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878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A RS 技术 B GIS技术 C GPS技术 D GSM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 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最重要的载体是植被 B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和亚寒带

2、针叶林地区 C爪哇岛的火山喷发属于雨林全球环境效应 D亚马孙雨林被称为 “地球之肺 ”的原因是因为雨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热带雨林中,有机质绝大部分都集中于植被体内,故 A 正确;目前,世界现存的森林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B正确;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而与雨林的生态效益没有关系,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热带雨林的分布和生态效应。 点评:本题只要注意审题,找错应该很简单。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和主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

3、除尘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国家大力推行 “退耕还林 ”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木材产量 提高生态质量 提高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 A B C D 【小题 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 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

4、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 “直接目的 ”,退耕还林,缩小了耕地面积,扩大了林地面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表现,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小题 2】 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袭击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防护林建设。 点评:本题只要注意审题,抓住直接目的;并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防护林的功能应主要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从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其防护林的主要功能,两者应具有一致性。 在无林地区 20 cm厚的土层,只需 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

5、林地区,则需 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没有森林则水土流失严重,有林则水土流失减缓,故反映了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直接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即可,属于知识性试题。 厄瓜多尔政府正式启动一项旨在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计划,以避免因开发有环境争议的油田而破坏该国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 1】对亚马孙热带雨林造成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 【小题 2】

6、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受暖流的影响 受寒流的影响大 纬度低,热量充足 平原面积宽广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逊地区,雨林的破坏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小题 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与地形、洋流、低纬陆地面积有关。而影响该地区的洋流为暖流,故 错误;亚马逊平原和刚果盆地的纬度相当,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和雨林破坏问题。 点评:本题解

7、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判断对气候分布的影响,并结合巴西雨林的破坏问题,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煤炭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 埋藏层浅 位置适中 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山西省能源基地的优势在于: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主要概况,难度不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

8、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小题 2】 “坑口 ”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小题 3】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煤炭储量大质量大 铝土矿储量大 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交通便利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 ”的提示,故应从利用煤炭发展

9、生产,延长产业链分析,而 C不符合。 【小题 2】坑口电站是指在煤炭基地附近建火电站,故能把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输出,利于缓解铁路的压力,延长了产业链,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但火电站建设环境污染严重,故将使当地的环境污染加重。 【小题 3】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 该类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原料、市场和交通等因素,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 注意认真 “审题 ”,把握答题的基本要求。 了解坑口电站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影响,结合火电站生产的影响分析。 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为了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

10、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A西气东送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电东送工程的北线即利用山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资源,发展坑口火电,把煤炭转化为电力输出,以增加能源的外运能力。西气东输是把新疆的天然气资源送往长三角,引黄入晋是把缓解山西的缺水问题;黄河整治工程主要针对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等问题,都与山西的能源外运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工程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工程建设的主要概况,难度不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下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不正确的是 A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该河流

11、的水量和水质 B河谷 平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D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故主要位于河流的上中游山地、丘陵地带,故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难度不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新的棉花带 C田纳西河水系全线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全部地区 D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综

12、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位于湿润地区,故河流水源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A错误;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主要的混合农业区, B错误;田纳西河航运条件较好,结合密西西比河水运和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而不可能到达全部地区,如西部山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C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磷等,利于流域内的工业发展, 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概况,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的叙述,

13、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加强对煤炭开采的集中整治,但不是缩小开发规模, A错误;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网体系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 B错误;山西省加强了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C正确;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工业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14、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发展的基本概况,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 设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退耕还牧 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大等;而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故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应结合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大规模的实施人工降雨、大打机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而大规模的垦荒会加剧植被的破坏,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

15、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其治理措施,并结合当地的实际。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C交通建设过度开垦 D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疆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地区,绿洲的形成是由于水资源充足,故绿洲的退化主要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能抓住题目的基本信息,从绿洲的形成原因分析其破坏的原因,两者应具有一致性,学会分析问题的一般思维。 荒漠化的本质是 A土地沙化 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 C

