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安徽明光三校联合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导致共同进化, D项正确;昆虫和保护色和天敌的视觉相互选择促进了生物的进化,故自然选择起作用, A项、 D项错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选择中进化,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共同进化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
2、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 ( )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2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突变基因 3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 3种突变基因 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 1和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 2和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 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2和 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 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 1和 2
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对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分析可知,突变基因 1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顺序并没有改变,说明发生该基因突变时只是改变了某一碱基对,而且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因为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不止一个;突变基因 2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发生了变化,说明基因中碱基对的数 量发生了变化,增添(缺失)非 3的倍数个碱基对;突变基因 2决定的蛋白质中仅一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说明发生该基因突变时也只是改变了某一碱基对,而且这一变化并有使相应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其余部分不产生影响。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引起的结果
4、,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脯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 CCU、 CCC.CCA.CCG,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 GGC 突变为 GGA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 的影响是( ) 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 C有害的可能较大 D无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 GGC 突变为 GGA,其转录形成的 mRNA密码子由 CCG变为 CCU,而 CCG和 CCU对应的氨基酸都是脯氨基,故当基因发生突变时,该生物的性状并未发生改变,即对该生物没有影响,D项正确。
5、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结果,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有关细胞的生理活动正确的 是( ) 选项 大量利用的碱基 细胞生理活动 A U和 T 正处于分裂间期 B U DNA分子正在复制 C T DNA分子正在转录 D T 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 U是 RNA特有的碱基, T是 DNA的特有碱基,细胞中大量利用相应的碱基是为了形成相应的产物。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进行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 DNA复制需消耗大量的 T,而蛋白质合成需消耗大量的 U, A项
6、正确; DNA复制的原料有 T而没有 U, B项错误; DNA分子转录是形成 mRNA,原料是 U而没有 T, C项错误;大量合成蛋白质需经转录和翻译,其转录形成 RNA时需消耗 U而不需 T, D项错误。 考点:本题利用碱基的种类考查相关的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如图表示一个 DNA分子片段有 A.B.c三个不同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 A.B.c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基因 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 m个氨基酸,则基因 a中至少含有 3m个碱基对 C若利用某种药物阻
7、止基因 a的表达,则基因 B.c也不能 表达 D组成基因 A.B.c的基本单位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A.B.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项正确;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根据 DNA的碱基数: RNA的碱基数:氨基酸数 6:3: 1,在不考虑非编码序列的情况下,合成含 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至少需要6m个碱基即 3m个碱基对, B项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故某种药物阻止基因 a的表达,不会影响基因 B.c的表达, C项错误;基因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及基因
8、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 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 ATP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ab和 cd将分开到达细胞两极 C多细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该生理过程 D正常情况下 A.d链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及图解可知该图表示 DNA的复制,该过程需要 ATP提供能量和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A项错误; ab和 cd是由 ad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存在于
9、姐妹染色单体,其分开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着丝点并未分裂, B项错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有的细胞具连续增殖的能力,能进行该过程,而有些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该过程, C项错误; a和 d分别存在于由着丝点相连的两个 DNA分子中,正常情况下,这两个 DNA分子将随着着丝点的分开而移向细胞两极,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复制的相 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某 DNA 分子共有 m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
10、 a 个,则该 DNA 分子复制 4 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 15( m-a) B 16( m-a) CD 16( 2 m-a)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C, A=T, DNA分子复制了 4次,则会产生 24即 16个 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中 T的数量是 (m-2a)/2,复制 4次后共有 T= (m-2a)/216,则需游离的 T=(m-2a)/216-(m-2a)/2 =15(m/2-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某生物正常体
11、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根据图形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是根据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染色体组数目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形态数,故 A.B.D项均有 2个染色体组;而 C项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 A表示常染色体)( )
12、 23A X 22A X 21A Y 22A Y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天愚型又称 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常染色体(第 21号染色体是 3条 ),其原因是减数分裂进行时,第 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关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形成具有 24条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故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将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培育出能快速生长的鲫鱼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 ) A诱变育种 B转基因技
