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4857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 3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小题 2】大规模人口迁移 ( )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正确的选 A。

2、 【小题 2】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也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正确的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为材料,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掌握情况。 根据广州有关规定,到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 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 “1500万 ”是让广州人活得 “舒服 ”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 ”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C该指

3、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答案: B 试题分析:让广州人 “活得舒服 ”的指标是人口合理容量;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文化水平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正确的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读 “木桶效应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10 000、 6 000、 4 500,

4、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8 000 B 10 000 C 6 000 D 4 500 【小题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 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木桶效应 ”取决于最短板,根据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4 500,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表示)大约为 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 表示)为 8-9 亿,中国的环境

5、人口容量(用 c 表示)为 16 亿左右,三者的关系是 bac。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木桶效 应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2012年 2月 18日人民铁道网消息:为期 40天的 2012年全国铁路春运于 2月 16日落下帷幕,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 22112.2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结合下图回答题。 【小题 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 农村,农村 城市 B农村 城市,城市 农村 C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 D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 【小题 2】影响图示

6、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人口老龄化 D婚姻家庭 【小题 3】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表现为由城市 农村;春节后,农民工继续出去务工,表现为由农村 城市。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主观决策性。其中,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等

7、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人口迁移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错误的是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民工流的方向、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2012年全国铁路春运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民工流的方向、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掌握情况。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 “用工荒 ”。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 “截留 ”农民工。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导致 “

8、用工荒 ”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小题 2】关于 “用工荒 ”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正确的选 D。 【小题 2】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 “用

9、工荒 ”,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正确的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2011年春节后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 “用工荒 ”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导致 “用工荒 ”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产业转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图表示 “2000 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区 )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 (以 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造成图中 A点所示省 (市、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小题 2】图中 B点代表的省 (市、区 )在 1954

10、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 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小题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市、区 )多 C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 (市、区 )少 D所有省 (市、区 )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可知, A点所示省 (市、区 )迁入率很小,而迁出率则很大,人口大量外迁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故 D项正确。 【小题 2】根据题干中人口的迁移

11、状况及人口密度特点可知,该省区为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为青稞。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为 18%,迁出率最大值为 6.5%,故 A项错误;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市、区 )主要集中于图中 A点附近,省区数量少,且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 (市、区 )数量也很少,故 B项错误, C项正确;图中 A省 (市、区 )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 D项错误。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和典型的农作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不同地区典型的农作物。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 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12、 ) A B C D 【小题 2】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 的出生率、死亡率可以判断, 为现代型, 为过渡型, 为传统型, 为原始型, (传统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新增人口最多,所以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正确的选 C。 【小题 2】根据上题分析, 为现代型,老龄化问题越 来越突出,最需要鼓励生育。正确的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下面是 “

13、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 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快 B自然增长率很低,是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意愿低 C老龄化严重 D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差,死亡率高 【小题 2】影响 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主要考查对图的分析能力,知识储备是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从图中看出, a具有很高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可以判断为传统型; b具有较高的

14、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所以可判断为过渡型。正确选项为 D。至于原始型与传统型不同的特点是自然增长率也很低,而现代型属于 “三低 ”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 2】此题关键搞清楚 c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其区域分布主要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少数发展中国家也接近现代型,如中国。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另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老有所养的生育观念。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及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和影响

1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 下图为 “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 ”,据此完成题 【小题 1】 1950 2000年间, 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 A 33 B 43 C 27 D 15 【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 A 1960 1961年间 B 1959 1960年间 C 1957 1958年间 D 1949 1950年间 【小题 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 1020 年内将会出现 ( )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 17 左右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6、 1】据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 1961-1963年期间,最高达43 左右。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在 1959-1960年期间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为负增长。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未来我国人口变化应是出生率继续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率在 1 0以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同时人口老龄化将加速。 考点:主要考查了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及带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具备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新 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及带来的影响。 读下表,完成题。 某年四城市人口变

17、化资料 (单位:万人 ) 城市 年初人口 年净迁入人口 年末人口 25 1.95 26.90 21 4.21 25.21 25 0.85 25.90 18 -2.21 15.97 【小题 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 A B C D 【小题 2】下列关于城市 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必然导致该城人口老龄化 B有利于该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的环境污染 D可以缓解该城用地紧张的状况 【小题 3】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地区政策 B晚婚习俗 C优美的环境 D文化观念 答案: 【小题 1】 A 【

18、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0.05万人, 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0, 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0.05万人, 城市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0.18万人,在此基础上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与年初总人口的比值,结合选项很容易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从表中数据看出 城市人口迁出较多,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人口迁出必然导致老龄化的说法错误。人口迁出使该城的劳动力减少,不利于该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出,该城的环境压力减轻,因此不会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正确答案:选

