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4881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南凤凰华鑫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 “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此时 (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 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小题 2】与 、 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 A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地球昼夜分布,北极

2、地区出现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故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出现极昼,故为北极科考最佳季节。 A 正确;北半球夏季,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 C错误; 表示地球轨道以内的金星,而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为水星, D错误。 【小题 2】 、 为火星与金星;与他们相比,地球有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考点:本 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示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地球的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并结合地球的位置判断八大行星的分布。第二小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

3、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知识迁移运用。 2009年 12月至 2010年 2月,我国新疆遭受了特大雪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对受灾居民进行准确定位搜救,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 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 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数字地球 【小题 2】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 )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近 20年来,

4、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回答题。 【小题 1】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 2米高的屏障,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D美化城市环境 【小题 2】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大力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发展高层建设,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会带来大气、噪声污染,高架公路两侧架设屏障,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5、,但能起到隔音的作用。 【小题 2】鼓励私人买车,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 发展高层建筑,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增加城市交通负担。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与环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属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知识性试题。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完成题。 【小题 1】这种产业迁移 (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小题 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

6、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转移,属于第二产业, AB错误;这种产业迁入利于促进迁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错误,但可能有环境污染,故导致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D正确。 【小题 2】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工资、地价等生产成本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目基本信息,结合课本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匹兹堡在 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 皮毛贸易站, 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

7、单变得复杂。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20世纪 50年代后, “钢都 ”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 不包括 ( )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 2】匹兹堡再生阶段向 “知识城 ”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 ) 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二战后,匹兹堡走向衰落主要是受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素质关系不大。 【小题 2】匹兹堡再生阶段向 “知识城 ”

8、转化城区的采取的措施是: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借鉴意义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区域发展阶段。 点评:本题通过匹兹堡的发展历程主要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难度一般。学生需注意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出现问题及解 决措施。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读下列 “中国政区图 ”,回答题。 【小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最主要的差异是 (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高温多雨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降水较少 【小题 2】下列关于乙区域土地情况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 ) A

9、乙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小题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陆地交通最为便捷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甲位于东北地区作物生长期较短,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强,所以海洋性较强,东北地区的降水和温度都比长三角地区少和低。故 D项正确。 【小题 2】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 A正确;长三角地区由于河网稠密,故耕地较分散, B错误;该地区人口

10、稠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C错误;该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以水田为主, D错误。 【小题 3】丁省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丙省为山东省,两者相比,丁省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差异,本题还可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分析。 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致以龙门山 峨眉山 大凉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 “四川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中心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四川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

11、,正确的是 ( ) A水流湍急,河流航运价值极高 B地表径流速度快,故西侧水资源短缺 C两种地表类型的过渡带是理想的交通线选址处 D地势高低起伏,农业生产应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小题 2】影响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民族组成状况 B人口集中程度 C重工业基础 D交通线类型和空间分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落差大。内河航运对地形要求较高;四川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交通线在地势崎岖的地区一般沿等高线分布。当地地形复杂宜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小题 2】根据图示可知人口集中程度是影响

12、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形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注意养成从题干、材料等提取有效信息不断发散思维的解题习惯。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 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题。 【小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 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小题 2】若甲自然资源贫乏,乙自然资源丰富,则箭头 方向在区间调配的主要是 (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答案:

13、【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城乡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转移。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小题 2】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联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学生结合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家认为地球和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地球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答案: B 试

14、题分析: 【小题 1】地质作用能够对地表形态进行破坏和建设,即使地球陆地表面原来可能也有陨石坑,但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改造,也已经无法保留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球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属基础知识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 是两种假设, 线纬度是 26.50 , 线纬度是 23.50, 线纬度是 20.50),读图完成题。 【小题 1】若移动轨迹是 ,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 ) A 66.5 B 26.5 C 63.5 D 69.5 【小题 2】 若移动轨迹是 ,与 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

15、象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 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6 5之间来回移动,说明此时的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63 5。 【小题 2】比较移动轨迹 和 可知, 所示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较小,故北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楼房影子在冬季时会缩短,故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做题时学生需活学活用注意黄赤交角的变化引起的地

16、球运动的相关变化。 下图为 “甲、乙、丙、丁四地 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 ”,阴影表示黑夜。读后回答题。 【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 丁 D甲和丁 【小题 2】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四地昼长可求出四地正午的当地时间,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四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这样就可求出四地所处的经度,然后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地点即可。经计算可知,甲地位于 120E经线上,乙地正午的北京时间不确定,故乙地所在经度不确定,丙地所在经线

17、为 172.5E,丁地所在经线为 75W,所以丙、丁两地一定位于西半球。 【小题 2】根据甲地的昼夜长短判断甲地位于赤道,而丙地出现昼长夜短,此时为 12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判断南半球昼长夜短,丙地位于南半球,结合上题分析的两地的经度位置判读,甲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当地正午 12时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当地经度。 12月时的昼夜长短状况可判读当地的纬度。本题还可考查四地的纬度高低判断设计试题。 下图所示是 “地球公转的轨道图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

18、最少的 一段是 (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甲 【小题 2】 2013年 2月 9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公转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结合图示,甲乙段位于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两侧,公转速度最快,故所用时间应最少。 【小题 2】结合图示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判断, P位置接近冬至日 12月 22日,2月 9日应处于 12月 22日到 3月 21日之间,故判断位于乙处。 考

