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4807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 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8812013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Aesculus chinensis 2013 - 12 - 25发布 2014 - 02 - 2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881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商丘市林业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瑞琪、任雪玲、路买林、郭振锋、张庆瑞、马丹丹、房黎。 本标准参加起

2、草人:张振宇、张瑞英。 DB41/T 8812013 1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栽培的适生条件、种子生产、育苗技术、苗木出圃、病虫害防治、大苗培育、造林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七叶树生产与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GB 4286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3、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T 1557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3 适生条件 七叶树适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湿润的气候,较耐寒。适应全光照,稍耐荫,怕烈日照射。适应在浅山丘陵、平原等地栽培。喜肥沃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瘠薄及积水地上生长不良,不耐干热气候,略耐水湿,酷暑烈日下易遭日灼危害。 4 种子生产 4.1 种实采集 4.1.1 采种母树选择 应选择生长在地势平坦、向阳处,树体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实多,树龄在20年以上的中壮年树作采种母树。 4.1.2 采种时间 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果实外皮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有部分果实开裂即

4、可以采集。 4.1.3 采集方法 采集果实前进行树下清理,然后铺上塑料布,收集自然脱落或人工采集的果实。 DB41/T 8812013 2 4.2 种实调制 4.2.1 脱粒 收集的果实堆放在墙角或堆放院内阴凉处,盖上麻袋、草帘,每天翻动数次。待果实开裂后,即可净种。 4.2.2 净种 果实开裂后,挑选栗红色、种皮坚硬、光泽明亮、种粒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种子。 置阴凉处晾干3 d5 d。 4.2.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按GB 2772的规定执行。 4.3 种子消毒 选出的种子放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15 min消毒,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4.4 种子贮藏 将消毒后的

5、纯净种子与湿粗河沙按1:5比例混匀进行湿藏,湿沙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手捏则即散为宜。在排水良好、地势高燥、背风阴凉处挖土坑进行层积贮藏。土坑深80 cm90 cm,长度按照种子量多少而定。在坑底部埔10 cm左右厚的湿粗河沙,然后填入种子与湿粗河沙的混合物至离坑口15 cm左右,再覆盖湿粗河沙与地面相平,最后用土壤封半圆形土堆。每一米留通气孔(可以用一撮谷杆、稻草杆等作通气材料)。 种子贮藏后适时检查沙的湿度、种子是否霉腐、鼠害等情况。应保持沙湿度适宜;如种子霉腐,应立即取出除去霉腐种子,消毒后用干净新沙重新贮藏;如发现鼠害,及时灭鼠。 5 苗木培育 5.1 苗圃地选择和整地 5.1.1 苗圃地

6、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交通方便,地下水位高,距离水源较近且背风向阳地方。土层厚度在50 cm以上,排水良好,坡度低于5o,肥沃的近中性壤土或沙质壤土。 5.1.2 整地作床 5.1.2.1 整地 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施肥量为6 m3/6678 m3/667,加过磷酸钙 10 kg/667 m215 kg/667 m2,加尿素或复合肥施5 kg/667m210 kg/667m2。施肥后深翻,打碎,耙平。播种前再进行细致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5.1.2.2 作床 作底床。畦面宽1.0 m1.2 m,畦埂底宽30 cm,畦埂高15 cm,畦长依地形、育苗面积而定,一般为20 m50 m。

7、DB41/T 8812013 3 5.1.3 苗床消毒 播种前10 d15 d,用75%五氯硝基苯4 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 g/,混合后撒入土壤,耙匀灭菌。 5.2 播种 采用春季播种。也可秋季随采随播。 春季播种,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播种时间越早越好。 5.2.1 催芽 播前10 d15 d取出完好种子,置背风向阳处搭小拱棚,进行种子催芽。催芽过程中注意保持湿润。种子有30%裂口露白,催芽结束,即可播种。 5.2.2 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株行距30 cm 60 cm。 播种深度为5 cm6 cm。播种时种脐向下。播种后喷透水,覆盖地膜。 5.3 播种后管理 5.3.1 预防鼠害

8、播种后投放7.5%杀鼠醚或80%的敌鼠钠盐毒饵灭鼠。投放量为100 g/667150 g/667,分 1015堆。饵料一般采用小麦、玉米、面粉等,毒饵浓度为溴敌隆0.005%、杀鼠醚水剂0.037%或敌鼠钠盐0.02%。 5.3.2 破膜放苗 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 5.3.3 遮阴 出苗后,及时搭遮阳网或种高杆作物遮阴。待苗木有5片6片叶时,撤去遮阳网。 5.3.4 灌溉与排水 灌溉用水按GB 5084的规定执行。 视墒情及时灌溉。 5.3.5 施肥 58月份,追施尿素。每隔10 d15 d,喷施0.1%0.3%尿素。8月下旬至9月份,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 5.3.6 病虫害

