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49337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 (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总数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又称 “人口转变模式 ”,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明确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影响因素即可分析作答。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绿地面积小 B城市上空尘埃物质多 C

2、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D城市地区降水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的气温较郊区高,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废热,而形成城市热岛。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热倒环流的形成原因等内容即可。知识性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产业转移由经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故判断为

3、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点,属基础知识识记类型。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 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因素有 1.劳动力因素 2.市场因素 3.国家政策的调整 4.地价昂贵 5.环境污染 6.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4、关于工业的不同发展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要有长远规划 B劳动密集型工业要不断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 C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产品多数处于成熟期,要巩固和保留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方法 D技术密集型工业多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们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源数量是有限的,要持续发展,就要做长远规划,不要只着眼于当前利益,否则资源型城市就会衰败下去,直至消亡。 B应该寻找低廉劳动力, C应该不断发展生产工艺和方法, D应该分布在科技水平发达的地区。本小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选择的最优区位及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不同工业

5、选择的最优区位及资源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下图, 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 A 林业 蔬菜和花卉业 水稻种植业 果树栽培 B 林业 水稻种植业 果树栽培 蔬菜和花卉业 C 林业 果树栽培 水稻种植业 蔬菜和花卉业 D 果树栽培 林业 水稻种植业 蔬菜和花卉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判断图中四地的地形。 地海拔高,适宜发展林业, 地海拔相对较低,适宜果树栽培, 处为平原,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处邻近城市、公路,交通便利,适宜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考

6、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判断图中四地的地形。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 1】阶段 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 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小题 2】阶段 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小题 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

7、段 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长距离运输,一般分布在距离城市 (消费市场 )近的郊区。 【小题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小题 3】若甲为河北省,地处北方;而乙为广东,所在纬度较低,故冬季河北省由于气候寒冷,当地不利于蔬菜、花卉生产,而广东省纬度低,适宜蔬菜、花卉的种植,故运量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通过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图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

8、变化。解答本题还需明确:阶段 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 地最终占领了整个甲地市场。 下图为 “我国某县农业产值构成图 ”, 分别代表 1979年、 1994年和2009年的农业产值。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县农业( ) A 1979年水稻种植业比重达 80%以上 B 1979年至 2009年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增长 C 2009年农业产值构成中蔬菜花卉园艺业最高 D 1979年至 2009年农业产值构成趋于均衡 【小题 2】该县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数量减少

9、 C气候逐渐变暖 D机械化水平提高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三轴坐标的读图应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为依据,判断相应的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读图可知, 1979 年水稻种植业产值比重约为 72%,故 A错误;畜牧业产值 1979年比重约为 22%,1994年比重约为 39%,2009年比重约为 35%,从 1979年到 2009年畜牧业产值比重先升高再降低,故 B错误;2009年水稻种植业产值比重约为 30%,蔬菜花卉园艺业产值比重约为 35%,畜牧业产值比重约为 35%,故 C错误;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该地区三类生产的比重逐渐区域均衡, D正

10、确。 【小题 2】从 1979年到 2009年该县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来看,水稻种植业比重逐渐降低,而畜牧业与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不断提高,这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掌握三轴坐标的正确读图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即可。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的共同发展条件是 地广人稀 气候温和 高度发达的工业 交通便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为: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

11、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不符合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条件。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通过对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来考查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 握其特征即可。 【知识拓展】 一、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表现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等。

12、发达的经济条件: 1、交通运输便利:五大湖以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2、地广人稀:由于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 3、高度发达的工业: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4、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5、市场广阔 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地势平坦,距海港近,科技水平高等。 优势条件:地价低廉,地广人稀,草类繁多,生长茂盛,温和的亚热带气候,距海港近,出口便利。 经营管理

13、:商品率高,规模大,培育优良种牛,先进冷冻保鲜技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右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有关 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小题 2】图中 a、 b、 c、 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农业科技先进 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A a 、 b 、 c 、 d B a 、 b 、 c 、 d C a

14、、 b 、 c 、 d D a 、 b 、 c 、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小题 2】首先 “单产高 ”应该是 “农业科技先进 ”的结果;其次, “生产率高 ”应该是 “机械化水平高 ”的结果,而 “机械化水平高 ”必须以 “人均耕地面积大 ”为前提,通常 “人少地多 ”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

15、, “市场广阔 ”会导致 “商 品率高 ”。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的内涵及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两点: 能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内涵,注意比较分析。 下图为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的地点与产品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 1】如果该集团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 2】如果该企业集团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时装公司 软件开发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厂 移动通信器材厂 普通制鞋厂 A B C D