13、术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和鲤鱼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题意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培育出能快速生长的鲫鱼新品种,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鲫鱼新品种,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由二倍体植物可形成四倍体植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不属于生物的进化 B没有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 C经过了长期的环境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D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往往只需要几代甚至一代就完成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二倍体植物形成四倍体植物,因为二倍体和四倍体交配的后代是三倍体,而三倍体不可育,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不
14、属于同一物种,此过程有新物种的形成,表明生物进化了, A 项错误;因二倍体和四倍体属于不同的物种,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B 项错误;此过程没有经过长期的环境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 C项错误;由二倍体形成四倍体是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形成的,此过程不需要地理隔离,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新物种形成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正常玉米体细胞中有 20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 ) A 10个 B 20个 C 30个 D 40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倍体
15、是由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故玉米的单倍体植株含 10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染色体数目为 20条;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的形成及有丝分裂的特点,意 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 A F1 基因出现重组 B F1 性状开始分离 C F2 性状开始分离 D F2 基因开始分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育种是为了获得与亲代不相同的优良品种,杂交育种需要从不同于亲代的重组型个体中选择,而重组型个体通常出现在 F2发生了性状重组之
16、后,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现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小麦高秆 (D)对矮秆 (d)为显性,抗病 (T)对易染病 (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 DDTT与 ddtt两个品系作亲本,在 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 F2中所占比例( ) A 1/16 B 2/16 C 3/16 D 6/16 答案: A 试题分析:高秆抗病 (DDTT)与矮秆不抗病 (ddtt)品种杂交得 F1(DdTt), F1自交所得 F2有 9种基因型, 4种表现型,其中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有 ddTT和ddTt两种,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为 ddTT,占 F2的
17、1/16(F2中每种纯合子都占1/16)。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 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列关于 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复制开始时, 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 解旋酶的作用下, 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然后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 4种
18、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同时 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 A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
19、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变异个体是否适应环境取决于自然选择; A.B.C.三项均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而 D项变异应是不定向的, D项不符合达尔 文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 “沉默下来 ”。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 A某种 mRNA的合成 B
20、许多 DNA的复制过程 C破坏了 DNA的结构 D ATP分解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题干中提到的干扰技术,能使人体内的致病基因 “沉默下来 ”,也就是使这个基因不能表达,故关键是让这个基因不能完成转录和翻译。选项中只有 A项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所以该干扰技术很可能干扰了细胞内 mRNA的合成过程。 A项正确。 考点:本题利用新材料考查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在 DNA复制的过程中,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周围环境中能与每一条链上的每个碱基配对的是(
21、) A磷酸 B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酸 D脱氧核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 DNA复制的过程中,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故周围环境中能与每一条链上的每个碱基配对的是脱氧核苷酸,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由某 DNA片段转录的 mRNA中,尿嘧啶占 26%,腺嘌呤占 14%,则转录出此 RNA的这个 DNA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所占的比例( ) A 40%和 60% B
22、30%和 20% C 20%和 30% D 40%和 3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 DNA分子及其转录形成的 RNA分子中,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整个 DNA分子及每条链中的比例都相等,即( A+T) %DNA双链( A+T) %DNA单链( A+U) %RNA链。故根据mRNA中 A+U 40%,可推出转录此 RNA的 DNA双链中 A+T=40%,进而推出 C+G 60%,以根据双链 DNA分子中, A=T、 G=C,可知 T 20%, G30%,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
23、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已知玉米的基因型为 AaBbDD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则其中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数占( ) A 1/4 B 1/16 C 2/16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玉米的基因型可知玉米为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利用其花药即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即ABD.AbD.aBD.abD) ,无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故 aaBBDD的个体占 0,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在同一草场,牛吃了草形成了牛的蛋白质长成牛,羊吃了草形成羊
24、的蛋白质长成羊,这是由于牛和羊的( ) A染色体数不同 B消化能力不同 C蛋白质形成方式不同 D不同 D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蛋白质又是由 DNA(基因)控制合成的,不同生物遗传物质是不同的,那么决定的蛋白质也是不同的,基因正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决定生物的性状。由于牛和羊是两种生物,体内含有的遗传物质 DNA 不同,它们各自的基因也就不同,尽管吃同一草场的草,吸收的养料也是一样,但是各自的基因控制合成了组成自身的各自的蛋白质,合成的这些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个体发
25、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在下列遗传系谱中,一定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遗传系谱是(图中阴影者表示患者)(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遗传图解, A项双亲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男孩,可以判定为隐性遗传,但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 X染色体上, A项错误; B项根据父亲有病而儿子无病,可以排除伴 Y遗传,但其它无法确定, B项错误; C项双亲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可以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项正确; D项首先可以排除伴 Y遗传,其它无法确定, D项错误。 考点:本题利用遗传图谱考查遗传方式的确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农业生产中长期
