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929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 12月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题。 【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南临印度洋 B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热带 D位于东半球,领土自东向西跨 5个时区 【小题 2】下列地点,可能位于我国境内的是( ) A 45N, 90W B 45N, 135E C 2326N, 105E D 28N, 100W 【小题 3】我国与东亚、中亚、西亚、南亚国家都有接壤的省区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新疆 D云南 【小题 4】北回

2、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 A台湾、福建、江西、湖南 B广东、广西、福建、浙江 C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最南是北纬纬 4度附近,最北是在北 53度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最北边不可能有北极圈穿过,地处北半球,大部分属于北温带。故选项 A B C 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我国的经度位置是东经 73度到东经 135度附近,跨越了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共五个时区。 【小题 2】根据我国的四至界线

3、:最南是北纬纬 4度附近,最北是在北 53度附近,最西是在东经 73度附近,最东是在东经 135度附近。排除选项 A D。而选项 B (45N, 135E)是在应该是在俄罗斯的境内,选项 C( 2326N, 105E)是在我国的云南境内,故选 C 【 小题 3】结合所学的我国省区轮廓及其位置关系,可以判定只有新疆与东亚(蒙古国)、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西亚(阿富汗)、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国家都有接壤,故选 C。与黑龙江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与内蒙古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和蒙古国,与云南陆上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小题 4】从中国政区轮廓图上不难看

4、出北回归线在我国境内穿过的省区从东向西依次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考点:中国政区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对中国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四至界线、省区轮廓位置及其相邻的陆上 邻国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甲图所示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 2】该气候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甲图中不难看出气温也降水之间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且最低气温在 00C以下,根据所学的三定法可以判定出图甲中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

5、风气候。 【小题 2】结合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判定图中的 地 大兴安岭的最北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 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地 海南岛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 滇南河谷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选 B 考点:中国气候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考生熟悉不同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与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差异大。结合所学回答题: 【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A曾母暗沙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吐鲁番盆地 【小题 2】从降水成因上看,我国的降水大多数属于(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气旋雨 【小题 3】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表现

6、为( )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秋冬多、春夏少 【小题 4】古诗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对我国季风现象的描述,以下省会中 “春风 ”影响不到的是( ) 乌鲁木齐 杭州 西宁 洛阳 A B C D都不是 【小题 5】我国东南某地建一化工厂,该厂应位于城市居民区的( ) 西南方向 东南方向 西北方向 东北方向,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4】 B 【小题 5】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十分明显,夏季受热增温特点快,再加之这里的降水少,大气

7、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同时因为其纬度高,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所以它成了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曾母暗沙一方面受海洋的影响强,另一方面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其纬度位置低,夏季的白昼时间较短,所以夏季的气温不会太高;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也是全国太阳 辐射最弱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故它与四川盆地都不会是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故选 D 【小题 2】结合所学过的中国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可知,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后形成的锋面雨,故选A 【小题 3】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所带来的水汽,而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最活跃

8、的季节是夏秋季节,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故选 A 【小题 4】这里所说的 “春风 ”是指的夏季风,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一定是在我国的非季风区内,结合所学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 分界线可知,只有 乌鲁木齐在非季风区以内,其它都在季风区的范围以内,故选 A 【小题 5】我国的东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化工厂又具有明显的大气污染,所以,该厂一定要建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方向上,故选 西南方向和 东北方向两个方向上 考点:中国气候 点评:本组题目要求熟悉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明白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懂得风向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关系,试

9、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题目 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 1】钓鱼岛所属的省区是( ) A浙江 B福建 C海南 D台 湾 【小题 2】钓鱼岛所属我国海域( )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台湾海峡 【小题 3】钓鱼岛一月份的风向( )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从图上可以看了钓鱼岛应该属于台湾,不属于福建,当然也更不属于浙江和海南。故选 D 【小题 2】结合所学的我国四个边缘海的分界线,不难判断出钓鱼岛是属于东海的范围,图上明显显示钓鱼岛不在于黄海、南海的范围之内,也不是台湾海峡的范畴。故