16、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丁地成本最低,单纯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丁地。 【小题 2】乙地的工资最高,有两种可能一是廉价劳动力要多,二是技术人员的工资高。对原料、运输费、加工费要求不高。所以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时装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移动通信器材。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以产品成本分析表为载体逆向考察工业区位选择因素,难度一般。学生准确把握工业区位选择的经济因素结合图示即可轻松作答。 【小题 1】读图,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 ) A 微电子工业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化学工业 B 纺织工业 化学工业 食品工

17、业 微电子工业 C 食品工业 化学工业 微电子工业 纺织工业 D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化学工业 微电子工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合理布局。微电子工业生产基本无污染,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故应布局于文教科技区附近,故 区位符合;纺织厂生产基本无污染,可近市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故 区位符合;化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故应布局于河流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故 区位符合;食品厂生产基本无污染,可近市区,市场广阔,故 区位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工业布局图考查工业布局原理。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即可轻松作答。 【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

18、某种农作物的主要产区,本区种 植的农作物及其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A亚麻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B水稻雨热同期 劳动力丰富廉价 C茶叶光热充足土壤排水良好 D小麦水源充足政策支持 【小题 2】下列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乙国转移的是( ) A力帆集团的汽车制造 B上海宝钢的精钢锻造 C IBM的软件开发 D NIKE品牌的服装制造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作物为水稻,该地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劳动力丰富廉价是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故选 B。 【小题 2】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可以吸引

19、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该地区转移。故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位优势及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及其区位优势和世界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 1】阶段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 【小题 2】引起阶段 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 时期,市区向郊区逐渐扩

20、展判断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 【小题 2】根据图示阶段 为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读图比较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根据图示的城市发展特征判断城市的发展阶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逆城市化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如果 a、 b、 c为不同等级的城市,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出城市等级体系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

21、,不同等级的城市满足周围人们需求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是不一样的,服务范围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等级低的小城镇,它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多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等级高的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丰富、级别较高。从逻辑关系上看 D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准确把握城市等级体系的基础知识即可轻松作答。同时解答时注意图示的逻辑性。 下列关于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B中心商务区的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最中心,垂直方向上多在较高层 C人口数量的昼夜 差别很大 D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是最高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

22、查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其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建筑物高大稠密;其零售商业多分布在水平方向的最中心,垂直方向的最底层。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基础知识识记类型。学生熟练掌握中心商务区的相关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 )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医疗卫生条件 生育政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医疗卫生条件等,而生育政策主要影响出生率的变化,排除 ,本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点

23、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新中国人口增长大致属于哪种模式 A原始型和传统型 B传统型和过渡型 C过渡型和接近现代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死亡率也在下降,人口处于低增长阶段,故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近现代型。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的人口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 上题中两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原因是 A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科技文化教育发

24、展 D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过渡型向近现代型转变与我国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根据各州人口状况和下列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 ) 地 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长 ( ) 1 9 2 8 0 3 0 7 2 2 1 2 人口总数 (亿 ) 36 83 7 84 7 29 3 10 5 19 0 3 *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欧洲的新增长人口最少 世

25、界新增长人口至少 50分布在亚洲 拉丁美洲的新增长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死亡率最低的大洲是拉丁美洲 ;由于人口基数较大 ,所以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应该是亚洲 ;同时由于大洋洲的人口基数较小 ,因此新增人口最少的大洲应该是大洋洲 ;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洲的 3倍 ,而拉美的人口基数又大于北美洲,因此 D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表,结合表中数据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总数来分析各洲人口增长总数的多少。 读 “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完成题。 【小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B C

26、 D 【小题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纵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 阶段,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反映人口加快增长; - 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正数,故判断人口增长放缓,但总人口仍不断增长, 点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则反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故 时为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时期。 【小题 2】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 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 0,出现了负增长,因此应该是发达国家,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所以选 C。 考点:本题

27、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对人口增长和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表示人口数量减少,而只是人口增 长减慢,只有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时,人口数量才开始下降。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 (A)和人口合理容量 (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D A可能大于 B,也可能小于 B 答案: C 试题分析: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养的人口的最大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则只是适宜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的理解。 点评:本

28、题难度低,掌握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况,注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 。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B地球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及未探知的领域,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全球环境人口容量还是有限的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双重性,即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答案: C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 100亿左右,故 A错;按照目前人口迅速增长的现状,未来人口数量可能出现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危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不对,这种说法

29、太过于乐观,忽视了环境承载力,故 B错;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是不确定的和动态的,但地球的有限性(空间的固定性和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决定了人口的极限值是存在的 ,故 C描述正确;环境人口容量具有双重性,即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正确,这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对应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内容分析即可,注意可采用排 除法分析。由于自然资源是限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整个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有限性;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地所能养活的最高人口数量,故人口规模不可能超过环境人口容量;按照目前人口迅速增长的现状,未来人口数量可

