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中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A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B不同地物的表面温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 (波谱 ),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不同,传感器根据电磁波的差异来辨析物体的不同,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考点:本题考查遥感的基本原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属于知识性试题 。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2、】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小题 2】 “坑口 ”电站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 【小题 3】山西炼铝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山西附近丰富的铝土矿为炼铝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B山西的许多火电站为炼铝提供充足的能源 C山西对铝制品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 D这里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有利于工业布局 【小题 4】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黄河 汾河 秦岭 太行山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3、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 ”的提示,故应从利用煤炭发展生产,延长产业链分析,而 C不符合。 【小题 2】坑口电站是指在煤炭基地附近建火电站,故能把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输出,利于缓解铁路的压力, 延长了产业链,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但火电站建设环境污染严重,故将使当地的环境污染加重。 【小题 3】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该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 【小题 4】山西省的能源运输主要运往东南地区,从山西省向东南方向的交通运输需要经过太行山和黄河下游,而不经过西南部的汾河和秦岭。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
4、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 注意认真 “审题 ”,把握答题的基本要求。 了解坑口电站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影响,结合火电站生产的影响分析。 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 要区位因素。 掌握我国的主要能源运输方向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问题。 【小题 1】图中沿 PQ地形剖面图的走向是 A西南一东北走向 B东南一西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小题 2】下列各组为图中 a地形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A水稻、玉米、毛竹 B水稻、棉花、油菜 C小麦、甘蔗、毛竹 D甘蔗、小麦、油菜 【小题 3】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 A可缓解图示 a地区的洪涝灾
5、害 B将导致图示地区河湖水位上升,淹没良田 C可缓解图示地区夏季炎热的天气 D使图示地区水资源总量大增,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 PQ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 Q点位于 P点的东北方向。 【小题 2】结合图示 a地形区应位于我国长江流域,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等。而玉米、小麦和甘蔗不符合。 【小题 3】长江三峡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A正确;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三峡的下游,故水库具有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 B错误;水库能调节库区的气候,缓解了温差, C错误;图示地区位
6、于水库下游,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地形 剖面图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信息判断方向;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判断主要的农作物,并调用课本关于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判断三峡建成后的主要影响,要学会知识迁移。 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资源 ,随着人口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需求压力不断增大。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有关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的是 2000-2009我国耕地面积逐步上升 我国耕地面积 1985 2000年间下降幅度较小 1990年后北方耕地面
7、积大于南方 我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直接读图判断, “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 ”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百分比应上升,则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百分比应下降,而两者总和应始终为 100%。由此区别图示三条曲线的意义;据此 2000 2009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错误; 2007年之后我国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我国的土地资源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从图示及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显而易见。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我国南、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的关系,两者呈负相关,且北方地区耕地占比上升,即可判断两条曲线,
8、则第三条曲线为我国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之后直接回答即可。 读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 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小题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南多北少,故判断图示实线表示南方地区;虚线表示北方地区;故我国的人口重心在南方; A错
9、误;耕地面积北方多于南方, B错误;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比重 /人口比重,故 C正确;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广阔,但水资源贫乏, D错误。 【小题 2】我国南北方地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故地表水资源的总量直接受降水量的影响,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资源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结合排除法。 该图为某地理事象的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若统计图为我国某省(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a表示第一产业, b表示第二产业, c表示第三产业。结合所学知识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下列与此结构最相符的省(市)是 A天津市 B江
10、苏省 C海南省 D山西省 【小题 2】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并于 2010年当选为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之一。若统计图为重庆市 “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 ”, 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 b表示氮氧化物, c表示二氧化硫。读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导致 a持续减少、 b持续增加的原因可能有 能源结构的调整 私家小轿车的迅猛发展 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重化工业迁出主城区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图示为我国某省(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反映该省区第一产业不断下降,但比重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11、,但比重始终不高;第三产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故判断诶海南省。 【小题 2】若 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 b表示氮氧化物, c表示二氧化硫。读图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a持续减少、 b持续增加;而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重化工工业和大量燃煤;而城市氮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环境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地区产业结构特征和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结合相关基础知识的运用分析。 该图为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某登山者从海
12、拔 500米到 1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如果是在水平陆地上要完全通过常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 A 550千米 B 1000千米 C 1500千米 D 1800千米 【小题 2】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高度 D降水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常绿阔叶林咋水平陆地上大约跨纬度 9,故距离为 9*111KM,约为 1000米 . 【小题 2】根据图示直接反映树线受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且由于降水量的差异影响植被的分布,故也应与树线的分布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
