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4900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若处于海王星的轨道上就会变为( ) A温暖的星球 B无生命的 “死球 ” C火热的 “火球 ” D没有大气的地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若地球位于海王星的轨道上,则距离太阳遥远,故其温度将大大降低,而导致了地球上的生物都无法生存,而使地球变为无生命的 “死球 ”。而地球上大气层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而与日地距离关系不大。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掌握地球生命存在条件及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

2、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2009年第 8号台风 “莫拉克 ”来势汹汹,闽浙沿海一带受其影响明显。浙江省气象台预报称, “莫拉克 ”是今年以来影响浙江省最严重的热带气旋。 当台风 “莫拉克 ”在浙江东面登陆时,浙江的主要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即低压系统,可画出北半球低压系统周围的风向分布,则当台风位于浙江东面时,浙江位于台风(低压系统)的正西面,风向为西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台风及周围的风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形成台风的常见天气系统,并能根据气压中心的分布、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画图北半球气旋周围的

3、风向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当地位于台风中心周围的方位。 下图为 “气压分布形势图 ”,读图完成题。 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 A 1、 2月 B 5、 6月 C 7、 8月 D 10、 11月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气压中心的分布:亚洲大陆上为高压中心,而太平洋上为低压,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抓住图示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上的气压中心的差异,并结合冬季和夏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较分析即可判断。 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 P1

4、、 P2、 P3 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回答题。 【小题 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 ) A低气压、气旋 B高气压、气旋 C高气压、反气旋 D低气压、反气旋 【小题 2】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 ( ) A甲地、丙地 B乙地、丁地 C甲地、丁地 D乙地、丙地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气压系统周围出现与锋面系统的结合,故判断此天气系统应为锋面气旋,说明中心气压为低压中心,就其气流运动状况而言为气旋系统。 【小题 2】根据图示的锋面分布,锋面附近的降水始终出现在冷气团一侧,图示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故判断冷空气位于北面,故判断

5、甲、丁应为雨区位于,故乙地和丙 地在暖气团控制下,则天气晴朗。 考点: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基础性较强。掌握锋面气旋的形成和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气压中心与气流运动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根据锋面附近雨区分布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锋面气旋图示中的雨区位置和不同位置上的天气变化过程。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 ) 暖空气均在锋面以下 锋面均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过境后天气均转好 过境时均可能伴有云、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暖气团的密度小于冷气团,故暖气团适中位于锋面之上, 错误;按照锋面两侧气团势力的强弱,若冷气团势力强,则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向暖气团

6、一侧移动,为冷锋;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气团推动冷气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为暖锋,故 错误;冷锋、暖锋过境之后,都将受单一气团控制,故天气转好, 正确;由于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和湿度等差异很大,故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故锋面过境时常伴有云、雨天气,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团分布特征,锋面附近的天气和锋 面的移动规律等基础内容即可判断,对于此类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落实。 下列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反气旋的中心气压为高压中心,则水平气流应呈中心向四周的辐散,故 C、 D图示错误; A图示的风

7、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 B图示的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反气旋。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关系,并能结合高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和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也可直接画图北半球反气旋周围的风向比较选 项判断即可。 若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 a b c d B气压: d a b 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热力环流中,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故 ab的气温高于 cd;而根据 a

8、处盛行下沉气流,判断 a处近地面气温较 b处低, A项错误;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四地的气压高低为: abcd, B项错误;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 C项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中的气温、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掌握垂直方向上气温分布规律和垂直气流运动与近地面气温高低的关系;气压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热力环流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单位:百帕 答案: C 试

9、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 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 A、 B图示的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判断为高空的风向, D图的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C图风向斜穿等压线,且向左偏,故判断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考点:本题考查风向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需明确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最终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即可回答。注意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的差异。 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

