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824 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 2013 - 09 -05 发布 2013 - 11 - 05 实施 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1/T 824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 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花 枝、王文成、袁超峰
2、、魏华铮、曹志娜、刘香粉、乔思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闫红苗、白冰、孙文志、陈忠泽。 DB41/T 824 2013 1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峡香菇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西峡香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 白砂糖 GB/T 1608 工业高锰酸钾 GB/T 4
3、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料膜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892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 GB/T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10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 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坤及无机坤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无机汞的测定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T 8855 新鲜水
4、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 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 GB/T 12532 食用菌灰分测定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 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18407.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9170 香 菇菌种 JC/T 479 建筑生石灰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QB/T 2343.1 赤砂糖 DB41/T 824 2013 2 YY/T 0160 直管形石英紫外线低压汞消毒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 2010年版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GB 19170界定的
5、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培养料主料 栽培香菇的培养料中占有较大比例,并能提供 主要 营养的 物质 。 3.2 辅料 为香菇栽培提供 木屑以外的其他营养物质 。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西峡县管辖范围内,见附录 A。 5 要求 5.1 菌种 选用的菌种应符合 GB 19170的规定。 5.2 培养料 5.2.1 主料(木屑) 5.2.1.1 树种 主要采用壳斗科栎属的麻栎、栓皮栎、板栗、茅栗、白栎等阔叶树种。 5.2.1.2 砍伐季节 立冬到惊蛰。 5.2.1.3 木屑 按5.2.1.
6、1 规定树种的材质制作成 5mm5mm木屑颗粒 。 5.2.1.4 感官 色泽正常,无结块、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无其它物质。 5.2.1.5 理化指标 pH值6.57 ,干 木屑含水 13%以下,总氮含量 0.3% 0.8%,总 碳含量60%以下。无有毒有害物质。 DB41/T 824 2013 3 5.2.2 辅料 5.2.2.1 麦麸 应符合 NY/T 119的规定 。 5.2.2.2 白砂糖 应符合 GB 317的规定 。 5.2.2.3 赤砂糖 应符合 QB/T 2343.1的规定 。 5.3 消毒材料 5.3.1 乙醇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的规定 。 5.3.2 高锰酸钾
7、 应符合 GB/T 1608的规定 。 5.3.3 生石灰 应符合 JC/T 479的规定 。 5.3.4 紫外线灯 应符合 YY/T 0160的规定 。 5.4 栽培袋 采用符合 GB/T 4456规定的 膜厚为 0.05 0.06 聚乙烯吹塑料袋 。 5.5 菌袋制作技术规范 见附录 B。 5.6 出菇管理技术规范 见附录 C。 5.7 产品分类 5.7.1 鲜香菇产品 分类 分为三类: L、 M、 S 5.7.2 干香菇产品分类 见表 1. DB41/T 824 2013 4 表 1 干香菇产品分类 项目 白花冬菇 茶花冬菇 光面厚菇 生切菇片 A 级 B 级 A 级 B 级 A 级 B