13、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树线的影响,并结合干湿度地带性分异,水分条件的差异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分析,注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读某大洲沿 60W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B地形单一,平均海拔高 C地势起伏大,山地丘陵为主 D中间高两边低,河流呈放射状 【小题 2】关于 、 地地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均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较稳定 C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和地热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14、【小题 1】根据图示的 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东部地区,图示地形呈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 A正确。 【小题 2】图示 两地均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沿岸,而大西洋地区的板块交界处位于大西洋中脊,判断 均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板块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地形分布、海陆位置等信息,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判断即可。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该表 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南岭地区 6
15、0% 天山地区 20 60% 华北地区 60% 成都平原 4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5% 【小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小题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 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16、 试题分析: 【小题 1】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反映蒸发量大, A错误;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也不一定大,比如云贵高原, B错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山区地形坡度大、多阴雨天气,故下渗和蒸发量都小于平原地区,故 C正确;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由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下渗严重, D错误。 【小题 2】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反映其蒸发量或下渗加大,故判断可能为森林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与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资料的基本信息,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判断影响蒸发量、下渗的主要原因即可分析。 该图为 “某国玉米生产分布 ”图。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
17、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B机械化 水平高,商品率高 C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D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小题 2】在该国玉米种植期,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A甲地正值少雨季节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美国中央大平原正值冬小麦收获季节 D中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顺风顺水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区的玉米主产区位于非洲南部,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 C错误。 【小题 2】结合图示信息,该地
18、玉米种植期为 10 12月,为当地 的春季,故热带草原地区高温少雨, A正确;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故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错误;此时美国为秋季,为冬小麦的播种季节, 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故南亚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自东向西流,故从中东返航的油轮,逆风逆水,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难度,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读某大陆北纬 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 36 38题。 【小题 1】图中的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非洲
19、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小题 2】图中 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 3】下列城市中,与 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A巴黎 B罗马 C莫斯科 D堪培拉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图示的降水量的分布,该大陆中东部的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但西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 丰富,结合纬度位置判断为北美洲。 【小题 2】图示 地位于 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 3】巴黎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莫斯科位于中纬度的大陆
20、内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堪培拉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降水量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结合纬度位置判断大洲;并利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本题属于基础性知识,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 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 1】关于乙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湖为淡水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B乙河是在向斜谷地上发育的河流 C乙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D P湖是乙河的重要补给水源 【小题 2】关于
21、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Q湖最大湖面 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地形分布判断乙河流自西 北向东南流,该河流注入湖泊,而湖泊没有河流流出判断该 P湖为内流湖,为咸水湖, A错误;而乙河为内流河。图示乙河谷所在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 B错误;乙河流水补给 P湖泊, D错误;而结合河谷剖面图,其河流东岸受侵蚀严重,而西岸泥沙淤积,故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判断该河流所在南半球;则乙河流流域位于南半球 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影响,
22、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 C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甲河流域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无冰期, A错误;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错误; Q湖湖面最 大即该地区降水量最大时,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7月为冬季降水量丰富, C正确。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图示提供的信息量较大,解题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根据地形差异判断乙河的流向; 根据河流的侵蚀判断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确定南北半球; 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利用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自然带和盛行风等。 森林被称为 “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 繁衍物种 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起到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功能;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物种丰富,故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能吸烟滞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干旱地区,森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
24、 B热带雨林有 “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的说法 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雨林地区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使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是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故雨林植被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带雨 林生态系统的特征,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获取资料快 ,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 受地面限制少 ,避免人员伤亡 获取信息量大 探测范围
25、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遥感具有速度快;受地面状况限制小;信息量大;探测范围广的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遥感的主要优势。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基本原理等内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在联合 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 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 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
26、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故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可应用 GIS的查询和分析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该图为一幅我国山东某
