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62141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43 T 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43/T 9992015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ICS 65.020B 16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5-02-04 发布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2015-03-05 实施DB43/T 9992015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发生流行规律 25 病情系统调查 25.1 调查田块 25.2 调查时间 25.3 调查方法 26 病害诊断 36.1 病害田间诊断 36.2 病原物鉴定

2、 37 大田普查 47.1 普查时间 47.2 普查方法 48 气象要素观测 49 预测方法 49.1 发生期预测 49.2 防治时期预测 49.3 防治方案 410 病情上报 511 数据汇总 5附录A(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调查资料表册 6附录B(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症状 7附录C(规范性附录) 病原物鉴定 8附录D(规范性附录) 辣椒疫病普查表 9附录E(规范性附录) 辣椒疫病测报汇总表册10DB43/T 999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植物保

3、护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卓、刘勇、张德咏、谭新球、张战泓、刘建宇、罗源华、罗路云、满益龙。 DB43/T 9992015 1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疫病测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流行规律、病情系统调查、病害诊断、大田普查、气象要素观测、预测方法、病情上报、数据汇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区域范围内辣椒疫病的测报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4、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80.32200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 NY/T 18542010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2060.12011 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辣椒疫病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oci)引起的辣椒病害之一,辣椒疫霉菌不仅可以感染辣椒的根还可以通过雨水飞溅侵染植物的茎,叶,果实,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辣椒的绝收。 3.2 系统调查 S

5、ystematic investigation 为掌握一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株)、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而进行的连续性调查。 3.3 大田普查 Field investigation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害整体发生消长动态、分布范围和为害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大致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指导防治。 3.4 中心病株 Center of infested plants 植物的侵染性病害,在它发生或流行的过程中,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出现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 3.5 严重度 Severity degree 依每株辣椒植株上发病器官占整个植株相应部分的比例或受害程

6、度确定危害级别,分级标准为: DB43/T 9992015 20级:健康无病症; 1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 3级:全株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个别小病斑; 5级:全株1412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典型病斑; 7级:全株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茎杆上有较大病斑; 9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或大部分叶片枯死,甚至茎部枯死。 3.6 发病率 Infested plants rate 发病率是指发病植株占所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7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病情指数是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平均水平的一个数值,病情指数计算见式(1) I= Dp )l(d

7、 ii 100式(1) 式中,I:病情指数,di:各严重度级值,li:各级严重度病株数,P:调查总株数,:严重度最高级别的数值,即9。 4 发生流行规律 辣椒在湖南以露地种植为主,在辣椒的生产中辣椒疫病始见于4月中旬,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茎基部和侧枝,在(56)月份气温维持在(2530)时,随着湿度的增加辣椒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愈来愈高,尤其是5月中旬到6月上旬,雨日多,辣椒疫病蔓延快,严重的全株感病,部分已发病植株症状表现得愈来愈严重,有的甚至整株萎焉死亡。 7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田间湿度降低,病菌逐渐丧失传播能力,病情发生减缓,少见新发病植株。 5 病情系统调查 5.1 调查田块 在辣椒

8、主产区,每一百亩选择1个调查田块,调查田块要求常年种植辣椒、地势低且历年辣椒疫病发生较重的田块,面积不小于2667m2,该田块除不针对真菌施药外,栽培管理与其他辣椒地没有区别。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设立测报观测圃,面积不小于2667m2,四周设施隔离或种植非茄科作物作为隔离带。 田间应配置可测大气温度、降水量和湿度等气候观测设备。 5.2 调查时间 辣椒定植后至采收结束,根据常年发生情况,或适合当地的气候指标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日前2d或定植后15d开始调查中心病株, 每5 d调查一次。 5.3 调查方法 5.3.1 中心病株调查 DB43/T 9992015 3 采用按行踏查方法,踏查面积667m2

