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省存瑞中学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区 1950 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 1】 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 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 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小题 2】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乡村人口增长了 1000万, A错误; 1950年城市人口为 1500-1000=500万人, 1980年城市人口为 30
2、00-2000=1000万人,B正确;总人口增长了 1倍, C错误;乡村人口从 1000万增长到 2000万,增长了 1倍, D错误。 【小题 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 19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00150033.3%, 198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1000300033.3%,说明没有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 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即可判断。 我国加入 WTO 以后,粮棉生产受到的冲击最大,花卉、园艺业有较大优势。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3、 1】我国粮棉受到冲击的原因是 A没有国际市场的销售经验 B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 C产区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 D国民崇尚洋货的消费心理影响 【小题 2】我国花卉、园艺业的优势主要在于 市场广阔 科技水平高 劳动力成本低 土地价格低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比较国际上的粮棉生产,我国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机械化水平较低,故劳动生产力低,而导致了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 【小题 2】花卉、园艺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是我国发展花卉、园艺业的优势所在。 考点: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
4、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因素,注意与国外的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 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小麦和玉米 C生产规模大、劳动力投入较多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A错误;其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小麦, B正确;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投入的劳动力较少, C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为美国,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
5、低,学生只要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概况、生产特征和世界的主要分布地区等基本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有关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农业方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B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混合经营方式很突出 ,而美国实行专业化生产 ,没有混合农业生产区 C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羊毛出口国 D两国主要商品农业区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A正确;美国的东南部乳畜带和棉花带之间有混合农业带, B错误;美国的大牧场放牧业养殖的是牛,而不是羊, C错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分布于中
6、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人口稀疏地区,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国家的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美国和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美国和澳大利亚畜牧业牧种的不同。 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 A阿根廷 B法国 C澳大利亚 D新西兰 答案: C 试题分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陈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而其混合农业带也盛产小麦,商品率高,也是世界著名的小麦出口国。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放牧牛,出口牛肉, A 错误;法国的畜牧业为乳畜业,产品主要为牛奶和乳制品, B错误;新西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主要产品为牛奶和
7、乳制品,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生产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选项中各国的畜牧业的差异。 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D俄罗斯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地域广阔,且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故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俄罗斯虽然土地面积广阔,但由于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制约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 识性试题,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生产概况即可判断,注意俄罗斯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下图回答小题。 【小
8、题 1】处于阶段 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小题 2】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小题 3】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处于第一阶段时,农产品只销往当地市场。处于第二阶段时,农产品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处于第三阶
9、段时,农产品可打入国际市场。其销售范围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类农业生产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故 B项符合。 【小题 2】建国以来,我国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建立了粮、棉、油、糖料等 商品性生产基地,以推动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当地 国内 国际市场,扩大了出口贸易,使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因此,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 【小题 3】农产品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这需要加大技术投资,改善交通条件,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大量使用农药只能间接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而没有直接影
10、响。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措施和生产特征综合分析。 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 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 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给出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是既节约原料、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结合图示分析,把发电厂的冷却水用于供暖和养鱼,可充分利用水资源,故水资源的消耗增加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
11、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关系,即可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优势分析即可。 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糖厂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故为了降低运费,一般布局于原料地附近, A 错误;造船厂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故一般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B 错误;影响高级时装厂的主导因素是科技,故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D 错误;瓶装饮料厂的产品不宜长距离运输,故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影响常见的工业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判断其工业类型
12、即可分析。 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工业产值高,而运量较小的时候,则运费在工业成本中的比重最低。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根据题干信息直接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把握好题干和选项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答案: B 试题分析:现代工业布局中,由于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原料对
13、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现代工业发展中,对不同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的发展变化。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本题试题还可结合具体的案例设计试题。 某外 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临近原料地 靠近市场 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集成电路 ”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故影响该工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科技、高速交通和环境等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
14、掌握工业的基本分类,并掌握影响不同工业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即可分析。 下图是 “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 ”。该城市位于 116E,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7526。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该城市计划在 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 处建机修厂 B 处建水泥厂 C 处建电视机厂 D 处建化工厂 【小题 2】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