10、选 A 【小题 3】根据所学中国的气候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一月份属于冬季,故地处我国东部的钓鱼岛的风向为西北季风,选 C 考点:中国行政区划 点评:本组题一定要求考生熟悉我的行政区划及四大边缘海之间的分界线,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 “沿 109E、 32N 37N 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 A地位于黄土高原, D是四川盆地,则 C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 D南岭 【小题 2】关于 C山脉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11、 C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位于我国 1月 0C等温线上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于图中的剖面图是源于 109E、 32N 37N 之间,再结合图中的图例信息可以肯定图中的 B一定是渭河谷地,其形成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式断裂构造。又因为图中的 D是四川盆地,故可以肯定图中的 C一定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故选 A 【小题 2】根据上题的判断, C为秦岭山脉,则它一这是我国的 1月 0C等温线上所在区域。故选 D 考点:中国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过的中国地形特点,能迅速准确地判读图中的地形剖面图的各地形单元,试题属于

12、中档性的题目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甲、乙、丙、丁依次是天山、太行山、南岭、大兴安岭,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四座山脉中两侧都是盆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四座山脉中作为阶梯界线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小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B 地水土流失严重 C 地以平原丘陵为主 D 地地表平坦,一望无际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山脉的走向可以判定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天山、太行山、南岭、大兴安岭。天山的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13、;太行山的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南岭的南侧为珠江三角洲,北侧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大兴安岭的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只有选项 A符合题目的要求,选 A 【小题 2】图中的甲天山地处在二级阶梯上,丙南岭地处在第三级阶梯之上。只有乙太行山和丁大兴安岭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选 C 【小题 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图中的 、 、 、 所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马干沙漠,华北平原最主要的问题是旱涝、风沙与盐碱,而不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是指其西侧的黄土高原地区; 地所在地

14、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所在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所在地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所以只 有选项 B 的说法是错误,选 B 考点:中国地形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中国各大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试题带有明显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三大阶梯。结合地形知识回答题: 【小题 1】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中,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A天山 阴山 B南岭 C昆仑山 秦岭 D喜马拉雅山 【小题 2】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 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 C阴山山脉、塔里木盆地 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 【小题 3】关于四大

15、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黄土高原是古代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C内蒙古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小题 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B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海拔最低 C东南丘陵区有著名的泰山、嵩山等 D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东,贺兰山以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所学的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可知,天山 阴山都处在二级阶梯之上;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都位于青藏高原,属于一级阶梯;秦岭是在二级阶梯之上;只有南岭完全处

16、在三级梯上,故选 B 【小题 2】根据所学的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一级阶梯;天山山脉、阴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都在二级阶梯之上;长白山脉、武夷山脉都是地处三级阶梯上。故只有选项 C所叙述的阴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是完全处在我国的二级阶梯上,选 C 【小题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风吹来的高原,是西北风所携 带的大量泥沙在风速降低后,其携带能力降低,最后沉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内蒙古高原处在我国的非季风区,降水少,不可能存在多少水土流失。故选项 A B C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 D.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

17、布的说法是正确的 【小题 4】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不是在中西部地区;泰山地处山东丘陵,嵩山位于河南境内,属伏牛山系;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故选项 A C D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 B. 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海拔最低的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中国地形 点评:本 组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中国各大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试题带有明显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我国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是少数民族。结合所学回答题: 【小题 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北、东南、西北 B华北、西北、西南 C东北、华北、华东 D西南、西北

18、、东北 【小题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苗族 D满族 【小题 3】下列几个主要少数与其主要聚居省区相匹配的是( ) A傣族 河南 B哈萨克族 山东 C白族 云南 D满族 山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故选 D 【小题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 92%左右,在 55个小数民族之中,壮族人口最多。故选 A 【小题 3】傣族与白族都主要集中在云南,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19、,故只有选项 C正确 考点:中国民族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状况,试题属于一 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下面四个省区轮廓图,回答题 【小题 1】上图各省位于辽宁北部的是( ) A B C D 【小题 2】嵩山少林寺所在的是( ) A B C D 【小题 3】四省中位置最靠南的是( ) A B C D 【小题 4】四省中与我国三个自治区都相邻的省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四幅省区轮廓图中可以判定 、 、 、 分别是江西、河南、吉林、甘肃。在给定的四个省区中只有吉林

