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4897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奥赛班)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据图和表的内容说明下列问题: ( 1)图中 1是 _, 2是 _, 3是 _。 ( 2)图中 1是构成细胞膜的 _。图中 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时起 _作用。 ( 3)从表中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 _离子并向海水排出_离子。由此可见,该细胞膜对离子的通过具有 _性。 ( 4)钾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 5)细胞膜的基本功能是 _、 _、 _。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分子结构

2、模型是 _ 答案: 磷脂分子 蛋白质分子 多糖分子。 基本支架 载体 。 钾 氯 选择 。 主动运输 钾、氯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 将细胞和外界分隔开 。生物膜的流 动镶嵌模型 答案: B 大豆种子在晒干过程中和干种子在炒制可食用的 “脆皮豆 ”的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分别是 A结合水和自由水 B自由水和结合水 C都是结合水 D都是自由水 答案: B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像是答案: C 现有 102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 1046个,羧基 1058个,由它们合成的一个含四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 1019, 27,

3、39 B 1019, 1, 1 C 1016, 26, 38 D 1016, 30, 42 答案: D 同一叶肉细胞中,一分子 CO2由线粒体内的基质中扩散到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那么该 CO2分子需要穿过的生物膜有几层 A 4 B 5 C 6 D 7 答案: A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答案: B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答案: C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糖体由

4、 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答案: C 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生出的小羊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答案: B 用碘液、苏丹 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

5、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 “ ”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 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 A 右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需要 C 和 是可以运动的 D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被转运至细胞内 答案: D 细菌和酵母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糖体 D有无核膜 答案:

6、 D 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 _的现象开始的 ._是了解结构的基础 ,_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 .人们在 _的基础上提出假说 ,又通过进一步的 _来修正假说 ,其中 _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 答案:物质跨膜运输 分析成分 现象和功能 实验观察 实验 方法和技术 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蛋白质分 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A 3、 3、 2 B 4、 3、 3 C 3、 2、 4 D 2、 2、 2 答案: C 培养甲型 H1N1流感病毒可以用 A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 B含有水和无机盐的培养基 C鸡胚的活细胞 D研碎的猪肝

7、细胞 答案: C 下图 (a)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 (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 ),图 (b)为部分肽链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 2条肽链, 49个肽键 B图 b中含有的 R基是 C从图 b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4个游离的羧基 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相似的结构 答案: B 有毒奶粉事件的原因是不法分子在劣质牛奶中添加了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因为该物质中含氮量较高,而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蛋白氮的数值来估算的。一般说来,每 100 g蛋白质平均含氮 16 g,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 CO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 R基 答案: A 肉毒杆菌

8、(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 )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 (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 )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图中该片段由 5种单体组成,有 4个肽键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1个氨基和 1个羧基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 C 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 排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答案: A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 x、 y,已知细胞中 x 的含量大于 y,用胃

9、液处理, x被分解而 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 N,有的还含有 S, y含有化学元素 N和 P,它们与苏丹 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 x没有 y。下列有关 x、 y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 x可能是载体 D y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 D 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曲线。影响 A、 B两点和 B、 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答案: B 最能表明细胞间功能差异的是 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体积的大小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10、D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C 甲 ( )乙 ()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 1(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答案: C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同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 下面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 1转换为图 2,

11、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的顺序,正确的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甲 乙 丙 丁 B丁 丙 乙 C丁 戊 甲 丙 D戊 丁 丙 乙 答案: D 淀粉酶、脂肪、 DNA都有的化学元素是 A C、 H、 O、 N、 P B C、 H、 O、 N C C、 H、 O D O、 H 答案: C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一座山上的所有马尾松 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B C D 答案: A 动物细胞有、植物细胞没有; DNA有、 RNA没有;棉花里面有

12、、乳汁中没有的糖分别是 A葡萄糖、核糖、乳糖 B乳糖、核糖、纤维素 C糖原、脱氧核糖、乳糖 D糖原、脱氧核糖、纤维素 答案: D 噬菌体、烟草、 SARS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A 4、 8、 4和 4、 8、 4 B 4、 5、 4和 4、 5、 4 C 4、 5、 4和 4、 8、 4 D 4、 8、 4和 4、 5、 4 答案: C 209年春夏之交,甲型 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甲学者将甲型 HlNl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彻底水解后得到了 A、 B、 C三种化合物,乙学者将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NA)彻底水解后得到了 A、 B、

13、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 C、 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尿嘧啶、腺嘌呤 答案: C 关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体内的 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含量总是最多的 D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对人体来说不需要补充 答案: B 细胞学说建立于 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

14、胞两大类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 B C D 答案: A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蓝藻 酵母菌 草履虫 小球藻 水绵 青霉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 HIV病毒、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 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 答案: B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

15、命活动 答案: B 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物质和能量交换 C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答案: A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答案: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不会上升是 A线粒体的数量 B染色体的数量 C自由水的比例 D核糖体的数量 答案: B 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等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C核仁

16、与某种 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 D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 a e具有下列特征: a、 b、 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 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 b、 c没有小孔; d由两个互相垂直的结构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e呈囊状并由片层结构堆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有无做表如下( +:存在; -: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A蓝藻、菠菜叶、鼠肝 B蓝藻、鼠肝、菠菜叶 C菠菜叶、蓝藻、鼠肝 D鼠肝、菠菜叶、蓝藻 答案: A 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此图不能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17、的亚显微结构 该图中结构 3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 结构为 2、 5,图中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具有 图中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有 3、 5、 6 A B C D 答案: C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伞藻核移植实验不能说明 A细胞分裂与细胞核有关 B伞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 C伞帽的形状与细胞膜有关 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答案: C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内质网 B

18、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细胞膜 C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细胞膜 D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核膜 答案: B 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时,必须要 A. 先加入双缩脲试剂 A液,后加入 B液 B. 先加入双缩脲试剂 B液,后加入 A液 C. 将双缩脲试剂的 A液和 B液混合均匀后加入 D. 以上 A. B. 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答案: A 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 RNA B染色体 C DNA D核糖体 答案: B 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

19、膜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答案: D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是 A一个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进入相邻的细胞 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C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答案: A 下列几种细胞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答案: C 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 “血影 ”,其主要成分是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 答案: D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核酸 肌细胞 呼吸道的上皮组织 病毒 皮肤 一只野猪 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一个池塘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B C D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