15、 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752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的公式计算得该地区的纬度为 38N,结合当地的经度 116E,故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盛行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故水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B项错误;化工厂生产有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应布局于河流的下游,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故 D错误;电视机厂生产基本无污染,应布局于市区,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C错误。机修厂接近公路,交通便利,故 A
16、项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而不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错误;从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而言应坚持 “因地制宜 ”的原则,使农林牧副渔合理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计算当地的纬度位置,进而根据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工厂的合理布局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我国近年来 “温室无土栽培生产 ”得到推广 的重要因素是 A农业气候条件好 B热量和水份的需要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温室无土栽培生产 ”是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产,适应市场
17、更大需求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直接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即可判断。 读 “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阶段 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小题 2】阶段 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阶段 鲜花和蔬菜产区位于城市周围,其产品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故判断市
18、场需求量是影响当时该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 【小题 2】乙地人口密度小,则劳动力较少,工资水平就应较高,故本身说法有矛盾;甲乙两地交通条件改善,利于乙地产品进入甲地,但从图中看,在阶段 甲地还生产蔬菜等,而阶段 不生产,全部从乙地输入,说明在市场竞争中乙城市生产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即可能是其质量高,价格低等。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示的农业生产布局分析其主要的区位影响因素,注意比较两个阶段的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变化进而分析原因。 2001年 3月 28日,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公布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12.95亿,十万人中,
19、文化程度与 90年代相比,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阅读表中数据 ,回答小题。 A 大学程度 +154% B 高中 +39% C 初中 +45% D 小学 -4% E 大于 65岁人口 +1.3% 【小题 1】 A 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小学失业率上升 D文盲增多 【小题 2】对 E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20、1】资料反映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 90年代相比的变化情况 ”,故可反映人口素质水平的变化。 【小题 2】 E栏为 “大于 65岁人口 ”的老年人口比重,其增长反映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将带来养老压力增大, A、 B项正确;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使人均寿命延长,则使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 C项正确;而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较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从题干和表格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我国老龄化的形成主要原因和地区分布差异。 下图
21、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 位于河流入海口,河运与海运相联系,交通便利;位于海湾内则可避风浪,故从自然条件上反映,最利于港口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港口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港口发展的水域和陆域方面的有利自然条件即可判断,注意读图比较分析。 杭州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旅游 B气候 C地形 D河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 “形成 ”的要求,杭州早期形成时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位于钱塘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注意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我
22、国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条件。 读 “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与图中 a、 b、 c、 d四曲线排序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 )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小题 2】有关以上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瑞典是北欧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 B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呈老年型 C中国 20世纪 70年代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老龄化有所抬升 D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老龄化加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23、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读图比较分析,并联系选项中四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概况和人口发展概况,最早进入老龄化的 a应为西欧国家瑞典;发展中国家进入老龄化较发达国家晚,则 b应为日本;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故最晚进入的是 d墨西哥。 【小题 2】瑞典 “二战 ”前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 A错误;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时间是 1870 1940 年,日本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时期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B错误;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二战后而未进入老龄化, D错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明显下降,而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均年龄延长,故使我国的老
24、龄化有所抬升,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龄化发展的时间差异,并能结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治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即可分析,注意比较分析。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小题。 【小题 1】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 ) A集中式 B组团式 C分散式或块状 D条带式或放射状 【小题 2】图中,等值线 a、 b、 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小题 3】造成图中
25、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 4】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题干信息 “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 ”,城市沿河流分布可推理该城市早期应呈带状或放射状。 【小题 2】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自市中心向外,地租逐渐递减,故 A项正确。 【小题 3】影响城市地
26、租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故图示在交通干线沿线,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 【小题 4】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导因素为环境,故比较选项内容,由于其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较好。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和城市 主要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等内容。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基础性较强,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交通、地形等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掌握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经济因素和一般规律; 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
27、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小题 2】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功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只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 ,建新首都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城市功能区布局特征,各个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式布局,故判断其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模式。 【小题 2】由图中可以看出,伦敦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的周围建设了新城和卫星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试题选项