26、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 降,原因(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抗药性害虫的经过繁殖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害虫的群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不是杀虫剂秀发的结果,是本来就存在的, A项错误;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抗药性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的作用, B项正确;使用杀虫剂后
27、害虫不死,不是因为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而是因为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能存活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 C 项错误;设抗药基因是显性 A,那么 Aa 自交的后代可能有 aa(不抗药),所以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 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
28、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A项正确;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B项正确;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C项正确;单倍体不一定是纯种,例如由基因型 AAaaCccc的个体形成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有纯合的 (AAcc或 aacc),也有杂合的( AaCc或 AACc或 aaCc),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位于同源染
29、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对于同源多倍体 来说,等位基因的个数与其倍数是一致的。而异源多倍体的等位基因个数则不一定,如白菜甘蓝由白菜与甘蓝体细胞融合形成,是异源四倍体,它的等位基因为两个,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已知小麦的高杆( D)对矮杆( d)为显性,抗锈病( R)对易染锈病( 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杆抗锈病、矮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中最适宜的是( ) A多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 C杂交育
30、种 D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矮杆和抗锈病两个性状分别属于两个品种,故要想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就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 C项正确;由于两个品种都为纯合子,如果进行多倍体育种的话只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不能出现新的性状, A项错误;诱变育种虽然可以让生物产生新的性状,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该方法不太适宜, B项错误;基因工程育种也可获得所需的品种,但操作麻烦,本题的要求是最适宜的方法,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育种方法的 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人类的血管性假
31、血友病基因位于第 12号染色体上,目前该病有 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可逆性 B多方向性 C普遍性 D稀有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和不定向性。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有 20多种突变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即多方向性,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基因重组发生在( ) A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包括减数第一次分
32、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项正确;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不涉及减数分裂过程, A项错误;受精卵形成属于受精作用,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 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基因重组,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下面是关于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定向变异出所需的优良品种 B一般是采用物理射线或化学物质处理成年后的动植物 C它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D它是转基因育种的操作技术之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A项错误;植物可以采用诱变育种,动物一般
33、不采用诱变育种,处理时期应在幼年期, B项错误;诱变育种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C项正确;转基因育种 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是基因突变,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诱变育种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染色体组数目增加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答案: D 试题分析: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边际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长得好,这是一种不可遗传的变异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环境因素改变(水、肥丰富)引起的,并未涉及到小麦遗传物
34、质的改变。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B.C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表现在子代,但本题体现的是当代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 20种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共有( ) A 20个 B 19个 C 61个 D 64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mRNA上三个相邻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故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一共有四种碱基,所以一共有 64种密码子。这 64种密码子中有三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任何的氨基酸,所以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是 64-3=61种,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密码子的种类,意在考
35、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下列关于 “中心法则 ”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 DNA只能来自 DNA的复制 C表示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所有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通过 DNA的复制来实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心法则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A项错误; DNA可以来自DNA的复制,也可以来自 RNA的逆转录, B项错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项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故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 RNA 的自我复制及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来实现,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36、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某基因由 9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氨基酸分子数目( ) A 1500个 B 4500个 C 1500个 D 4500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其比值关系是 DNA的碱基数 :RNA的碱基数 :氨基酸数 =6:3:1,故在不考虑非编码序列的情况,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氨基酸分子数目 =90006=1500,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7、 下列与人体 mRNA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是( ) A 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 B DNA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 C所有 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D某 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答案: A 试题分析: m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故二者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关系, A项正确、 B项错误;在翻译过程中 tRNA的反密码子和 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但由于 mRNA的碱基序列的特异性,故与某些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对于