20、位于辽宁的北部,故选 C。 【小题 2】河南才有一个嵩山少林寺。故选 B 【小题 3】结合四个省区的相对位置可知,只有江西的位置最靠近南方,吉林最靠近北方,甘肃靠近最西端,河南位于四个省区的中部地带,故选 A 【小题 4】在这四个省区中,甘肃北邻内蒙古自治区、西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 D 考点:我国省区轮廓图的判读及其各省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能在熟悉地判断各省区轮 廓图的前提下,必须熟悉各省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试题是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读下面的四幅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题 【小题 1】四省区中,位于我国东北的是( ) A B C D

21、 【小题 2】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四幅省区轮廓图中可以判定 、 、 、 分别是广西、西藏、黑龙江、广东。广东、广西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西藏在青藏高原之上,只有黑龙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故选 C 【小题 2】: 广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在这四个省区中是最大。 西藏的人口密度在这四个省区中是最低的。 考点:我国省区轮廓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求考生能准确判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结合各省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可以判定出其人口密度状

22、况。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综合题 读 “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根据雨带在 I、 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 4 5月 B 6 7月 C 7 8月 D 9 10月 【小题 2】如果在 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 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小题 3】当雨带位于 I地区时,武汉可能的天气是(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春旱天气 D沙尘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的降水基本是来自太平洋的

23、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形成的锋面雨,受二者实力强弱的影响,推动着锋面雨带南北移动,移动的一般规律是,每年的 45月在华南一带, 6月中下旬 7月初向北跳跃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7中下旬 8月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一带, 9月南撤到西南地区到华南一带, 10月锋面雨带离开大陆。故由此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应该是 6 7月,故选 B。 【小题 2】锋面雨带推移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对比及太平洋 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如果在 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华北一带,说明当年的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实力较弱,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较强,在我国的东部

24、地区将可能出现南涝北旱。故选 C 【小题 3】正常年份,若锋面雨带位于 I地区 华北时,则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出伏高温少雨的晴朗的伏旱天气。故选 A 考点:我国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点评:本组题一定要求考生熟悉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的成因及其规律、影响因素与对应的气象灾害,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性的题目 读图 6-17“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图 ”,回答: ( 1)该人口分界线自黑河至 _。 ( 2)土地面积统计图中,表示东南部所占比重的字母是 _。人口统计图中,表示西北部所占比重的字母是 _。 ( 3)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_。 ( 4)目前我国面临最严峻的人口形势是( )

25、 人口年龄构成偏轻 B人口负增长,劳动力不足 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D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不高 答案: (1)腾冲 ( 2) B D ( 3)东南多,西北少(分布不均) ( 4) C 试题分析: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理环境的特殊限制,使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体上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总体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东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以上;西北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57%,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6%。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考点:中国人口 点评:本题关键是考生熟悉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人口

26、问题,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省区名称 K , L , N , M , ( 2)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有(填字母) 、 。 ( 3)图中山脉 ,属于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线的有(填代码) 、 。 ( 4)图中四个省区,以平原和丘陵、低山为主的是 。(填字母)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的是 。(填字母) 答案: ( 1)山西、贵州、西藏、湖北 ( 2) K、 L ( 3) ( 4) M、 N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省区轮廓图及省会城市可以判定出图中的 K、 L、 N、M分别是山西、贵州、西藏、湖北。在这四个省区中,只有湖北是 以平原、丘陵

27、和低山地形为主,山西、贵州、西藏分别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为1000米以上)、云贵高原(平均海拔为 2000米左右)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 4000米以上)之上。图中的山脉 、 、 分别是太行山、昆仑山和巫山。结合所学过的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可知,西藏地处我国一级阶梯之上,山西、贵州都在我国的二级阶梯上,湖北在三级阶梯上。太行山和巫山是属于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地形 点评:本题以四个省区轮廓图的判读,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地形等相关内容。试题带有较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 性的基础题目 读下图,回答问题: ( 1) F山脉名称 ,走向是 K 山脉名称 ,走向是 ( 2)写出下列山脉名称及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G 山脉,东侧 ;西侧 ( 3)写出下列山脉名称及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 M 山脉,北侧 ;南侧 N 山脉,北侧 ;南侧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 , 名称是 答案:( 1) 武夷山 东北一西南 祁连山 西北 东南 ( 2) 巫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 3)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 4) Q 喜马拉雅山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的有关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可以比较容易地完成本题。 考点:中国地形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熟悉构成中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山脉的分布,试题基本上都是识记性的基础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