27、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 10米,图中 r表示河流, s表示林木, h表示住房, f表示耕地。读图回答问题。 s s s s s r s s s s s s r s f f s s s r f f f f r f f f f h r f f f f r r f f r f f r r s s r s 【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向西流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南流向北 【小题 2】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 A 29% B 18% C 82% D 49%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林地和耕地的分布差异,判
28、断林地所在一般为山区,地势较高,而耕地所在地势较低,故判断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小题 2】根据图示林地张 18个方格,该地区总面积为 100个方格,故计算森林覆盖率为 18%。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抓住图示的地势分布、森林面积等信息进行相关比较和计算即可。面对较陌生的内容,往往题目会提供充分的条件,学生只要能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即 可简单答题。 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 答案: A 试题分析:荒漠化是指一切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故荒
29、漠化应表现为有机质含量减少,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即可轻松回答。 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 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的荒漠主要为温带荒漠,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形成荒漠,而世界荒漠除了中纬度大陆内部的温带荒漠还有热带荒漠,主要分布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故 A、 B、 C都错误;而荒漠化的扩张主要受人为原因影响,故选 D
30、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荒漠的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主要的荒漠类型和形成原因,基础性较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 山地丘陵为主,新疆高原面积坦荡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 “塞外江南 ” D内蒙古高原西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特征: “三山夹两盆 ”, A错误;塔里木河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内, 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故水源不足是
31、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灌溉农业是本区农业生产的特征, C正确;三河马和三河牛为我国宁夏平原的主要牧种,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的考点较多,但基础性强,解题主要抓住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地的河流、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对农业的影响即可。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距海洋远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纬度位置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解题主
32、要抓住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成因,抓住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即可。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与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人为原因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 “地球之肾 ” 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 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
33、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被称为 “地球之肺 ”,而不是 “地球之肾 ”。 考点:本题考查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审题细节,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能结合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分析。 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答案 : B 试题分析: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而养分集中于地上的植物体内,故土壤贫瘠。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
34、生态系统的特征,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综合题 ( 20分)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 1)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其天然草质达 80以上。 ( 2)据中国社科院 2006年 “蒙东水土资源考察 ”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地面积约 4000平方千米,加上其它沙化土 地,总面积约 8000平方千米。 ( 3)如今,从游牧到网围栏放牧,开荒种地,定居等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变咸。 ( 4)当地牧民世代相传的游牧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这个地区生态规律的深刻理解上的非常贴切的文化表达。 【小题 1】说出图中主要山脉名称,
35、比较该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 6分) 【小题 2】试分析呼伦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危害。( 5分) 【小题 3】近年来,当地牧民纷纷建起了棚圈和网围栏, 打了不少机井,变游牧为驻牧,请简析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 6分) 【小题 4】简述适当载畜量的游牧方式与当地生态的和谐关系。( 3分) 答案: 【小题 1】大兴安岭;东侧为温带季风气候,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6分)。 【小题 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1分)。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取水,不合理采矿等( 2分,任意三点即可)。危害:湖水变咸,鱼类减少( 1分),沿岸土地出现沙化和盐碱化( 1分)。 【小题 3】生态问题
36、:荒漠化( 2分)。原因:网围栏影响野生动物的自由迁 迹 佣 苹瞪 低车氖澄锪唇峁 梗 分);牧草被过度啃食和踩踏( 1分);大打机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表层土壤缺水,导致牧草枯矮,最终出现荒漠化( 1分)。水井数量过多将使荒漠化有斑点状向片(面)状发展,使荒漠化呈扩大的趋势( 1分)。 【小题 4】适当载畜量的游牧方式:可避免对草场的过度利用和踩踏( 1分),也可避免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1分),有利于维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北地区的西部地区,故山脉为大兴安岭,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其东部的温带
37、季风气候,西 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 2】图示呼伦湖位于内蒙古高原,故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河流水补给,其水源减少主要从自然原因(降水量和蒸发量);人为原因主要从荒漠化扩张,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分析。湖泊水位下降,导致了盐度上升,影响鱼类生存;并影响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分析。 【小题 3】材料反映的围栏饲养可能出现不合理放牧;打了不少机井,可能导致围绕饮水井地区过度放牧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大打机井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表植被生长,且由于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故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荒漠化扩张。 【小题 4】适当载畜量 的游牧方式可缓解上述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采地下水等问题,而利于保持当
38、地的生态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并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用课本关于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说明 A河流下游(与上游相比)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该河流上、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8分) (2)说出 B处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8分) (3)分析说明 C处多沼泽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水文特征:流量大;流速慢; 外力作用:上游以流水侵蚀为主,下游以流水沉积为
39、主。 【小题 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区位因素: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较肥沃;水源充足。 【小题 3】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流速和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 A河流下游较河流上游地势平坦,故流速较慢;受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下游流量大。河流上游地区由于流速快,故以流水侵蚀为主,而河流下游地区由于流速缓慢,故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小题 2】图示 B位于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地区,雨热同期,人口稠密,故为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 【小题 3】沼泽的形成主要从来水多(降水量、河流流量)和排水不畅(地势低平、蒸发量、下渗)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属于区域地理的典型试题,可调用区域环境、区位分析的一般思维,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地貌、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