式选择 5 5.3

2、 设计降雨 5 5.4 集流工程系统 6 5.5 雨水处理工程 6 5.6 雨水储存与调蓄 8 5.7 雨水综合利用 9 5.8 透水地面 . 11 6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 12 6.1 工程施工 . 12 6.2 设备安装 . 13 7 工程验收与运行管理 . 13 7.1 工程验收 . 13 7.2 运行管理 . 1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河南省多年降雨特征统计 . 1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河南省各地主要城市暴雨强度公 式 . 1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郑州市多年降雨特征统计 . 20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雨水水质主要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 DB41/T 818 2

3、013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郑州市水务局提出 。 本标准 由 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 责起草, 郑州市供水节水技术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省节约用水 协会、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黄震峰、任长江 、 朱江、王志录、刘玉忠、龚军、申国朝。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中刚、徐姗姗、张莉、王秀珍、陈伟胜、李海华、王纪军、应一梅。 DB41/T 818 2013 1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 雨水利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4、、要求和方法等。 本标准 适用于城镇 雨水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41 给水 排水构筑物 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8 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 JC/T 945 透水

5、砖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 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90 透水 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雨水利用工程 rainwater harvesting and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in urban area 城镇化地区对雨水进行滞蓄、下渗、回用、调控排放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3.2 峰值汇流系数 runoff peak coefficient 区域出口的峰值流量与对应的最大时段平均降雨强度和区域面积之积的比值。 3.3 下垫面 toluen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DB41/T 818

6、2013 2 3.4 透水地面 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的铺装地面。 3.5 回渗井 infiltration recharge well 将处理后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雨水直接回补到地下透水层的构筑物。 3.6 下凹式绿地 depressed green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 3.7 环保雨水口 pollutant removable inlet 具有拦截径流中部分污染物、分离初期径流等功能的雨水口。 3.8 调控排放 detention & controlled discharge 将区域内雨水暂时滞留在管道和调蓄设施内,并

7、按照所控制的流量排放到下游。 3.9 屋面滞蓄排放 roof retention and letting 在具有足够承载和防渗能力的屋面,将降落的雨水临时滞留在屋面上,通过限流措施以较小流量排入雨水管道。 3.10 雨水收集回用率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use rate 一定区域内收集回用的雨水量占降雨所产生径流量的百分比。 3.11 雨水综合利用率 rainwate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一定区域内雨水下渗和收集回用的量占所产生径流量的百分比。 3.12 雨水池 rain water tank 存储和调节雨水的构筑物。

8、 DB41/T 818 2013 3 3.13 回用容积 useful storage volume 雨水池中用于储存回用雨水的容积。 3.14 调蓄容积 detention and revaluating volume 雨水池中用于调节径流峰值的容积。 3.15 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 3.16 铺装层 pavement layer 透水地面地表至土基以上的各层统称为铺装层,包括垫层、基层、找平层、面层。

9、3.17 铺装层容水量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pavement layer 单位面积透水地面可容纳雨水的最大量。 3.18 规划利用雨水量 proposed rainwater utilization volume 达到雨水利用规划目标每年 6 9 月需要控制和利用的雨水量。 3.19 生物滞留 Bio retention or rain garden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截留、滞蓄、过滤、净化雨水径流的措施。 3.20 植被浅沟 vegetated swale 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的措施。 3.21 雨水湿地 rai

10、n wetland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多重作用净化雨水径流,并兼有消减洪峰、调蓄利用和 改善景观作用的湿地。 3.22 雨水生态塘 rain detention pond DB41/T 818 2013 4 可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 4 规划 4.1 基本资料 4.1.1 工程所在地近 10 年以上的年、月降雨量和 5 min、 10 min、15 min 、 30 min、 60 min、120 min、360 min、 24h 历时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可参考河南省水文手册、 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 或当地市政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求得短历时暴雨强度和降雨量,

11、资料可参考附录 A。 4.1.2 工程所在地近 10 年以上的年、月水面蒸发资料。 4.1.3 工程建设区地形、土壤、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4.1.4 工程建设区现状和规划的地面设施、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位置、深度、结构等方面资料。 4.1.5 工程建设区或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绿化规划和生态环 境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资料。 4.1.6 工程建设区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率、水面面积等主要参数。 4.2 一般规定 4.2.1 凡新开发建设或改、扩建的区域,占地面积在 50000m2以上的,应编制雨水利用规划。 4.2.2 区域雨水利用工程规划应与

