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4896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安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区域最紧缺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能源 C矿产资源 D耕地资源 【小题 2】图中区域人均耕地少,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稠密 B耕地比重小 C耕地退化严重 D过度开垦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的经济发展。 【小题 2】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但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比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华北平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即可作答。另外,本

2、题还可考查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华北地处半湿润地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季短,径流量小,且径流小,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多,且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针对水资源短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发展耐旱良种,发展节水工农业,植树造林,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跨流域调水,提高水价,兴修水 库等。 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年和 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问题。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都在珠江口,毗邻特区,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 B都被外国侵占了 400多年,我国政府都是在 20世纪末恢复行使主

3、权 C中国血统居民占 90%以上,祖籍以广东最多 D都是特别行政区,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 答案: C 试题分析:香港、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分别毗邻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其中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港口、澳门由于水深浅不适宜建设港口;两区都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尤其澳门以旅游、博彩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两区历史上就归两广管辖,所以祖籍广东地区的人口占多数,当然也有少数外来移民后裔。香港从鸦片战争时期就逐渐被英国窃取,至今有 170多年的历史,澳门在明朝后期就被葡萄牙占据,距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我国政府都在 20世纪末对两地恢复行使主权。 考点:本题考查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

4、度较小,学生熟悉香港 、澳门的相关地理状况即可轻松作答。另外本题还可考查三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和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小题 2】图中 所在的省区,丰富的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小题 3】图中 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小题 4】图中 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

5、河谷灌溉农业 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 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 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 滩羊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 和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水源、和气温。因为 处距海远,降水少, 处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小题 2】图中 所在的省区为西藏自治区,丰富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 【小题 3】图中 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所示山区纬度低、海拔高。一般来说,山体越高,所处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 【小题 4】图中 处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荒漠景观,所示

6、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为绿洲灌溉农业 棉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农业生产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 四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四地的农业生产的优势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四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象部门用 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 分四季的指标;连续 5天平均气温低于 10 则为冬季,高于 22 为夏季, 10 22 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小题

7、2】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南北跨度大,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因此,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会出现三种季节的自然现象。 【小题 2】此时我国开始进入冬季,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小。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大范围的降水最可能是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划分四季的指标是 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锋面雨带

8、的移动规律。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 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 点。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 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小题 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 M地的方向为西北 东南向 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 B C D 【小题 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 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A

9、【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为华北平原,有图示等值线的变化可以确定, M地会产生噪声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 M地与市区有便捷的交通道路相连;又因火车站、汽车站布局应位于市区或市区边缘,这样便于客货流集散;码头应位于河流沿岸;综合分析 M地最有可能为飞机场。 【小题 2】 M地为飞机场,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M地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不可能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 【小题 3】综合考虑只有丙地符合飞机起降,且远离市区,噪音污染小,大气污染也小。 考点:本题组考查飞机场布局问题。 点评 :本题组考查影响机场布局的区位因素。解答此题需牢牢记住航空港的选址要求。 【

10、方法技巧】航空港的选址 地形开阔平坦;但要坡度适当 低云、雾和暴雨较少 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向修建 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距城市有一定的距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 1】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分析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共同的因素分别是 A交通和土壤 B雨热同期 C劳动力和地形 D政策和科技 【小题 2】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 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 C干旱和低温 D盐碱和洪涝 【小题 3】 图中数字为 “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 ”,图中丁地带 7、 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

11、控制,形成伏旱 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D此时农业用水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经、纬线度数可以判断甲是湖南省,乙是新疆,丙是黑龙江省。水稻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这成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另外 市场条件也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小题 2】乙是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距离海洋遥远,降水少,其农业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水;黑龙江省的纬度位置比较高,温度条件较差,低温成为限制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小题 3】图中丁地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7、 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

12、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丙三地所在的位置,另外本题也可考查三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等知识点。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问题。 【小题 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B在湖水最少的冬季危害最大 C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D可引入海水,加速湖水更新,加快净化 【小题 2】图示地区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却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其原因不包括 A种植结构调整 B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C人口稠密

13、,市场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三角地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生生物繁殖发育,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最大,这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小题 2】粮食需要从外地调入,与该地区非农业用地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与太湖流域粮食生产现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图示地区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 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 “山青

14、、水秀、洞奇、石美 ”的特点,被称为 “四绝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 B风蚀地貌 C冰川地貌 D火山地貌 【小题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第五套人民币 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是桂林 “四绝 ”。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小题 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桂林山水的地貌形态与喀斯特地貌的

15、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侵蚀及淀积沉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小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 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地形条件:东面、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中间地势低平。 2气候条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生物条件:本地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为喀斯