38、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有( ) 表示 DNA复制过程 表示 DNA转录过程 共有 5种碱基 共有 8种核苷酸 共有 5种核苷酸 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图中含有 DNA和 RNA的各一条链,表示转录或逆转录过程, 正确;图中含有 4 种脱氧核苷酸和 4 种核糖核苷酸,共 8 种核苷酸,5种碱基( A.G、 C.T、 U), 正确; DNA中的 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RNA中的 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核糖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关于 RNA和 D
39、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RNA和 DNA都是由核苷酸组成的 B RNA是核糖核苷酸的简称, DNA是脱氧核苷酸的简称 C DNA分子比 RNA分子稳定 D RNA包括 mRNA.tRNA.rRNA等种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核酸分为两种类型: DNA和 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A项正确; 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B项错误;因为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比单链的 RNA更稳定, C项正确; RNA包括mRNA.tRNA.rRNA等种类,与蛋白质的合成相关,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和 R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40、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若将一个 DNA分子用 15N 标记,则该 DNA分子利用 14N 原料经 2次复制形成的新 DNA分子中,含 15N 标记的 DNA占总 DNA数的( ) A 1 2 B 1 4 C 1 8 D 1 16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 15N 标记的 DNA分子连续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上复制两,得到子代DNA分子数为 22 4个;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含 15N 的 DNA分子2个,故含 15N 标记的 DNA占总 DNA数的 1/2;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
41、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下列关于 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亲代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B可在核糖体上进行 C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D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复制以亲代 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 A项错误;主要发生在真核细 胞的细胞核内, B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C项正确;在有丝分裂间期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可进行 DNA复制,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减数分裂的哪一异常变化将可能出现先天愚型的后代( ) A第 5对染色体
42、部分缺失 B第 21号染色体部分颠倒 C第 5号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分开 D第 21号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但不分离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天愚型又叫 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亲本之一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第 21号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但不分离,导致形成的配子中有两条 21号染色体,故精卵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也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43、可导致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D 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是第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第二种类型的基因重组,A项正确;通过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项正确;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C项正确;而产生原来没有的新的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
44、力 。 下列各对准备生育的新婚夫妇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A得过肺结核的夫妇 B得过乙型肝炎的夫妇 C因意外而致残的夫妇 D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婴儿的夫妇 答案: D 试题分析:肺结核和乙型肝炎均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不能遗传,故不需做遗传咨询, A.B项错误;因意外而致残的夫妇不属于遗传病,也不需做遗传咨询, C项错误;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婴儿的夫妇有可能体内存在遗传病致病基因,故准备生育的新婚夫妇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咨询的范围,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产前诊断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发展,下列不属于产前诊断的是( ) A胎儿羊水检查 B
45、孕妇绒毛细胞的检查 C孕妇 B超检查 D婴儿体检 答案: D 试题分析: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绒毛细胞的检查以及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的方法, ABC 都属于产前诊断;而婴儿体检是婴儿出生以后对婴儿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产前诊断的理解,意在考查考 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下图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遗传病在青春期发病风险都很低 B多基因遗传病在胎儿期发病风险最高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童年时发病风险最高 D单基因遗传病在成年群体
46、中发病风险最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在青春期各类遗传病的发病风险都很低, A项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后发病风险最高, B项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往往是在出生之前,往往导致胎儿流产, C项错误;单基因遗传病在出生后至青春期间发病风险较高, D项错误。 考点:本题利用图解考查遗传病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发病风险,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的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
47、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 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所以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现象,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自然选择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
48、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故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 A项、 D项错误, C项正确;新物种形成时,肯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在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都有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也不意味着新物质的形成, 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 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 AA.Aa和 aa的个体分别是 30、 60和 10个, 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 A 30% B 40% C 50% D 60%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该等位基因的比例,就 A与 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 2个基因。那么,这 100个个体共有 200个基因,其中 A基因有 230+60=120个, a基因有 210+60=80个。于是,在这个种群中,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2020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