12、 区域 排水规划 同步开展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 宜 在小区前期规划中考虑 ,规划应体现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基本原则。 4.2.3 雨水利用规划应以区域总体规划、雨水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依据,并与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绿化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相协调。 4.2.4 规划应提出有利于雨水利用的坡度控制要求。 4.2.5 规划应体现对 雨水的回用、下渗等综合利用以减小外排水量和峰值流量。 4.3 规划内容 4.3.1 雨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 规划目标、原则; 雨水利用分区、方案比选、工程布局、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相关要求; 规划雨水利用量估算及投资估算。 规划目标可采用控制规划

13、建设区域峰值汇流系数的方法确定,峰值汇流系数可按公式( 1)计算: spp FiQ (1) 式中: p 峰值汇流系数,无量纲; Qp 峰值流量,单位为升每秒( L/s); i 以系统汇流时间 为时段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单位为升每秒公顷 (L/s hm2); Fs 汇流区面积,单位为公顷 (hm2); 系统汇流时间,单位为分( min), 应由实测资料分析确定,通常可采用公式( 2)估算。 21 mtt . (2) 式中: t1 汇水面汇水时间,单位为分( min),一般采用 5 min15 min; DB41/T 818 2013 5 m 折减系数,无量纲,按 GB 50014的规定取用; t

14、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单位为分(min)。 雨水利用工程控制峰值汇流系数 p可参照表 1选取。 表 1 雨水利用工程控制峰值汇流系数选取表 建设后用地类型 地表以下 10m内土壤质地 重现期a (年 ) 控制峰值汇流系数 p 居民区、工业区、办公商务区 粘土 1 2 0.3 0.4 粉土细砂 2 4 0.2 0.3 中砂砂砾 3 5 0.15 0.2 卵石 5 8 0.15 公园、绿地 粘土 1 3 0.3 0.4 粉土细砂 3 5 0.2 0.3 中砂砂砾 5 8 0.15 0.2 卵石 8 10 0.15 a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 可适当增大,一般 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

15、地区重现期可酌情 减小 。 4.3.2 多年平均汛期规划控制雨水利用量可按公式( 3)计算: 101 ,1,11 ,0,010ni iifni iifN FPFPW (3) 式中: NW 多年平均汛期规划控制雨水利用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6 9月降雨量占年降水量比例,取 82; fP 区域 (地块 )雨水利用标准所设定重现期的年降 水量,单位为毫米( mm); iF,0 建设前第 i类用地的面积,单位为公顷 (hm2); i,0 建设前第 i类用地的汛期径流系数,无量纲,可参考表 2选取; iF,1 建设后第 i类用地的面积,单位为公顷 (hm2); i,1 建设后第 i类用地的汛期径

16、流系数,无量纲,可参考表 2选取; 0n 建设前用地类型数; 1n 建设后用地类型数。 表 2 不同区域汛期径流系数参考值 用地类型 土壤质地 坡度 汛期径流系数 林地 - - 0.15 0.25 公园、墓地 - - 0.15 0.25 草地 砂性土 7% 0.20 粘性土 7% 0.35 裸地 砂性土 0% 5 0.30 5% 10% 0.40 粘性土 0% 5 0.50 5% 10% 0.60 居住区 - - 0.50 0.70 商业区 - - 0.55 0.80 混凝土、沥青路面 - - 0.85 级配碎石路面 - - 0.45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 - 0.30 5 工 程设计 5.

17、1 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所需基本资料可参照 4.1收集。 5.2 雨水利用形式选择 5.2.1 雨水渗入地下可利用绿地、透水铺装地面、渗沟、渗井等渗透设施或生物滞留设施。 5.2.2 绿地雨水宜采用渗入地下形式。可依据绿地土壤与地质地形条件,结合景观要求采取整体下凹式绿地、局部下凹式绿地,必要时可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入渗槽、渗井等渗透设施。 5.2.3 屋面雨水可选择收集回用、排入绿地下渗、屋顶绿化或屋面滞蓄排放等形式。 5.2.4 小区内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宜采用透水地面,将雨水渗入地下或下渗后收集回用,渗透设施设置应避免入渗雨水对路基造成影响。 5.2.5 城市道路宜采取相 应雨水利用措施。红线