16、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水文条件:气候上该地降水丰富,地形上三面环山,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 4水对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 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 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A、 B、 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光照较丰富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小题 2】 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

17、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荒漠化、盐碱化 C盐碱化、酸雨 D酸雨、水土流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A、 C位于东部季风区,但雨季短, 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农业角度来看,三者的共同点是光照较丰富。 【小题 2】 B平原为宁夏平原,该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过度开垦容易造成荒漠化,大水漫灌易造成盐碱化。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点评:光照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 ;热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知识拓展】农业区

18、位的 合理选择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可分三步进行: ( 1)大范围地区选择 根据经纬度及其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平原;林业 山地与丘陵;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 湖泊或水库;柑橘、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 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水稻 水热条件好的平原;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2)小范围地区选择 ( 3)考虑某些特殊的农 业类型所需的环境 养殖业为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应避开飞机场等噪声大的区域;蔬菜栽培应避开污染的

19、水源等。 ( 4)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右表为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河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 /秒)。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为 A西北、东北、南部沿海地区 B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西北、东北地区 D南部沿海、东北、西北地区 【小题 2】乙河 1、 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20、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表知,甲河流量最大,且流量最大的月份在 6月,故甲河最可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乙河流量最小,且 1月、 2月出现断流,则乙河最可能分布在西北地区;丙河流量较大,且有两次汛期,最可能分布在东北地区。 【小题 2】由表格数据可知,乙河乙河 1、 2月份断流,且全年径流量少,因此乙河位于西北地区,冰 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河流出现断流。 考点:本题借助表格内容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点评:根据表格河流径流量判断河流所在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汛期、河流的补给形式等知识点。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

21、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城市 夏秋降水量 (mm) 冬春降水量 (mm) 7月平均气温 ( ) 1月平均气温 ( ) 110.2 84.4 25.7 -15.2 351.5 66.0 21.9 -13.5 165.6 37.1 23.6 -9.0 435.0 36.8 14.9 -2.3 南宁 868.8 431.8 28.3 12.8 【小题 1】代表我国面积最小的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城市的序号是 A B C D 【小题 2】城市 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银川位于温带

22、大陆性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小且集中于夏季。对比表格中的数字可知, 为乌鲁木齐, 为呼和浩特, 为银川, 为拉萨,故 C项正确。 【小题 2】乌鲁木齐处于北半球中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气旋影响不到,蒙古高压和副高控制下不会产生降水天气,故 A、 B、 C三项均错误;冬春季节,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遇山地抬升作用影响,形成的降水较多,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的气温降水分布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根据关键是根据表格中气温降水分布状况确定 、 、 、 四个城市的名称与降水成因。 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23、 ( 1)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 A、 B、 C、 D重新排序为 。( 2分) ( 2)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 的进退决定的,雨带的降雨类型属于 雨。( 2分) ( 3)据图说明我国南方雨季和北方雨季长短的差别。( 2分) ( 4)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的景象对应的是 图,与华北平原春旱对应的是 图,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 图。( 3分) 答案: (9分) DBAC (2分) (2)夏季风 锋面( 2分) (3)南方雨季开始早 ,结春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分) (4)B D A (3分 )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按雨带推移

24、的时间顺序,将 A、 B、C、 D重新排序为 DBAC。 第( 2)题,在季风区内我国雨带的锋面雨带的形成及推移,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雨带的降雨类型属于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 第( 3)题,由图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第( 4)题,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的景象对应的是 B图,此时长江流域处于雨季,与华北平原 春旱对应的是 D图 ,雨带刚刚登陆为春季,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 A图,北方进入雨季,江淮流域受副高控制,南方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解答本类题目,必须熟悉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

25、规律及影响: (1)在季风区内我国雨带的锋面雨带的形成及推移,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冷暖气流的强弱变化。 (2)锋面雨带的移动: 五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 (梅雨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 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六、七、八月西南、两 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 九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的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 十月撤出中国大陆。 读有关资料图,回答有关问题。( 14分) 正在为 “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做准备的郭川于 10月 4日 12点驾驶帆船抵达钓鱼岛 8海里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出动 6艘巡逻

26、船,对其进行阻挠和拦截长达3小时。下面分别为我国钓鱼岛的位置图和等高线地图 (单位:米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 1)钓鱼岛是左图中的 点,该岛地处 (东 /西)半球。( 4分) ( 2)钓鱼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 2分) A 0.7千米 B 1.5千米 C 2.5千米 D 3.6千米 ( 3)从该岛往西侧入海的河流 MN 将会在 (南 /北)岸形成三角洲。该河流速较快的是 (上游 /下游)。( 2分) ( 4)该岛东侧有一陡崖,此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到 米之间。( 4分) ( 5)说明钓鱼岛的地势的主要特点。( 2分) 答案: (14 分) ( 1) c 东( 4 分) ( 2)B (