8、 级 A 级 B 级 5.8 质量指标 5.8.1 鲜香菇 质量指标 见表2 。 表 2 鲜香菇 质量指标 项目 L 级 M 级 S 级 颜色 菌盖淡褐色至褐色,菌褶乳白略带浅黄色 厚度 , cm 0.8 0.6 形状 扁半球形稍平展或伞形 开伞度 , 50 60 70 菌盖直径 , cm 6.0 均匀 6.0 4.0 均匀 4.0 菌柄长度 菌盖直径 气味 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杂质(物) 不允许混入 虫菇、烂菇、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 矿物质等杂物 5.8.2 干香菇 质量指标 5.8.2.1 白花冬菇 质量指标 见表3 。 表 3 白花冬菇 质量指标 项目 A 级 B
9、级 大白冬菇 中白冬菇 小白冬菇 大白冬菇 小白冬菇 颜色 菇盖表面有裂痕、纹理呈白色,菌褶 鲜黄色、立度好、条纹清晰 形状 菇体朵形完整、园整,呈扁球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菇体朵形完整、略畸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1.50 开伞度, 60 70 80 菌盖直径, cm 4 3 4 1.5 3 4 1.5 4 厚度 , cm 0.5cm 菌柄长度 菇盖半径 气味 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褐色菌褶、虫 孔菇、霉斑菇 无 杂质 (物) 不允许混入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等杂物。 DB41/T 824 2013 5 5.8.2.2 茶花冬菇 质量指标 见表4 。 表 4
10、茶花冬菇 质量 指标 项目 A 级 B 级 大茶花菇 中大茶花菇 中茶花菇 小茶花菇 大茶花菇 中茶花菇 小茶花菇 颜色 菇盖表面有裂痕、纹理呈茶褐色,菌褶鲜黄色、立度好、条纹清晰 形状 菇体朵形完整、园整,呈扁球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菇体朵形完整、略畸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1.50 开伞度, 60 70 80 菌盖直径, cm 5 4 5 3 4 2 3 5 4 5 3 4 厚度 , cm 0.5cm 菌柄长度 菇盖半径 气味 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菇 无 杂质(物) 不允许混入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等杂物。 5.8.2.3 光面菇质量
11、指标 见表5 。 表 5 光面 厚菇质量指标 项目 A 级 B 级 大厚菇 中大厚菇 中厚菇 小厚菇 大厚菇 中厚菇 小厚菇 颜色 菇盖表面光滑、茶褐色,菌褶鲜黄色、立度好、条纹清晰 形状 菇体朵形完整、园整,呈扁球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菇体朵形完整、略畸形盖直径长短比 1.15 1.50 开伞度, 60 70 80 菌盖直径, cm 5 4 5 3 4 1.5 3 5 4 5 3 4 厚度, cm 0.5cm 菌柄长度 菇盖半径 气味 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菇 无 杂质(物) 不允许混入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等杂物。 5.8.2.4 生切菇
12、片 质量指标 见表6 。 DB41/T 824 2013 6 表 6 生切菇片质量指标 项目 A 级 B 级 颜色 菇片新鲜、盖面茶褐色,菌褶鲜黄色、菌肉白色 长度, cm 2.5 6 不规则 宽度, cm 0.7 不规则 厚度, cm 0.3cm 不规则 气味 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褐色菌褶、虫孔菇、霉斑 菇, % 无 杂质(物) 不允许混入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等杂物。 5.9 理化指标 见表 7。 表 7 理化指标 项目 鲜香菇 干香菇 颜色 菇片新鲜、盖面茶褐色,菌褶鲜黄色、菌肉白色 水分, % 菌盖表面干爽、有纤毛或鳞片手 摸不粘、运到销售地菇体不出现水珠 1
13、3.0 灰分, % (干重计) 7.0 7.0 粗蛋白, % (干重计) 12.0 12.0 粗纤维, % (干重计) 15.0 15.0 5.10 卫生指标 5.10.1 鲜香菇、干香菇卫生指标按 GB 7096 执行。 5.10.2 出口干香菇 按国家动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 5.10.3 出口香菇质量等级 按双方合同标准执行。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 6.1.1 目测 菇体的 颜色深浅、大小、形状、开伞度、 菇体完整、菌褶色泽、 虫 孔、霉斑菇、碎菇体是否符合等级要求,看有无杂质 混 入。 6.1.2 鼻闻嘴尝 不允许有异味。 6.2 杂质 (物)的检验 DB41/T 824 201
14、3 7 分取样品 2000g,检出菌褶色泽不符、 虫体 、霉斑、残次菇、碎菇体、杂质称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见式(1 )。 %1001 mmY . (2) 式中: Y 褐色菌褶、虫孔、霉斑、残缺菇、碎菇体、杂质百分数 , %。 m1 褐色菌褶,虫孔、霉斑、残缺菇、碎菇体、杂质重量, g。 m 样品重量, g。 6.3 尺寸 测量 6.3.1 用尺子测量干、鲜香菇的长度、宽度、菌盖直径等。 6.3.2 干 、 鲜香菇 厚度的测量均是沿中心纵向切开,量菌肉最厚处的厚度 。 6.4 理化指标 6.4.1 水分测定按 GB/T 12531 进行。 6.4.2 灰分测定按 GB/T 125