28、应和图示信息的结合。 下列何种气候类型最适宜于水稻生产 A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地中海气候区 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最集中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地区,由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而水稻生长对水热要求高,故季风气候最适宜水稻生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水稻生产的水热要求并能结合其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分析。 伊利、蒙牛等品牌的乳制品能大量在南方一些大城市销售,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冷藏设备的广泛运用 城市生活水
29、平高,市场消费量大 国家政策鼓励向南方销售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乳制品 ”属于保质期较短的农产品,其从北方到南方的远距离销售必须依靠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且农产品的销售一定与市场的需求量相关,故选 。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分析即可。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小题: 【小题 1】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春旱 洪涝 B梅雨 寒潮 C台风 伏旱 D干热风 沙尘暴 【小题 2】该城市郊区农业出现蔬菜 稻米 林果牧业的差异,主要是
30、由于 A地形的差异 B土地价格的高低 C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D城市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的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知,该地盛产稻米,应为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伏旱等。 【小题 2】距城市近,地价高,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故经济效益和地价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图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和获取图像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题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根据区域
31、的农作物类型判断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并结合我国的区域位置分析影响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掌握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有关农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突出 B自然因素是农业区位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 C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政府政策 D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A错误;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条件, B正确。影响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C错误;影响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D错误。 考点 :本题考
32、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作用,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主导区位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青藏高原上的冬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有 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很少有自然灾害发生 夜间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呼吸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开发晚,土壤养分丰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青藏高原冬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与这里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关。应结合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大
33、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从太阳辐射和昼夜温差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分析即可。 上海市郊近些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季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市郊地区 ”“发展迅速 ”等信息,故判断生产的扩大主要受市场需求量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基本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影响农业生产规律的主要因素。 读下图,回答问题。( 10分) 图 1 图 2 (1)图 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粮食产区 花卉蔬菜园
34、艺区 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 A为 _, B为 _, C为 _, D为 _。 布局 的理由是 _。 (2)该城市发展到图 2 时,据图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 _; 对策: _; 答案: (1) 花卉、蔬菜等产品产值高,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地价高的近郊 (2)压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需求量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对策: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 试题分
35、析:( 1)经济效益和地形是影响该地区农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果树林应布局于丘陵地区,既可保持水土,又可获得经济效益。而比较 粮食产区 花卉蔬菜园艺区 乳肉家 禽畜牧业区高低,花卉蔬菜园艺业 乳畜业 粮食种植。故花卉蔬菜园艺业布局于离城市最近的 A区域,单产高,则离城市最近,便于销售。而粮食作物单产最低,则离城市最远,地价低。( 2)比较图2和图 1,城市的规模扩大,且人口增长,故占用郊区大量的农业用地;但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的扩大,故其对策应从实施合理的城市规划,节约用地,和发展科技,提高单产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
36、属于农业合理布局的典型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郊农业合理布局 的主要区位因素,并结合城市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对策应紧密结合原因入手分析。 综合题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 t1 至 t4 的发展过程,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 , 。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此过程被称之为 。 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 , , 。 答案: 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镇数目由少到多 由独立的城镇发展成为城市群(带)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城市化过程 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住 房紧张 失业人
37、口增多 社会秩序混乱 试题分析:( 1)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包括: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城市规模的扩大等。( 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面积扩大,属于城市化的基本表现。( 4)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掌握城市化的基本标志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 意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应从社会环境问题方面分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8、 12分) (1)如果在该城市配置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力发电厂、服装厂,应分别配置在 A、 B、 C、 D、 E中的哪一点比较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自来水厂应在 _,理由 _。 化工厂应在 _,理由 _。 钢铁厂应在 _,理由 _。 服装厂应在 _,理由 _。 火电厂应在 _,理由 _。 (2)如果在城外绿化造林,应如何规划? 答案: (1) C 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A 由于污染严重,应在下风向,河流下游 E 接近原料产地,在垂直风向的郊外 B 无污染 D 能源产地,在垂直风向的郊外 (2)应在城市东边郊外的山上。理由:在上风向,可以有效阻止风沙,减少污染,保护水源,美化环境。 试题分
39、析:( 1)保护环境应是工厂布局中首要考虑的因素。自来水厂生产需要清洁的水,故应布局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化工厂生产有水污染、大气污染,不应布局于河流的下游,常年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钢铁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 弃物污染,故应布局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靠近铁矿,原料丰富,靠近铁路交通便利。服装厂生产基本无污染,故应布局于市区,劳动力丰富(服装厂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火电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故应布局于常年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靠近煤炭资源,则原料丰富。( 2)绿化带应布局于郊区的丘陵地带,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
40、低,属于工业区合理布局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污染型工业的合理布局基本原则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不同工业的污染类型。 读澳大利 亚某区域示意图。 图中, A是 (山地), B地位于 A山地的 坡,降水多属 雨; C地由于位于 区,降水 。 D地的农业区域类型主要是 ,该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主要畜牧业产品是 。 答案: 大分水岭 迎风 地形雨影 稀少 混合农业 小麦 羊毛 试题分析:( 1)图示 A 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太平洋沿岸,故判断为大分水岭,图示 B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多地形雨。而 C地位于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较少。( 2)图示 D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 达令河流域,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为小麦,而畜牧业以牧羊为主,主要的畜牧业产品为羊毛。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的基本特征和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