27、2分) 南 上游( 2分) (4) 100 200 (4分) (5)南高北低 中高周低 地势偏低 南陡北缓( 2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根据右图钓鱼岛所在经纬网中的位置判断,钓鱼岛 是左图中的 c 点,该岛地处东半球。 第( 2)题,钓鱼岛南北相差纬度约 1,根据地表经线相差 1,地表距离相差约 111千米计算, 111千米 6011.85千米。与 B选项最接近。 第( 3)题,从该岛往西侧入海的河流 MN 将会在南岸形成三角洲,因为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该河流速较快的是上游,因为上游地势较陡。 第( 4)题,该岛东侧有一陡崖,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 (n-1)dH (n

28、1)d(其中 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可知:此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100200 米之间。 第 ( 5)题,根据等高线和河流分布特点可知,钓鱼岛的地势是南部高而北部低,且南部坡度大,北部坡度小。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形图判读。 点评:本题组借助等高线分布图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示意图的判读能力,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 1)根据等高线稀疏来判断坡度陡缓。( 2)根据钓鱼岛南北所跨纬度估算钓鱼岛南北两端的距离。 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 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 B D ( 2分) ( 2)下列各个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 )(

29、 2分) A-豌豆、青稞、小麦 B-棉花、油菜、水稻 C-小麦、花生、大豆 D-春小麦、黄麻、甜菜 A B C D ( 3)简述古代 “丝稠之路 ”经过 C地的自然原因。( 4分) ( 4)D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答案: (12分) (1)长江三角洲 三江平原( 2分) (2)C (2分) (3)这里地势相对低平,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便于行人通行和食宿 (4分) ( 4) 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低平( 4分) 试题分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区域的定位,由图可知, B表示的地形区名称为长江三角洲, D为三江平原。 第( 2)题, 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雅鲁藏布

30、江谷地、气温较低、降水丰富,适合种植豌豆、青稞、小麦。 B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该地区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透气性好,适合种植棉花、油菜、水稻。 C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该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绿洲农业发达。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D地区位于三江平原,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不适合黄麻生长。 第( 3)题, 古代 “丝稠之路 ”经过 C地,是因为 C地地势相对低平,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便于行人通行和食宿。 第( 4)题, D地区位于三江平原,其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土地面积、土壤、水源、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主要包括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低平等方面。 考点:

3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四幅图中的地理事物来判断四幅图在祖国大陆中的位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四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制约因素)等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 ( 1)图示区域西部 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2分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 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6分) (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 (3分 ) ( 4)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 (4分 ) 答案: (1

32、5分) (1)东北一西南 C (2分 ) (2)数值变化:南高北低 /由南向北递减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中部气温高 于东西两侧( 1分 ) 凸向:向北凸出 /向高纬凸出( 1分 )走向和疏密程度:大 体以 123E为界,西部大致呈东北 西南走向,等温线较密集;东部大致呈西北 东南走向,等温线较稀疏 (4分 ) 原因: 甲地纬度略高; 甲地 (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 )海拔相对较高; 甲地距冬季风源地近,乙地因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3分 ) 水文特征: 年径流量大,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 (流经森林茂密的地区, )含沙量小; (春季有冰雪融水汇集,夏季降水集中,

33、 )有春、夏两汛; (冬季气温在 0 以下, )有结冰期 (4分 ) 试题分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月等温线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但是在 123E附近发生弯曲,明显被分成两段,西段呈东北 西南走向,东段呈西北 东南走向。 第 (2)题,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 (3)题,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甲地的纬度略高;甲地 (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 )海拔相对较高;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 (4)题,水文特征描述要注意纬度 (纬度高有结冰期 )和流向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34、的河段有凌汛 ),可结合汛期、结冰期、流量、含 沙量、水能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点评:该题以区域等温线图切入,综合考查区域判读、等温线判读、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成因等知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考查较全面。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 2)甲、乙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应结合区域判读,明确两地的位置差异、地形特点、此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3)沼泽地的成因主要与地形、气温高低、降水多少等有关;沼泽属于典型的湿地 ,其生态作用可参照湿地的生态作用进行回答。( 4)甲地处于大兴安岭西侧,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乙地位于东北平原,发展农业要面临热量不足、盐碱化、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