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48099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 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8772013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Cultivation 2013 - 12- 25发布 2014- 02 - 2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877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开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周口市林业检测站、项城市林业局、舞钢市国有石漫滩

2、林场、开封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周口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商水县林技推广中心站、汝州市林业局、沈丘县留福农业服务中心、汝州市林业局、修武县林业局、商城县林业局、开封路通园林绿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玉增、赵艳莉、曹琴、王坤宇、罗颖、邓朋、雷超群。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马永亮、郑晓东、贾国华、孟秀玲、冯自民、刘静敏、陈中如、张建生。 DB41/T 8772013. 1 食用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菊苗繁育、田地选择与整理、栽植、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菊花栽培。 2 规范

3、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菊花 edible Den

4、dranthema morifolium 适宜于鲜食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4 菊苗繁育 4.1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良好、pH 5.5pH 7的沙壤土,前茬没有种植过菊科植物。 4.2 苗圃地整理 DB41/T 8772013. 2 圃地面积较大时全面深耕30 cm以上,耕前每667 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 kg;并进行土壤处理,用药按GB/T 4285规定执行。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碎。按畦面宽110 cm120 cm、畦高15 cm20 cm、沟宽30 cm整出种植畦,田块四周建排水沟。 扦插育苗可用苗床或穴盆,介质为河沙、沙质土壤,介质处理

5、用药按GB/T 4285规定执行。 4.3 品种选择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适宜于鲜食的菊的优良品种。如:早熟品种北农白菊、北农黄菊1号等;中熟品种:北农黄菊2号、3号、北农紫菊1号等;中晚熟品种:北农黄菊4号、北农紫菊2号等。 4.4 扦插育苗 4.4.1 时间 4月6月。株形矮、分枝少的品种早插,株形高、分枝能力强的品种晚插。 4.4.2 采穗 从采穗母株上剪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径粗0.3cm以上、半木质化的侧芽、侧枝,剪成长6 cm8 cm、上部留2片3片叶、下端斜口上端平齐的插穗。 4.4.3 插穗处理 药液浸扦穗:将扦穗基部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

6、剂00倍液浸泡15 min30 min。 生根剂蘸根:用ABT6号、7号制剂或吲哚丁酸(IBA),按不同产品的使用浓度和方法。将插穗基部2 cm左右在溶液中速蘸s5 s取出备插。 4.4.4 操作 选择阴天或傍晚,用专用的直径约0.5 cm、前端尖锲形的铁条或木棍,按行距20 cm25 cm、株距6 cm7 cm,在备好的育苗畦上打孔,然后扦入插穗。扦插深度为插穗的4/5左右。 4.4.5 管理 4.4.5.1 遮荫 扦插后一周内完全遮荫,一周后逐渐增加散射光,后期中午阳光直射时遮荫;有条件的可用全光雾育苗。 4.4.5.2 浇水 扦插后及时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圃地湿润。插后10 d左右、愈伤

7、组织形成后土壤含水量稍减。全光雾育苗叶面喷雾,初期1次/h,空气湿度维持在80左右;生根后适当减少。 4.4.5.3 病虫害防治 适时防治苗期病虫害。 4.4.5.4 叶面施肥 DB41/T 8772013. 3 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后,7 d10 d一次。前期喷洒0.2 0.3 的尿素水溶液,后期喷洒0.2 0.3 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水溶液。 5 田地选择与整理 5.1 选择 食用菊花栽培田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 18407.12001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田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p

8、H 5.5pH 7较好。忌连作。 5.2 施基肥 在耕地前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3000 kg4000 kg,或精制有机肥500 kg,氮磷钾复合肥20 kg25 kg。化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精制有机肥以沟施为主,农家肥以撒施为主。施肥原则按照 NY/T 496-2002 规定执行。 5.3 耕地 秋末冬初浇足越冬水,深耕园地30以上,深耕后敞垄冻垡。或于3月中下旬,结合施基肥,深耕25以上,随耕随耙。 5.4 整地 5.4.1 高畦 在气候湿润多雨或水源充分、灌溉条件好、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宜采用高畦。畦宽70 cm80 cm,长适度,高15 cm20 cm,畦面间

