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4952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 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以 38N、 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 “陆半球 ”(另一半球为 “水半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水半球 ”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小题 2】当夜半球与 “陆半球 ”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下图为 “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2、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 2】自然带 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读图( a)和图( b),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 a)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oa 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 oa 海拔高度 越来越低 C ob 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 ob 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小题 2】据图( b)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3、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下图是 “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小题 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小题 3】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 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 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 D团

4、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小题 1】地壳中已经发现 90 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 A氧、硅 B硅、铝 C铝、钠 D铁、镁 【小题 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小题 3】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D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

5、下列各题。 【小题 1】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小题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下图为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小题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答案: 【小题 1】 C 【

6、小题 1】 B 下图中 、 、 、 表示气压带, 、 、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 A 低气压带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 低纬信风带 东南风 C 高气压带 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小题 2】当图中 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 2010年 2月 23日 11时至 14时,新疆沿天山北部降雪 0.5 2.8毫米,伊犁河谷东部新源和尼勒克分别降雪 5.6毫米和 3.1毫米。读下图

7、,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对上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小题 2】图中伊犁河谷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综合题 ( 6分)读下图(图中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2)此时, 点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

8、中最大值的点有 。 ( 3)下列有关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点位于 点的正南方向 B 点和 点同时看到日出 C 两点之间的经度跨度比 两点大 D 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比 两点短 答案:( 1)( 2326N, 20E) ( 2) ( 3) C ( 11分)读 “2 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 A处海区等温线比 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_ 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_(南、北 )方向凸出, 在乙处海域向 _(南、北 )凸出,主

9、要是甲处受 _(洋流名称 )的影响,乙处 受 _(洋流名称 )的影响。 (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 (1)D (2)A处海区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 (3)南 北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4)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 12分)下图为 “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1)在沿 AE 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 A、 E两处最晚, 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什么?并简述理由。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

10、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分析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答案: (1)背斜。中心地层年代较老,两翼地层年代较新。 (2)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 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 (3) 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 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沿着与等高线平行的线路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 11分)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 进

11、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是_。 (2)分析图乙, A、 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 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 的内容。 , , , 。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答案: (1)夏季时西风带的位置偏北 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向北移动 (2)东北信风带 (3)C D A B (4)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