18、内绿化带宜采用下凹式绿地;人行步道宜采用透水地面,并应同时满足承载力和冻胀要求。 5.2.6 城市河道雨洪宜就近引入公共绿地滞蓄下渗,不具备条件时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闸、坝、堰等进行调控利用。 5.2.7 高架立交桥面雨水应利用高程关系收集利用。立交桥区其它道路雨水应结合桥区绿地进行收集和综合利用。 5.2.8 城市公共排水系统宜在适当位置布设雨洪调蓄池和流量控制井,采用调控排放的形式进行雨水利用。城市公共雨水管接入河道前应设置污物分离设施,并适当设置雨水利用设施。 5.2.9 河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宜进行汛期水位的 综合调度 调 节利用。 5.2.10 季节性河道及沿岸,应采取措施就

19、地拦蓄和下渗雨水。 5.3 设计降雨 雨水收集系统计算所需的暴雨强度可采用公式( 4)进 行设计, DB41/T 818 2013 7 q =n167 (1 lg )()A c Ptb. (4) 式中: q 降雨强度, 单位为升每秒 公顷(L/ ( s hm2) ) ; P 设计重现期 ,单位为年 ( a); t 降雨历时 ,单位为分钟 ( min); A、 b、 c、 n 当地降雨参数,河南省各地暴雨强度公 式参 见附录 B。 5.4 集流工程 系统 集流工程系统一般采用集流设施及传输管道、渠道等组成。 5.4.1 屋面雨水 5.4.1.1 屋面雨水收集设施主要包括屋面集水檐沟、天沟、雨水斗

20、和立管(水 落管)等,设计方法与要求应符合 GB 50015 和 GB 50400 的规定。 5.4.1.2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时 应收集无污染或污染较小材料屋面的雨水。 5.4.2 硬化 地面雨水 5.4.2.1 街道、庭院、广场等地面雨水通过 雨水口收集,再经连接管进入下一级雨水管渠。雨水口及连接管的水力计算应按 GB 50014 的相关内容进行 ,管渠设计及要求应符合 GB 50141 相关规定 。 5.4.2.2 雨水口宜设置在汇水面的低洼处,或硬化地面周围的下凹式绿地内;硬化地面雨水收集宜采用环保型雨水口。 5.4.2.3 高架立交桥面雨水可通过桥面雨水口、 水 落管收集,设计方法与要

21、求应符合 GB 50014 的规定。 5.4.3 传输管渠 5.4.3.1 收集 到 的雨水宜采用管 道 传输,管道的最小管径、设计流速、设计坡度和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 GB 50014 和 GB 50141 中有关规定进行,车行道下管道最小覆土 厚度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5.4.3.2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可按 GB 50014 和 GB 50400 的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当需要系统的径流过程、水位变化过程计算时,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5.5 雨水处理工程 5.5.1 水质 5.5.1.1 初期径流雨水水质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应以实测资料为准。缺乏实测资料时 ,可参考附录C 表中的经验值

22、。 5.5.1.2 雨水水质检测项目主要考虑常见有机污染物、营养性物质及重金属物质等。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参 考附录 D。 5.5.1.3 回用的雨水应采取初期径流弃除、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措施达到回用对象所要求的水质标准。特殊需求用户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处理后 使用。 5.5.1.4 来自特殊污染区,诸如各种农批市场、废品回收站、车辆维修站、洗车场、特殊工业区、医院等的雨水不得作为雨水利用的水源。 5.5.2 雨水处理工艺 5.5.2.1 雨水处理工艺应依据原水水质状况和回用目标水质要求确定,可参照下列流程选择: DB41/T 818 2013 8 a) 雨水收集弃除初期径流滞蓄入渗地

23、下。 b) 雨水收集弃除初期径流滞蓄过滤清水蓄存回用 。 c) 雨水收集弃除初期径流滞蓄过滤消毒清水蓄存回用。 5.5.2.2 雨水收集回用宜采用以物化法为主的工艺流程,如初期径流弃除、格栅拦污、沉淀、过滤等;当有条件时可采用生态净化技术,如人工土壤滤池、雨水生态塘、雨 水湿地等;当对水质有较高要求时,可增加相应的深度处理措施。 5.5.2.3 根据雨水回用的用途,如有细菌学指标要求时应在回用前进行消毒处理,但当雨水回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体时,消毒可作为备用措施。消毒处理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5.3 初期径流弃除设施 5.5.3.1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设初期径流弃流设施(绿化屋面除