9、,每块调查田块取1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10株辣椒,若气候条件适宜,但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查面积。发现病株后,记录发生辣椒疫病的株数以及疫病发生的部位(茎基部、叶节部、果实),估计植株密度,记载、计算发病率及其病情指数。结果记入辣椒疫病中心病株系统调查表(见附录A表A.1)。 5.3.2 病情动态调查 调查田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定点定株调查,每个点调查20株,调查发病株数和严重度级别,记录发生辣椒疫病的株数以及疫病发生的部位(茎基部、叶节部、果实),估计植株密度,记载、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记入辣椒疫病病情动态系统调查表(见附录A表A.2)。 6 病害诊断 6.1 病害田间诊断

10、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具有毁灭性的的病害,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侧枝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辣椒疫病田间症状参见附录B。 6.2 病原物鉴定 6.2.1 PDA培养基制备

11、 以1L为列:称取马铃薯200g,切成细条或片状,放入锅中蒸煮0.5h左右,当马铃薯煮至熟而不烂时,在烧杯或量筒上用纱布过滤马铃薯残渣,把收集的滤液放入洗干净的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煮沸后用量筒盛或烧杯盛培养基,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然后分装在三角瓶或其他容器中,121,灭菌30min后取出,冷却后贮存备用。 6.2.2 病原物分离 从田间采集新鲜疑似辣椒疫病感染的茎、枝、果或叶片,取0.5cm0.5cm的病健部,先用75%酒精的消毒30s,再放入0.1%的次氯酸钠中浸泡2min(叶片浸泡1min),用灭菌水清洗3次后,用灭菌滤纸吸干病健块的水分,用灭菌镊子夹着病健部

12、插入倒的PDA平板上,放置28人工气候箱中黑暗培养2d,获得分离物。 6.2.3 病原物菌落形态鉴定 将获得的病原物在PDA培养基上(2528)培养3d后,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和菌丝形态特征(参见附录C图C.1)。 6.2.4 病原物菌显微镜检 在菌落边缘切取(510)块d=4mm的菌丝块移至干净培养皿中,倒入灭菌水置于连续光照下培养(57) d,即有大量孢子囊形成(参见附录C图C.2) ,挑取产生孢子囊的菌丝块 放入试管中,加水 DB43/T 9992015 41 ml,用手拍击数次振脱孢子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囊形态,观察完后,放入4冰箱中预冷1 h,放置室温促使游动孢子释放,符合辣椒疫霉

13、菌的形态特征(见附录C图C.3)。 7 大田普查 对病情系统调查的结果进行大田验证,如每次的大田普查结果与相近时间的病情系统调查结果不一致时,还需要增加调查田块和调查点。 7.1 普查时间 在当地辣椒开始定植后每(1015)d 调查1次,直至辣椒采收结束。 7.2 普查方法 选择当地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辣椒品种、不同田块类型进行调查,未见中心病株田块按行踏查,见中心病株田块平行跳跃式调查。田块面积不足667m2则全田实查,田块面积在667m2以上,则1 0点取样(取样方法同病情动态调查),每点查10株,调查发病株数和严重度级别,记录发生辣椒疫病的株数以及疫病发生的部位(茎基部、叶节部、果实

14、),估计植株密度,记载、计算各田块病株数、病田率和平均病株率。结果记入辣椒疫病普查表(见附录D)。 8 气象要素观测 辣椒定植后开始至采收结束,利用田间设置的气候观测设备,以小时为间隔记载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资料,结果填入田间气象要素记载表即E表E.1。 9 预测方法 9.1 发生期预测 通过长期观察和积累资料,参考辣椒疫病流行规律,找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气候指标,并结合田间调查数据预测发病始期(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由于各地气候指标与当地气候特点及病情关系密切,在中心病株出现后,条件适宜,大约经过(715)d,就会扩展蔓延到全田。因此,发现中心病株后,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实况和未来一