10、: A 试题分析: 由于冷气团的密度大于暖气团,故在锋面图示中暖气团始终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始终位于锋面之下,故 B、 C图示错误; A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进攻,故判断为冷锋图示,而 D图中冷气团被迫后退,故判断为暖锋图示。 考点:本题考查锋面系统的图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冷锋、暖锋图示中的冷暖气团运动方向的差异即可判断。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有( ) A文化大革命时期知青 “上山下乡 ” B我国 20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 C人类社会早期的人口迁移 D新大陆发现非洲黑人迁往新大陆 答案: A 试题分析

11、:我国 20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是受经济因素影响;人类社会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新大陆发现非洲黑人迁往新大陆主要受土地和经济因素影响,而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 “上山下乡 ”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考点: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结合特殊的案例分析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下图是 “某国人 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到 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时期人口

12、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示只能反映该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而不能反映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故 A项错误;图示 - 时期,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数,故总人口不断增长, B 项正确;图示 时期的自然增长率为 0,则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故 C、 D项错 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判断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表示人口增长减缓,而不是人口总数下降,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则人口总数始终不断

13、增长。 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 “翅膀 ”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判断: 2026 岁左右的人口比重较其他年龄段多很多,故判断可能是年轻劳动力的大量迁入而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抓住图示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分布的特殊性,结合该年龄段人口增长或减少的可能原因分析即可。 下列有利于提高某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 A建设节约型社会 B实行计划生育 C大量迁

14、出人口 D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是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多,则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故建设节约型社会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可提高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选项内容判断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实际影响即可,对应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调用课本的基本知识原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 “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 )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答

15、案: C 试题分析:所谓的 “孔雀东南飞 ”主要是指知识人才的流动;近年来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也汇入人口迁移大军,迁往沿海。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抓住题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分析即可。 表是 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题 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万人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767 29 4 49 14 78 4 19 1964 4452 21 3 71 14 83 4 09 198

16、2 6052 11 5 55 15 82 3 91 1990 6705 61 6 79 21 24 3 66 2000 7438 01 8 76 41 49 3 23 【小题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小题 2】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 GDP 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

17、上升趋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增长人口 /(初始)总人口即可计算每 10年的人口增长率,通过计算可判断 19531964 年是江苏省人口增幅达最大值, A项错误;根据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判断江苏省的人口城镇化过程,根据数据判断最近十年江苏省的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 B项正确; 2000年江苏省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 7%,故判断江苏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C项错误;最近十年江苏省的总人口不断增长,而家庭户规模缩小,故判断家庭户数应呈增长势头, D 项错误。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为,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

18、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利用表格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掌握 人口增长的基本计算方法、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标志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即可判断。 下图为 “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海洋盛行上升气流,说明近地面的气温海洋高于陆地,故判断此

19、时为海陆之间晚上的大气环流, A项正确;图示可能发生于冬季的海陆之间, B项错误;图示的海陆环流主要是由于下垫面的热力差异而形成, C 项错误;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是导致该大气环流形成的直接原因,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并结合图示的海陆之间的垂直气流的差异进而能分析近地面的温度差异是解题的关键。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

20、,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小题 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城市为 “热岛 ”,说明其气温较郊区高,由于气温较郊区高,故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气压降低,而郊区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气压升高,故判断市区较郊区相比,近地面的气温较高,而气压较低。 【小题 2】火电厂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企业,故在城郊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可减少大气污染随城市风而形成市区,故丙处最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热岛环流。 点评:

21、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热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结合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对近地面气压的影响;掌握城市热岛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的一般布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美国航天局 12月 5日宣布,科学家们利用 “开普勒 ”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 “开普勒 -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 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据此回答题。 宜居行星所具备得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存在原始海洋 B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 C强烈的太阳光照 D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 答案: C 试题

22、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两方面分析: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液态水的存在;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 行星际空间。故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即可比较选项内容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产生 “磁暴 ”现象的原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 A

23、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产生 “磁暴 ”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故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即可判断,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日冕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日珥和太阳风 答案: A

24、 试题分析: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的分布,本题还可结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成题组。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 “遁地 ”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题: 在她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B地壳 古登堡界面 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C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D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球内部以莫霍