16、土地退化 D土地盐渍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荒漠化是指一切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其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化也包括土地盐碱化、湿润地区的水土流失等,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理解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区别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差异。 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

17、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北京 时间 2008年 3月 12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公布了一张 “火星勘测轨道器飞行器 ”拍摄的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照片,沙丘上呈现出许多奇异的平滑弧形。 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照片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中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8、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2009年 2月 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 5次进入内蒙古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 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凌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回答问题。 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 GIS B GRS C GPS D RS 答案: D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生态环境和灾害,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

19、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 GPS的主要功能, 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 A错误;区域

20、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B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可以是单一性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指标, C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需要对课本基础内容加强记忆。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高原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长三角临海,但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内陆, A、 B错误;两地的地形同属于平原, C错误;且纬度位置都位于 30-60之间,故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

21、本题难度较低,只有掌握我国相关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内容,结合选择逐一分析即可。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长三角和松嫩平原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只有掌握我国相关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基本内容,雨热同期是当地季风气候的基本特征。 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答案: A 试题分析:区域是指一

22、定的地域空间, A正确;区域可以按照的标准划分,故BCD都只是一种区域类型。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定义。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知识性试题。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 A错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可能影响周边地区,人类活动也可能影响区域的特征, B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正确。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D

23、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需要对课本基础内容加强记忆。 为防治荒漠化进一步扩大,在我国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 “三北 ”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C东南沿海海防林 D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生态林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针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实施了 “三北 ”防护林工程;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云贵高原的生态林都主要针对水土流失(或石漠化);东南沿海的海防林主要功能是防御台风和海风侵袭。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

24、解题的关键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下列关于荒 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荒漠化是指一切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其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化也包括土地盐碱化、湿润地区的水土流失等,A、 B、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理解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区别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差异。 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 1)甲为我国 _( 2分)地区,乙为我国 _

25、( 2分)地区。 ( 2)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_( 2分) ( 3)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_( 2分) ( 4)简述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6分) 答案: 【小题 1】东北( 2分) 长江中下游 ( 2分) 【小题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分) 【小题 3】亚热带季风气候( 2分) 【小题 4】雨热同期 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任答 3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6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判断,甲表示我国的东北地区;乙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 2】甲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度季风气候,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26、冷少雨。 【小题 3】我国长江流域位于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小题 4】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基本步骤:一、利用经纬度定位;二、根据地理位置确定气候类型、三、结合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四、调用区位分析的一般思 维,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2009年 6月 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国土 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

27、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共组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 1) 地区沙漠的名称是 ( 2分)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2分) ( 2) 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2分) ( 3)为防治这些 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是 。( 2分) ( 4)简要说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6分) 答案: 【小题 1】塔克拉玛干沙漠( 2分)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任答一点即可, 2分) 【小题 2】过度放牧 不合理垦殖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任答一点即可, 2分) 【小题 3】三北防护林( 2分) 【小题 4】合理利

28、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没点 2分,任答 3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6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故判断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影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和风力、植被等因素分析。 【小题 2】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分析。 【小题 3】针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正实施的生态环境工程:三北防护林。 【小题 4】荒漠化的防治主要从人为原因入手,故主要从恢复植被、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

29、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可从读图入手,结合地理位置判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调用课本关于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掌握治理措施的一般思维;本题考点属于常规考点,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 1970年和 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1)该地区 19701980 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 2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_%( 2分)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_。( 2分) (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 少了还是增加了? _。 (2分) (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0、( 4分)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 气温年 较差( ) 年降水 量( mm) 河流含 沙量( %) 人口(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35 答案: 【小题 1】 10(2分) 8( 2分) 毁林开荒 ( 2分) 【小题 2】减少了( 2分) 【小题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任答 2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耕地增加比重 =增加面积 /原始总面积,即 0.4/4*100%。森林覆盖率从 18%变为 10%,即减少了 8%。 【小题 2】人均耕地 =耕地总面积 /总人口,计算可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小题 3】根据表格材料反映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相关的计算和转化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