24、外),雨水入渗系统宜设初期径流弃除设施。 5.5.3.2 初期径流弃除宜分散设置。可采用初期径流池、渗透弃流井或成品弃流装置等。 5.5.3.3 初期径流弃除量应根据实测雨水中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确定。无资料时,可按公式( 5)计算: Wi sF . (5) 式中: Wi 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初期径流深,单位为米( m) ,一般屋面取 1 mm 3 mm,路面取 2 mm 5 mm; Fs 汇水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2)。 5.5.3.4 屋面和非机动车道的初期径流可渗入土壤或沉淀后用于绿地灌溉;机动车道路的初期径流应排入污水管道或市政雨水管

25、网。 5.5.3.5 城市道路雨水应采取措施拦截并就地消纳处理初期径流。 5.5.4 拦污设施 5.5.4.1 应在雨水收集系统的最前端设置 拦污设施。屋面雨水斗进水 口之前应安装格栅,格栅进水孔有效面积应等于连接管横断面面积的 2 2.5 倍,格栅应便于拆卸更换。道路、广场和非机动车道的雨水口内应有拦污设施。 5.5.4.2 蓄水池或沉淀池前应设置拦污设施,特别防止油污和漂浮物进入下游。 5.5.5 沉淀池 5.5.5.1 宜将沉淀池的沉淀功能并入雨水池内。沉淀池内应设置不小于 0.01 的纵坡和泥区,可将沉淀物通过排污管排入初期径流池后清除,排污管的管径应不小于 200mm。 5.5.5.

26、2 雨水沉淀宜采用自然沉淀方式,也可采用平流式、 竖流 式等沉淀方式。 5.5.5.3 当采用独立式沉淀池时,可依据雨水水质、流量等特点按 GB 50014 中沉砂池和沉淀池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5.6 过滤池 5.5.6.1 过滤池一般采用单层滤池或双层滤池,条件具备时可采用土壤过滤。 5.5.6.2 滤料宜采用石英砂、无烟煤、重质矿石、硅藻土等滤料或其它新型滤料,也可采用洁净的碎石、中砂和细砂做滤料。 5.5.6.3 滤料粒径的选择应满足滤速和效果的要求,滤层厚度宜为 80 cm 120 cm。 DB41/T 818 2013 9 5.5.6.4 雨水过滤池上层滤料应定期清理更换 或设

27、置反冲洗系统 。 5.5.7 生物滞留净化设施 5.5.7.1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生物滞留净化设施对雨水进行处理、净化、滞留和调蓄,如 植被浅沟 、 雨水 生态塘、 雨水湿地等,其设计可参照相关规范 。 5.5.7.2 生 物滞留净化设施的布设应 保障居民、车辆的安全并应保障行洪能力。 5.6 雨水储存 与调 蓄 5.6.1 一般规定 5.6.1.1 雨水 回用 系统应设置 存储 设施, 宜将雨水存储设施与处理和调控排放的滞蓄设施相结合,可将初期径流弃除、沉淀、过滤、滞蓄等设施集成在一个雨水池。 存储设施形式的选择宜根据回用水量及工程实地情况确定,应优先选择自然或人工水体存储雨水。 5.

28、6.1.2 当调控排放采用独立调蓄池时,调蓄池宜布置在汇水区的下游。新建的地上式调蓄池应与周围地形、地貌和景观相结合,宜集成调蓄、入渗、景观、休闲等多功能。 5.6.1.3 调控排放系统的设计降雨重现期应与下游排水系统的设计降雨 重现期相匹配,宜不小于 2 年,其中溢流设施的设计降雨重现期宜不小于 5 年。 5.6.1.4 调控排放系统应设置专门的流量控制设备,并应布设在调蓄设施之后。宜将流量控制设备与溢流堰布置在同一个构筑物内。 5.6.1.5 城市道路雨水采用调控排放时,调控排放设施宜布设在道路的绿化带或两侧的绿地内。 5.6.1.6 立交高架桥面雨水的存储设施宜结合桥墩分散布置,当位于地