25、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自地表到地心依次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故从地表钻入地下到达地心将依次经过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面和地核。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分布位置。注意区别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的分布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雅典 当地时间(东二区) 2008年 3月 24日 11时 44分 24秒,阳光点燃了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据此完成题。 阳光点燃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时,北京时间为( ) A 23日 5时 44分 24秒 B 23日 17时 44分 24秒 C 24日 5时 44分 24秒 D 24日 17时 44分 24秒 答案

26、: D 试题分析:雅典时间为东二区区时,当地区时为 2008年 3月 24日 11时 44分24秒,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较东二区区时早 6个小时,故可直接计算北京时间为 24日 17时 44分 24秒。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东加西减。注意东时区数越大,越在东面,时间越大;西时区数越大,越往西面,则时间越小。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北逆南顺 ”。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

27、球自转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基本规律。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时,时间大约为 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而不是北回归线上;此时正值北半球夏季, C项正确。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应在 6 月 22 日, D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远日点

28、位置的时间差异是解题关键,注意区别远日点 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位置差异。 2010年春节期间,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到北京看望外婆。回答题: 小明于当地时间 8月 1号上午 8: 0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 10小时。小明外婆到首都国际机场接小明的时间应该是( ) A 8月 1号 10: 00 B 8月 1号 18: 00 C 8月 2号 10: 00 D 8月 2号 18: 00 答案: C 试题分析:飞机起飞时间为西八区区时 8月 1日上午 8: 00,飞行时间为 10小时,故飞机到达目的地的西八区区时为 8月 1日的 18: 00;而北京所使用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

29、应较西八区区时早 16个小时,故计算到达目的地时的北京时间为 8月 2日 10: 00。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东加西减。注意对于运动事物的时间问题计算应在运动过程中使用同一地方时,最后再进行区时的转化即可。 据某报 2007年 7月 22日报道: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近日来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 10分钟左 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回答题。 “近日来 ”,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30、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基本信息,该城市位于英国,故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应位于北纬 30-60之间,故 图符合,而此时为 7 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气压带风带应向北移,故 图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南北半球纬度分布的差异和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即可判断。 读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常年受到 处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 2

31、】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成因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 位于赤道附近,应表示赤道低压带,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则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 2】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 )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 )控制而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分布的分布及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示判断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有关气

32、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 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 答案: C 试题分析:低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性高压带,是由于高空气流大量堆积,被迫下沉而形成的,故 B项错误;全球七大气压带的分布特征: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南北对称,高低相间,故 C项正确;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一般特征,六大气压带的成因差异和高低气压带的气流垂直运动的差异,进而分析对

33、天气的影响。掌握高低气压带与空气的垂直运动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四 幅图,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四图的气温、降水量分布信息判断, A图示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B图示最低月温在 0C以上,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C图示终年高温,且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 D图示最低月温在 0C以下,终年少雨,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基本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 是( )

34、 A两极地区的极光 B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成 C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D地热能发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两极地区的极光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而形成;地球内部温度升高是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地热能的来源也是地球内部的热能。故只有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即可判断,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10年 1月 12日

35、下午,海地发生 7.0级地震,是海地 200年来最强地震,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 16公里,震源深度为 10公里。据此回答题。 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会感到( ) A上下颠簸 B前后、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下上颠簸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 快,能通过固体、液态,故当地震发生时,由于横波无法在液态中传播,故海域中穿上的人只会感到上下颠簸。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知识性试题。掌握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和所能通过的物质状态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

36、并能抓住题干 “海域中的船上 ”这个重要信息即可分析。 综合题 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每空 1分,共 10分 )。 (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昼长是 小时。 (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 6922S)的夜长 小时。 ( 4)图示这天,广州(位于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当日广州太阳高度角达最大时,北京时间是 12时 28分,广州的经度是 。 ( 5)此季节我国东南部地区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 。 答案:( 1) 2326N 180 ( 2)晨 16 ( 3) 8 24 ( 4) 90 113E (