30、能出现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危机,故需要根据环境人口容量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作出调控。 “西气东输 ”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A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 B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C政治因素造成的 D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现在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人口迁移越来越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西气东输 ”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资源开发 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并借助实例进

31、行分析作答。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 “多子多福 ” 男性偏好 “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 重视子女质量 注重自我发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可用排除法,我国传统文化下,注重自我发展和重视子女质量的说明错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 “男孩偏好 ”,并形成传统。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

32、键是明确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特点, 进而分析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巴西将首都巴西利亚建在巴西高原上的主要原因是 A近水源地,河流的上游 B上风地带,空气洁净 C地势高,气候较凉爽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答案: C 试题分析:巴西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他的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这个地区土地肥沃,但是由于亚马逊雨林特殊的环境条件,湿热并且还有很多毒虫猛兽,因而很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巴西将首都巴西利亚建在巴西高原上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候较凉爽,适宜居住。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另外学生还需明确亚马逊平原是

33、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很少,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因此其人口密集区位于巴西高原。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题。 【小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 0 2千米处 B 2 3千米处 C 3 5千米处 D 6 7千米处 【小题 2】距市中心 2 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 3 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小题 2】距市中心 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

34、达度高,地租昂贵,是主要的商业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人口密度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区的影响分析。 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 (7分 ) ( 1)城市化是指 向城市集聚和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分 ) ( 2) 由图可知,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1分 ) A、 B、 C、 D、 (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阶段是 ( ) (1分 ) A、 B、 C、 D、 ( 4)二次大战后,为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迅速? (3分 ) 答

35、案:(共 7分) ( 1)乡村人口 乡村 ( 2分) ( 2) C ( 1分) ( 3) C ( 1分) ( 4)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3分) 试题分析: ( 1)城市化过程指 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起步早、

36、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所以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 ( 3)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 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从城市化进程图上看应是在 时期出现逆城市化。 ( 4)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迅速应从政治独立、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内涵、发展过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

37、化的差异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基础知识的考核。学生准确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下图为我 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分析后回答( 10分 ,每空 1分) ( 1) I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有利是 ,不利的是 。 ( 2)现规划建设服装厂、花卉种植基地、自来水厂、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试分析 CDEG四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及理由。 C处建 ,理由 ; D处建 ,理由 ; G处建 ,理由 ; E处建 ,理由 。 答案:(共 10分) ( 1)附近有煤炭资源 (1分 ) 该区为我国江南地区,冬季吹偏北风时,火电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会污染该市区 。 (1分 ) ( 2) C、服装厂,该处接近消

38、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 。 (2分 ) D、全国性的童装批发市场,位于两条过境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 (2分 ) G、花卉种植基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且位于近郊,有利于市场销售。 (2分 ) E、处建自来水厂,理由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2分 )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火电厂建设的区位因素。有利因素就是靠近煤炭资源,不利因素就是考虑环境因素,冬季吹偏北风时,火电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会污染该市区。 ( 2)服装厂、花卉种植基地、自来水厂、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四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对区位因素的选择各不相 同。通过图示分析可知 C、 D、 G、 E距离城区距离以及各自的自然条件明显不同,所以依

39、据服装厂、花卉种植基地、自来水厂、区域性的童装批发市场需要条件可以确定其一一对应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区位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图为背景考查不同产业的区位选择,难度一般。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解答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资源,等方面。 经济因素:经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 社会因素:政策,工业惯性 环境因素:环境客观上对工业的区位有 影响,主要是有污染的工业,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对工业具体布局有客观要求。 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 A为东北, B为华南, 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

40、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 1)简述 A、 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分)。 ( 2) C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 3)说出 A东北部的平原地区与 C地区两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 A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与主要生产特点。 地域类型: A , C 。( 2分) A区位因素( 4分): A生产特点( 2分): 答案: ( 1) A:铁矿、煤炭资源丰富 ( 1分) B: 铁矿、煤炭资源少( 1分) (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 3分) ( 3) A东

41、北部:商品谷物农业( 1分) C地:水稻种植业( 1分) 自然因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分)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府扶持等。( 2分) 【任写四点即可】 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分) 试题分析: ( 1) A为东北, B为华南。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应从两地的自然资源类型来进行分析。东北地区煤铁资源丰富而华南地区煤铁资源缺乏。 ( 2)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 ( 3)东北地区属商品谷物农业,长三角地区属水稻种植业。东北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应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就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以我国东北、华南、长江三 角洲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三地钢铁生产、农业生产及城市化的问题。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地理特征即可轻松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