29、上时应保障安全和美观。 5.6.1.7 小区雨水存储和滞蓄设施的布置应保障建、构筑物及 居民安全。 5.6.2 雨水池 5.6.2.1 当有连续 10 年以上逐日降水资料时,应根据逐日降雨量和逐日用水量,采用日调节计算法确定雨水池回用容积与雨水收集 回用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再由经济技术分析后确定雨水收集回用率和回用容积。 5.6.2.2 雨水收集回用率按公式( 6)计算。 iTuTiTT VVV (6) 式中: T 雨水池的雨水收集回用率; iTV 多年调节计算的总来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uTV 多年调节计算的总弃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5.6.2.3 降水资料不足时,可采用

30、1 年 2 年一遇最大 2 h 降雨扣除初期径流后的径流量确定雨水池的回用容积。 5.6.2.4 雨水池的调蓄容积、溢流堰顶高程等参数,应根据设计降雨过程和出流过程控制要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条件不具备时,调蓄容积可按公式( 7)计算,溢流堰顶标高可按公式(8 )确定: ktT dtQQMA XV 0 )(100060(7) 式中: DB41/T 818 2013 10 , 调蓄容积,单位为立方米( m3); 从调蓄空间入流开始到出流结束的历时,单位为分( min); Q 设计进水流量,单位 为立方米每秒( m3/s); Q 设计排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m3/s) Truov AVzz

31、 (8) 式中: ovz 雨水池溢流堰顶标高,单位为米(m); uz 雨水池调蓄 容积对应的水位标高,单位为米( m); rV 雨水池的调蓄容积,单位为立方米( m3); TA 调蓄容积对应的雨水池有效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2)。 5.6.2.5 调蓄空间内雨水宜采用重力流自然排空。 不具备重力流条件 时可用水泵强排,排空时间应小于 12 小时。 5.7 雨水综合利用 5.7.1 雨水回用 5.7.1.1 雨水回用系统应设自动切换设施,当补水能力不足时应能够自动切换到其它供水系统。当主供水系统采用生活饮用水补水时,应采取防止生活饮用水被污染的措施并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直接连接 。 5.7.

32、1.2 雨水作为居民小区,宾馆饭店、办公楼厕所和公共厕所冲洗水源时,用水量的计算应参照相关规定或规范,供水方 式及水泵的选择、管道的水力计算等应符合 GB 50015 的相关规定。 5.7.1.3 雨水用于洗车的用水量应参照相关规定或规范确定。应考虑汽车冲洗循环用水的净耗水量和车库地面冲洗耗水量。 5.7.1.4 雨水用于水景观的补水时,补水量计算应当考虑汇集雨水径流量、景观水体可用贮水容积、渗漏和蒸发量、补水水量平衡、补水措施等因素。 5.7.1.5 雨水回用于绿地灌溉应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其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288 的相关规定。 5.7.1.6 雨水回用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

33、道分开设置,并在管道、水池(箱)、阀门、水表、给水栓、取水口等设施上设置明显的颜色和标识。 5.7.2 雨水入渗 5.7.2.1 公共绿地应因地制宜采取雨水利用措施,使 2 年一遇降雨的自产雨水不外排,同时宜设置下凹区域,消纳外来雨水。 5.7.2.2 小区绿地宜 采用下凹式绿地, 布置在建筑物周围,并低于散水和周围地面 5 cm 10 cm。 5.7.2.3 绿地低洼处的植物宜选择耐淹品种,并设置雨水口,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 20 mm 50 mm。 5.7.2.4 宜将入河雨水管内雨水或河道雨水引入相邻较大面积公共绿地进行滞蓄下渗。 5.7.2.5 地下水埋深小于 3m 的绿地区域不宜进行

34、入渗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绿地入渗雨水,应使下渗雨水不污染地下水。地下水源保护区不宜直接将雨水引入透水层下渗。 5.7.2.6 绿 地表层土壤下渗能力不够时,可另设置渗透设施。绿地雨水入渗与渗透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 50400 的要求。 5.7.3 入渗量计算 TVktDB41/T 818 2013 11 5.7.3.1 土壤渗透系数应以实测资料为准,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照表 3 选取。 表 3 不同质地土壤渗透系数 地 层 地 层 粒 径 渗透系数 K( m/s) 单位面积渗水量 Sm( m2/m2 d) 粒径( mm) 所占重量( %) 粘 土 近于 0 近于 0 亚 粘 土 1.16 10