9、沟宽30 cm、深25 cm左右。 5.4.2 平畦 在气候干旱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田块宜采用平畦。平畦宽120 cm,畦埂宽30 cm,畦埂高10 cm。 6 栽植 6.1 选用良种壮苗 壮苗标准:根系完整,根5条8条、根长3 cm5 cm,苗高15 cm20 cm,芽头丰满,健壮无病虫。 6.2 时间 扦插苗5月6月。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栽植。栽后浇透定根水。 6.3 方法 采用双行错位法栽植。栽植深度5 cm左右,尽量保持根系舒展。 6.4 密度 早熟品种株行距20cm25cm50cm55cm;中熟品种株行距25cm30cm 50cm55cm;中晚熟品DB41/T 8772013. 4

10、 种株行距30cm35cm 50cm55cm。7 管理 7.1 追肥 7.1.1 原则 有机和无机肥料施用按照 NY/T 496-2002 规定执行;微生物肥料施用按照NY/T 227规定执行。 7.1.2 土壤施肥 活苗肥:菊苗栽植成活后,每667 m2施入100 kg150 kg人粪尿加0.5 kg0.75 kg尿素,兑水浇施。 营养生长肥:6月7月份,结合摘顶、整枝,施肥3次4次,每667 m2每次施腐熟淡粪水100 kg150 kg加0.5 kg0.7 5 kg尿素,兑水开沟浇施。 孕蕾肥:8月底至9月初菊花孕蕾时每667 m2沟施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81218)25 kg30 kg

11、。 7.1.3 叶面施肥 10月上旬叶面喷施一次0.1 0.2 的尿素水溶液或0.1 0.3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7.2 灌、排水 栽后缓苗期保持地面湿润,促进成活;幼苗成活后至现蕾前期控制水分,植株叶片不萎蔫不浇水;植株发生侧芽至蕾花期,增加浇水量,地面保持湿润;开花期适当控制水分。浇水次数与浇水量视具体情况而定。避免大水漫灌。灌溉用水质符合GB 5084规定。 雨季注意清沟沥水,防田间渍害。 7.3 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进行4次5次。第一、二次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后各次宜深不宜浅。后期结合除草培土壅根。 7.4 植株管理 7.4.1 打顶 当株高达25 cm左右、有5片7片叶片时留3片4片叶

12、,摘除植株主茎顶芽。 7.4.2 整枝、摘心、打杈 单主茎上保留4个5个侧芽培养为侧枝,作为开花枝。当侧枝有4 片5 片叶片时留2 片3 片叶摘心,促进再生侧芽,每个侧枝保留3 个4 个侧芽。菊冠稳定后,适时打杈、摘除下部老叶。 7.4.3 疏蕾 现蕾期及时疏蕾,每个侧枝留5朵8朵花,直至8月下旬。 7.4.4 绑蔓 DB41/T 8772013. 5 易倒伏品种植株,在植株旁搭架并绑蔓。 植株调整操作应在晴天进行,摘(剪)下的残枝全部带出菊地销毁。 8 采收 8.1 时间 早熟品种9月下旬开始,晚熟品种10月中下旬开始,分批采收。花心开放约2/3、晴天露水干后采收,不采露水花和雨水花。 8.

13、2 方法 从花朵下5 cm10 cm花茎处剪下,剔除泥花、虫花、病花,不夹带杂物,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将采下的花朵分级放置,分别捆扎、包装。放置于清洁、无异味、通气良好的筐篓等容器内,防止菊花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分级上市销售。 9 病虫害防治 9.1 食用菊花主要病虫害 病害:褐斑病、白粉病、白绢病、锈病等。 害虫:蚜虫、棉铃虫、红蜘蛛、菊天牛(菊虎)等。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选用适宜本地的抗病虫优良品种;实行轮作,清除前茬菊花宿根和枝叶,实行秋冬深翻;加强土、肥、水管理。 9.2.2 物理防治 害虫发生期人工捕捉害虫,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使用黄油、色板等诱杀害虫;利用有