15、32 进行。 6.4.3 粗蛋白测定按 GB/T 5009.5 进行。 6.4.4 粗纤维测定按 GB/T 5009.10 进行。 6.5 卫生指标 6.5.1 砷测定按 GB/T 5009.11 进行。 6.5.2 铅测定按 GB/T 5009.12 规定进行。 6.5.3 汞测定按 GB/T 5009.17 进行。 6.5.4 久效磷、氧化乐果、马拉硫磷测定按 GB/T 5009.20 规定进行。 6.5.5 甲胺磷测定按 GB/T 14876 规定进行。 6.5.6 亚硫酸盐测定 : 称取粉 碎后的样品 1.0g,在 200ML+蒸馏水中浸泡 2h,离心后倾去水分取沉淀,按 GBT 50
16、09.34 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按GB/T 8855 规定执行。 7.2 抽样 按GB/T 8855 规定执行。 7.3 交收 检验 交收检验为逐 批检验,检验 合格后方可交收。检验项目为:感官质量指标。 7.4 型式检验 DB41/T 824 2013 8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第 5章 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前后两次交收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 大变化;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7.5 判定规则 7.5.1 型式 检验时 质量指标和理化指标若有一项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仍有一
17、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 7.5.2 卫生指标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8 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 产品 内包装上应标 有 以下标志: a) 产品标志; b) 产品名称; c) 执行 标准号; d) 质量等级; e) 生产日期; f) 净含量; g) 保质期; h) 企业 名称 、地址。 8.1.2 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有 以下标志: a) 收货单位; b) 发货单位; c) 小心轻放标志; d) 防雨淋防潮标志; e) 防晒标志; f) 防止重压标志。 8.2 包装 8.2.1 保鲜菇包装采用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成型箱,接口处用 4cm 宽的胶带
18、封口。干香菇内包装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成型袋包装。包装箱、袋卫生指标应符合 GB/T 9687 的规定。 8.2.2 干菇外包装采用 强度 18.9MPa 以上的纸材制作纸箱,纸箱上部和底部用大于 4cm 宽的胶带封口 。外包装尺寸按 GB/T4892 的 规定。 8.2.3 包 装袋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内包装中小包装袋应有净重、营养成分表和使用方法说明书及防潮剂。 8.2.4 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按供需双方商定或合同中规定进行包装。 8.3 运输 DB41/T 824 2013 9 8.3.1 不得与有毒品混装,不得用被有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 8.3.2 鲜香菇 用 1 4温度
19、可调的冷藏车运输。已进入冷库贮存的干香菇 ,在气温高于 15时 应 用 1 4可调冷藏车运输。 8.3.3 干菇运输时应 有遮蓬,防止雨淋,避免挤压。 8.4 贮存 8.4.1 鲜香菇应贮存在 1 4 温度的冷库内。 8.4.2 香菇干品,不得直接裸露空间,应分级装入聚乙烯袋内严格密封后贮存。 8.4.3 三个月以内中短期保存的干香菇应避光、常温、阴凉干燥、防虫蛀、防鼠咬、并有防潮设备处贮存。 8.4.4 三个月以上长期贮存的干香菇除按本标准 8.4.2 规定外,贮存 温度在 1 20 , 箱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 8.4.5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DB41/T 824 2013
20、 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 A.1. 图 A.1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DB41/T 824 2013 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西峡香菇菌袋制作技术规范 B.1 生产季节 见表B. 1。 表 B.1 木材砍伐期 接种期 培养期 出菇期 立冬惊蛰 2 月至 3 月 2 月至 9 月 10 月至翌年 4 月 B.2 原料配方 木屑80 % 83%, 麦麸 15% 18%,石 膏 1%,含水率 55%左右 , pH值自然。 B.3 菌棒生产工艺流程 备料 称重 干拌 湿拌 装袋 扎口 检验 灭菌 冷却 接种
21、 菌丝培养 。 B.4 配料操作程序 B.4.1 称重 按计划生产数量和配方中各原料的比例称其准确数量。 B.4.2 干拌 把称重后的各种原料,在未加水前混合搅拌 2 3次,充分拌匀。 B.4.3 湿拌 搅拌均匀后加水拌匀至含水率 55%左右 。 B.5 装袋 B.5.1 设备 装袋机 B.5.2 塑料袋规格 低压高密度聚乙稀长度和宽度为 580mm180mm , 塑料袋厚度 0.05mm 0.06mm。 DB41/T 824 2013 12 B.5.3 料袋 580mm180mm的料袋每袋内装含水量 13%的 培养料 1.3 kg 1.5kg,每袋湿重 3.0 kg 3.3kg左右 。 B.