19、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及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轨道图上的近日点、远日点和二分二至日的判断,并结合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即可分析。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则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原始运动方向来看实际运动方向,故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并注意结合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面对原始运动方向为前提。 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已知东半球大部分

20、地区处于夜晚(阴影部分),回答问题。(10分 ) (1) 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方向流动,罗马的气候特征为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坐标为 ;北京时间为 时。 (3) 图中弧线 ABC表示晨昏线,其中代表昏线的是 弧。 A地昼长为 小时 ,B点时间为 答案: ( 1)北 顺时针 高温少雨 ( 2)( 23.5N,110W) 3: 20 ( 3) BC 12 0: 00 试题分析: 第( 1)题,通过图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正处于夏季,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罗马属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

21、。 第( 2)题,结合上题,可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326N,根据东半球大部分地区处 于夜晚,可知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为 70E,那么对应的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 110W。由图可知 160E时间是 6:00,那么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时间为 3: 20。 第( 3)题,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昏线的是 BC 弧。 A位于赤道,昼夜平分。 B点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时间为 0:00。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做题时结合具体太阳光照图进行解答即可。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 材料一 台州位

22、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 28度,东经 122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陆地面积 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 8万平方千米,是浙江沿海重要的开放城市之一。 材料二 下列为 1978 2007年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示意图 材料三 下列为 1990 2007年台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演变。( 6分) (2)根据材料三,请简要分析台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的状况。( 4分) 答案: (1)1986年以前,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 “一、二、三 ”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 1986年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23、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一、三 ”格局;到 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三、一 ”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 6分,答案:合理也可斟情可给分) (2)从 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超过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 “二、一、三 ”格局; 2004年,台州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 ”格局。( 4分,答案:合理也可斟情给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示意图的语言描述能力。根据图示判断, 1986年以前,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 “一、二、三 ”格局,产

24、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 1986年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一、三 ”格局;到 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三、一 ”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 第( 2)题,由图可知,从 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 超过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 “二、一、三 ”格局; 2004年,台州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 “二、三、一 ”格局。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区域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 点评:本题通过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就业结构演变示

25、意图考查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下图为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 根据信息判断,图中 A、 B、 C、 D四城市中最有可能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 _和 _。 (2) A城市的主导工业部门按区位因素分类属于 _指向型工业,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_工业。 (3) 为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和联系, B、 C 两城市之间修建了铁路。铁路建成后,B城市最有可能形成以 _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地域, B城市重工业比重将会明显增加。 (4)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本区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某些城市将面临哪些问题?请你为

26、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 (1)B C(每空 1分 ) (2)原料 纺织 (棉纺织 )(每空 1分 ) (3)钢铁 (每空 1分 ) (4)环境 污染加重 ;生态破坏环境突出 ;自然资源枯竭 .(答出 2个要点即可 ,2分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进行环境整治 ,美化环境 ;发展高等教育 ,建立科研机构等 .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BC 两地煤铁资源丰富,可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 第( 2)题,本题考查工业主导因素, A地区盛产棉花,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宜发展棉纺织工业。 第( 3)题,本题考查工业联系, B地铁矿

27、石资源丰富,在便利的交通联系下结合 C地的煤资源 B城市最有可能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地域。 第( 4)题,本题考查 区域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本区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这种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将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应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环境治理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局部区域示意图考查工业联系、主导因素、城市区位因素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应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 材料一 2009年 6月 1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 2009年 “中国 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中,北大荒

28、农垦集团总公司的 “北大荒 ”品牌以 103.37亿元价 值排名第 65位,是该榜单上排名第一的农业品牌。 材料二 (1)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分) (2)分析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分) (3)为增强 “北大荒 ”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3分) 答案: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2分) (2) 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 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作业; 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 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利于绿色、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 农业机械制造业发达,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3) 充分利用良好

29、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加大农产品的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 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试题分析: 第( 1)题,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因为北大荒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第( 2)题,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从土地的数量、质量,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 第( 3)题,为增强 “北大荒 ”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应因地制宜搞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 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等方

30、面。 考点:本题组考查北大荒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居中,第( 2)题难度较小,第( 1)题,可能由于学科语言不到位而导致失分,这就需要同学们多积累总结。第( 3)题,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采取的措施应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 (1) (2分 )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2分) (2)过度樵采、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 (4分 ) (3)半干旱农垦区和牧区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 草,提高林草覆被率;发展节水农业;营造防风林;解决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能源问题等( 4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为从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31、 -贺兰山 -乌鞘岭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之间连线。 本题结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即可分析出 位于季风区、纬度最低。 第( 2)题,沙漠 与沙漠 已出现多处 “握手 ”现象,说明该地荒漠化加剧,该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与过度樵采、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密切相关。 第( 3)题,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为遏止区域荒漠化加剧趋势,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半干旱农垦区和牧区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林草覆被率;发展节水农业;营造防风林;解决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能源问题等。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与应对措施。 点评:本题考查荒漠化分布及防治措施,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还需明确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域差异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首先,受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的控制,不同的自然灾害常多发于一定的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同时,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人类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 境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