14、色地膜等拒避害虫;采用防虫网防虫害,尤其黄花品种。 9.2.3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按GB/T 4285 、GB/T 8321规定执行。 9.2.4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使用按GB/T 4285 、GB/T 8321规定执行。 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参见附录A;主要害虫防治技术参见附录B。采收前25 d30 d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A DB41/T 8772013.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食用菊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食用菊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参见表 A.1。 表A.1 食用菊花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病害名称 症状 病因 防治方法 褐斑病 Septoria chrysan

15、thmella sacc. 初在茎基部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转为褐色斑块,导致病叶干枯、脱落。 病原菌借雨水、灌溉水侵染,6月8月高温多雨发病重。 清除病株残体、杂草;基质、花盆消毒;注意通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1000倍液、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等,10 d15 d预防1次,发病后,7 d10 d1次。 锈病 Puccinia horiana P.Henn. 初起叶片表面现黄色锈斑,逐渐变为褐色,叶背表皮有黄色粉末随风扩散。 病原菌孢子从叶片气孔侵入组织,形成病斑,阴雨多湿季节易发病。 清除病株残体、杂草;注意通风、透光;喷洒7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

16、0倍3000倍液、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 白粉病 Oidium chrysanthemi Rabenh. 植株幼叶、嫩茎、花蕾等部位出现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叶片扭曲变形,严重时死亡。 病原菌随风雨传播,8月10月、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易发病。 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株;喷洒7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 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茎基部变为褐色,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呈辐射状在土壤中蔓延,致

17、根系腐烂、植株死亡。 温度高、湿度大时易受病原菌感染而发病。 及时清除病株。喷洒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 DB41/T 8772013.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食用菊花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食用菊花主要害虫防治技术参见表 B.1。 表B.1 食用菊花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害虫名称 虫体特征 为害特点 防治方法 蚜虫 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 成虫绿色或棕色,体长2 mm2.5 mm,每年可繁殖20代30代。 群生于植株顶端叶片、芽或花蕾上,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干枯甚至脱落。 冬春季清

18、除菊园枯枝残叶;尽量少喷洒广谱性农药,利用天敌控制蚜虫的发生。蚜虫点片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 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 老熟幼虫体长30 mm42 mm,体色有淡绿、淡红至红褐或黑紫色等。成虫体长14 mm18 mm,前翅灰褐色,后翅淡褐色至黄白色。 幼虫食蕾花、嫩梢和叶片。 人工捕捉成虫;用Bt乳油、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喷雾杀虫;保护利用天敌防治;低龄幼虫期喷洒5除虫脲乳油1500倍2000倍液等农药。注意轮换用药。 菊天牛 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 成虫圆

19、筒形,头、胸和鞘翅黑色,体长11 mm12 mm。老龄幼虫体长9 mm10 mm,圆柱形,乳白色至淡黄色。 成虫在茎杆上距芽尖10 cm处刺破表皮产卵,孵化幼虫自髓部向下蛀食,导致顶部枯萎。一年1代,5月发生。 于4月下旬5月上旬菊花母株分根繁殖时,挖根部土壤查杀越冬成虫;6月7月于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田中捕杀成虫;发现菊花茎鞘萎蔫时,从断茎以下4 mm5 mm处摘除,集中杀幼虫;叶面喷洒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等。 菜青虫(菜粉蝶) Pieris ratae Linne 幼虫体长20 mm,直径2 mm,虫体绿色,成虫全身被白粉,前翅有黑斑。 幼虫蛀食蕾、花和叶片。 人工捕杀成虫;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或25氟虫脲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 红蜘蛛 Ceroplastes spp 成虫红色或棕红色,椭圆形,体长宽0.45 mm0.28 mm。1年繁殖10代20代,借风力、流水传播。 潜伏在叶片背面刺吸叶片汁液,初期叶片出现小白点,后期叶片失绿,直至干枯脱落。 冬春季清除菊田枯枝残叶;减少喷药次数,利用天敌控制害螨发生;害螨发生期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等防治。 B C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