22、5.4 检验 用清水浸袋查找破洞擦干后,并用胶带粘贴破洞。 B.6 灭菌 B.6.1 常压灭菌 炉内料温整体达到 100 后,保持 10h 12h。 B.6.2 高压灭菌 0.14MPa压力,126保持 2h。 B.7 冷却 在空间消毒后的专门冷却室冷却至28 以下。 B.8 接种 B.8.1 接种箱 或接种室 接种工艺流程 接种箱(室)用前检查 消毒 装箱 消毒(气雾消毒 30min) 接种 每箱 (室) 同一品种 培养。 B.8.2 接种封口方式 采用单 面接种,每袋接种 4穴 5穴。可采用 接 种后立即套袋扎口的封口方式 , 禁止用石蜡封口。 B.9 培养管理 B.9.1 培养场所 B.
23、9.1.1 培养室应具备以下条件 : 培养室干净、干燥、通风、避光; 培养室用石灰水对墙壁地面消毒,并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空间消毒; 25左右气温条件,每 一千 袋 应 拥有 25m2以上的培养面积; 备有辅助降温设备或降温措施。 B.9.1.2 越夏场地 应具备以下条件: 场地通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近,交通方便,周围 100m 以内无厕所、畜禽圈舍、农作物、果园或其它污染源。上风向 20km 没有工业污染源,并相对集中连片; 水质符合 GB 5749 要求 ; DB41/T 824 2013 13 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要求 ; 场地环境符合 GB/T 18407.1 要求 。 B.
24、9.2 棚架规格 B.9.2.1 外棚 规格 外棚棚高 3.5 m 4.5m,每座外荫棚四周距内架2m,四周围栏能通风,遮光。外棚顶和四周用三层遮阴网隔热、避光 70%以上,外棚顶与内架顶间距0.8 m 1.5 m。提倡2 6 架内菇棚共用一架外荫棚。连片构筑内菇棚时,共用一个外荫棚的内菇架不多于 25架。每架外菇棚间距不得少于 2 m。 B.9.2.2 内架规格 内架高1.8m,中间走道宽 90cm,两边层架宽各 90cm,层间距30cm,共 5层,底层距地面 15cm,见图B.1和图 B.2。 图 A.2 菇棚结构横切面示意图 图 A.3 菇棚结构纵切面示意图 1.8m 3.5m 2m 9
25、m12m 1.2 1.5m 15cm 30cm 15cm 90cm 90cm 90cm 3.5m 1.8m 2m 2m DB41/T 824 2013 14 B.10 培养条件 控制温度 23 25 ,适时、适量通风,避光培养 ,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 。 B.11 菌袋的检查与处理 B.11.1 检查 接种培养 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检查,第 15天 进行第二次检查,第25 天进行第三次检查。 B.11.2 处理 污染袋挑出后随时灭菌后处理,未成活无污染的可重新接种。 B.12 刺孔通气与翻堆 B.12.1 第 一 次刺孔 当菌丝长满菌袋50% 60% ,可进行第一 次刺孔。一般每袋刺孔 2
26、5个左右,孔深 1 cm 1.5 cm。气温 25 以下时,堆形为井字形,堆层为 4层以下。 B.12.2 第 二 次刺孔 当菌丝长满菌袋,可进行第二次刺孔,可用 6 cm的铁钉,深刺2.5cm 3cm。孔数60 80个。这次刺孔后升温较快,要严防超温( 28 以上),应加大堆间距离(堆距30 cm 40cm),减少层数,一般堆 3层 4层,堆 形为三角形。这时瘤状物较多,但瘤状物上不能刺孔,气温 28 以上时不能刺孔。 B.13 菌袋越夏管理 B.13.1 越夏管理期限 进棚后 150天左右( 5月 9月) 。 B.13.2 菌袋排放 菌袋单层平放,两袋间距 3cm 4cm。 B.13.3