9、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 A。 5.4 大苗培育 将一年生苗木,以0.5 m 1.0 m株行距移植,以后根据培育目标,逐步扩大株行距培育大苗。进行田间正常管理。 DB41/T 8812013 4 5.5 苗木出圃 5.5.1 起苗 苗木出圃时,提前7 d灌水。 一、二年生苗裸根出圃,根系醮泥浆。 三年以上生苗带土球出圃,土球用草绳包扎。 5.5.2 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的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按GB 6000的规定执行。 苗木分级见附录B。 6 栽植与管理 6.1 栽植 6.1.1 果用经济林 造林地选择按LY/T 1557的规定执行。 造林地土壤环境按GB 15618的规定执行。 穴

10、状整地,穴口径100 cm,深50 cm60 cm。施足底肥。栽植密度可用3 m4 m 4 m5 m。苗木选用1、2年生苗,裸根栽植。 栽植时,苗木放正立直,填土至穴深度1/2左右,提苗至苗木根颈处土痕与地面相平或略高,踩踏坚实。再填土,再踩踏坚实,直至与地面相平。筑围堰,浇透水。 6.1.2 园林绿化 按设计要求,选择苗木。 带土球栽植时,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10倍,高度为直径的2/3。 栽植方法是,放苗前先测量土球高度与种植穴深度,使二者一致。苗木放正直立,使土球上表面与地面相平或略高。边往穴内空隙处填土,边用锨把或木夯夯实填充的土,直至与地面相平。填土时不能盖土球,夯实时不能夯土球。立

11、支柱。筑围堰,浇透水。 6.2 施 肥 10月份以后至土壤封冻生前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生长季节追肥12,以速效肥为主。 6.3 灌溉与排水 根据墒情及时灌溉与排水。 6.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在每年落叶后冬季或翌春发芽前进行。整形修剪的原则为枝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剪除枯枝、内膛枝、纤细枝、病虫枝及生长不良枝分,短剪枝条,形成良好树冠。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用农药按GB 4286和GB 8321规定执行。 DB41/T 8812013 5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 A。 DB41/T 8812013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七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七叶树主要病虫

12、害防治技术见表A.1。 表A.1 七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名称 分类 防治措施 褐斑病(Rhizoctonia sp.)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 (1)加强水肥管理,壮树防病。 (2)清扫有病落叶集中烧掉,消灭病源。 (3)在发病前10 d左右喷撒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若春雨连绵,以后每半月喷1次。 根腐病(Coelomycetes)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 (1)注意开沟排水,雨季扒土晾根,减少病害发生诱因。 (2)种子及苗木根系用600800倍液恶霉灵或8001000倍液甲霜恶霉灵浸泡消毒。 (3)用12001500倍液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甲霜恶霉灵灌根。 金毛虫(Pr

13、othesia similes xanthocampa) 鳞翅目 毒蛾科 (1)越冬前(10月上旬)在树干上绑草把,引诱幼虫潜伏越冬,早春解除集中处理。 (2)小幼虫群集未分散前摘除虫叶,杀灭幼虫。 (3)喷药防治: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25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3000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10%醚菊酯悬浮剂8001 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3000倍液。

14、 (4)虫口数量大时喷洒下列药剂:52.25%农地乐(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金龟子(Scarabeidae) 鞘翅目 金龟子科 (1)成虫发生期,用黑灯光诱杀成虫或人工捡拾假死成虫。 (2)结合整地,冬季翻耕,拾除幼虫、蛹和成虫。 (3)毒土防治幼虫:蛴螬专用型白僵菌杀虫剂1.5 kg2kg/667与15 kg25 kg细土拌匀,撒施,浅锄,浇水。 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鞘翅目 天牛科 (1)严格植物检疫,发现带虫植株,立即拔除用9 g/m3

15、磷化铝片剂熏杀2 d3 d。 (2)用沥青、清漆涂抹锯剪口,防止天牛产卵。 (3)810月,设大斑啄木鸟招引木,利用天敌控制天牛。 (4)气温20以上时,用1.6108孢子/ml白僵菌或绿僵菌菌液喷侵虫孔。 (5)7月8月成虫活动期,在枝干上用5%溴氰菊酯微胶囊剂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 (6)于早晚在有新鲜粪屑的蛀道口,用铁丝刺入蛀道,刺杀幼虫。 (7)用药棉蘸2.5 %溴氰菊酯乳油400 倍液塞虫孔。 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 DB41/T 8812013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七叶树苗木质量等级 七叶树苗木质量等级见表B.1。 表B.1 七叶树苗木质量等级 苗龄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 指标 、级苗 百分率 I级苗 II级苗 地径cm 苗高 m 根系 地径 cm 苗高 m 根系 长度cm 5 cm长级侧根数 长度 Cm 5 cm长级侧根数 1-0 1.2 0.6 40 5 1.01.2 0.40.6 2040 24 充分木质化 80 1-1 2.0 1.5 60 10 1.52.0 1.01.5 4060 610 充分木质化 85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