19、 D。 【小题 3】地区政策、晚婚习俗、文化观念都可以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而优美的环境不仅不会降低出生率,还可能提高出生率,因此最不可能是该城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的影响及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年四城市人口变化资料为背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的影响及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原因。 根据材料,完成 8-9题。 材料一:截至 2003年,上海户籍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54.67万,占总人口的 18.98%。 2004年 4月 15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

20、条例对可申请生育二胎的标准有所松动。 材料二:新条例推行以来 ,上海市并没有出现申请 “生二胎 ”的热潮。相反,绝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夫妻甚至有暂时不考虑生育的计划。 【小题 1】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标准放松,其原因可能是 ( ) A上海为中国的 “生育特区 ” B可根本解决人口老龄化现象 C上海人口文化素质高,多生孩子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D有利于调节人口年龄结构 【小题 2】材料二说明 ( ) A上海市民的育儿功利观念强化 B上海市民无经济能力抚养更多孩子 C上海市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不强 D上海市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追求事业进步,把生育计划推迟 答案: 【小题

21、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截至 2003年,上海户籍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54.67万,占总人口的 18.98%,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度调节人口年龄结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标准放松。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绝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夫妻甚至有暂时不考虑生育的计划是因为上海市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追求事业进步,把生育计划推迟。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上海市人口结构及最近改进的措施 。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可申请生育二胎的标准有所松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上海市人口结构的理解及新条例推行以来上

22、海市并没有出现申请 “生二胎 ”的热潮的原因掌握情况。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不同步,后者先于前者发生,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前一阶段,易出现人口年轻化趋势,少儿儿童快速增长,而老年人口增长缓慢,其结果是总抚养比主要是少儿抚养比快速上升,经济增长将深受其累,这时就形成了所谓的 “人口负债 ”。读 “人口增长模式图 ”(图甲 )与 “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示意图 ”(图乙 ),完成题。 【小题 1】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人口负债最高的阶段是 (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小题 2】关于四个国家人口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目前

23、的人口增长处于第四阶段 B 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C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D人口负债最高的国家是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中 “人口负债 ”可以判断,较高的阶段,少儿抚养比较高,应为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 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的自然增长率最高,其人口负债也最高。图示无法看出人口总数。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 “人口负债 ”和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和对 “人口负债 ”、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阶段理解与掌握。 图

24、甲表示 “我国 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图乙为 “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小题 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 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D 阶段 【小题 3】该城市今后在人口工作中应 ( ) 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25、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甲所示的城市,人口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但该市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增长。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根据纵坐标可知, 阶段的人口出生率较低;根据横坐标可知, 阶段的人口死亡率也较低;因此该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符合图甲中城市的人口增长状况。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由于该市人口增长缓慢,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今后应该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此外,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该市今 后要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某市的人口增长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26、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我国 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和 “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我国某市的人口增长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掌握情况。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 1: 材料 2: 材料 3: 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 2000年(灰色)和 2050年(白色)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 (2)由材料 2可知我国人口到 2030年将达到约 14.5亿,到 2050年却约为 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 3,请说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种人口问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

27、响? (4) 中国在 20世纪末 “未富先老 ”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 1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答案: (1)现代型( 2分)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2分) (3)年龄结构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2分)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2分) 带来的问题:劳动力不足,( 2分)国防兵力不足,( 2分) 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分) ( 4)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分) 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答出一点即给 2

28、分) 试题分析: (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 (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 2030年将达到约 14.5亿(峰值),到 2050年却约为13.59 亿,因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 负增长。 ( 3)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这种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4)中国在 20世纪末 “未富先老 ”的原因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结合材料一,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

29、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未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在 20世纪末 “未富先老 ”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未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在 20世纪末 “未富先老 ”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北京时间 2011年 6月 24日上午 11时 09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福克斯群岛海域发生里氏 7.9 级地震,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 1:美国人口增长

30、示意图 (1900 2008年 )。 材料 2: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1900 2008年 )。 材料 3: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 4: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 5: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 “闯 ”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 “闯关东 ”。 ( 1)根据材料 1、 2、 3、 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 2)从环境人口容量分析,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美国南方

31、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 3) 20世纪 60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答: 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 2 分) 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2 分) 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 2 分) 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分) (2) 答: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分) 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 2分)。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 大。( 2分)

32、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2分)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 2分)。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 3) 答: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 “冷冻地带 ”,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 2分);而南部、西部被称为 “阳光地带 ”,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 1)结合材料 1、 2、 3、 4 可以判断,美国的人口特点: 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 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 美国为典

33、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 2)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美国南方人口向东北部迁移的原因: 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东北迁移的原因: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 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 3)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 “冷冻地带 ”,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

34、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 “阳光地带 ”,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考点:主要考查了美国的人口特点、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20世纪 60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由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1900 2008年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1900 2008年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构成情况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国的人口特点、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20世纪 60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