27、转色 遮荫度 70%左右,避直射光, 温度 28 以下,湿度 75% 80%,通风良好 。 B.13.4 黄水处理 温度超过 30 ,菌袋转色中吐黄水过多时,可通过刺孔使黄水排出。通常自然排出。 B.13.5 高温期管理 气温30 以上时,加大遮荫度,避免棚顶和四周有直射光。长期干燥时,可在地面泼水降温并增加湿度,防止菌袋水分蒸发过多。 主要靠自然养菌,一般不 应随意翻动,如有污染袋,及早取出进行灭菌处理。 DB41/T 824 2013 15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出菇管理技术规范 C.1 栽培场地要求 C.1.1 基本条件 通风向阳,干燥干净,水源较近, 交通方便,菇棚相对集中连片。
28、四周 100 以内无任何污染源。上风向 20km没 有污染源。 C.1.2 棚 架规格 按附录 B中 B.9.2的规定 。 C.1.3 水质要求 按GB 5749 要求 。 C.1.4 空气质 量 按GB 3095要求 。 C.1.5 环境要求 按GB/T 18407.1要求 。 C.2 设备与工具 储水装置,注水器,塑料薄膜,割袋刀,干湿温度计,喷雾器,专用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和专用装菇的容器。 C.3 出菇模式 室外、高棚、层架、不脱袋、割口现蕾出菇。 C.4 出菇管理 C.4.1 操作人员要求 出菇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知操作规程,并能按标准要求操作。工作人员工作时,自身应干净卫
29、生,工作期间应穿工作服和衣帽、手套。 C.4.2 菌袋成熟度 C.4.2.1 菌龄 DB41/T 824 2013 16 按菌种特性要求。 C.4.2.2 色泽 菌袋70%80%表面为茶褐色,有光泽,袋内培养料 米黄色。 C.4.2.3 气味 袋内培养 料有香菇的特有气味。 C.4.2.4 手感 手捏菌袋具有弹性感。 C.4.2.5 菌袋失重率 菌袋失重率为初始湿料袋重的 20%25%。 C.4.3 出菇条件 以当地气温稳定在 20 以下时,进行催蕾出菇。 C.4.4 出菇管理程序 菇棚盖塑料薄膜 温差刺激 现 蕾割袋 通风 、 控温、控湿、控光 采收 养菌 补水 温差刺激 保温保湿 割袋选蕾
30、 采收 重复管理 C.4.5 出菇管理 C.4.5.1 温度 催蕾昼夜温差 10 以上,子实体生长 , 温度 14 18 。 C.4.5.2 湿度 催蕾期和幼蕾生长期相对空气湿度在 85% 90%,培育花菇相对空气湿度 65%以下 。 C.4.5.3 空气 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C.4.5.4 光线 根据温度变化,适时高速遮荫度。 C.5 病虫害防治 C.5.1 环境消毒 出菇架内经常打扫,保持干净通风。用生石灰喷洒地面,预防病虫害。 C.5.2 菌袋处理 虫害以预防为主,主要靠人工清除,严禁在场内使用任何农药。 DB41/T 824 2013 17 C.5.3 杂菌防治 发现病害和污染袋,立即拣出,进行高温灭菌或深埋处理。 C.6 采收 C.6.1 采收人员 采菇人员应要符合食品工作人员健康标准,保持个人卫生良好,工作前要洗手,采菇时穿着衣帽和佩 戴 专用手套。 C.6.2 采菇规格 按产品质量要求或客商要求的标准采收。 C.6.3 盛具要求 聚乙稀专用塑料筐。 C.6.4 采收要求 采菇时轻摘,轻放,菇体不许混入泥土、金属、木屑 、 头发和其它任何杂物,保证菇体干净卫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