35、-6 2.89 10-6 0.10-0.25 黄 土 2.89 10-6 5.79 10-6 0.25-0.50 粉 土 质 砂 5.79 10-6 1.16 10-5 0.50-1.00 粉 砂 0.1 0.25 75 5.79 10-5 1.16 10-4 5.00-10.02 中 砂 0.25 0.50 50 1.16 10-4 2.89 10-4 10.02-24.97 粗 砂 0.50 1.00 50 2.89 10-4 5.79 10-4 24.97-50.03 极 粗 的 砂 1.00 2.00 50 5.79 10-4 1.16 10-3 50.03-100.22 砾 石 夹

36、砂 8.68 10-4 1.74 10-3 75.00-150.34 带粗砂的砾石 1.16 10-3 2.31 10-3 100.22-199.58 漂 砾 石 2.31 10-3 5.79 10-3 199.58-500.26 圆砾大漂石 5.79 10-3 1.16 10-2 500.26-1002.24 5.7.3.2 渗透设施进水量可按公式( 9)计算: tAAqV )(1000360025.1 0(9) 式中: V 设计重现期降雨历时渗透设施的进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Q 渗透设施设计暴雨强度,单位为升每秒公顷( L/s hm2); A 渗透设施受纳的集水面积,单位为公顷(

37、 hm2); 渗透设施受纳的集水区的径流系数,无量纲,可参照表 3 选取; A0 渗透设施承纳降雨面积,单位为公顷( hm2); t 降雨历时,单位为小时( h)。 5.7.3.3 渗透设施在时段内的设计渗透量按公式( 10)计算: sP AJKtV 3600 . (10) 式中: V 设计渗透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可取 0.5 0.8; K 土壤渗透系数,单位为米每秒( m/s),可参照表 3 选取; J 水力坡降,一般可取 J =1; A 有效渗透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m2), 水平渗透面按投影面积计算,竖直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 1/2 计算,斜渗透 面按有效水位

38、高度的 1/2 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地下渗透设施的顶面积不计。 5.7.3.4 渗透设施所需储水空间为进水量和渗透量之差的最大值,可按公式( 11)计算: pw VVMAXV . (11) 式中: DB41/T 818 2013 12 Vw 渗透设施所需储水空间,单位为立方米( m3); V 渗透设施的进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Vp 渗透设施的渗透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5.7.3.5 渗透设施相关尺寸可根据渗透设施的储存容积和渗透设施形式计算确定。 5.8 透水地面 5.8.1 透水 地面 宜 在土 基上建造,并自上而下设透水的面层、找平层、基层和垫层。面层的渗透系数应大

39、于 1 10 4m/s。 5.8.2 透水面层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草坪砖等。找平层和垫层可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砂、砂砾料等或其组合。 5.8.3 当面层采用透水砖时,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磨长度等应符合 JC/T945 的规定。 5.8.4 透水 地面应满足相应的承载力和抗冻要求 ,设计与施工应符合 CJJ/T 135 和 CJJ/T 190 的规定。 5.8.5 铺装层应有存储雨水的能力,其各层的最小孔隙率应不小于 8%,且所用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 10%,砂砾料和砾石的有效孔隙率应 大于 20%,铺装层的厚度应不小于 25cm. 5.8.6 透水地面的设计降雨重现期应不小

40、于 2 年,铺装层容水量应不小于 2 年一遇 60min 降雨量。 5.8.7 铺装层容水量应满足设计重现期、不同历时降雨情况下地面不产生积水,可按公式( 12)计算: ),0(0, )(M A X pppttt jtNptFPW (12) 式中: pW 铺装层容水量,单位为毫米( mm); ptNP, 重现期为 N、历时为 tp的降雨量,单位 为毫米(mm); )(tFj 土基的累积渗水量 (mm),应由现场入渗试验实测确定,若无实测数据,可由土基渗透系数与历时 tp的乘积估算。 5.8.8 当面层为透水砖时其厚度由所选用的透水砖规格确定。找平层厚度宜为 20 mm 50mm。基层厚度应依据

