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4928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本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飞机由 地飞往 地的最短航线是(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答案: C 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呈固体和液态存在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 D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C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D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 B 某地地下 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

2、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P波,上下颠簸 D S波,左右摇晃 答案: C 有关水圈和生物圈的正确叙述有:( ) 水圈是由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水圈是主要由淡水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 生物圈是由动植物构成的圈层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A B C D 答案: D 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答案: C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夜晚气温较阴天高 白天气温较阴天高 气温日变化幅度大 白天大气反射加强 A B

3、C D 答案: B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 A赤道上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上长 B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小 C赤道上森林覆盖率高 D赤道上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上多 答案: D 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 C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 D沙漠地区的风沙大 答案: B 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答案: B 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4、(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答案: D 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人的( ) A右前方 B左前方 C右后方 D左后方 答案: D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岩浆组成物质不同 B岩浆比例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答案: D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图中所示 ABC 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 D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B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

5、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 南是南半球,则 B点为( ) A纬度 0,经度 0 B纬度 0,经度 180 C纬度 0,经度 160E D纬度 0,经度 20W 【小题 2】图中外面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 A到 B方向是:向西南 B从 C到 D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从 A到 B的方向同从 C到 D的方向相同 D从 A到 B的方向同从 C到 D的方向正好相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 B 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其经度是 20W;以北是北半球,以 南是南半球,其纬度 0。选择 D项。 【小题 2】从 A到 B的方向同从 C到 D

6、的方向相同,都是大致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选择 C项。 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 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答案: B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小题 2】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gk=hf B dkfw C ad=bc D ad=de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 d点经

7、度是 160oE,纬度是 60oN,所以符合条件。选择 D项。 【小题 2】本题考查经纬度求距离。纬度变化 1o,其距离是 111km;经度变化1o,其距离是 111kmcos。纬线是平行的,所以二条纬线夹得的距离都相等。选择 C项。 该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与 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小题 2】 2007年 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

8、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其中有适宜的大气是条件之一。选择 A项。 【小题 2】存在生命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等。符合的是 B项。 该图为 2009 年 10 月 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 “三星伴月图 ”,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答案: B 天山网 2010年 7月 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 “信使号 ”探测器 2009

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 “太阳系局部图 ”, 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 1】美国 “信使号 ”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 A M B N C P D Q 【小题 2】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 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 P、 Q 星,且都特别亮 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 Q 星,但不易看到 P星 C此季节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可能见到极光 D此时北极地区可能见到极光 【小题 3】与 P、 Q 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 太阳光照

10、一直比较稳定 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可知, N 水星, P 金星, Q 火星。美国 “信使号 ”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水星,所以选择 B项。 【小题 2】根据位置关系可知, P 金星背太阳的 一面对地球,不易看到; Q迎太阳的一面对地球,容易看到。选择 B项。 【小题 3】存在生命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等。符合的是 B项。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为 11年 B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

11、场,干扰有线通讯 C太阳活动可能导致航海过程中指南针失灵 D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出现激烈天气现象的几率明显增加 答案: B 该图是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 (单位:百万焦耳 /平方米 年 )图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 、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 R可能是 ( ) A 2 900R3 000 B 3 400R3 500 C 3 900R4 000 D 4 400R4 500 【小题 2】导致 、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 6000 6500, 30

12、00 3500。 2500R3 500.所以最大差值选择 B项。 【小题 2】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 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丰富、 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云雾多,太阳辐射弱。选择 C项。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 卡特里娜 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 “耸人听闻 ”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的低温区域 B太阳 “强风 ”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 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

13、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小题 2】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小题 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4、 3】 D 【小题 1】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所以选择 B项。 【小题 2】地壳活动是地球内部活动,与地球外部环境无关。选择 D项。 【小题 3】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大气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能量少;太阳能是日常生活的常见的能源;其中煤、石油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正确的是 D项。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小题 2】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地球自转方向

15、自西向东,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小题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选择 A项。 2010年 10月 1日 18时 59分 57秒,中国探月卫星 “嫦娥二号 ”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 “嫦娥二号 ”开始了 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 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嫦娥二号 ”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后变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小题 2】 “嫦娥二号 ”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1】从 10月到第二年 1月初速度逐渐加快;从

16、 1月初到四个月结束时速度逐渐减慢。 【小题 2】 2010年 10月 1日 18时 59分 57秒,中国探月卫星 “嫦娥二号 ”在西昌点火升空,石油时间是 9月 23日秋分后,公转位置是 A项。 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 , H 。 (2)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 、 。 体积质量最大的是 、 。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都是自 向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轨道形状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字母)。 答案:( 1)水星,海王星 ( 2) B、 D E、 F (3) 一致 西,东,同一平面上

17、 近似于圆 H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图 1-4-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 1)地震波: E_, F_。 ( 2)不连续界面: A_, B_。 ( 3) A和 B之间为 _,软流层就存在于_, B面以下为 _。 ( 4)圈层: D_, C_。 ( 5)地震波在经过 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1)横波 纵波 (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 3)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 4)地壳 外核 (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读下面 “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7分) ( 1)高空 C比 D的气压 _(高或低),地面 A比 B的气压 _(高或低)。 ( 2) A比 B的温度 _(高或低)。 ( 3) 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_(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 4)如果 A地是海洋, 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_(白天或夜晚),此时 A地与 B地间吹 _风。 ( 5)此时高空 C与 D之间吹 _风。 答案:( 1)高 低 ( 2)高 ( 3)顺 ( 4)夜晚 西北 ( 5)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