37、5)东南 高温多雨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正午12时所在经线,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甲的地方时为 6时,经度为 90E,故计算 12时所在经线为 180.( 2)图示甲乙所在晨昏线部分,顺着自转方向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其位于晨线上,根据甲地的地方时为 6时,计算乙地的地方时为 4点,则计算乙地的昼长为( 12-4) *2。( 3)根据甲地 90E的地方时为 6时,则计算北京时间 120E的地方时较 90E早 2个小时,为 8时。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

38、其夜长为 24小时。( 4)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距离)计算即可。当 地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则当地时间为 12时,而北京时间即 120E时间为 12时 28分,则计算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 28分钟,故判断当地位于 120E西侧 7。( 5)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故我国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则高温多雨。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综合判读的常规性试题。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抓住图示的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能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 6时; 能利用日出时间计算昼长时间;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和地方时的一般计算方

39、法; 掌握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夏 季风风向和特征的差异。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该等压线图位于 (南或北)半球。( 1分) ( 2)图中 A、 B处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_。(第二空 3分,共 4分) ( 3)图中 C、 D两处中, C处即将出现 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 2分) ( 4) E处的风向是 风; E、 F两地风速较大是 地,原因是该地 。 (共 3分 ) 答案:( 1)北( 1分) ( 2) B( 1分) 原因: B位于低压中心,常出现阴雨 天气( 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1分),气温不会太高

40、,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 1分) ( 3)大风、降温、雨雪( 1分)冷锋( 1分) ( 4)西北( 1分) F( 1分)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锋面气旋图示中的锋面移动方向判断,气旋周围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故判断为北半球;( 2)图示 A 地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判断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B地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故判断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 较小。( 3)图示冷锋即将向 C处以来,故 C处即将出现冷锋天气,即阴天、刮风、降雨、降温等现象。而 D处始终处于暖气团的控制

41、下,天气晴朗。( 4)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可画出 E地的风向。 E处等压线较 F处稀疏,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则风速较慢, F处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快。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示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高一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常规考点。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够利用等压线分布画出风向; 能根据等压线的 疏密判断风力大小; 掌握北半球锋面气旋画图以确定两侧低压槽处的锋面性质和移动方向; 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0分) ( 1)图 1 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人口

42、增长模式分别与图 2 中 、 、 、 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对应:甲对应 乙对应 丙对应 丁对应 。 ( 2)图 1 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与图 3 中 、 、 、 哪种人口年龄结构对应:甲对应 乙对应 ( 3)图 1中丙区域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丁区域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4分 ) 答案:( 1) ( 2) ( 3)人口增长快 计划生育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试题分析:( 1)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甲地为 “高 高 低 ”模式;乙、丙属于 “高低高 ”模式;丁地属于 “低低低 ”模式。图 2中的四地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需要结合

43、正确的读图方法,三轴坐标图应根据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故 地出生率约 45 ,死亡率约 40 ,自然增长率约 5 ,故人口增长模式为 “高 高 低 ”模式; 地出生率约 10 ,死亡率约 9 ,自然增长率约 1 ;故人口增长模式应属于 “低 低 低 ”模式; 地出生率约 40 ,死亡率约 10 ,自然增长率约 30 ,故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高 低 高 ”模式, 地出生率约 20 ,死亡率约 8 ,自然增长率约 12 ,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高 低 高 ”模式。( 2)根据甲地的人口出生率约 45 ,即 4.5%,则 04 岁人口比重约 16%左右,故 图符合。乙地的人口出生率约20 ,即 2%,则 04 岁的人口比重约 8%左右, 图符合;且该地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高 低 高 ”模式,故其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应较高,而老年人比重应较低,故 图符合。( 3)丙 地人口增长模式为 “高 低 高 ”,其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过快是主要的人口问题,故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相关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抓住三轴坐标图示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利用人口年龄结构的 04 岁人口比重大致可计算人口出生率。并根据不同的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的人口问题,进而可确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