41、承载力要求确定。当其它层厚度确定时宜按照公式(13 )计算垫层的厚度。 djjzzmmpd hhhWh . (13) 式中: dh 垫层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pW 铺装层容水量,单位为毫米( mm); mh 面层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m 面层有效孔隙率,无量纲; zh 找平层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z 找平层孔隙率,无量纲; zh 基层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z 基层孔隙率,无量纲; d 垫层孔隙率,无量纲。 5.8.9 透水地面的径流系数可按照 公 式( 14)估算。 DB41/T 818 2013 13 ccc tNcjptNtN P tKWP, )( (14)

42、 式中: ctN, 重现期为 N、历时为 tc的降雨时透水地面径流系数,无量纲; ctNP, 重现期为 N、历时为 tc的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 jK 土基的饱和导水率,单位为毫米每分钟 (mm/min); tc 降雨历时,单位为分钟( min)。 6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6.1 工程施工 6.1.1 雨水利用工程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 施工过程中设计需要更改应经过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并采取相应措施。 6.1.2 雨水利用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或具有施工经验。 6.1.3 管道敷设应按照 GB 50268

43、有关规定执行 ,管渠施工应按照 GB 50141 有关规定执行 。 6.1.4 透水铺装地面的施工应符合 GB 50400 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冬、雨季施工应采取适当的有效保护措施。 6.1.5 雨水入渗工程施工前应对入渗区域的表层土壤渗透能力进行评价。 6.1.6 在渗透设施的开挖、填埋、碾压施工时,应进行现场事前调查、选择施工方法、编制工程计划和安全规程,施工不应损伤周边地下设施和自然土壤的渗透能力。 6.1.7 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合格材料,应依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抽样调查。 6.2 设备安装 6.2.1 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在线仪表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不

44、得少装、漏装。 6.2.2 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设备、水泵等应采取可 靠的减振措施,其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118的 相关 规定。 6.2.3 设备中的阀门、取样口等应排列整齐,间隔均匀,便于操作,不得渗漏。 7 工程验收与运行管理 7.1 工程验收 7.1.1 应分阶 段组织验收。竣工验收宜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验收应提供相应的试运行报告。 7.1.2 竣工和系统验收应针对以下各分项进行: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构筑物和机房的平面布置; b) 入渗设施; c) 收集和配水管道; d) 储存和调蓄; e) 处理工艺 f) 配水系统; DB41/T 818 2013 14 g) 电

45、气控制系统; h) 相关附属设施。 7.1.3 验收时应逐段检查雨水供水系统上的水池(箱)、水表、阀门、给水栓、取水口等,落实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7.1.4 竣工和系统验收时,应具有下列文件: a) 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b) 主要设备和材料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c) 混凝土、砂浆、焊接、渗水试验、水压试验 和满水试验等试验、检验记录; d)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 e) 回用管道冲洗记录; f) 管道、容器的压力试验记录; g)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h) 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记录; i) 设备调试运行记录。 7.1.5 雨水利用工程的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

46、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1.6 验收合格后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文件立卷归档。 7.2 运行管理 7.2.1 雨水利用设施维护管理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运行管理机构应配备经专门培训的专职人员。按照 GB 50400 的要求定期对雨水利用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在雨季定期对工程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观测检查。 7.2.2 防误接、误用、误 饮的措施应保持明显和完整。 7.2.3 蓄水池应定期清洗。兼有雨水调蓄功能的景观水池,应维持一定的水位,以满足水景观的要求。 7.2.4 具有雨水处理功能的湿地等设施,应对植物进行修剪,养护、补种、收割等维护,以保持植物的美观和净化能力。 7.2.5 处理后的

47、雨水水质应进行定期监测,有条件时可以实施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监测,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7.2.6 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有条件时宜采用远程控制。 7.2.7 如供水系统有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时,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式。 DB41/T 818 2013 1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河南省多年降雨特性统计 A.1 河南省多年平 均降水量年际变化统计特征见表 A.1。 表 A.1 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统计特征 A.2 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统计特征见图 A.1。 01002003004 0 0500600700800900海河流域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河南省降雨量:mm图 A.1 河南省内流域分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项目 全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771.5 155.7( 20.2) 406.3( 52.7) 165.5( 21.5) 44( 5.7) 注: 括号内为各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 海河流域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河南省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