15、旬天气预报,可预测辣椒疫病大面积发生重点区域、发生危害程度、防治适期。 9.2 防治时期 根据防治适期确定防治时期。 防治适期1:当田间病情指数达5%时,即达防治指标,应视为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2:田间查见辣椒疫病中心病株,且天气预报近期(7d)内平均气温在(2035)左右、且连续2 d以上中到大雨时,此后的(37d)即为防治适期。 9.3 防治方案 预测辣椒疫病发生期、大面积发生重点区域、发生危害程度和防治时期后,制定辣椒疫病防治方案,确定防治农药和防治方法。 DB43/T 9992015 5 10 病情上报 将制定的辣椒疫病测报结果和防治方案上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经农业部门审查后,按照有关

16、规定发布辣椒疫病发生情况。 11 数据汇总 在辣椒疫病发生关键期、各项调查结束时,按统一汇报格式、时间和内容汇总监测信息(参见附录E表E.2)其中,发生程度级别分别用1、3、5、7、9表示。同历年比较的早、增、多、高用“”表示,晚(迟)、减、少、低用“”表示;与历年相同和相近,用“0”表示;缺测项目用“”表示。同时,利用中国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及时传输病情数据。年底前,进行辣椒疫病发生情况小结,并填写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表(参见附录E表E.3)。调查结束后,将所有调查数据和表格整理后归档,永久保存。DB43/T 9992015 6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辣椒疫病调查资料表册 表A.1 辣椒疫病中心

17、病株系统调查表 单位: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植物生长期 调查人 各病级发病株数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备注 调查点 序号 0 1 3 5 7 9 平均 表A.2 辣椒疫病病情动态系统调查表 单位: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植物生长期 调查人 各病级发病株数 发病率 % 病情指数 备注 调查点 序号 0 1 3 5 7 9 平均 DB43/T 9992015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辣椒疫病症状 辣椒疫病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主要通过植物与土壤接触的茎基部后,感染整株植株;辣椒疫病侵染苗期辣椒后,其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致上部倒伏,多呈暗绿色,最后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辣椒感病后,叶部产生暗绿

18、色病斑,叶片软腐脱落,茎染病亦产生暗绿色病斑,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花蕾被害迅速变褐脱落,果实发病,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呈灰绿色,果肉软腐,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辣椒疫病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a b 图1 辣椒疫病为害情况 DB43/T 9992015 8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病原物鉴定 病原物菌丝无隔,无色,有瘤状或结节状膨大(图1);孢子囊形态多变,卵圆形、长圆形或扁圆形,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图2)。孢子囊里面有许多个游动孢子,当条件适宜时,其释放大量的游动孢子

19、(图3)。 图1 皿内分离物菌落形态 图2 病原物孢子囊 图3病原物孢子释放 DB43/T 9992015 9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辣椒疫病普查表 单位: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植物生长期 调查人 各病级株数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备注 田块 编号 地点 时间 田块 类型 品种/生育期 实查 叶(果)数 0 1 3 5 7 9 平均 DB43/T 9992015 1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辣椒疫病测报汇总表册 表E.1 气象因素观测表 单位: 调查地点: 调查人 日期 时间(hh:mm) 气温() 降水量(mm) 相对湿度(%) 备注 平均 表E.2 辣椒疫病模式报表 要求汇报时间:

20、辣椒疫病发生期每5天汇报一次 序号 编报项目 编报内容 1 汇报日期 2 汇报单位 3 调查日期 4 目前发生程度 5 目前发生面积(667) 6 已防治面积(667) 7 感病品种占种植面积比率(%) 8 辣椒疫病始见期 9 平均病田率(%) 10 平均病株率() 11 平均每667发病中心数(个) 12 本周最高气温大于35的天数 13 本周最低气温小于10的天数 14 本周相对湿度大于75%持续的天数 15 本周连续降雨大于6小时的次数 16 预计病害流行关键时期气温比常年高低(+ 或 - ) 17 预计病害流行关键时期降水量比常年增减比率(+ % 或 - %) 18 预计未来一周发生程度 19 预计发生高峰期 DB43/T 9992015 11 表E.3 辣椒疫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表 辣椒种植面积(667m2) 发病面积(667m2) 防治面积 (667m2次) 发生面积比率(%) 发生程度 (分级指标) 平均病情指数 挽回损失(kg) 实际损失(kg) 简 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